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复常率、复常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急性黄疸型肝炎(AI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慢性重型肝炎(CSH)、肝炎后肝硬变(LC)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96例)在应用甘利欣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疗程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纽比较,6周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指标恢复等方面明显好转(P〈0.05)。结论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特别是对肝细胞实质损伤的修复,降低黄疸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提高血清白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作用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400mg/次,3次/d),对照组46例口服肝得健(600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 4周后,两组患者食欲不振、乏力、肝区疼痛、腹胀及黄疸显著减轻,肝功能显著改善,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和76.09%(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用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43例,把一般药物治疗的41例患者作对照组,每周复查肝功能,随时观察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于食欲不振、尿黄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明显改善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且对母体及胎儿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6月~2014年1月经本院门诊确诊入院的药物性肝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治疗组18例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苷等治疗,对照组18例仅采用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苷等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2周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对药物性肝炎的治疗临床优良,能够显著改善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永萍  赵琴  仲英娜 《中国药业》2009,18(15):67-67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35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能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酯酰胆碱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护肝作用。方法将125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酯酰胆碱,对照组应用肌苷和维生素C等常规护肝药物,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等的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检测结果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护肝治疗2周后,治疗组护肝作用总有效率分别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酯酰胆碱联合应用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护肝作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阿拓莫兰)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甘利欣)、维生素等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拓莫兰1.2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疗程30天。观察症状、体征及治疗前后监测肝功指标。结果: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也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阿拓莫兰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维护肝细胞膜稳定性,可作为病毒性肝炎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60例,按随机表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每日1次,每次1 200m g,静脉滴注,4周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明显较对照组快(P<0.05)。临床显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7%。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细胞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两组,治疗纽45例采用每日甘利欣150mg、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对照组45例仅用甘利欣150m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同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肝炎肝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黄疸型病毒性肝炎123例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59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苦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对急性肝炎的各项症状及有效率两组无差异,均达90%~100%.对慢性肝炎的症状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急性肝炎治疗1周后谷丙转氨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5);治疗组白蛋白升高,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1);慢性肝炎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复常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变化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或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是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疗效的药物,尤其对慢性肝炎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肝乐胶囊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9例,对照组97例,两组均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益肝乐胶囊;两组均不用其它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症状及体征,血清标志物阴性率均优于对照组(P〈0.001或0.05)。结论:益肝乐胶囊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形一定抑制作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酒精性肝炎患者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将72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多种维生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5g,一日一次),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及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纤维化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炎患者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和保肝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疗药物引起肝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组52例(男性30例,女性22例),对照组75例(男性42例,女性33例),治疗组24例(男性12例,女性12例),将预防组与对照组肝损害情况、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中,ALT、AST明显好转(P<0.01),预防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治疗和预防血液病化疗相关的药物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15.
美能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美能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美能组(治疗组,n=43)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对照组,n=51),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而美能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美能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尿毒清颗粒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限制蛋白质饮食、纠正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级酸碱平衡,解除尿路梗阻及禁用肾毒性药物,同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0.9%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为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口服尿毒清颗粒每次5 g,每日4次,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以及不良发应发生率有无差别。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76.32%显著高于对照组51.43%(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 P<0.05) ,且试验组肌酸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低于对照组( P<0.05) ,而肌酸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发生皮疹1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郑其萍  于桂萍 《中国药师》2010,13(8):1161-1163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同时口服辛伐他汀5mg,po,q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g,ivd,qd,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90%)(P〈0.05)。各组治疗后ALT及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ALT明显降低(P〈0.05),血清胆固醇及血清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能有效降低血清ALT水平,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8.
谷胱甘肽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辅助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重型病毒性肝炎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用综合疗法,静脉滴注六合氨基酸、门冬氨酸钾镁、促肝细胞生长素,均每日1次;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谷胱甘肽1.8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均为一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亦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谷丙转氨酶(GPT)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谷胱甘肽辅助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药物性肝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采用甘利欣治疗,4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药物性肝炎有效率高,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罗金键  李琨琨 《中国药业》2006,15(12):55-55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36例)仅应用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针,疗程28d。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