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体复苏作为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的重要手段,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已有多种指标被用于指导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但尚未有确定性的液体复苏终点指导指标.本文将对脓毒症液体复苏终点指导指标做一综述,希望能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林敏  戴峥嵘  刘方  余小云 《当代医学》2021,27(33):103-106
目的 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与积极性液体复苏对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炎症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43).两组均予以脓毒症伴休克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指标及治疗前、治疗3 h后炎症指标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补液量较少,ICU住院时间较短,利尿剂用量及升压药用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h后,两组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h后,两组凝血指标水平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伴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效果优于积极性液体复苏,可缩短ICU住院时间,缓解炎症反应并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06~2014-07间收治的113例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每小时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APCHEⅡ评分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有益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容量复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容量复苏是治疗脓毒症、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危重症的基本手段,是急危重病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容量复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但具体实施的最佳方案仍存在争论.本文就容量复苏时机,复苏终点的判断及复苏液体的选择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指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临床救治困难,尤其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时,其明显的循环和细胞代谢异常显著增加病死率。早期效果良好的液体复苏对于治疗脓毒性休克或稳定脓毒症所致的组织低灌注十分重要。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判断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指导其液体复苏等临床治疗方面提供了较大的帮助。目前较多研究报道了脉搏指示持续心排出量监测(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参与评估脓毒症患者容量反应性、指导液体复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严佳  江伟 《上海医学》2005,28(12):1058-1060
目前,临床上对于液体复苏的方法尚未统一,现就液体复苏的时机、复苏液体的选择、输液量、输液速度及复苏终点的判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101-103+109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指导重症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8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液体复苏治疗期间相关指标监测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以脉搏指示剂持续心排血量法(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患者的血容量指数,观察组在液体复苏期间应用床旁超声对患者的下腔静脉内径进行监测。对比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ystemic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指标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达标率、液体复苏用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肺水肿发生情况及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VP、MAP、ScvO2指标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6 h、12 h后两组患者的CVP、MAP、ScvO2指标水平对比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液体复苏达标率在液体复苏6 h、24 h、36 h的时间节点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体复苏用量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体复苏期间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者在行早期液体复苏期间采用床旁超声作为参考,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液体复苏的效果,减少复苏时间和液体、药物用量,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过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来指导实施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液体复苏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监测,观察组在常规基础监测上增加血乳酸水平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液体复苏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在液体复苏前(T0)、复苏后(T6)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及治疗21天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液体复苏6小时后,两组患者心率下降,MAP升高,尿量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VP、静脉补液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1天后,观察组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可作为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一项有效指标,也是对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连续动态监测血乳酸并联合中心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2014年于我科救治的4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进行分组,同时监测2组患者心排量(CO)、血乳酸(Lac)及乳酸清除率、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结果:比较治疗后12,24h两组研究对象的质量效果。结论:脓毒症患者积极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Pcv-aCO2≥6mmHg时仍提示全身组织灌注不足,Pcv-aCO2可以作为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进一步液体治疗的复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脓毒症早期动脉血BD值的变化规律以及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时BD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56例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时,BD值的动态变化,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BD值的变化及BD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脓毒症早期BD逐渐升高,存活组患病后4~8 h期间BD显著提高(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差异显著(P<0.05).死亡组的多器官衰竭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BD值可作为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时的监测指标之一,4~24 h期间BD值仍持续低水平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ICCO监测技术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输液管理与护理。方法通过PICCO(pulseindicatedconitinuouscardiacoutput)技术(PULSION公司,德国),即经肺热稀释方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法,对28例因严重脓毒症入住ICU的患者,监测MAP、CI、SI、SV、EVLWI、ITBVI、GEDVI,记录液体复苏前后的上述指标。结果复苏前与复苏终点(感染发生后6~10小时内)相比,ITBVI、GEDVI与SI有显著相关性,P〈0.01;HR与SI似呈负相关,P〉0.05;CVP、MAP与SI相关性较差,P〉0.05;复苏后的胸腔内血容量变化(ΔITBVI)与每搏输出量指数变化(ΔSI)有显著相关性,P〈0.01;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变化(ΔGEDVI)与ΔSI显著正相关,P〈0.05;而ΔCVP、ΔHR、ΔMAP与ΔSI相关性较差P〉0.05。结论 ITBVI、GEDVI及容量复苏后的变化可以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容量状况,指导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液体治疗。  相似文献   

12.
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在重症患者中仍是常见并发症.尽管人们致力于改善脓毒症预后,但脓毒症死亡率仍然很高.Rivers等人提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 directed therapy,EGDT)可改善脓毒症预后,然而随着EGDT的推广,人们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如改善预后方面、不良反应出现及复苏指标在指导液体复苏的可靠性等.本研究对这些质疑通过研究提出改进的方法 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严静  沈延飞 《浙江医学》2021,43(14):1479-1482,1488
脓毒症是重症患者的常见综合征,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目前对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仍缺乏有效的手段,新型生物标志物以及基因组学的发展可能带来新的突破。脓毒症治疗方面目前也较困难,其中感染源的早期鉴别以及有效的液体复苏是脓毒症治疗的根本。质谱图数据库以及宏基因测序等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用的建议。而个体化的液体复苏策略则更应贯穿整个脓毒症诊治过程。本文拟从脓毒症诊断的拟定、生物标志物的现况以及脓毒症主要诊疗策略衍变等方面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在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每搏输出量变异度的特点、机理、研究进展、应用范围、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早期液体复苏在脓毒症休克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可维持最佳前负荷,改善容量管理,防止由于低血容量导致的低灌注和过度复苏,可能进一步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因而治疗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和容量的变化极为重要.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是新近出现的一种简便、有效的临床实时监测手段,测定每搏输出量变异度比传统的测定中心静脉压更准确地指导快速液体复苏.结论:每搏输出量变异对预测脓毒症体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并分析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取PiCCO监测进行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监测基础上再联合重症超声进行液体容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24-27
目的 探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脓毒症休克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复苏达标测定时的Pcv-aCO_2(6 mmHg)值作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A组(低Pcv-aCO_2组)与B组(高Pcv-aCO_2组),各3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复苏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APACHEⅡ、SOFA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复苏前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B组复苏后的HR、Pcv-aCO_2均高于A组(P0.05),而两组复苏后的MAP、CVP及ScvO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B组复苏后的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 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将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作为对其液体复苏效果进行有效评估的重要指标,对其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病人的预后评估作用.方法 应用早期目标性液体复苏方案对30例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测定液体复苏前后的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6h乳酸清除率,并与APACHEⅡ作一致性比较.结果 存活组中动脉血乳酸水平在液体复苏后有明显下降(P<0.01),死亡组中虽然动脉血乳酸水平在液体复苏后也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在复苏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成活组6h乳酸清除率为43.2%±37.4%,死亡组为14.1%±49.7%,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预后判断上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乳酸清除率<30%时,其判断患者预后的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86.67%.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病人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监测液体复苏在ICU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ICU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超声监测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尿量、血乳酸水平、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CD4+/CD8+]水平、氧合指数(OI)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尿量、OI和血清IgA、IgG、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血乳酸和血清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监测液体复苏用于ICU脓毒症患者可提高尿量、OI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乳酸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CVP监测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PiCCO监测下的液体复苏中的其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与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严格按照2008年脓毒症救治指南进行液体复苏,测定记录的ITBVI与其对应的CVP值,观察不同CVP范围值的容量反应准确性。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监测全过程中,CVP与ITBVI无相关性(r=-0.016,P>0.05),CVP在0-8mmHg或>12mmHg时,aCVP及cCVP与ITBVI无相关性(r分别为-0.201、-0.009,P>0.05),当达到脓毒症指南复苏目标时(CVP在8-12 mmHg),bCVP与ITBVI呈正相关(r=0.542,P<0.01)。结论: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因其患者病理生理的特殊性,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胸腔内压,腹腔内压等因素,CVP不适合单独作为液体复苏容量指标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目标液体复苏对脓毒症休克患儿组织灌注、免疫功能及乳酸清除率的影响。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乳酸清除率、组织灌注指标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联合目标液体复苏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尿量、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上升;血乳酸水平降低,乳酸清除率上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表(SOFA)评分降低,CD3+、CD4+、CD8+均升高。结果提示,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目标液体复苏治疗脓毒症休克患儿,可降低患儿血乳酸水平,提高乳酸清除率,改善其组织灌注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