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及其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接受抗结核治疗所致药物性肝炎32例患者护理效果等资料进行分析,并了解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有效护理,使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的预后良好.结论: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科学服药方法、合理的饮食及有力的心理支持,能够明显减少药物性肝炎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
高东生  杨瑞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196-2197
目的了解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情况。方法对偏关县结核病门诊收治的因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害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肝损害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与抗结核药物的关系,肝损害程度,肝损害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结果肝损害患者76例,发生率为12.3%,肝损害发生的时间以服药后3周叫周为最多。对31例轻度肝损害患者继续实施抗结核治疗并调整化疗方案,再加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30例按要求完成抗结核疗程,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对中重度肝损害者45例立即停用抗结核药物,改用除HRZ以外的对肝功能影响较少的抗结核药物,并予保肝解毒治疗,41例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对结核病患者于抗结核治疗开始后3周-4周,应加强临床及肝功能监测,发现肝功能损害应及时调整化疗方案,并加用保肝药。  相似文献   

3.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俊平  陈创坤 《河北医学》2008,14(11):1286-1289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结核病治疗中发生药物性肝炎并停用抗结核治疗药物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常规治疗 复方甘草酸苷: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和对照组24例(常规治疗组),4周为1疗程;对两组患者肝损害情况(ALT、AST、T-BIL)及预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及有效24例(100.0%),对照组显效及有效19例(79.2%),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肝功能监测;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琪 《吉林医学》2014,(9):1925-192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出现药物性肝炎的结核病患者,对患者一般情况、结核类型、肝功能损害时间及治疗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同患者年龄、性别、结核病类型、初治或复治、HBV感染情况等有关,及时处理后预后良好。结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难免发生药物性肝炎,在临床治疗中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临床中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58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5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用药前后的肝功能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8例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所致肝脏轻度损害30例,中度损害16例,重度损害12例;经调整药物剂量和加强保肝治疗1个月后肝功恢复正常。结论在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等,选择对患者危害性较小的抗结核药物,并采取适当的护肝措施,以尽可能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保证抗结核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以及误诊情况.结果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与患者年龄、结核病分型、用药时间、初复治结核及合并其他疾病等相关,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定时检测肝功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7.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1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冰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5):91-92
目的分析118例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血象、肝功能检验、病原学检查、腹部B超检查等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以及误诊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影响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结核病分型、用药时间、初复治结核及合并其他疾病等,治疗预后较好。结论认识影响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有多种因素,定时检测肝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抗结核疗程完成,减少药物性肝炎发生。  相似文献   

8.
段爱玲 《大家健康》2016,(5):287-288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及其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接受抗结核治疗所致药物性肝炎32例患者护理效果等资料进行分析,并了解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有效护理,使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的预后良好。结论: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科学服药方法、合理的饮食及有力的心理支持,能够明显减少药物性肝炎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9.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桂深  李桂仙 《海南医学》2010,21(11):75-76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73例初治肺结核病例接受抗结核药治疗后100例患者发生肝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损害大多发生在抗结核药物前期2-4周内,以中毒性多见。老年患者抗结核化疗时易发生肝损害。根据肝损害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肝功能大多在积极保肝治疗后2-4周内恢复正常。结论严密观察、定期监测肝功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处理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可以使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探讨甘利欣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结核病治疗中发生药物性肝炎并停用抗结核治疗药物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甘利欣30 ml(150 mg)+5%葡萄糖250 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予a干扰素500万U单位,肌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对两组患者肝损害情况(ALT、AST、TBIL)及预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及有效21例(87.5%),对照组显效及有效14例(58.3%),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甘利欣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过程中,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疗效显著优于a干扰素,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结核疾病患者一般服用的护肝药物分为以下几种:葡醛内酯、还原性谷胱甘肽及维生素B1、硫普罗宁以及护肝片等等,其中,常常使用的药物为葡醛内酯和硫普罗宁.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多种新型护肝药物出现,包括异甘草酸镁、甘草酸二胺等等.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可以恢复.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诊断一般是根据排除性方法进行诊断,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监测肝功能变化.倘若患者发现肝功能异常,则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病情严重时需要停止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同时加强护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及分析96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临床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服用药物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病毒检查以及治疗转归做出综合分析.结果:引起96例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依次为:抗生素类(占27.1%,26/96),中草药(占23.9%,23/96),解热镇痛药(占21.9,21/96),抗肿瘤药(占12.5%,12/96),抗结核药(占10.4%,10/96),其他(占4.2%,4/96).药物性肝炎男女之比为1∶1.6,60岁以上患者占63%,大多数肝损害发生时间为用药后2~4周.用药前HBsAg阳性或长期饮酒者易致肝功能损害;联合应用两种以上药物者所致肝损害较重.结论:药物性肝炎与患者用药种类、联合应用多种药物者、伴HBsAg阳性者、长期饮酒者和老年人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药物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引起患者肝损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的88例初治患者,观察抗结核治疗后其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88例患者平均年龄(49.08±17.49)岁;肝损害集中分布在40~69岁,多发生在服药3个月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32例,肝损害程度与抗原阴性者相比较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因素、乙肝病毒感染和药物因素是抗结核药引起患者肝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结核性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总结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4月~2009年4月318例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4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轻度损害者加用保肝治疗,患者肝功能可恢复正常。中、重度患者改用或停用肝毒性药物,并加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肝功能可恢复,但仍有部分患者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导致抗结核治疗终止。结论加强对抗结核治疗患者肝功能损伤的观察,并在早期加以保肝治疗,这是保证抗结核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三春 《西部医学》2007,19(6):1052-1053
目的总结临床中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方法对58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用药前后的肝功能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8例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所致肝脏轻度损害30例,中度损害16例,重度损害12例;经调整药物剂量和加强保肝治疗1个月后肝功恢复正常。结论临床应用抗结核药物时,应定期检查肝功能,注意药物剂量,同时加强保肝治疗,以减轻和避免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与临床表现.方法 对124例药物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前三类药物依次是中草药(59.68%)、抗结核药(16.94%)和抗肿瘤药(5.65%).结论 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多,停用肝损伤药物,经保肝降酶、退黄等综合治疗,轻度药物性肝炎多数能短期内康复,对肝损害严重或发生肝衰竭者,应按肝衰竭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66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肝泰乐,静脉滴注维生素C、肌苷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肝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庞增 《河北医学》2006,12(5):432-433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6月以来本院住院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以及误诊情况。结果: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与患者年龄、结核病分型、用药时间、初复治结核及合并其它疾病等相关,治疗预后较好。结论:认识影响抗痨致药物性肝炎有多种因素,定时检测肝功能,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抗痨疗程完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24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均采用"2HRZS/4HR"方案抗结核化疗。出现肝功能异常后给予保肝药,至肝功能恢复正常时停止。对比两组间肝损发生率、肝损情况、肝损出现时间的差异。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发生率为12.91%。其中,老龄组发生率为16.67%,中青年组发生率5.95%,两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抗结核药物出现肝损害无临床症状者12例,占38.71%。64.52%的肝损害出现在抗痨治疗4周内;93.55%的肝损害出现在抗痨治疗8周内。两组肝损害出现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高,程度严重。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肝功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7例符合使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和甘草酸二铵胶囊进行护肝治疗,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