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翠英 《中原医刊》2011,(18):100-10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IU、静脉注射缩宫素20Iu,同时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Iu,静脉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治疗组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119±68)ml,与对照组(241±81)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采用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有高危出血因素的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效果较好,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38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注射缩宫素20U。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236±43)ml,对照组(309±47)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出血量,观察组平均为(352±53)ml,对照组为(413±56)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能很好地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3.
汪慧媛 《当代医学》2011,17(1):146-147
目的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术前补钙术后肛门置米索前列醇,观察其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100例,术前补钙术后肛门置米索前列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100例单用缩宫素的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孕周、高危因素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于手术开始给予10%葡萄糖10ml+10%葡萄糖酸钙10ml缓慢静脉注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术后肛门置米索前列醇600ug;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分别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量、术后24h的总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量、以及术后24h的总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术前补钙、术后肛门置米索前列醇,可以很好地预防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 IU,手术结束后米索前列醇600μg塞肛;对照组10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IU,再静脉滴注缩宫素20 IU.以上各组观察产后2小时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结果 产后2小时出血量实验组平均为200 ml,对照组平均为368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4小时出血量实验组平均为254 ml,对照组平均为384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收治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150例与缩宫素组150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注射缩宫素20IU,同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2mg,对照组宫体肌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的差异。结果: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术中、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缩宫素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6.
杨树玲  郭玉峰 《广东医学》2005,26(9):1277-127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了564例剖宫产,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米索组280例),缩宫素组284例。米索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片400μg,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10IU,静脉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24h内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术后24h平均出血量的发生率,米索组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且用药方便、安全,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92例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48例及对照组各44例。米索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ug,同时宫壁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宫壁注射缩宫素20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20u。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小时出血量的差异。结果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为202ml,对照组为334ml。产后出血例数,试验组48例中仅2例发生产后出血;对照组44例中,有8例发生产后出血,且在产后出血者的出血量方面,米索组为520ml,对照组为760ml。结论米索前列醇在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中起到重要作用,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8.
米索前列醇预防择期剖宫产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择期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100例,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同时产妇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600μg或手术结束时直肠给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仅胎儿娩出后给缩宫素20U宫体注射,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出血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24h出血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能很好地预防择期剖宫产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实验设计为完全随机设计。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480例,其中经阴分娩240例,剖宫产240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经阴分娩者在胎儿娩出后,剖宫产者在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催产素组经阴分娩者在胎儿娩出后臀部肌注射催产素20IU,剖宫产者在胎儿娩出后宫底肌注射催产素20I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IU。以上两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优于催产素,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益母草针剂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6月期间来我院住院行剖宫产产妇80例设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剖宫产方式及麻醉方法。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子宫下段注射缩宫素20U,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片200μg。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子宫下段注射益母草针剂2mL,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片200斗g,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12h及24h出血量、产前到产后24h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并密切观察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1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分别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前Hb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b量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b量均分别较产前减少,且对照组产后24hHb量较观察组降低,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益母草针剂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80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组(观察组)及缩宫素组(对照组).观察40例术中娩出胎儿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再静脉滴注缩宫素10u,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素前列醇400ug.对照组4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宿宫素20u再静脉注入10u,术后再静脉注入宿宫素20u,观察各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 术中及术后平均出血量,观察组(202.2±41.6)ml,对照组为(274.5±56.8)ml,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配伍应用于剖宫产术中,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76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40例)、缩宫素组(36例).米索前列醇组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 U,再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 h内出血量.结果 术中及术后2 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为(290±51.4)ml;缩宫素组为(364±62.7)m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药方便、安全,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靳英  刘静 《吉林医学》2011,(33):7045-7045
目的:探讨剖宫产时含服米索前列醇对产后泌乳的效果。方法:收集剖宫产初产妇200例临床资料,均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无内分泌疾病及乳房发育缺陷,无哺乳禁忌证,母婴健康。观察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同时含米索前列醇200μg。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单纯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产后出血量及剖宫产术前及术后24 h、48 h血清PRL浓度。结果:两组乳汁分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时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固定妇女使用米索前列醇不会对乳汁分泌产生影响,亦未见对新生儿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剖宫产5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米索前列醇+缩宫素)300例,于剖宫产开始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 mg,胎儿娩出后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对照组(缩宫素)228例,于胎儿娩出后即刻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产后2 h出血量。结果:产后2 h平均出血量:观察组为(238.11±42.62)ml,对照组为(409.53±93.1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单用缩宫素,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是一种防治产后出血安全而高效的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正常单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92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46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片400μg(1片咬碎含于舌下,另1片含服);缩宫素组(46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10 IU,胎盘娩出后宫颈注射缩宫素20 IU。观察2组胎儿娩出后2 h内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胎儿娩出后2 h内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米索前列醇组为(157±96)mL、1例发生产后出血;缩宫素组为(245±81)mL、7例发生产后出血。米索前列醇组与缩宫素组比较,胎儿娩出后2 h内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两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2 h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给药,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肌注给药加宫颈注射,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6.
王永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2):142-143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或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210例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例)。A组(卡孕栓组)于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孕栓,同时静脉注射缩宫素20U;B组(米索前列醇组)于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同时静脉注射缩宫素20U;C组(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仅静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三组产妇产后2h及24h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卡孕栓组、米索前列醇组产妇产后2h及24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米索前列醇+催产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1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素芬  刘杰 《重庆医学》2004,33(12):1857-185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86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146例,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胎儿娩出后宫壁注射催产素20 IU.催产素组140例,胎儿娩出后宫壁注射催产素20 I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I U.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为(220±43.4)ml;催产素组为(355±60.6)ml.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单用催产素,两者联合应用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309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在术中准备打开腹膜时给产归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159例,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20IU,同时静脉滴注20IU。测量并记录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术中及术后平均出血量为180±40mL,对照组为280±50mL,两种处理方法术后出血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孕拴和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剖宫产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Ⅰ: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并舌下含服卡孕栓1mg。实验组Ⅱ: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并肛塞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分别观察三组产后2h及24h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h及24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卡孕拴和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270例(包括双胎、巨大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随机分为三组,即欣母沛组(n=98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u静滴+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米索前列醇组(n=87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静滴+缩宫素20u宫肌注射+米索前列醇600峭塞肛,缩宫素组(n=85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静滴+缩宫素20U宫肌注射。计算3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并观察三组副反应。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及缩宫素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4h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值明显高于欣母沛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母沛用于有产后出血倾向者的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其效果优于其它宫缩剂,且具有安全、高效、迅速、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