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总结临床表现酷似危重症性周围神经病的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 1例表现为发热、多脏器功能不全和肢体无力的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为老年女性,重症感染、呼吸机辅助呼吸,病程中停用呼吸机意识恢复后发现四肢无自主活动,为明确诊断行腓肠神经活检.病理结果示微小血管炎性病变伴随中度活动性轴索性周围神经病理改变.结论 重症感染后发现周围神经受损的病例有可能是系统性血管炎累及周围神经的表现,疾病进程上酷似危重症性周围神经病,应该尽早行周围神经活检明确诊断.该病进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7例网状青斑伴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皮肤及神经病理特点并进行分析。7例患者中, 5例为女性, 2例为男性。周围神经病起病年龄(39.8±21.3)岁, 病程(2.7±2.3)年。3例患者急性起病, 4例患者慢性起病。所有患者均有肢体麻木, 伴肢体无力6例, 伴疼痛5例。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单神经病1例, 多发单神经病2例, 多发周围神经病2例, 感觉神经元病2例。3例患者行皮肤活检, 提示真皮层血管增生扩张, 周围淋巴细胞浸润。3例患者行神经活检提示神经轴索损害。网状青斑伴周围神经病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 多数伴有疼痛。电生理改变形式多样。病理改变以轴索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3.
郭军  张文  张烜 《北京医学》2009,31(11):641-643
目的总结系统性硬化(SSc)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8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13例SSc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2例患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男1例,女11例。其中周围神经病变6例,表现为多发性单神经病、远端不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2例合并多发性肌炎和重症肌无力;中枢神经系统受累6例,表现为癫痫、多发脑白质脱髓鞘、颅内压升高、脑梗死等。5例患者抗ScL-70阳性。行肌电图检查8例,6例有神经源性损害和(或)肌源性损害。7例行头颅MR或CT检查,5例有异常发现,包括脑白质脱髓鞘病变、脑梗死、脑缺血和(或)脑积水等。2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结论SSc神经系统损害中年女性多见,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均可受累。  相似文献   

4.
肌电图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酒精中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非常严重,特别是周围神经的损害最常见.我们对84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肌电图研究,发现94%有肯定的肌电图异常改变,其周围神经损害符合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周围神经、内分泌、血液、皮肤、肾脏、浆膜、消化等全身多系统脏器的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导致的疾病.常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但也可以上述其他非神经组织脏器损害为首发表现,不过最终100%出现周围神经病.现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明确诊断的12例Poems综合征患者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变是指由癌肿引起的非转移性神经系统病变 ,在病变部位并无癌细胞所见 ,本病多发生于肺癌患者。而患者在肺癌确诊前出现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时临床易误诊。现将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在门诊及住院诊治的 12例患者的情况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40~ 70岁。 5例患者因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1~ 18个月就诊于神经内科 ,确诊为肺癌导致的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 ;7例为肺癌确诊者 ,检查和追问病史发现确诊前 1~ 2 0个月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疾病80例的电生理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晓荣  张莉红  雷革胜 《医学争鸣》2002,23(12):1077-1077
0 引言 糖尿病神经系统合并症很常见 ,又以周围神经系统损害最常见 .其发生率各家统计不一 .有多家报道 [1 ] ,经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对糖尿病的早期及轻度神经损害的发现率高达 85 %~ 95 % .本篇 8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检查总异常率为 88% ,现按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疾病 80例 . 1感觉障碍 :本组该类型 6 8例以感觉性为主的多发性神经病 ,患者表现为四肢麻木 (或仅下肢麻木 )、疼痛蚁行感 .神经系统查体浅感觉减退和缺失少见 ,可出现一定程度的振动觉障碍等 ,大多两侧对称性分布 ,下肢…  相似文献   

8.
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的电生理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的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对26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13例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21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和肌肉混合损害患者,以及20例正常受试者,检测肌电图、单纤维肌电图、肌纤维传导速度、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诱发电位.结果肌病组患者9例呈肌源性肌电图异常改变,周围神经病组患者7例为神经源性改变,混合损害组患者中有4例同时出现两种类型改变.与正常对照受试者比较,各组患者神经肌肉颤抖值均增大(P<0.05),纤维密度增加(P<0.05),周围神经病组患者的神经肌肉颤抖值和纤维密度改变尤为显著(P<0.01).肌病组患者肌纤维传导速度明显减慢(P<0.05),其余两组患者无显著变化(P>0.05).周围神经病和混合损害组患者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8例(82.35%).结论肌电图检查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帮助鉴别酒精中毒性肌病和周围神经病,肌纤维传导速度的异常可确定肌肉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N)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及其常见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9例确诊为ANCN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9例ANCN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入院时首诊均误诊.误诊为的疾病有:慢性肾炎导致尿毒症、肺结核、肺炎、脑梗塞、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肠梗阻.此9例病人均有尿检异常.ANCN(+),其中8例P-ANCN(+),1例C-ANCN(+).肾脏和肺脏是最常见受累的器官,其中2个脏器同时受累者7例.9例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或(和)透析治疗,随访半年,3例患者治疗后血尿、蛋白尿完全消失;2例肾功能部分恢复.2例患者症状好转;死亡2例,病死率22.2%.结论 ANCN相关性小血管炎常出现多个系统损害,早期实验室重点筛查ANCA均能较早诊断,从而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病理改变.[方法]回顾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周围神经损害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4例患者周围神经损害早于外分泌腺.3例有感觉性共济失调性神经病,其中1例伴颅神经损害,1例伴自主神经损害.1例腓肠神经活检可见节断性脱髓鞘改变,伴炎细胞浸润.[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周围神经损害可能早于外分泌腺.周围神经损害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复杂.  相似文献   

11.
无周围神经症状的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无周围神经症状的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无周围神经症状但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已有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予神经营养剂甲钴铵、VitB1等治疗,对照组予随访。结果:干预后观察干预组出现临床症状、体征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神经传导速度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且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结论:对无周围神经症状的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积极干预可能逆转周围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t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中年以上糖尿病血糖未能较好控制或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达60%~90%[1].近年来观察到不少病例神经系统症状先于糖尿病症状发生,比较容易误诊.本文对2001年3月至2002年10月我院确诊的120例DPN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早期发现、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中毒疾病 ,早期以胆碱能危象为主要临床表现 ,常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功能损害 ,如心肌损害、肝脏损害、胃肠道损害、肌肉损害、中枢神经损害、周围神经损害等 ,胆碱能危象过后可出现中间综合征 ,病程后期可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1 ]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临床报道较少 ,目前无特效治疗.现将我院5例收治的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以中小肌性动脉的节断性炎症与坏死为特征的非肉芽种性血管炎 ,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发热、乏力、周围神经病变、肾衰竭、骨骼肌及皮肤损害、高血压、胃肠道损害及心衰等 ,由于这些损害均为非特异性 ,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导致误诊或漏诊。现对我科收治的 1例以周围神经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结节性多动脉炎病人报道及分析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 ,6 8岁 ,广东人 ,因四肢麻木无力 1年 ,间歇性四肢末端发绀 6月 ,加重 1周于 2 0 0 1年9月入院。既往体健 ,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 ,否认毒物接触史及长期服用药物史。体查 :…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2例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1],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符合1980—1985年WHO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国际协作研究的标准[2],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钴胺缺乏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钴胺缺乏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以中老年男性患者为主,吸收障碍为主要病因.慢性进行性病程和亚急性病程为主,少数呈慢性复发缓解病程.91%的患者为脊髓病 周围神经病的混合型,86%的患者以双下肢远端感觉障碍起病,91%的患者有周围神经电生理异常,并可在早期出现.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腓肠神经活检提示周围神经呈脱髓鞘和轴索变性混合改变,重型患者轴索变性较明显.甲钴胺治疗后,脊髓病的缓解早于周围神经病,症状缓解早于电生理改变的恢复,周围神经损害需要比较长的治疗时间,痊愈的患者中仍有2/3遗留神经传导速度轻度降低.结论钴胺缺乏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最常见的为混合性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可以早期出现,病程越长、病情越重,轴索变性越明显,且治疗相对更困难.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神经系统损害称糖尿病性神经病 ,约占糖尿病的 4%~ 5 % ,因诊断标准不同有报告高达 3 9% ,神经损害较广泛 ,以周围神经病为最常见。目前治疗缺乏特效药物 ,近年来我们采用怡开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对象 选择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80例 ,男 40例 ,女 40例 ,病程 6~ 1 0年。方法 ①糖尿病综合治疗。其中 1 8例应用胰岛素 ,62例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维持血糖良好的临床水平 ,空腹血糖维持在 4.8~ 7.8mmol/L ,餐后 2小时血糖 8.3~1 1 .2mmol/L。应用怡开 1 2 0U、弥可保 5 0…  相似文献   

18.
POEMS综合征7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POEMS综合征又称Crow—Fukase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现将我院住院诊治的7例报告如下,结合临床探讨其误诊原因。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7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30~62岁,平均42.7岁。病程10个月至6年,平均2年。 2 临床表现 ①首发症状:3例为颜面或肢体凹陷性水肿,3例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1例为脾大。 ②周围神经损害:表现为肢体远端肌萎缩5例(其中3例下肢明显,2例上肢明显)。足下垂6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副蛋白血症相关周围神经病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7月在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明确诊断的副蛋白血症相关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神经电生理检查资料,并在不同亚型之间比较.结果 20例患者入组本研究.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2岁.病程2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14个月.其中IgM型2例(10%)、IgG型10例(50%)、IgA型7例(35%),λ轻链1例(5%).本组患者以感觉性、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为主要表现,远端受累为主.其中IgA型及IgG型均以感觉性、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为主要表现.结论 本组患者以感觉性、轴索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异质性明显,即使不以感觉性、脱髓鞘性损害为主要表现,亦应考虑此病因可能.在周围神经病病因筛查中,应常规筛查副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20.
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肌电图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 :对 1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检测。结果 :1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电生理检测均表现以轴索变性为主的特点。肌电图表现为 :神经源性损害 ,异常率 10 0 % ;神经传导速度表现为 :周围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偏慢占 83% ,运动传导速度偏慢占 6 6 % ,F波潜伏期仅 2例异常 ,占 11%。结论 :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测在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鉴别病损的性质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