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诊刮)后加用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确诊为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行诊刮后口服妈富隆治疗1~3个周期,比较血色素、经量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情况。结果妈富隆治疗止血效果好,月经量减少,贫血得以纠正,停药后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变薄。结论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在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在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其与相应的子宫内膜病理状况的关系,对诊断性刮宫术、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预后进行评估。方法 对293例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型功血的患者,于诊刮术前及治疗后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诊刮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子宫内膜病理为复杂型过增生、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其出血期内膜厚度均≥12mm,与内膜厚度<12mm者差异非常(P<0.01)。治疗后内膜厚度≥8mm者,应密切随访。结论 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作为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诊刮术前评估和筛选的重要指标,治疗后的监测对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绝经过渡期 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 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3.
程兰  蔡晓纯 《广东医学》2008,29(6):974-975
目的通过分析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在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其与相应的子宫内膜病理状况的关系,对诊断性刮宫术、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预后进行评估。方法对293例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型功血的患者,于诊刮术前及治疗后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诊刮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内膜病理为复杂型过增生、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其出血期内膜厚度均≥12mm,与内膜厚度<12mm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内膜厚度≥8mm者,应密切随访。结论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作为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诊刮术前评估和筛选的重要指标,治疗后的监测对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妈富隆在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有效性及控制周期的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门诊妇科诊断为绝经过渡期功血25例患者,应用妈富隆止血治疗和调整周期治疗。同法选择同期病例25例为对照组子妇康片治疗。两组均于用药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B超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和月经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小(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相似(P〉0.05)。月经控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好,用量小,副作用少,优于妇康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在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其与相应的子宫内膜病理状况的关系,对诊断性刮宫术、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预后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293例,收集时间是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刮诊术前与治疗后均进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诊刮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内膜病理为复杂型过增生、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其出血期内膜厚度均≥14 mm,与内膜厚度14 mm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内膜厚度≥10 mm者,应密切随访。结论 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作为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诊刮术前评估和筛选的重要指标,治疗后的监测对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7~2005-07就诊于妇科门诊40岁以上的绝期过渡期功血病人56例,进行诊刮-妈富隆联合治疗疗效观察。结果本组患者56例经诊刮-妈富隆联合治疗在24、48h止血者54例,占96.44%,在维持用药期间未见突破性出血,无效1例,经病检确诊为子宫内膜腺癌。结论绝期过渡期功血采用诊断性刮宫与妈富隆联合治疗效果可靠,止血迅速,而且能尽早发现子宫内膜恶性疾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赵明 《健康之路》2016,(4):45-46
目的:探讨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病理相关性,并评估诊断性刮宫术、内分泌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90例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术前、术后给予B超检查,测量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并将标本及时送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内膜病理复杂性增生出血期内膜厚度超过12mm,不典型增生病人内膜厚度低于12mm,差异显著(P0.05);术后,内膜厚度不低于8mm者需跟踪随访。结论: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B超检测可作为诊刮术评估重要指标,并也可用于治疗方案制定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围绝经期功血诊断刮宫术后加妈富隆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围绝经功血患者46例,诊刮术后口服妈富隆,开始6~9片/d,至止血后逐渐减量至1片/d,持续21 d为一周期,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结果 4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诊刮-妈富隆治疗有效率100%,5例停药后恢复正常月经,16例月经稀发,25例直接进入绝经期.患者贫血症状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变薄,血清雌激素(E2)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武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47-344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实施诊刮后的第1天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服用剂量为12.5mg,连续服用6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测定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相关激素水平,主要测定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水平;测定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本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SH、LH、E2和P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6个月后FSH、LH、E2和P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性激素治疗的参与,使我们重新认识围绝经期功血和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治疗,寻找相关的危险因子,有利于优化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诊刮.方法:选择绝经妇女45例和未绝经妇女182例,发病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经量多、高血压、糖尿病、激素替代(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乳腺癌术后用药、甲状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OS)、子宫内膜厚度作为观察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研究其与异常子宫内膜的相关性.结果: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当未绝经妇女子宫内膜厚度≥7mm,与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有相关性,P=0.02;绝经后内膜厚度≥9 mm时有相关性P<0.009,其余指标无明确的相关性.结论: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厚度<5 mm,可以不做诊刮;未绝经妇女子宫内膜厚度<7mm,完全不需要诊刮,内膜厚度<9mm,可以先选择正规激素治疗,治疗无效再诊刮.大约1/3患者免除刮宫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共35例.本组35例患者治疗前均行血常规检查、性激素水平检测等,同时采用B超对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测量.所选患者在诊刮子宫后的第1体内开始口服米非司酮,剂量为每天12.5mg,均连续服用6个月.在治疗过程中的每个月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在服药后的3个月和6个月检查性激素水平、采用B超测定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本组患者均完成疗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孕酮、雌二醇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有子宫肌瘤患者瘤体较治疗前有所缩小.本组35例患者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闭经,停药6个月随访中有29例患者绝经.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时,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确诊后,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组织中PR,ER和ki-67情况.结果:患者治疗期间内闭经,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8.56±1.69)mm;治疗后为(3.92±0.73)mm.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组织中PR,ER和ki-67均呈现出显著降低,P<0.01.结论:药物米非司酮可以全面降低子宫内膜中雌激素的含量,抑制细胞周期,减少子宫内膜增殖,在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方面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3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更年期功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32例更年期功血病人行诊刮术后,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6个月,并测定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比较内膜病理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内膜大部分呈现萎缩性病理改变。米非司酮治疗功血,可促进绝经,纠正贫血,改善体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妇女绝经期功血伴中度贫血患者诊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妇科门诊绝经过渡期功血伴中度贫血患者65倒,分三组,分别为口服米非司酮组;口服安宫黄体酮组;口服妈富隆组.治疗前均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而复杂型增生不采用此法.结果 米非司酮组、妈富隆组较安宫黄体酮组能较有效地帮助患者度过出血期并使贫血改善,安宫黄体酮组由于其撤药后出血量较多,不利于贫血的改善.结论 绝经过渡期功血伴中度贫血患者,可采用非米司酮或妈富隆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期间治疗的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患者51例,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使用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对照组中使用诊刮术联合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结果:实验组的出血时间以及完全止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患者使用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佟云 《西部医学》2007,19(5):920-921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0例绝经期过渡期功血的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用妈富隆和甲羟孕酮治疗。结果妈富隆组和甲羟孕酮组对于绝经过渡期功血治疗有效率为100.0%和76.7%(P<0.05)。结论妈富隆用于绝经过渡期功血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绝经过渡期是指绝经前的一段时期.文章主要介绍了绝经过渡期功血的出血机制、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绝经过渡期功血的诊断及防治、黄体不足的处理、绝经过渡期的性激素补充治疗(HRT).  相似文献   

18.
妈富隆和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诊刮后妈富隆和安宫黄体酮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8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妈富隆组)45例、对照组(安宫黄体酮组)41例,治疗组于诊刮后第5天服用妈富隆,每晚睡前1片,连服21天后停药;对照组于诊刮后第15天开始口服安宫黄体酮10 mg/d,连服10天后停药.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诊刮后完全止血时间,观察第3周期月经量,患者治疗前后HB上升数值比较,服用药物治疗不规则流血率,停药后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诊刮后完全止血时间、第3周期月经量、患者治疗前后HB上升数值、服用药物治疗不规则流血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停药后复发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妈富隆或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治疗对于围绝经期功血均有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优于安宫黄体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B超检测子宫内膜,以减少不必要的诊刮术的价值。方法:对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于诊刮术前进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然后行诊刮术,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4例子宫内膜厚度小于或等于4mm者,子宫内膜属于生理性改变;2例内膜厚度大于5mm者为子宫内膜癌。结论:运用B超检测,可作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行诊刮术前的一种筛选手段,当超声检测内膜厚度小于或等于4mm时应考虑避免诊刮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539例绝经后妇女采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5mm作诊刮术,进行病理检查。结果:87例子宫内膜≥5mm,诊刮内膜病理检查。结论:阴道超声测量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厚度,可作为内膜病变检查的首选筛查方法,有利于子宫内膜病变的早期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