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当前用实验小动物建立盘尾丝虫模型尚未解决,作者采用体外试验的方法,对Mel W、硫砷胺钠、苏拉明、伊维菌素、氟苯咪唑、左旋咪唑、硝硫氰胺及三种新的硫砷蜜胺类药(Mel Am、Mel Ni、Mel Gr)的抗牛颈盘尾丝虫第三期幼虫(L_3)效果作了初步观察;力图找出一种行之有效的体外研究抗盘尾丝虫药物的方法。由牛脐部皮肤获得的微丝蚴(mf)感染雌性蚋,7天后摘取蚋头部,置于分离培养液中(含Eagles MEM,20%灭活胎牛血清(IFCS)、青霉素、链霉素、5-氟尿嘧啶)孵育,待  相似文献   

2.
造成淋巴丝虫病的丝虫中有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和帝汶丝虫,3种丝虫在生物学、流行病学等方面有许多共性,但对3种丝虫流行情况的认识水平却迥然不同。为明确帝汶丝虫地区流行情况,获得更多的分布和流行病学信息,对阿洛岛上8个村庄的1075人进行调查和检测。选中的8个村庄位于东  相似文献   

3.
造成淋巴丝虫病的丝虫中有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和帝汶丝虫,3种丝虫在生物学、流行病学等方面有许多共性,但对3种丝虫流行情况的认识水平却迥然不同。为明确帝汶丝虫地区流行情况,获得更多的分布和流行病学信息,对阿洛岛上8个村庄的1 0 75人进行调查和检测。选中的8个村庄位于东经1 2 4°2 0′与1 2 4°4 0′,南纬8°1 0′与8°2 0′之间,其中Mainang村海拔为880米,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稻田四周坝已毁损,因而修建许多池塘,成为按蚊孳生地。对参加者进行性别、年龄、姓名登记,询问病史,由临床医生对参加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腹股沟增大触痛的表浅…  相似文献   

4.
人体丝虫已知的有8种。近来发现有些动物丝虫亦能寄生于人体,但均系组织切片证实。本文报道尿中排出整条雄性丝虫1例。患者系48岁妇女,居住日本南部的鹿儿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人盘尾丝虫、动物盘尾丝虫(Onchocerca gatturosa)、犬恶丝虫、棉鼠丝虫、Contortospiculum rheae、牛丝虫(Setari-ae)、罗阿丝虫、西非鸟丝虫(Pycnonotus ba-rbatus)等8种丝虫的成虫或微丝蚴和美州钩虫、人蛔虫、马圆线虫、兔蛲虫(Passalur-us)等4种线虫成虫的冷浸液作抗原;用6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找低毒杀丝虫成虫药物,作者对抗其它寄生虫或化学结构相似的65种化合物进行了杀沙鼠体内彭亨丝虫(Brugia pa-hangi)和魏氏棘唇丝虫(Acanthocheilonemaviteae)的筛选试验。实验动物为体重56—60g雄性长爪沙鼠,经麻醉皮下植入8周龄魏氏棘唇丝虫10条(5、5),2wk后,再腹腔内植入8周龄彭亨丝虫20条(10、10  相似文献   

7.
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生物胺类和其他物质。在蜂毒的各个组分中,研究较多的是蜂毒溶血肽。蜂毒溶血肽又称蜂毒肽,最近研究表明蜂毒肽(Mel)具有较好的抗肝癌效应。Mel短肽一般直接从蜜蜂毒腺中分离或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本研究通过体外合成的Mel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进行融合,在大肠杆菌中实现高水平表达,得到纯度和产率满意的Mel-EGFP融合蛋白,并显示明显的抗肝癌效应,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丝虫蛋白酶在虫体发育、蜕皮和体内移行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但人体丝虫感染中丝虫蛋白酶的抗原性未为人知。为了阐明丝虫感染中寄生虫蛋白酶在人体内的免疫学地位,从牛的指状腹腔丝虫(常被用于替代班氏丝虫的抗原)中分离出了两种蛋白水解酶:一种是低分子量的锌依赖性半胱氨酸蛋白酶(Sd30),另一种是高分子量蛋白酶(Sdp_1)。本文作者研究了人体丝虫病中针对该酶产生的IgG亚类及IgG对该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伊维菌素(Ivermectin)是一种半合成的大环内脂抗菌素,业已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家畜寄生虫药物。对人盘尾丝虫感染的临床试验的研究有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年在塞内加尔首先发现伊维菌素5~30μg/kg的单剂量就有杀盘尾丝虫微丝蚴的作用。此后用200μg/kg以内不同剂量治疗一批轻度感染的非洲移民,虽然在某些居民中微丝蚴仍持续发现或重又出现,但结果仍然表明此药有好的效果,在所用剂量的范围内仍属安全和为病人所耐受。重复试验不仅证明此种剂量安全有效,而且证明50μg/kg剂量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1982年,我们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合成的抗丝虫新药呋喃嘧酮治疗班氏丝虫病21例,其近远期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马来丝虫和彭亨丝虫并存于马来西亚西部、加里曼丹和印度尼西亚。这两种丝虫的微丝蚴和其他奋发育期在形态上相似,因而虫种鉴定主要是根据雄虫交合刺的结构。1975年Redington等曾发现有可能利用微丝蚴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分布类型进行虫种鉴别。Suswillow等曾发现彭亨丝虫雄虫与马来丝虫杂交后不育,但其它杂交能在  相似文献   

12.
固相免疫放射分析用于抗原、抗体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为了探索用于丝虫诊断的应用效果,我们应用该方法对抗马来丝虫单克隆抗体以碘~125标记后进行了马来丝虫抗原检测试验。 材料和方法 一、抗马来丝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经马来丝虫成虫颗粒性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挑选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后采用CB_4、D_7、H_8、E_6四株细胞(其中CB_4  相似文献   

13.
对蚊媒体内的丝虫感染性幼虫进行定量,是评价丝虫病防治效果的最好方法。然而,在同一地区的人丝虫和动物丝虫,可通过同种蚊媒传播,若以生化学或形态学方法区分这些感染性幼虫,又往往不大可能。为此,作者采用种特异的马来丝虫DNA探针鉴别马来丝虫。作者分离了马来丝虫的8个地理株及帝汶丝虫、彭亨丝虫、匐行恶丝虫(D. repens)、部利丝虫(Breinlia booliti)、加里曼丹吴策线虫(W. Kalimantani)和心脏丝虫(Cardiofilaria Spp.),保种子沙鼠、猫、叶猴、猕猴、大鼠等动物体内,以东乡伊蚊叮咬这些动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在消灭丝虫病地区应用的简易、经济、实用的病原学监测方法,对单克隆抗体(McAb)-ELISA检测丝虫特异IgG4和快速免疫色谱技术(ICT)检测血清和血浆中的班氏丝虫抗原诊断丝虫病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检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59例,丝虫特异IgG4阳性57例,阳性率96.61%;ICT丝虫抗原阳性56例,阳性率为94.92%。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分别检测非流行区健康者40人,囊虫病患者30例及25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两种方法均呈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特异性为100%。现场研究两种方法分别检测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出生儿童302人,消灭丝虫病地区人群372人,晚期丝虫病患者55例(乳糜尿41例,象皮肿14例),原微丝蚴血症转阴者60例。结果仅消灭丝虫病地区人群中1例(以往血检阴性)丝虫特异IgG4强阳性,ICT丝虫抗原弱阳性,但反复镜检未发现微丝蚴。其余均为阴性。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用于消灭丝虫病地区病原学的监测。McAb-ELISA检测丝虫特异IgG4可大面积用于消灭丝虫病地区的病原学监测。而ICT检测班氏丝虫抗原更适用于个案病例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虽然彭亨丝虫和魏氏棘唇线虫表现了明显的厌氧代谢,但它们也象好氧的棉鼠丝虫一样,具有明显内脊的线粒体。甚少从这些线粒体的形态上可以推测有某种需氧代谢的存在。为了搞清楚为什么这3种丝虫中只有棉鼠丝虫表现了需氧要求并且积累了较多的醋酸,作者对3种丝虫利用丙酮酸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标记丙酮酸孵育的方法检验了每种丝虫利用丙酮酸盐的能力,并鉴定了代谢的最终产物。棉鼠丝虫和彭亨丝虫成虫是分别从感染  相似文献   

16.
F151系胂类化合物,具有杀丝虫成虫的作用。HOE33258为哌哔嗪类化合物,对微丝蚴效果较好。Freidheim取前者1克分子量加后者2克分子量,获得一种反应物称E化合物(或V5851)。本文报告三者在体外和在猫及沙鼠体内对彭亨丝虫成虫、幼虫和微丝蚴的作用。 1.在猫体内对彭亨丝虫的作用:给8只阳性猫隔日皮下注射E化合物10毫克/公斤×3,其中3只猫经长期血检结果表明治疗后微丝蚴数逐渐下降,在2~4个月时明显下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道了硝硫氰胺治疗多头乳鼠体内的棉鼠丝虫、魏氏棘唇线虫、亚周期型马来丝虫及彭亨丝虫的治疗效果。将感染上述4种丝虫的多头乳鼠分别给服不同剂型的硝硫氰胺,每天1次、连服5天。服药后定期检查动物周围血液中的微丝蚴,直至开始服药后42  相似文献   

18.
到目前为止,已经知道有多种丝虫,如盘尾丝虫、罗阿丝虫和恶丝虫属的某些虫种可损害人的眼睛,并且也有过班氏丝虫侵入眼前房内的报道,但由马来丝虫感染引起的眼丝虫病则尚未见有报道。本文作者最近在马来西亚柔佛地区的农村,发现一例马来丝虫寄生在眼睛的病人。该病人系橡胶园的割胶工人,女性,23岁。主诉右眼疼痛、发红、流泪已3天。检查时见右眼  相似文献   

19.
ICT卡式试验检测血液中丝虫抗原是诊断班氏丝虫感染的一种简单和可靠的方法 ,但需要采血 ,不易为受试者接受。尿液检测则安全简便。用ELISA法检测尿液中丝虫特异性IgG4抗体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Weerasooriya等将这种新的尿ELISA检测方法和ICT卡式试验进行了平行研究。1999年 12月在斯里兰卡Matara地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同时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对 4 73人进行了观察。 4 73名受试者中男性 2 2 8名 ,女性 2 4 5名 ,被分为 6个年龄组 :1~ 10岁、11~ 2 0岁、2 1~ 30岁、31~ 4 0岁、4 1~ 5 0岁和≥ 5 1岁。结果发现 ,以ICT测试作为“…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彭亨丝虫及牛盘尾丝虫制备的组织提取物,测定和分出蛋白激酶及其活性,观察适用于治疗人体盘尾丝虫病化疗制剂的潜力。以可逆性磷酸化作用调节糖原酵解、糖原异生及糖原合成,其能源唯一的来源为碳水化合物,研究这些寄生虫体内的蛋白激酶,对于评价它们的抑制剂化疗的应用甚为重要。蛋白激酶C是一种附属于蛋白激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