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张的冠状静脉是形成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重要侧支血管,其解剖变异导致断流不彻底,是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我院1993年7月~1999年8月对31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病人在TIPS操作过程中行直接门静脉造影,观察和分析冠状静脉与断流术后再出血的关系;又于1996年7月~2000年12月对另50例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病人先行TIPS,2周后再行断流术,通过直接门静脉造影观察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的改变。材料与方法1993年7月~1999年8月,我院对31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 相似文献
2.
增强磁共振门静脉造影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门脉血管造影(3D DCE MRP)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门静脉系统及门体侧支循环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组病人及51例非肝硬化对照组行3DDCEMRP检查,测量门脉系统各主要干支的径线并比较两者差异;于3DDCEMRP检查前后10 d内,对所有肝硬化症组病人行门脉间接造影,以其结果为标准,分析侧支循环发生的部位和分布范围,评价两者的符合情况.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组MPV、SPV及SMV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门脉分支级数明显减少;但Child A、B级病人间MPV直径及门脉分支级数的减少无明显差别(P>0.05).同时,3D DCE MRP显示2例门脉主干海绵样变并检出48条肝外侧支血管,与DSA结果相对照,除1例脐静脉开放及1例自发性脾肾分流未见显示外,其余侧支循环在3D DCE MRP上均清楚显影,总符合率为96.0%(48/50).结论3D DCE MRP能较好显示门脉系统的解剖影像,并对曲张静脉、侧支循环显影良好,也是诊断门脉海绵样变的有效方法,对于门脉高压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 (magneticresonanceangio graphy ,MRA)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门静脉系统及肝动脉血管成像 ,以评价MRA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 :自 1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1月期间 ,对 3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11例 ,年龄 15~ 76岁。肝炎后肝硬化 30例 ,血吸虫性肝硬化 3例 ,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 2例。根据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 :A级 16例 ,B级 15例 ,C级 4例。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 ,… 相似文献
4.
外科治疗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谭毓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1):7-8
门静脉高压症 (PHT)最常见的原因是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肝硬化 ,在我国以肝炎后肝硬化最常见 ,在长江流域仍有一定比例的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在欧美则以酒精性肝硬化常见。约半数肝硬化的病人有PHT表现。PHT可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腹水及脑病等合并症 ,是导致肝硬化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肝硬化只能从流行病学的角度预防 ,已属肝硬化时对肝纤维化的逆转治疗虽进展很快 ,但仍在实验阶段。肝移植虽取得很大成功并已成为能根治肝硬化的唯一手段 ,但目前仅适于终末期慢性肝病 ,因此PHT合并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分流与断流联合手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PHT)外科治疗的方法分为分流术和断流术两大类。分流术是最早用于治疗 PHT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 ,它具有降压效果满意 ,食管静脉曲张的消失率、止血率以及腹水消失率高等优点。但它可发生二个严重并发症 :1分流性脑病 ,严重影响病 相似文献
6.
由于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及治疗方法的进步及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大为下降。然而死于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癌患者已占相当比例,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孙诚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4,3(5):305-307
由于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及治疗方法的进步及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大为下降[1].然而死于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癌患者已占相当比例,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研究发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存在着高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血症[1],而且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门静脉血中前列环素的含量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2]。消炎痛作为前列环素合成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前列环素的合成,可能对门静脉压力有影响。考虑到消炎痛对胃肠粘膜的刺激作用,我们选用消炎痛栓,经肛门给药,观察其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压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994年2月至1998年10月入我科手术治疗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5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7±11)岁;男20例,…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来 ,门静脉高压症一直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劳动力发展的重要疾病 ,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和预防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肝移植虽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控制门静脉高压症诸多并发症的手段 ,但其受高昂的医疗费用、社会风俗习惯差异和国民经济的制约 ,仅少部分病人可承受肝移植 ,大部分病人仍需传统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肝窦前、窦性或窦后阻塞致门静脉系统血流不畅的征候群 ,因病因、主要临床表现、肝功能和全身状况不同 ,故其治疗无固定的教条可循。在对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不断认识的基础上制定个体…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压力改变对门静脉高压症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门静脉压力改变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2 0例分为 2组 ,每组 10例 ,A组采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加改良Sugiura联合治疗 ,B组行改良Sugiura治疗。分别于术前、TIPS后 2周和改良Sugiura术后 2周行肠道通透性检查 ;2 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 结果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较健康志愿者肠道通透性明显升高 (0 132± 0 110vs 0 0 32± 0 0 18,P <0 0 1)。A组患者TIPS术后 2周门静脉压力和肠道通透性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改良Sugiura术后 2周 ,2者无显著变化 ,但较术前明显降低 (P <0 0 5 )。B组患者改良Sugiura术后 2周肠道通透性和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A、B组患者术前肠道通透性相比无显著差异 ,改良Sugiura术后 ,A组明显降低 (P <0 0 5 )。研究还发现门静脉压力与肠道通透性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r=0 6 2 7,P <0 0 1)。 结论 研究表明TIPS加改良Sugiura术降低门静脉压力 ,改善肠道通透性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门脉高压症时脐静脉或附脐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 (PHT)时脐静脉或附脐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开创一种新的分流手术途径。方法 对 12例门静脉高压症脐静脉或附脐静脉开放扩张的病人 ,测量其自由门脉压 (FPP)、脏侧门脉阻断压 (SOPP)、肝侧门脉阻断压 (HOPP)、脐静脉或附脐静脉压 (PU VP)、脐周皮下曲张静脉压 (PU SVP)及脐静脉或附脐静脉肝门阻断压(PUVOPP)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U VP与 FPP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U VP明显于 PUSVP,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1) ;HOPP与 PU VOPP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MPP(SOPP- HOPP)与 (SOPP- PU VOPP)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1) PHT时 ,PU VP与 FPP结果基本一致 ;(2 )门脉最大灌注压 (MPP)可大约用 SOPP与 PU VPP的差表示 ;(3) PHT时 ,PU VP明显高于 PUSVP,说明脐静脉或附脐静脉开放后自我分流的有效性不大 ;(4 )脐静脉或附脐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开辟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分流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联合肠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肠腔静侧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5例肝功能分级相近的门静脉高压症分为两组,A组37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肠腔静脉侧侧分流术,B组38例行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两组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A、B两组食管静脉曲张改善或消失分别为82.9%和60.6%(P<0.05),腹水消失为100%和73.5%(P<0.05),肝功能好转则为75.7%和44.7%(P<0.05),其中A组无肝性脑病及再出血发生,而B组有7.9%和15.8%的患者分别发生肝性脑病和再出血,A、B两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5月-3年,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7.2%和89.4%(P>0.05),而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和70.3%(P<0.05)。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肠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评价脾肺固定术 断流术 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门脉高压的疗效. 方法 1993年3月~1998年11月对7例确诊为门脉高压的患儿行三联手术治疗.测定手术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肝功能,脾动脉结扎前后游离门静脉压.术后随访2~8年,平均5.6年.记录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并采用钡餐评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B超测定脾脏和门静脉直径,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定门肺分流及门静脉血流,粘度计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食管及胃底曲张静脉的出血被完全控制.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水平,脾脏直径进行性缩小.静脉曲张趋于缓解,游离门静脉压由术前(42.62±6.72) cm H2O降至术后(34.48±5.71) 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血流量亦降低,其血流方向至肝;脾静脉血流方向至脾.术前全血粘滞度降低,术后恢复至正常水平. 结论三联手术可有效地控制肝外门脉高压由于静脉曲张导致的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门静脉高压症(PHT)的门静脉系统解剖成像和血流动力学研究的价值.方法 实验组为15例PHT症,对照组为10例正常人;MRA参数:采用Siemensl.5T磁共振仪,体相位线圈,造影剂Gd-DTPA 0.2mmol/kg肘静脉注射,3D-FISP序列扫描门静脉系统,MIP法重建血管;PC法测定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1)PHT门静脉主干(MPV)、脾静脉(SPV)、肠系膜上静脉(SMV)直径(cm)分别为1.58±1.17,1.28±0.19,1.10±0.1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3±0.10,0.90±0.10,0.80±0.10).(2)ChildA、B级病人间MPV直径无差别(P>0.05).(3)PHT病人的曲张静脉、侧支循环显示阳性率高,显影清晰.(4)PHT组对照组MPV的四流速度分别为8.34±1.06和7.52±1.79cm/s,血流量分别为8.90±1.46和10.47±2.71cm/s.结论 MRA对于PHT的门静脉及曲张静脉、侧支循环显影清晰,并可进行无创性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明显优于Doppler和其它常规影像检查,对于门静脉高压、TIPSS、肝移植、肝癌等手术的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效果评价及预后的评估可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对1978年4月至1996年5月施行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128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35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了手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10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就1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同时又可适当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和血流量,改善门脉系高血流瘀血状态,且维持一定量的向肝血流。手术死亡车为3.9%,术后迫期无1例出血,远期出血率为8.1%,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5、10年及1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69.1%和58.5%。作者认为该联合术是目前治行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而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联合手术的疗效、手术方式及适应证。方法 对 2 6例联合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2 6例均恢复顺利 ,白细胞均恢复正常、血小板恢复正常 18例 ,增高 (>5 0 0× 10 9/ L ) 8例。 1、3、5年的生存率为 89.5 %、63 .1%、4 7.4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 2 %。门静脉血栓 3例 ,顽固性腹水 3例 ,轻度肝昏迷 1例 ,胸腔积液 4例。结论 联合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增加 ,但围手术期死亡率并不增加 ,远期疗效满意。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 ,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联合手术是安全的 ,可行的 ,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