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20例前列腺液涂片检查与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20例男性前列腺液涂片检查结果与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取样、涂片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20例患者标本中有108例异常,占90%。其中104例涂片检查和培养均异常,占86.7%;4例涂片检查正常,细菌培养异常,占3.3%;7例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均正常,占5.8%;5例涂片检查异常,细菌培养正常,占4.2%;分离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3例,占58.3%;表皮葡萄球菌30例,占27.8%;大肠杆菌7例,占6.5%;链球菌5例,占4.6%;变形杆菌3例,占2.8%。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常用抗生素如丁胺卡那、先锋V、奎诺酮类等敏感率较高。结论葡萄球菌是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静脉滴注与前列腺直接注射抗生素联合治疗效果颇佳,对常用抗生素丁胺卡那、先锋V、奎诺酮等敏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信统艳 《系统医学》2023,(13):47-49+53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中细菌培养、涂片镜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邹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收检的200例标本(痰液标本57例、尿液标本58例、脓液标本46例、胸腹水标本39例)先进行涂片镜检,再进行细菌培养,以精密度验证法为金标准,对比单一的涂片镜检、涂片镜检联合细菌培养在不同标本的微生物检出阳性率。结果 精密度验证法显示200例标本中均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类型包括53例革兰阳性菌、96例革兰阴性菌、51例真菌;细菌培养联合涂片结果显示痰液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2.46%、尿液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6.21%、脓液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4.78%、胸腹水标本诊断符合率为79.49%,涂片镜检结果显示痰液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9.47%、尿液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9.66%、脓液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6.96%、胸腹水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4.62%。涂片镜检、涂片镜检联合细菌培养的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7、1.000、0.333、0.667,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中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对微生物类型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痰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结果的比较分析,评价痰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作为培养前的筛选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3年8月的393份临床痰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革兰染色及常规细菌培养与鉴定。结果393例临床痰标本中,涂片革兰镜检合格234例,不合格159例,合格率为59.5%,合格标本中,检出114例致病菌,不合格标本中仅培养出4例致病菌。痰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合格的标本,病原菌检出率大大高于不合格的标本。结论痰涂片的结果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向临床提供一级报告,及早提供感染信息,同时涂片镜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及诊断的准确性,避免导致病原学诊断的错误和抗菌药物使用的误导,还可克服盲目性,节约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 132例临产妇宫颈分泌物培养鉴定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了解生殖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3 132例临产妇,对其宫颈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同时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3 132例标本中分离出634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为20.2%;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08株,占16.8%;革兰阴性杆菌295株,占45.7%;真菌242株,占37.5%。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度最高。结论临产妇宫颈分泌物菌群分布广,细菌耐药品种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 4 534例血液标本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细菌培养,细菌培养阳性标本采用梅里埃公司的Vitek-TWO系统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4 534例血液细菌培养标本中,离出病原菌359株株,阳性率为7.92%,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3.5%,革兰阴性菌占43.4%,真菌占3.1%。61.9%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为60%,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为44.4%,未见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菌。结论新疆地区引起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耐药菌株广泛出现,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选用敏感药物针对性用药,可有效提高菌血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分析革兰染色痰涂片镜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6份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革兰染色痰涂片镜检和常规细菌培养,然后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痰标本105份合格,合格率为30.3%。在合格的105份标本中,涂片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80.9%。在涂片阳性的88份标本中发现45份在多核细胞内检出细菌的现象。结论:革兰染色痰涂片具有筛选合格培养标本,初步判定病原菌的种类,指导临床早期用药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部穿刺液标本直接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2种方法对细菌检出率的比较,探讨细菌学检查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正确分析细菌学检查结果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43例深部穿刺液标本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结果104例涂片镜检阳性标本中有31例(29.8%)细菌培养阴性;39例涂片镜检阴性的标本中有13例(33.3%)细菌培养阳性.31例未经抗生素治疗的脓肿穿刺液标本涂片与细菌培养结果均阳性,而且结果一致.结论经验用药后再采集细菌培养标本是影响细菌培养阳性率的主要原因.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对细菌培养检查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比较尿液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该院就诊的疑似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00例,收集患者的中段尿,分别采用尿液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进行检测,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尿液细菌培养及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的标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3.00%、6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标本中以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最高(70.63%);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相比,阳性标本、阴性标本符合率分别为96.90%、97.18%,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细菌通道检测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00%、60.00%、92.94%和88.50%、77.53%、97.30%。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法的筛查速度更快,在泌尿系感染患者的早期针对性选择抗菌药物方面有更好的参考价值,尤其在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中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的意义。方法用生理盐水涂片直接镜检结合革兰染色与培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71例标本中,细菌培养的总阳性率为21.6%(37/171),革兰染色找到细菌的阳性率为27.5%(47/171),有较多活动细粒和白细胞的阳性率为75.4%(129/171);在129例观察到有较多活动细粒和自细胞的标本中,革兰染色找到细菌的阳性率为36.4%(47/129),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9.5%(37/129);在革兰染色未找到细菌的82例标本中,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2%(1/82)。结论涂片直接观察结合革兰染色检查,可以对标本的性质(是细菌性的还是非细菌性的)作出快速的初步判断;涂片直接观察还可以对黏附力差的标本的革兰染色是否成功作出判断;盐水涂片直接镜检还有利于发现异形细胞、活动的原虫、寄生虫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634例痰标本进行分析前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的结果与其培养结果进行比较,了解痰培养标本分析前涂片镜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34例痰标本,肉眼观察痰标本分析前的性状、颜色等,然后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根据涂片镜检结果,将痰标本分为A、B、C三大类。同时对上述痰培养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分析比较镜检结果与细菌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634例痰培养标本中,涂片结果合格标本495例,占78.08%;不合格标本139例,占21.92%。共检出457株细菌。在495例涂片结果合格的标本中,检出408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82.42%,合格痰培养标本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71.72%。在139例涂片结果不合格的标本中,检出49株细菌,检出率为35.25%。肉眼观察痰培养标本分析前的性状,黏性、血性和脓性痰的合格率和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水样或泡沫样痰;在不同颜色痰标本中,无色痰的合格率和细菌检出率低于其他颜色的痰标本。结论痰培养标本分析前做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以筛除不合格的痰标本,提高痰培养的细菌检出率,对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2010年中段尿培养结果,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2010年尿培养阳性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中段尿培养标本共6227例,培养阳性菌株1188例,阳性率19.1%,其中细菌1063例,占17.1%,真菌125例,占2.O%。细菌阳性率2008年18.5%,2009年19.2%,2010年19.5%,成上升趋势。阳性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833例,占70.1%,革兰阳性球菌230例,占19.4%,真菌125例,占10.5%。细菌前5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577株(54.3%),屎肠球菌106株(10.0%),粪肠球菌57株(5.4%),肺炎克雷伯菌54株(5.1%),奇异变形杆菌51株(4.8%)。[结论]尿路感染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地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细菌耐药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手工分枝杆菌培养管(MGIT)液体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污染再处理效果。方法收集疑似新发肺结核初诊的1 088例患者的痰标本,所有标本均分别用液体MGIT法、固体改良罗氏培养基L-J法及痰涂片抗酸染色进行检测,统计MGIT法首次培养总污染率和去污染后再次培养的总污染率,并和固体L-J法污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MGIT法的首次污染率涂片阳性(简称涂阳)组为11.24%,涂片阴性(简称涂阴)组为7.29%,总污染率为7.90%;L-J法涂阳组的污染率为2.96%,涂阴组为3.80%,总污染率为3.6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去污染后涂阳组的再污染率为0.59%,涂阴组为4.68%,总污染率为4.04%,与L-J法相应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去污染后再培养涂阳组污染率低于涂阴组(P0.05)。结论 MGIT法可去污染再培养,以降低污染率,特别是涂阴标本应调整和增加前处理的消化时间或灭菌剂的浓度,以控制首次MGIT法的污染率,减少再处理去污染次数。建议临床医生应在控制其他细菌感染后再留标本做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妇贫血(简称地贫)在产前检查中的发病率及对地贫基因携带的干预,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重症地贫新生儿的出生。方法筛查实验采用以碱性血红蛋白电泳为主,结合血常规、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简称脆性试验)、镜检血红蛋白H包涵体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异常血红蛋白带进行分析;基因诊断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法(RDB)对地贫基因分型。结果血红蛋白成分分析结果: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结果阳性为6例;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实验结果阳性为108例;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实验结果阳性为60例,其中大于100fL为48例,<80fL为12例;碱性血红蛋白电泳实验结果阳性为18例,其中小于96.50%为3例,>97.50%为15例。423例受检者均未检测到异常血红蛋白带。门诊423例孕妇地贫筛查的阳性率为4.26%(18/423)。其中α-地贫者15例,阳性率为3.55%(15/423),β-地贫者3例,阳性率为0.71%(3/423)。基因检测结果:筛查的423例孕妇中有333例孕妇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常规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疑似地贫者进行地贫基因诊断分析,333例地贫基因受检者中确诊为地贫者48例,占14.41%。其中α-地贫24例,占7.21%(24/333);β-地贫24例,占7.21%(24/333)。结论重庆主城地区妊娠妇女人群中存在较高的地贫发病率和地贫基因携带率。因此妇女孕期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需要进行地贫筛查及基因分析,对地贫基因携带者进行出生缺陷干预,减少出生缺陷,对优生优育和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院多重耐药(MDR)菌感染的现状,加强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912例住院患者MDR菌感染的病历资料.结果 MDR菌在痰液标本中分离率最高,检出率为24.3%;其次为尿液标本,检出率为22.2%;分泌物检出率19.3%;脓液标本检出率8.7%.MDR菌的年份分布:2008年96株(10.5%);2009年183株(20.1%);2010年294株(32.2%);2011年339株(37.2%).MDR菌在临床科室的构成比:呼吸内科13.5%;泌尿外科11.8%;妇产科11.4%;消化内科10.9%;肛肠科9.4%;心内科 7.7%;普通外科6.7%;急诊科 6.5%;骨伤科 6.0%.该院 MDR 菌株以产 ESBLs 的大肠埃希菌为主,检出486株,占总数的53.3%;其次为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78株,占8.6%;粪肠球菌59株,占6.5%;其他菌株289株,占31.7%.结论该院MDR菌的感染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居多,患者MDR菌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科室以呼吸内科为主,MDR菌的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MDR菌感染产生的关键,MDR菌的感染已日趋严重,应加强监测、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我院结核实验室结核菌涂片制作质量,结果符合率,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保证检验质量。[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天津市海河医院结核门诊和住院病人的痰涂片5587例,抽取阳性片450例,阴性片1727例,共计2177例,由高级检验技师进行复检。[结果]涂片质量优良及合格率达88.7%,抽查450例阳性片,发现假阳性5例(1.1%),阳性445例(98.9%)。1727例阴性片抽查,发现阴性1593例(92.24%),再发现阳性134例,再发现率为7.76%,其中增加镜检至300~400个视野数,再发现率为3.94%。[结论]规范涂片制作质量,加强涂片镜检后的抽查,增加显微镜视野检查数量,提高检验者对查痰意义的认识和镜检技术水平,就可以使结核菌涂片检出率有所改善和提高,降低和减少肺结核假阴性病例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2013年住院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50例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450例痰标本病原菌培养阳性343例(76.2%),共检出病原菌36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1株(19.3%),革兰阴性杆菌272株(74.1%),真菌24株(6.5%)。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耐药率较低;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及红霉素均高度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均不耐药。结论我院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医生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阴道分泌物念珠菌三种检测方法(盐水湿片法、五联检测法、真菌培养法)的比较及临床应用.方法:对477例疑似阴道念珠菌感染标本同时做盐水湿片、五联检测和真菌培养检测.结果:盐水湿片检测,五联检测及真菌培养检测分别显示阳性率为22.5%,34.1%,45.2%.五联检测与盐水湿片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联检测与真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水湿片法快速方便,但阳性率较低,五联检测结果稳定快速,但易受干扰因素影响.实验室应结合二种方法,提高患者阳性率检测.真菌培养能鉴定念珠菌菌株及报告药敏试验,适用于念珠菌反复发作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院2008年住院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控及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12月间本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药敏检测,结果依据2009年CLSI标准,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在2008年1-12月间的住院患者中,检出大肠埃希菌306例,ESBLs阳性率41.6%;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较多的科室为泌尿外科(24例,占17.0%),检出标本最多的为尿标本(63例,占44.7%);药敏结果为ESBLs与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要高于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结论2008年间中国医大一院某些科室如泌尿外科,外科ICU等存在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短期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找出2012年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痰培养阳性菌检出率低的原因,以便改进操作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本院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痰培养检测结果。结果2012年本院院内痰培养标本共计952例。男613例,女339例,中位年龄56岁;阳性菌标本共计107例,男76例,女31例,中位年龄62岁,阳性菌标本检出率为11.2%。铜绿假单胞菌占阳性检出菌总数的31.8%,大肠埃希菌占阳性检出菌总数的15.9%。结论本院痰培养阳性菌检出率低,需要尽快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阳性标本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