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老年高血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常见,积极降压治疗有利于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但是,不恰当的降压同样容易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方法 本文通过病例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病降压方案及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后的降压措施.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在明确有无脑血管病变前不可盲目、过度降压治疗.并总结了一套处理老年高血压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措施.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降压宜缓慢;老年高血压病宜在判定保障脑供血的主干血管病变之前,如果收缩压不高于180mmHg,一般不考虑降压处理.  相似文献   

2.
吴平 《吉林医学》2013,34(24):4903-4903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降压治疗后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患者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结合患者病情及检查结果分析发病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降压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宜平缓,避免极速降低,收缩压≤180 mm Hg(1 mm Hg=0.1333 kPa)时,实施降压处理,高于此标准时,结合血管检查结果制定新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王瑞源  符映丽 《海南医学》2010,21(6):150-15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防治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DVT病人的一般状况、临床特点、病因。结果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下肢DVT的患者年龄都在65岁以上,卧床1-4周以上,伴发疾病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冠心病等情况。结纶临床上对高龄、卧床及血液高凝状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加强做好预防DVT,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入选的12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降压治疗,使其24 h内收缩压(SBP)降低10%~20%[但SBP≥12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DBP)≥80 mm Hg],入院第7天时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14 d内血压维持在这一水平,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入院14 d内的血压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4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并进行死亡登记.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但干预组神经功能改善更明显,在14 d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 P <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因素后,降压治疗独立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血压干预可使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降低[OR=0.300,95%CI(0.123,0.730),P <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给予合理降压干预,有利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可降低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化 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75%~80%合并高血压,1/3~1/2有高血压病史,但增高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在不同类型的脑卒中、不同的病人中并非一致.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可达180~220/90~120 mm Hg,出血性卒中比缺血性卒中血压增高更明显,缺血性卒中在病后48小时血压常自发下降至发病前水平,而出血性卒中血压增高持续时间较长,并与颅内压的升降相关.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急症是指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血压显著升高(收缩压≥180 mm Hg和/或舒张压≥ 120 mm Hg,1 mm Hg =0.133 kPa),同时伴有急性、进行性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的临床表现,包括高血压脑病、急性脑卒中(缺血性、出血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力衰...  相似文献   

7.
芦琳 《北京医学》2005,27(11):659-661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主要原因,以指导临床采用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分析50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液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50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LDVT患者中,65岁以上者占60%;卧床2~4周者的发病率最高;伴发疾病中以高血压、高血脂最常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卒中并发LDVT患者的vWF、GMP-140、F1 2含量、PAI-1活性均明显升高,而AT活性、总PS含量、PC活性、PLg活性均明显降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0.001).结论高龄、卧床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是缺血性脑卒中并发LDVT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对高龄、长期卧床及存在高凝状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必要的抗凝、抗血小板、溶栓药物及早期康复锻炼等预防性措施,以防止L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缬沙坦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70例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缬沙坦80~160 mg/d治疗,对照组用贝那普利10~20 mg/d治疗,为期12周.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降压幅度分别为79%和78%、31/22 mm Hg和32/23 mm Hg,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能较明显改善左心室心肌肥厚(均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两组都轻,但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SAN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重庆市梁平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患者189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未并发肺炎患者50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年龄、性别、卒中程度、卒中前神经功能、既往病史、吸烟史),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运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价ISAN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肺炎的预测作用.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男性、卒中程度(NIHSS评分)、卒中前神经功能(mRS评分)、房颤和卒中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男性、卒中程度和卒中前神经功能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SAN评分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5%CI:(0.70,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ISAN评分能有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肺炎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显著增加.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疾病之一,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和发生脑卒中、冠心病等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血压升高所致的不良事件,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并延长其寿命[1].衰老引起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决定了老老年人群高血压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在制定高血压治疗目标和防治策略时,应考虑年龄因素. 1 老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制订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及2005年的《中国高血压指南》中,老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一般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相同,诊断标准为:老老年高血压指年龄> 8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值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若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则诊断为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  相似文献   

11.
杨政雄 《当代医学》2014,(19):162-163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3),观察组患者实施饮食管理、用药管理、生活方式管理及心理支持等多种方式的综合性治疗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降血压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基础知识掌握优良率95.24%,遵医嘱安全合理用药优良率93.65%,收缩压、舒张压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韩英  黄朴忠  靖涛  栾澜  芦珊  向东贤  丁栗 《中外医疗》2016,(26):118-120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降压药物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后患者的动脉僵硬度的变化。方法在该院于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出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口服的降压药物类型分成两组,A组57例患者服用缬沙坦,B组63例患者服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超敏C反应蛋白、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3.8±7.6)mmHg、(72.4±7.3)mmHg;B组为(111.2±8.2)mmHg、(70.2±8.4)mmH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hs-CRP、baPWV分别为(8.4±0.7)mg/L、(9.5±1.1)m/s;B组为(7.0±0.5)mg/L、(7.2±1.0)m/s;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采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能在取得满意降压效果的情况下改善动脉僵硬度,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发生率、病死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合并MODS 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MODS发生率为10.7%,死亡52例,病死率为58.4%.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合并感染者的病死率高,病死率随着受累器官数目的增加而增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健康状况、衰竭器官的数目、神经功能缺损的分值为主要死亡因素,高龄、病变部位靠近中线及基底动脉系统者、缺血灶体积大、病程早期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者MODS的发生率高.结论 MODS多发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2周内,提示MODS的防治除控制原发病外,还应对易受累脏器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尤其应加强全身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单片复方制剂(SPC)降压药物的应用,目前已经成为提高血压达标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基层高血压的控制率低,而基层医疗机构又是我国高血压防控的主战场,为了使基层医务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及掌握SPC、推动其在基层的规范应用,心血管高血压领域专家基于我国高血压患者主要分布在基层的现状,结合SPC良好的降压有效性、器官保护性、服药依从性、基层可及性等特点,提出SPC基层临床应用的专家建议,其目的是使基层医生合理应用SPC、有助于提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后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为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贝那普利(或)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87例高血压患者,服药前、服药4周及服药3个月后测量高血压患者的baPWV、血压和动态血压,用欧姆龙PWV/ABI分析仪测量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baPWV与年龄、24hSBP、24hSSD、24hDSD有关(P〈0.05),与24hDBP无关(P〉0.05);服用贝那普利4周后有76%的患者血压达标,血压达标的患者服药4周与服药前的baPWV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未达标患者服药4周与服药前的baPWV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个月后,所有病人血压均达标,原来血压达标组的baPWV与原来未达标组的baP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来血压达标组进一步改善。两组治疗前后baPWV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PWV与24h平均收缩压及血压变异性有关。贝那普利降压治疗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有影响,积极降压治疗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持续平稳降血压有利于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6.
17.
报道了115例高血压病合并脑梗塞患者.显示高血压的病程、分期和病人年龄均与脑梗塞的数目、面积有关.入院时和入院1周前(自病人入院时之1周)与脑梗塞数目和面积呈显著相关.其中有和无症状性脑梗塞数目、面积各自相互间差别显著.并以基底节区梗塞数目最多,占42.7%(123/288个),其次为侧脑、额叶.尽管脑梗塞与患者入院1周前平均动脉压最高值有关,但入院时其平均动脉压最低,过去一般水平时也未发生脑梗塞.因此提示血压过高可能以后有发生脑梗塞的趋势.但过度降低或治疗不当则有促发脑梗塞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肾功能状态,分析肾功能损伤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肾功能患者的临床情况,分析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结果重度肾功能受损组的年龄、血压和病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轻度和中度肾功能受损组的病程亦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组间性别比、吸烟史、高脂血症和2型糖尿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度肾功能受损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最高,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中度肾功能受损组的患者危险度次之,亦高于正常组(P<0.05),轻度肾功能受损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度与正常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高血压的治疗应重视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及早干预治疗并延缓肾功能的恶化,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Fractalkine(FKN)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5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5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FKN水平,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 水平。使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38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剔除12 例)接受3 个月的规范降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收缩压、FKN、ADMA、NO、FMD 的变化水平,进一步分析FKN 治疗前后变化量绝对值与收缩压、ADMA、NO、FMD 变化量绝对值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血清FKN、血浆ADMA 水平升高(P <0.05),FMD、血清NO 水平降低(P <0.05)。FKN 与ADMA、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 =0.785、0.730 和0.785,均P =0.000),与NO、FMD 呈负相关(r =-0.800 和-0.783,均P =0.000)。经过3 个月的降压治疗,发现收缩压、舒张压、FKN、ADMA 比治疗前降低,NO、FMD 比治疗前升高。其中FKN 治疗变化绝对值(△ FKN)与△收缩压、△舒张压、△ FMD、△ ADMA、△ NO 呈正相关(r =0.720、0.405、0.707、0.687和0.726,P =0.000、0.012、0.001、0.032 和0.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FKN 水平的升高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可能有关。降压治疗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降低血清中的FKN 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首次发生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于我院诊治或体检的114例合并首发脑梗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114例未发生脑梗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对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等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依从性、高血压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对高血压患者首发脑梗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未治疗,依从性好是高血压患者首发脑梗死的保护性因素,OR值为0.429(95%CI0.186~0.993);依从性差为其危险因素,OR值为2.142(95%CI1.052~4.364)。低量饮酒史为保护性因素,OR值为0.494(95%CI0.252—0.968)。相对于〈5年的高血压病程,≥10年病程是高血压患者首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10~19年和≤20年的OR值分别为3.421、3.959。吸烟史也为危险因素,OR值为2.118(95%CI1.075~4.174)。结论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首发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依从性是保护性因素,对首发脑梗死有明确的预防作用;依从性差以及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比依从性好者易患脑梗死。应采取措施提高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