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迅猛发展,随着操作技术和相关器材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冠状动脉(冠脉)复杂病变得到介入治疗.冠脉复杂病变通常是指慢性冠脉完全阻塞、分叉病变、开口病变、长病变、左主干病变和多支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CTO并行PCI治疗的患者232例,按年龄分组,对比分析老年组108例,年龄≥60岁,平均(66.6±5.4)岁,中青年组124例,年龄60岁,平均(51.3±6.3)岁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闭塞血管开通率、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老年组患者冠心病家族史比例低于中青年组,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中青年组高(P0.05)。但2组患者的闭塞病变血管支数及部位、平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应用导丝数量及球囊数量、支架植入数、闭塞病变开通率、随访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CTO病变行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中青年CTO患者比较无差异,但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orona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此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CTO病变行PCI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01月至12月住院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并行PCI治疗的患者232例,按年龄分组,对比分析老年组[年龄≥60岁,平均(66.6±5.4岁]108例及中青年组[年龄<60岁,平均(51.3±6.3)岁]12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闭塞血管开通率、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老年组患者冠心病家族史比例低于中青年组,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中青年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闭塞病变血管支数及部位、平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应用导丝数量及球囊数量、支架植入数、闭塞病变开通率、随访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CTO病变行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和中青年CTO患者相当,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老年冠心病患者CTO病变的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特点和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间51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统计老年组(≥75岁)和年轻组(≤60岁)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即刻手术成功率和近、远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老年组(81例)合并高血压病、心功能、肺功能、肾功能减退及脑血管病的比例高于年轻组(196例)。老年组多见冠脉多支病变(46.9%比15.3%,P<0.01)和复杂病变(67.3%比44.6%,P<0.01)。老年组即刻治疗成功率92.5%(99/107)。年轻组即刻治疗成功率95.2%(239/251)。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严重不良心脏事件老年组均高于年轻组(分别为9.9%比3.6%,P<0.05;34.7%比17.8%,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冠脉病变严重而复杂,虽然介入治疗即刻成功率与年轻者相仿,但近期及远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龄冠心病患者具有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复杂、介入治疗难度大、合并疾病和手术并发症多的特点.目前,关于是否完全血运重建、最佳的支架选择等尚存争议.现代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新支架设计使冠脉支架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旨在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策略、新技术的应用及高龄相关并发症的应对做概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发病率占全部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1/3,占全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10%~15%[1],处理的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是PC]治疗最大的障碍和挑战.分义病变约占所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6%,也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操作的难点[2]:由于存在斑块移位和病变的弹性回缩,单纯球囊成形术常不满意,支架术可显著提高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但仍存在一定的边支闭塞发生率及较高的再狭窄率.当CTO位于分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急性和慢性冠脉阻塞病变再血管化的最常用治疗方式.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慢性完全性冠脉闭塞的介入治疗、分叉病变的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和治疗.近年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应用已经明显降低了,但仍尚未完全消除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危冠心病是指高龄(>8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例如心功能不全)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相关器材的发展,许多老年高危冠心病得到较为满意的治疗。高龄冠心病:以往的研究提示,年龄是影响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和介入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至今,有关80岁以上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存在争议。美国国家心血管协作网(NCN)对7472例80岁以上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手术风险作出评价,结果显示,80岁以上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肾功能不全、休克、糖尿病等较年轻患者多,手术并发症、住院期心脏…  相似文献   

9.
52例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我院心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中52例发生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急性和亚急性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并评价其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2000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52例患者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发生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0.75%)。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时间为30min~20d,平均(3.6±4.2)d。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病变血管支数、前降支病变及B2/C型病变是支架内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支架内血栓形成后多数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证实原支架内完全血栓性闭塞48例,原支架内新出现70%~95%狭窄伴血栓影像4例。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7例患者治愈存活出院。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院内病死率9.6%)。结论支架内血栓形成多发生于AMI、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多支血管病变、前降支病变及B2/C型复杂病变的患者。其发病时间主要在支架置入术后1周之内。急诊再次介入治疗是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方案,尽早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增加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于军  吕安林  邢玉洁 《心脏杂志》2011,23(3):358-360
目的:观察和分析双支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患者的临床和病变特点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提高危重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两支冠脉慢性闭塞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的患者104例,分为3组,A组: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33例;B组: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30例;C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闭塞,41例。对患者临床资料、PCI结果、并发症、心功能和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oronary events,MACE)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组PCI再通率高(双支开通率占96%),并发症少,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无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各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有显著的改善[A组:(36±8)% vs. (47±9)%,P<0.01;B组:(41±8)% vs. (51±8)%,P<0.01;C组:(36±7)% vs. (45±8)%,P<0.01]。术后MACE发生率1年随访结果显示:C组MACE发生率高于A组或B组(P<0.05),而A组和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CI治疗双支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并发症少,双支同时开通成功率高,左前降支和左旋支闭塞介入治疗MACE较其它组高,但PCI治疗可显著提高重症冠状动脉闭塞患者的心功能,改善长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1.
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7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连续 12 6例 70岁以上的冠心病病人的介入治疗资料 ,其中多支病变占 89 7%。 193处靶病变行PTCA、冠状动脉支架、切割球囊扩张和旋磨 ,其中复杂病变占 86 5 %。结果 :病例成功率 95 2 % ,病变成功率93 3%。其中 33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率 10 0 %。慢性闭塞病变 2 1处 ,成功率81 0 %。 112例病人行冠状动脉支架术 (占 88 9% )。术前靶血管平均狭窄 (85 6± 11 3) % ,术后平均残余狭窄 (5 2± 6 1) %。严重并发症率 4 0 % ,其中死亡率 2 4 %。 1例 (0 8% )行紧急冠脉架桥术 ;1例(0 8% )Q波心梗。急性闭塞 5例 (4 0 % ) ,心包填塞 1例 (0 8% ) ;5例 (4 0 % )病人出现消化道出血 ,1例(0 8% )病人发生脑出血。结论 :70岁以上的高龄冠心病人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2.
与非完全闭塞病变相比,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o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是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最具挑战性的病变。而冠脉起源异常往往造成常规介入诊治技术操作困难,进一步增加了CTO病变的介入治疗难度。逆行导引钢丝技术可进一步提高CTO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本文报道我们采用该技术成功开通一例异常起源于左冠窦的右冠状动脉CTO病变。  相似文献   

13.
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ACC/AHA介入治疗指南,复杂冠脉病变属于解剖学因素中的高危冠脉病变以及部分中危冠脉病变。高危性复杂冠脉病变包括弥漫性(长度>20mm)病变、近端节段极度弯曲或极度成角(>900)病变、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无保护左主干病变、静脉桥血管病变;中危性复杂冠脉病变有开口部病变、血栓性病变以及严重钙化病变。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障碍(LVEF<40%)、肾功能损害、未控制好的糖尿病等临床情况,PCI风险将进一步增加,故将合并上述三种情况之一者列入复杂冠脉病变的范畴。1无保护性左主干病变无保护性左主干(ULMCA)病变是指未行CABG或…  相似文献   

14.
约1/3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可发现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CTO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意义在于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并减少冠状动脉搭桥的需要。熟悉和掌握CTO病变介入治疗技巧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至关重要。现就CTO病变PCI术的基本和高级技巧,包括器械的选择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 1999年全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 31日我院连续进行的冠心病介入治疗 6 18例 ,其中单支病变437例 ,双支病变 15 4例 ,3支病变 2 7例 ,包括 1例单纯左冠状动脉主干 (左主干 )和 7例合并左主干病变。 12 1例患者为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5 38例患者置入了冠状动脉支架。  结果 :5 4.3%的患者为复杂病变 (B2或 C型 ) ,共有 997处病变。全部病例的成功率为 95 .0 % ,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9.4%。院内并发症 :2例死亡 ,3例发生心肌梗塞 ,6例发生急性闭塞 ,4例冠状动脉穿孔 ,9例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患者于术后 14天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  结论 :1999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数量明显增加 ,并发症发生率保持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黄群英  刘卫华  黄晓明  庞振瑶 《内科》2013,8(3):227-228,23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CAD)与晚发冠心病(LCAD)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及观察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主要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次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总结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PCAD(58例)和LCAD(80例)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病例的冠脉病变特点、支架置入数和长度以及介入治疗并发症、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结果 PCAD组患者冠脉病变多累及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PCAD组介入治疗所需支架总数、长度少于LC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径路并发症、冠脉夹层、冠脉穿孔比例、介入成功率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ACE发生率PCAD组低于LC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D组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少于LCAD患者。结论 PCAD患者冠脉病变多在LCX、RCA,介入治疗MACE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准分子激光冠脉消融术(ELCA)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钙化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和支架内再狭窄(ISR)等复杂冠脉病变中的应用和经验分享。方法纳入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北方战区总医院22例复杂冠脉病变的患者共22处病变行准分子激光冠脉消融术(ELCA)。观察终点为手术即刻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结果 22处病变均成功通过激光导管并进行消融,5例(22.7%)急诊STEMI患者,10例(45.5%)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5例(22.7%)支架内再狭窄病变,1例(4.5%)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和1例(4.5%)钙化病变。17例患者最终行球囊扩张并成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1例患者行药物球囊扩张。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临床成功率100%。平均随访(6.6±2.7)个月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及ELCA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ELCA应用复杂的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即刻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未见ELCA相关并发症发生,可以在复杂冠脉疾病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经左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经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73例患者接受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129例,心肌梗死6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4例、陈旧心肌梗死37例,胸痛待查83例。结果冠心病185例,冠脉三支病变52例,双支病变54例,单支病变79例,正常冠脉88例。对其中111例患者的143支血管155处病变行介入治疗,置入支架152枚。经左侧桡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98.2%(268/273)。不成功的5例改用股动脉途径后行介入治疗均获成功。结论经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37例,应用常规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或)支架术。结果 病例成功率为94.6%,病变成功率为87.7%,32例患者接受支架术,共置入支架47枚。住院期间,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都无心绞痛发作或症状减轻,死亡2例。33例患者接受6~42月随访,平均(24±9)月,15例无心绞痛发作,9例心绞痛明显减轻,2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1例因支架内再狭窄行冠脉搭桥术,3例死亡。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并且安全,近期和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正>国内、外报道,冠状动脉(冠脉)慢性闭塞(corona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s,CTO)病变在行冠脉造影的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5%~50%~([1-3])。CTO病变的介入治疗是当前冠脉介入治疗的难点之一,也是介入治疗的最后壁垒。常规的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技术成功率低,在50%~70%~([4])。逆向PCI治疗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