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用柴胡疏肝饮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柴胡疏肝饮加减对49例肝气郁结型抑郁症进行临床治疗,7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结果:治疗1疗程后,痊愈21例(42.9%),显效19例(38.8%),好转6例(12.2%),无效3例(6.1%),总有效率81.7%。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胡疏肝饮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刘蔚  徐州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115-116
目的观察麻子仁丸联合匹维溴铵治疗便秘型IBS证属中医大肠燥热型的疗效。方法 10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用匹维溴铵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麻子仁丸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显效39例(78%),有效9例(18%),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对照组经治疗后,显效27例(54%),有效14例(28%),无效9例(18%),总有效率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匹维溴铵对便秘型IBS患者有较明显的疗效,但对证属中医大肠燥热型的患者合用麻子仁丸加减,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马笑宇 《抗感染药学》2011,8(4):296-298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钠联用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的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和纳美芬。结果:加用神经节苷脂钠和纳美芬(治疗组)53例,治愈17例(32.07%),显效22例(41.51%),有效10例(18.87%),无效4例(7.55%),总有效率92.45%,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MDA明显降低(P<0.05),GPx、AOA显著回升(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使患者MDA明显降低,GPx、AOA显著回升;两药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方治疗老年痔嵌顿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痔病不同表现临床辨证分为:①湿热下注型;②气滞血瘀型;③痰浊阻络型;④气虚下陷型。治疗用熏洗疗法,用自拟基本方药苍术、黄柏、大黄、荆芥等,依辨证分型加减用药。按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共有200例,显效148例(74%),有效48例(24%),无效4例(2%)。总有效率98%。结论中药熏洗能起到活血消肿、解毒散结、祛风止痛作用,使肛痔水肿尽快收敛消散,症状消失,疗效满意。本法非常适合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138例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采用奥美拉唑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凝酶胃管内注入。结果治疗组显效37例(53.6%)、有效14例(20.3%)、微效12例(17.4%)、无效6例(8.7%),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显效27例(39.1%)、有效9例(13.0%)、微效7例(10.1%)、无效26例(37.7%),总有效率62.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使用对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出血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82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按中医辩证分脾虚湿滞型,脾肾阳虚型,肝气乘脾型。方法分别予健脾益气固肾,抑肝健脾法,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进行治疗。结果治愈49例(59.8%),显效30例(36.6%),无效3例(3.7%),总有效率为96.3%。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减资生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n=35),治疗组口服加减资生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对照组单纯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优于对照组(85.7%),P<0.05。结论加减资生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热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乌司他汀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型和重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汀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轻型和重型患者治愈率、显效率、进步率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治疗组治愈率轻型为30.0%,重型为37.5%,对照组治愈率轻型为13.64%,重型为14.29%.结论 乌司他汀对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8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应对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2例,男63例,女19例;年龄15~84岁,平均年龄38.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②入院后均行头颅CT扫描;③无合并伤;④既往无高血压或心脏病史。1.2损伤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72例(87.8%),开放性颅脑损伤10例(12.2%),颅内血肿(硬膜外、硬膜下、脑内及多发血肿)53例(64.6%),广泛性脑挫裂伤21例(25.6%),原发性脑干伤8例(9.8%)。1.3心电图改变在82例重型颅脑损伤中,72例(87.8%)出现心电图异常,主要心…  相似文献   

10.
孙威 《中国医药指南》2012,(30):266-267
目的探讨加减中药桑菊饮治疗支气管炎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急支糖浆治疗)和观察组(加减桑菊饮治疗),每组各30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30例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控制13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2例;30例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控制10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8例。与对照组相比(7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3.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支气管炎患者,加减桑菊饮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尹艳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72-273
目的观察对胆囊内息肉样病变(肝郁脾虚型)患者应用小柴胡汤进行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40例胆囊内息肉样病变(肝郁脾虚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与对照组(66例),对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再应用小柴胡汤进行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81.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42.4%,两组相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胆囊内息肉样病变(肝郁脾虚型)患者应用小柴胡汤进行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应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仇维芝 《医药世界》2013,(2):139-140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加减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服用药物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茯苓、山药、夏枯草、牡丹皮、山茱萸、石决明等)治疗,30d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降压显效37例(82.22%),有效8例(17.78%),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5例(33.33%),有效22例(48.89%),总有效率82.22%。两组降压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加减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尤其对肝肾不足者具有补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降压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眩晕临床观察.方法 将60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药口服,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76.6%(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指标中眩晕、头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指标中眩晕、头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降压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眩晕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1986年1月~1987年1月间,我们对临床和肝组织学证实的、HBsAg 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70例进行了IgA 型抗-HBc 的临床观察。70例中轻型27例,中型26例、重型4例及CAH 伴肝硬化13例。全部病例于入院时和入院后1、2、3、4月分别取血清检测IgA 型抗-HBc(ElisA)和IgM 型抗-HBc(ElisA)以及HBV 有关血清学标记(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32)PHBV-DNA斑点杂交)。每7~10天复查肝功能,并以无症状HBsAg 携带者47例和正常人(献血员)34例作为对照,观察了血清IgA 型抗-HBc 的动态变化。结果:70例中血清IgA 型抗-HBc 检出率为97.1%(68/70),其S/N值(<2.1为正常)CAH轻型为3.32±0.94,CAH 中型3.34±1.01,CAH 重型和CAH 伴肝硬化者为3.95±0.72;而无症状HBsAg 携带者IgA 型抗-HBc 检出率为17.0%(8/47),S/N 值为1.54±1.03;正常  相似文献   

15.
阿维A与复方氨肽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阿维A和复方氨肽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寻常型银屑病病人74例。阿维A组29例,其中重型16例,轻型13例,治疗中前4wk予阿维A 30 mg·d~(-1),后8 wk予20 mg·d~(-1),口服,共12wk。复方氨肽素组45例,其中重型20例,轻型25例,给予复方氨肽素15片·d~(-1)口服,共12wk。结果:在重型病人治疗中,阿维A组和复方氨肽素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5%和35%,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轻型病人治疗中,阿维A组和复方氨肽素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48%,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阿维A组起效较复方氨肽素组快(P<0.01)。阿维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高于复方氨肽素组67%(P<0.01)。结论: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尤其是重型疗效更高、起效更快;对于轻型,疗效与复方氨肽素相仿。而复方氨肽素使用安全性高于阿维A。  相似文献   

16.
乔凯 《西北药学杂志》2000,15(4):173-174
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对症治疗 10 3例扁平苔癣 ,血瘀型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湿热型用平胃散合二妙丸加减 ,阴虚型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结果有效率达 93%以上 ,显效率达 4 5%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完全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3次/d;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证候、静息心电图变化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为76.67%(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证候、静息心电图及硝酸甘油停减率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不同基因型与其对拉米夫定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序列测定法检测广东地区经拉米夫定(100mg/d,口服12月)治疗的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结果87例患者中检测到HBV基因型B型44例(50.6%),C型43例(49.4%),未发现其他基因型。C型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的比例依次增高,C型与严重肝损害有关。拉米夫定治疗12m时有效应答B型31.8%(14/44)高于C型14%(6/43),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转阴者在B型36例(81.8%),C型27例(62.8%),B型与C型间有显著差异,P<0.05。B型和C型间HBeAg转换、ALT复常及YMDD变异率无显著差异,P>0.05。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HBVDNA含量B基因型(4.4±1.9 logcopies/ml)较C基因型(5.8±2.6 log copies/ml)水平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广东地区C基因型与严重肝损害有关。B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拉米夫定应答率高于C型。B型和C型发生YMDD变异率无差异,但是变异后C型较易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发年龄主要集中于30~50岁,且年龄与病死率成正比,老年患者病死率高达70%;②单纯HBV感染是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占65.7%,病死率为45.7%。重叠病毒感染能明显加重患者病情;③重型病毒性肝炎按照脑病型、腹水型、混合型以及其他型分型,治疗效果有效率差异明显,分别为28.6%、41.1%、11.9%及55.6%;④肝炎治疗中并发症与转归有明显的关联;⑤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常伴有胰腺炎(2.1%)、糖尿病(22.1%)及胆结石胆囊炎(27.9%)等。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肝性脑病,占55.0%;肝肾综合征,占37.1%;以及电解质紊乱,占46.4%。结论患者年龄、病因、临床类型、并发症以及伴随疾病的有无都会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念 《中国医药指南》2009,7(6):105-106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8分)的治疗经验,不断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1年,存活120例(69.77%),按GOS预后分级:良好73例(42.44%),中残24例(13.95%),重残19例(11.05%),植物生存4例(2.33%),死亡52例(30.23%)。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综合治疗,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