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18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59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59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下床时间。结果在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有无接受下肢骨折术后针对防治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将88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下肢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各项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除了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上比对照组有优势外,观察组在VAS评分、大小腿周径、下床时间上也比对照组有优势,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给患者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共11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7%(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创伤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6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7%(2例),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3,P=0.024〈0.05)。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3.7±2.2)h比(2.8±1.0)h,(18.1±2.9)h比(2.1±0.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及出院患者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钱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1):1572-157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手术并相应常规治疗,且观察组在围手术期予以护理干预,连续观察两月,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继发肺栓塞情况,并统计患者住院时间。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6.6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1例继发肺栓塞,对照组有1例继发肺栓塞发生且死亡;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进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应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7.
丁宏霞 《安徽医学》2017,38(7):935-937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在解放军第105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33%(1/43),低于对照组的16.28%(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3.29±1.67)d,短于对照组的(18.25±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施予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价值体会.方法:回顾性选取30例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15)与观察组(n=15).其中,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16.52±1.31)天、(7.41±0.50)小时,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术后疼痛时间的(19.26±3.27)天、(10.38±0.69)小时;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0%,明显高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的93.33%,P<0.05,2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在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时间与住院时间的同时,实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有效降低,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观察两组患者继发肺栓塞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继发肺栓塞发生率和对照组继发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于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以计算机表法的方式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各项數据对比差异均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深静眛血栓的形成,并且还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因而具有较为明显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润香 《当代医学》2016,(30):111-11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骨折常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干预组加用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术后DVT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2.70%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踝泵运动对预防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配合踝泵运动,对照组接受常规锻炼,对比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地时间(3.35±0.14)天,以及住院时间(7.49±0.37)天,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下地时间(6.22±0.15)天以及住院时间(11.98±0.65)天;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8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4.8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2.43±8.34)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86.43±8.4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56.94±6.04)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60.43±7.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行踝泵运动锻炼,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2组下肢骨折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对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评估对比,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栓筛查流程图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予以常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观察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利用血栓筛查流程图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17.78%,数据对比P<0.05;观察组医护合作满意度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血栓筛查流程图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利于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和提高医护合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髋关节手术后应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以我科2014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n=40)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与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5.0%,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天数为(13.41±3.5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13±2.9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髋关节手术后向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入院病床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77.5%,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以及复诊依从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用时以及下床用时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能够显著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接受宫颈癌手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痛及肺栓塞等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痛、肺栓塞等血栓样症状合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宫颈癌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包括术前心理指导、知识宣教以及术后活动锻炼、药物预防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3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拴的发生率,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乃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计9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34%,明显低于对照组34.78%;术后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25±3.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85±3.56)d,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