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谢灵璞 《海峡药学》2011,23(11):26-27
目的观察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血清ALT、AST及TNF-α、肝匀浆SOD、MDA,评价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虎杖提取物高剂量组明显降低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血清ALT、AST、TNF-α、肝匀浆MDA,提高肝匀浆SOD(P〈0.01)。结论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郑加嘉  林英  黄清松  吴蔓 《中国药师》2011,14(6):831-833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对刀豆素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刀豆素蛋白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测定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茵栀黄注射液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ALT、AST活性;明显改善肝细胞组织坏死损伤;其中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肝脏指数。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对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3-二苯-1,3-丙二酮(1,3-diphenyl-1,3-propanedione,DPPD)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ICR小鼠ig给予DPPD 4d,剂量分别为125,250,500和1 000 mg·kg-1·d-1,d4给予DPPD 0.5 h后,皮下注射CCl4染毒造模。染毒24 h后,内眦取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留取动物肝脏组织,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并测定肝脏组织内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PPD各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和LDH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中GSH含量及GSH/GSSG显著升高,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病理切片显示DPPD能够明显减轻CCl4对肝组织的破坏。DPPD与同等剂量的肝炎治疗阳性药物甘草酸及甘草次酸的效果基本等同。结论:DPPD对CCl4诱导的小鼠中毒性肝炎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柿叶总黄酮(PLF)对四氯化碳(CCl 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 4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PLF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肝损伤小鼠ALT和AST的含量,提高肝组织SOD和GSH含量,降低MDA和TNF-α含量,并能改善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结论PLF对CCl 4所致的小鼠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的抗脂质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随机将50只SD小鼠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内酯低剂量组、银杏内酯中剂量组和银杏内酯高剂量组.采用CC14腹腔注射和灌胃制作小鼠肝损伤模型.通过观察肝脏的解剖学形态,检测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来评估银杏内酯对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Real time-PCR检测孕烷X受体(PXR)、CYP3A 11、CYP3A13和RXRα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表面粗糙、轮廓萎缩;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银杏内酯组小鼠肝脏表面光滑、轮廓清晰;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降低,肝脏PXR、RXRα、CYP3A13和CYP3A1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银杏内酯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其保护效果呈明显剂量依赖性.PXR、RXRα、CYP3A13、CYP3A 11基因表达的上调可能在小鼠肝损伤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紫草大黄合剂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高低剂量的紫草大黄合剂对肝损伤ALT、AST值,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高剂量紫草大黄合剂同联苯双酯一样能够明显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P<0.01),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紫草大黄合剂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连续7d小鼠尾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继而用CCl4形成急性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以及肝匀浆中丙二醛(M DA)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肝脏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丹参注射液各剂量组均能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同时增高肝脏中SOD水平、抑制MDA水平,从而减轻肝损伤程度.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壳寡糖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壳寡糖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组,连续7d灌胃给予50,167,500mg.kg-1.d-1壳寡糖,于第7天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中、高剂量的壳寡糖能明显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升高(P<0.05),抑制肝组织中MDA含量的升高(P<0.01),提高肝组织中SOD的活力(P<0.05),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壳寡糖对四氯化碳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灵芝菌丝体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祚荣  卢振  李秋 《医药导报》2005,24(7):570-572
目的研究发酵灵芝菌丝体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灵芝菌丝体低、中、高3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灵芝菌丝体混悬液0.3,0.6,0.9 g·kg-1·d-1,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则同期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30 d后,低、中、高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生化指标,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灵芝菌丝体可使化学性肝损伤小鼠升高的血清ALT、AST和肝脏指数降低,并使肝脏病理损伤性变化减轻。结论灵芝菌丝体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CCl4诱导升高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影响,及对肝脏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T和AST均显著升高(P<0.01),MDA明显增加(P<0.01),SOD显著降低(P<0.01),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清开灵注射液中剂量组(10 ml·kg^-1)和高剂量组(20 ml·kg^-1)均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的ALT和AST(P <0.05 或0.01),并明显减轻了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清开灵注射液低剂量组(5 ml· kg^-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MDA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O.05或0.01),SOD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小鼠CCl4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祁门红茶多酚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Px)和超氧化岐化酶(SOD)水平,并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祁门红茶多酚均能显著降低ALT、AST、ALP活性和MDA含量,提高GSH-Px和SOD水平(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提前给予不同剂量的祁门红茶多酚,使肝脏均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结论祁门红茶多酚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钙对CCl4损伤小鼠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肝损伤模型组、羧甲基壳聚糖钙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灌胃给予受试物。连续20 d后腹腔注射CCl4,24 h后采血测ALT、AST活性,同时取肝脏制匀浆,用试剂盒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值。结果羧甲基壳聚糖钙能显著降低ALT和AST活性,抑制脂类过氧化,提升SOD活性和T-AOC水平,对GSH-Px无显著影响。结论羧甲基壳聚糖钙对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和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地顶孢霉菌丝体(AMM)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AMM对血清中ALT和AST活性的影响及AMM对肝组织SOD、MDA、GSH-PX表达水平和肝、脾、胸腺指数的影响;HE染色观察AMM对CCl4小鼠肝脏形态学影响.结果 AMM(1 00...  相似文献   

14.
三七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三七对CCl4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CCl4复制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计算A/G比值,并采用光镜、电镜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与CCl4模型组相比,用三七处理后,ALT、AST均显著降低,Alb增加,并能明显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变化。结论:三七对CCl4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Concanavalin A(ConA)引起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对注射用胡黄连总苷的保肝活性和量效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注射用胡黄连总苷静脉给予ICR小鼠(0.5—8mg·kg-1×5),于末次给药后2h,动物尾静脉ConA20mg·kg-1,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16h后处理动物,制备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1JT,AST及LDH水平,H.E.染色考察肝脏病理状态。结果ConA20mg·kg-1能引起小鼠显著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血清ALT,AST及LDH含量均显著升高,肝组织出现以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改变。注射用胡黄连总昔0.5~Cmg·kg-1剂量对ConA引起的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明显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改善肝脏病理状态,其中1mg·kg-1剂量药效最佳,8mg·kg。剂量药效有所下降,但此剂量未显示明显毒性。结论注射用胡黄连总苷对ConA引起的免疫性肝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其起效剂量低,高于8mg·kg-1活性下降,在临床实验时需注意剂量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三叶青总氨基酸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叶青总氨基酸(TAART)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脏系数,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等指标观察TAART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TAART能明显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降低肝脏系数及肝组织中MDA的含量,增加肝组织中SOD活性,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三叶青总氨基酸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新型水溶性联苯类化合物WLP-S-14在3种实验性小鼠肝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k)、刀豆蛋白A(ConA)诱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WLP-S-14(100、200mg.kg-1)在给予肝毒性物质前2天连续3次腹腔注射给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及AST水平。建立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诱发的荷瘤小鼠肝损伤模型,wLP-s-14(100、200mg·kg-1)腹腔注射给药,连续7天,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状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及AST水平,同时计算抑瘤率并观察动物死亡情况。结果在CCl4诱导的急性中毒性肝损伤模型,WLP-S-14100mg·kg-1对CCl4引起的小鼠血清ALT、AST的升高均有显著降低作用,WLP-s-14200mg·kg-1对ALT的降低作用显著,对AST仅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在Con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中,WLP-S-14100、200mg·kg-1可显著降低ConA引起的血清ALT、AST升高,200mg·kg-1活性略优于同剂量的双环醇组;在L-OHP联合5-FU诱发的荷瘤小鼠药物性肝损伤模型,WLP-S-14100、200mg·k-1对L-OHP/5-FU引起的荷Lewis肺癌小鼠肝脏损伤表现显著改善作用,能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改善肝脏病理状态。WLP-S-14100mg·kg-1对L-OHP/5-FU的抑瘤率无降低作用,且能改善小鼠因L-OHP/5-FU而引起的体重下降状况。结论新型水溶性联苯类化合物WLP-S-14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均显示显著的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叶青总氨基酸(TAART)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脏系数,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等指标观察TAART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TAART能明显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降低肝脏系数及肝组织中MDA的含量,增加肝组织中SOD活性,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三叶青总氨基酸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黄花远志根和叶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 CCl4诱导化学性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黄花远志根(4 g、2 g 生药/ kg)和叶(4 g、2 g 生药/ kg)提取物能显著降低 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ALT 和 AST 的升高,明显改善 CCl4对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黄花远志根和叶对 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FTY720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应用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研究FTY72 0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分别以BCG +LPS和ConA诱导两种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并通过测定血清中ALT和AST水平的变化检测FTY72 0对两种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IFN γ及IL 4水平的变化并应用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FTY72 0对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FTY72 0可以使两种肝损伤模型中升高的血清ALT和AST水平下降 ,并可以降低肝损伤时血清中IFN γ及IL 4的水平 ,实验还证明FTY72 0可以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 FTY72 0预防应用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保肝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 ,进一步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