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对46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及465例进行手术患者的术式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无症状124例(26.5%),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344例(73.5%)。根据患者病情分别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结论 妇女应定期做妇科检查,以查出无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肌瘤大小及部位综合分析而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女性子宫肌瘤临床特征,探讨患者年龄、肌瘤大小、生长部位、病理特征、子宫肌瘤与不孕的关系。总结出较好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3年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对年龄分布、肌瘤生长部位、诊断治疗方法、术后病理特征等进行统计处理,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的有56例,约占82.4%;无明显症状的12例,约占17.6%。年龄范围主要在30~50岁,占83.6%。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约占98.2%。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一部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提早进行相关检查,尽早采取治疗措施,而且应该根据患者症状、年龄、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类型、大小、数目全面考虑,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尽量降低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病例资料,探讨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2012年收治的27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0例患者中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206例,64例患者无相关临床症状;270例患者有244例经手术治疗,开腹全子宫切除54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40例,开腹次全子宫切除18例,腹腔镜次全子宫术12例,开腹子宫肌瘤挖除术32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66例,经阴道子宫肌瘤摘除4例,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18例。结论:手术治疗是有症状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7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 :对我院 71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 ,并对进行手术的 6 80例手术方式进行探讨。结果 :710例患者中 ,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 5 2 5例 ,占 73.94 %。无临床症状 185例 ,占 2 6 .0 6 %。手术方式以全子宫切除为主 ,占 88.97%。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 ,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 ,对生育的要求决定 ,并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6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症状进行分析,并对需手术235例进行手术方式探讨。结果:260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185例,占71.15%。无临床症状75例,占28.85%。235例手术中,有18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占手术病例77.87%。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瘤体的大小、部位、对生育的要求,并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北京市平谷区医院2003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18例就其临床症状、肌瘤大小、生长部位及有无并发症、手术方式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8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153例,占70.2%;无临床症状者65例,占29.8%。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定期妇科体检是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一般情况、肌瘤的大小及个数、有无生育要求来决定。  相似文献   

7.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绝经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大多肌瘤停止生长,并日渐萎缩。但临床上仍有的妇女绝经后子宫肌瘤持续存在并出现临床症状或伴发其它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现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的绝经后患者69例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绝经后子宫肌瘤临床病理学特点、不萎缩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的诊断,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480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80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者149例,占31.0%,331例有临床症状,占69.0%,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其中全子宫切除术是主要的术式,占77.4%。残端出血、尿路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其主要并发症。结论: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早期无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依据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来决定,尽量保留卵巢。术后加强观察、随访是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腹腔镜与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两种手术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曾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利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剖腹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以及手术之后的情况。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手术之后的住院时间,两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利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来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手术创伤比较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少,完成手术之后的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比较短,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最佳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保胎5例,流产2例,剖宫产12例。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妊娠晚期,剖宫产率高,大部分病例可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妊娠早期,有流产症状者可选用中医药保胎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特征和手术方式,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非妊娠期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术中所见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4例患者中,月经量增多至贫血13例,无症状1例。彩超提示为多发子宫肌瘤13例,单发子宫肌瘤1例。术前均被误诊为子宫肌瘤。7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7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仅1例见边界欠清的单发结节,余13例均见子宫肌层、宫腔布满结节。肌瘤切除术后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2例足月妊娠分娩。结论 DUL临床表现以月经增多为主,术前诊断率低,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全子宫切除术,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可以选择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后果及其危险的因素,为日后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做参考资料。方法:从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这段期间内,选取100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患者,对她们进行一定时间的追踪和查访,并记录随访后的检查数据和结果,对100例患者的检查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共有21例患者复发。其中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复发了15例,经腹的手术方式患者的复发了6例,两个组的复发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各项数据均显示,子宫的大小和肌瘤的大小、数量都与术后的复发有着关联。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主要与肌瘤数量、大小及子宫本身形态有关,临床上可针对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强化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腹式子宫肌瘤摘出术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摘除术对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对本院1993~1996年106例子宫肌瘤摘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6例患者术后经过均良好,无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随访95例,术后80%月经恢复正常。95例中有生育要求者30例,其中20例术后妊娠,妊娠率为66.67%,平均受孕时间为11.9个月,无妊娠子宫破裂发生。106例术后有4例复发。结论: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中,子宫肌瘤摘除术的应用日趋增加。摘除肌瘤保留子宫不但能明显改善症状,对要求生育者术后妊娠率可达50%以上。为减少肌瘤的复发,术中应仔细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5岁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34例。年龄≤25岁。记录患者一般信息及临床病理特征,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肌瘤的复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8~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5个月。术后复发率13.2%,复发距手术的间隔为6~66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24个月。子宫肌瘤家族史、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是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潮年龄、BMI、临床症状以及肌瘤大小、数目、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与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子宫肌瘤家族史及术前GnRH-a治疗是≤25岁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VM)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在子宫肌瘤治疗中所发挥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19年7月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30例进行治疗分析,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VM组和LM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 VM组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各项数据均优于LM组,对比均有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预后好,住院时间短,在实际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实际需要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3,自引:2,他引:83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将43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甲组28例,每天服用米非司酮10mg;乙组15例,每天服用米非司酮20mg。从月经第1~3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于治疗前以及治疗期间的每个月行B超测量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检查血红蛋白及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痛症状消失。所有患者的贫血均得以纠正,平均血红蛋白每月上升14~16g/L。用药3个月后,两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甲组肌瘤缩小了41.4%(P<0.01),乙组肌瘤缩小了43.0%(P<0.01);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出现的副反应类似。结论: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mg是较为理想的治疗剂量,适合于肌瘤较大和(或)严重贫血患者术前准备及围绝经期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阴式手术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30例。甲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法,乙组采用阴式手术治疗方法,丙组采用阴式手术联合腹腔镜治疗方法。对三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甲组总有效率为83.3%,乙组总有效率为90.0%,丙组总有效率为96.7%,丙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甲组和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阴式手术联合腹腔镜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变化及其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45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病史资料,统计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分析手术方式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452例患者初次发现子宫肌瘤的平均年龄为(35±6.7)岁,平均手术年龄为(45.8±7.7)岁。患者中单个肌瘤2248例(50.5%),多发肌瘤2204例(49.5%);有明显临床症状者3330例(74.8%),无明显临床症状者1122例(25.2%)。患者中行腹腔镜、宫腔镜、剖腹、阴道手术者分别占67.5%、7.2%、24.9%、0.4%;其中行子宫切除术2572例(57.8%),行保留子宫肌瘤的切除术1880例(42.2%)。2006年~2011年收治的患者中行保留子宫的手术超过行子宫切除术者,保留子宫手术率平均为58.6%,最高达64.8%。子宫保留概率与患者年龄呈线性负相关(P=0.000)。结论:内窥镜手术已替代传统剖腹手术成为子宫肌瘤主流手术方式,保留子宫手术已成为子宫肌瘤术式发展的主要趋势,子宫动脉阻断技术的应用使更多患者的子宫获得完整保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前后护理过程,总结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63例子宫肌瘤手术病例,对其手术前后进行护理。结果:本组病人经过精心护理,5~8天均康复出院,无心理障碍及并发症。结论:通过有效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焦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不良反应,加快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两种不同剂理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将43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怀研究。甲组28例,每天服用米非司酮10mg;乙组15例,每天服用米非司酮20mg。从月经第1-3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于治疗前以治疗期间的每个月行B超测量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检查血红蛋白及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痛症状消失。所有患者的贫血均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