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DC_cik联合G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栓患者84例,根据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Gc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DC_cik联合Gc方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变化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相比护理前有明显差异(P 0. 05),高凝状态缓解;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 05)。结论 DC_cik联合G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栓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因检测指导下个体化临床路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3%,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82±0.41)月,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基因检测结果指导下,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关睿 《安徽医学》2016,37(4):417-420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肿瘤复发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特征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始治疗前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中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生率为61.3%,与治疗后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相关;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和ECOG评分状态无明显相关。52.3%的基线时高纤维蛋白血症患者会在治疗末期出现肿瘤复发转移,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基线时纤维蛋白原正常的患者(P<0.001)。病理分期较晚(HR=1.79,P=0.009)和高纤维蛋白原血症(HR=1.78,P=0.013)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因素。基线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与纤维蛋白原正常患者相比,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明显缩短,分别是9.5个月VS 13.7个月和4.2个月VS 6.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13)。结论初始治疗前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化瘀抗癌汤预防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14例肺癌化疗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7例,对照组给予预防性抗凝,观察组于化疗开始时口服化瘀抗癌汤,持续至化疗结束14 d。观察两组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静脉血栓栓塞症事件及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等凝血标志物评价疗效,对比出血事件评价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87%、肺栓塞发生率0.93%、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2.80%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1.21%、6.54%、17.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危害出血、低危害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发生率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抗癌汤可显著改善肺癌化疗患者高凝状态,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晚期非小叶细胞肺癌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靶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9.3%,对照组为58.6%,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晚期非小叶细胞肺癌的个体化靶向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中化疗前纤维蛋白原状态,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36例患者中纤维蛋白原升高的发生率为56.6%,与病理类型、分期、吸烟史、性别、功能状态(PS)评分及年龄无明显关系.PS评分(HR=1.85,P<0.001)及纤维蛋白原升高(HR=1.63,P=0.008)为总生存的预后不良因素.化疗前纤维蛋白原正常和升高的患者其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0.8和15.1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5和5.5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结论 化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生存期明显缩短.监测纤维蛋白原状态不仅是预防患者出现血栓等凝血性疾病的有效措施,还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发展、预后判断及辅助治疗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四君子汤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升白细胞作用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NP(NP方案为诺维本25mg/m2.d1,d8;DDP25mg/m2.d1-3,21天为1疗程)方案化疗患者,分为四君子汤治疗组42例,NP方案化疗中给予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NP方案化疗,两组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白细胞下降率35.7% ,明显优于对照组73.8%,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应用四君子汤可减轻化疗对白细胞的骨髓抑制,提高患者耐受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PICC置管化疗的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经对策分析后行特殊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及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27.78%(10/36)明显高于观察组%5.56(2/36)(P0.05)。治疗前,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护理可使PICC置管并发的血栓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射频消融术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治疗创伤小、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任超  凡治国 《黑龙江医学》2019,43(7):767-768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5月—2018年5月来安阳市肿瘤医院就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50.00%)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与对照组(3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可显著提高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的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首次化疗前的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等,并结合患者的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及其他)、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TNM分期(0期、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及淋巴结转移(N0、N1及N2)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血浆FIB、D—D及PL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APTT与P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鳞状细胞癌及大细胞癌患者的FIB、APTT、PT、D-D优于腺鳞癌、腺癌与小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肿瘤分化程度患者的FIB、APTT、PT、D—D均优于低分化程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之间FIB、APTT、PT、D—D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优于Ⅲ、Ⅳ期;N0、N1、N2期两两之间FIB、PT、APTT、D—D及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负相关性(P〈0.05),FIB、D-D及PL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系,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也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的信号;肺癌患者极易发生血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1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150mg/d口服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同步应用适形调强放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7例,进展4例,全组有效率47.6%,疾病控制率80.9%,中位生存期10.6个月,1年生存率52.3%。主要不良反应是皮疹、腹泻和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厄洛替尼联合适形调强放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对不能同步放化疗、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有可能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或)肺栓塞(PE)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诊治体会.方法 对10例确诊的NS并发DVT和(或)PE患者(血栓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0例NS无血栓患者(无血栓组)的年龄(AGE)、血浆白蛋白(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UP)、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血栓组10例,肾活检6例,膜性肾病3例.血栓组AGE、ALB、24-UP、FIB与无血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L、TG、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经抗凝、溶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等治疗后,血栓均基本消失.结论 AGE、ALB、24-UP、FIB在NS并发DVT和(或)PE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膜性肾病是NS合并血栓栓塞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一旦合并DVT和(或)PE,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抗凝、溶栓、介入治疗.经皮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DVT导致PE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与培美曲塞联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都使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研究组同时使用康艾注射液。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肿瘤进展时间、1年生存率及毒性反应。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1年内生存率都较高,肿瘤进展时间较晚,毒性反应更轻。结论:康艾注射液与培美曲塞联合能有效地提高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5.
岑建宁 《当代医学》2014,(9):132-133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联合多西他赛加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收治的86例确诊为IIIB~IV期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43)。给予两组相同的化疗方案:第1d,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0mg/m^2、卡铂AUC:5me/(ml·min),21d为1个周期,除此之外给予观察组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静脉地主,1次/d,治疗2周期后分析两组患者瘤控制情况、化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581%(24/43)、5349%(2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肿瘤控制效果略好;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联合多西他赛加卡铂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好,安全可靠,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外周血CEA、CA125、VEGF、MT及MMP-9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健康者),采用采用RT-PCR检测五种标记物外周血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肺癌组五项标志物mRNA表达化疗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联合检测五种标记物灵敏度上升至90%.结论 联合检测五项肿瘤标记物可提高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但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及分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心脏瓣膜置换术(MHVR)后不同强度抗凝治疗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85例MHVR术后出院至少2个月以上的患者,行凝血功能四项、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D-二聚体检测,并根据INR水平分为三组,其中30例A组患者INR〈1.5,37例B组患者INR为1.5~2.5,18例C组患者INR〉2.5,分别比较三组患者凝血功能四项水平及D-二聚体阳性情况。结果A组PI、R、APTT水平最低,FIB、TT水平最高,C组患者PrR、APIT水平最高,FIB、TT水平最低,B组居中,三组患者组间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为30.00%,B组为8.11%,C组为5.56%,A组D-二聚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2例(6.66%)发生血栓,1例(3.33%)出血;B组1例(2.7%)发生出血;C组1例(5.56%)发生下肢栓塞,2例(11.11%)发生出血,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在MHVR抗凝状态检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血浆水平对血栓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尤其对于低强度抗凝治疗者,对于D-二聚体水平升高而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者也需注意监测,以防止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消癌平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及其参数影响,为消癌平注射液治疗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查阅了笔者医院32例应用消癌平联合化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住院病历,重点就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及其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剔除多种影响因素后,有16例患者符合人组病例标准,并随机选择了16例其他治疗方案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消癌平联合化疗具有舒缓患者外周血血小板下降作用,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两个主要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与化疗方案联合应用,对化疗期间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有舒缓下降与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慧群 《安徽医学》2001,22(2):28-29
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本院近 5年来住院死亡的 5 9例晚期NSCLC进行分析 ,采用手术加化疗、放疗综合治疗组与非综合治疗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本地区住院的晚期NSCLC患者存活期较短 ,5年生存率为零 ,2年生存率 0 0 5 %。晚期患者仍以手术加化疗、放疗的综合疗法较好 ,平均生存期最长 ,时序检验P <0 0 0 1。结论 :晚期NSCLC患者治疗仍以手术加化疗、放疗的综合疗法较好 ,本地区住院的患者生存期较短可能与发病年龄大、误诊、并发症多、治疗的专科性不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黄颖  薛柏余  于雪 《微创医学》2007,2(3):188-189
目的观察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72h以上的患者使用压力抗栓泵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对1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进行辅助治疗。两组均在术后相同时间检测凝血指标及双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全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共计8例(7.41%,8/108),其中治疗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75%,1/57),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13.73%,7/51),两组问差异有显著性。术后7d凝血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