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β2 -微球蛋白 (β2 -Microglobulin ,β2 -M )是一种小分子量 (11,80 0D)球蛋白 ,196 8年由瑞典的Bergard首先发现 ,作为一种细胞膜抗原成分分布在体内有核细胞的细胞膜上。正常时以极微量存在于血液、脑脊液 (CSF)及其他体液中。β2 -M浓度升高常见于一些炎症性疾病 ,尤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的疾病 ,我们对细菌性脑膜炎患者CSF中 β2 -M含量进行了检测和探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观察组 30例 ,均为 2 0 0 0年 2月— 2 0 0 1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CSF经细菌学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β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6例结核性脑膜炎(下称结脑)患儿的脑脊液β2-微球蛋白(CSFβ2-MG),并分别比较结脑治疗前、治疗后治愈组及恶化组,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CSFβ2-MG变化。结果;治疗前结脑CSFβ2-MG较化及脑组明显升高(P〈0.01),结脑治愈后β2-M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恶化组β2-MG与治疗前相比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β2—微球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0例不同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人脑脊液β2-微球蛋白进行RIA检测,结果提示,细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脑囊虫病各组病人脑脊液β2-MG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说明脑脊液β2-MG检测可作为诊断中械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6.
7.
小儿脑脊液β2微球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脑脊液β2微球蛋白(CSFβ2M)在小儿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对135例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CSFβ2M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脑、化脑、病毒性脑炎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脑白)组均升高(P〈0.01)。脑白组患儿CSFβ2M水平升高先天脑脊液的生化、常规的改变及临床症状。相关分析结果:CSFβ2M与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和白细胞相关(r=0.8925、0.8832,P〈 相似文献
8.
9.
10.
检测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在小儿脑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在小儿脑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测定32例脑炎患儿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β2-MG。结果脑炎患儿急性期CSFβ2-MG明显高于正常小儿,恢复期下降。重症患儿CSFβ2-MG明显高于轻症。结论CSFβ2-MG测定对于小儿脑炎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本文用放免法测定151例神经疾患病人和21例正常人CSF中β_2-微球蛋白含量。病变组包括急性脑血管病、颅内感染性疾病、脊髓疾病、症状性癫痫和其他疾病。正常组均值为1.21Ug/ml。病变组均值普遍增高,与正常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以出血性脑血管病、细菌或真菌性脑膜炎和脊髓压迫症者升高尤为显著。资料表明CSF中β_2-微球蛋白不适于做为特异性诊断指标,但对于同一组疾病中的各个病种之间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血清和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同时检测对急性脑梗塞的诊疗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患高血脂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随之而引起的脑梗塞病人数量也日益增加。特别是急性脑梗塞病人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提高他们的生存率和愈后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我们对 2 5例急性梗塞病人和 2 8例正常人群的血清和脑脊液中β2 - MG的含量进行了联合检测 ,以探讨其对急性脑梗塞病人的诊疗意义。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检测对象1.1.1 疾病组 :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人 2 5例 (均无肾脏病史 )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9例 ,平均年龄5 8.2岁。1.1.2 正常对照组 :选择健康体检合格人员 2 8例 (其脑脊液无色透…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糖尿病患者测定β_2微球蛋白及白蛋白的临床意义青海省人民医院同位素科谢蓉星,李纯杰自1964年Berggand等从尿中提取出β_2-MG(β_2微球蛋白)到现在,测定血及尿中β_2-MG的含量已用于评价肾脏功能的主要指标,我们测定了33例糖尿病患者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