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126例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比较,了解并探讨食物不耐受与肠易激综合征(IBS)之间的联系。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人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126例IBS患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85例,阳性率达67.5%,其中1种食物不耐受抗体阳性的39例,2种以上食物不耐受抗体阳性的46例;42例健康对照者中阳性6例,阳性率为14.3%,其中1种食物不耐受抗体阳性的4例,2种以上食物不耐受抗体阳性的2例;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食物不耐受在具有临床症状的IBS中起较为重要的作用。食物不耐受可能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发生。  相似文献   

2.
食物不耐受IgG抗体在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云  王建美  朱敬先 《河北医药》2007,29(10):1121-1121
为探讨食物不耐受IgG抗体在过敏性紫癜中的意义,对85例患者进行了IgG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荨麻疹的发病原因与食物不耐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皮肤科治疗荨麻疹的患者90例,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的10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食物过敏原IgG检测阳性的患者根据结果调整饮食,食物过敏原IgG检测阴性的患者饮食结构不改变,于初次检测3个月、6个月之后再次检测,对比阳性率和IgG抗体浓度。结果 90例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存在阳性项目的患者62例,对这62例患者进行严格禁食3个月之后,患者全身症状明显好转者28例,治愈者10例,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下降到48例;禁食6个月之后,治愈患者21例,明显好转者32例,抗体检测阳性者下降到23例。90患者禁食前、禁食3个月、禁食6个月三次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7.78%、53.33%、25.56%,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部分荨麻疹患者的发病原因与食物不耐受有较大的相关性。对这部分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对某些事物产生了不耐受,并以此为根据调整饮食,减轻荨麻疹症状,对预防和治疗荨麻疹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于静 《中国医药指南》2008,6(5):123-124
目的测定再发性腹痛患儿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并进行脱敏治疗,观察脱敏治疗后患儿腹痛缓解情况。方法采用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测定法检测38例再发性腹痛患儿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结果15例再发性腹痛患儿经脱敏治疗后腹痛消失,明显好转7例,好转6例。结论食物不耐受可能为再发性腹痛原因,反复功能性腹痛患儿有必要进行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测定并进行脱敏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2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为70.22%。结论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对该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常见的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愈后疾病的预防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12例慢性荨麻疹、364例湿疹、4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720例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检出率为80.4%。三组皮肤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出率有一定的差异,但三组均为蛋黄/蛋白最高。结论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能够产生特异性IgG抗体,提示变应性皮肤病与食物不耐受有相关性,对临床诊治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莉 《现代临床医学》2013,39(3):210-210
目的:了解常见的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探讨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在一些慢性疾病的诊断与预防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65.1%,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蛋清/蛋黄最高。不同年龄组过敏食物比较有一定特异性。结论:对慢性荨麻疹以及其他慢性病的病人应做食物不耐受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食物不耐受儿童的临床表现,并对各种临床表现之间食物不耐受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为儿童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寻找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检测出172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即食物不耐受),结合其临床表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2例患儿食物不耐受临床表现由高到低为慢性咳嗽28例(16.28%)、慢性腹泻25例(14.53%)、厌食22例(12.79%)、过敏性紫癜17例(9.88%)、身高体质量增长缓慢14例(8.14%)、荨麻疹13例(7.56%)、反复腹痛12例(6.98%)、便秘8例(4.65%)、偏头痛8例(4.65%)、恶心呕吐7例(4.07%)、关节痛7例(4.07%)、注意力不集中5例(2.91%)、睡眠障碍4例(2.33%)、磨牙2例(1.16%)。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居前3位的为鸡蛋、牛奶、鳕鱼。5个月~3岁患儿对鸡蛋、牛奶不耐受率高于4~14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与许多慢性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对儿童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判定人体是否对食物产生了不耐受,从而找出疾病或症状的真正病因,为临床上不同疾病及症状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食物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食物过敏已成为21世纪人类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国外文献报道,欧美国家及澳大利亚食物过敏发生率逐年增加。 IgG介导的食物不耐受是过敏性疾病研究领域的新课题,其起病隐匿,涉及食物较多,患者难于自身发现过敏食物,长期食用引起慢性症状。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得到较广泛认可的是Fooker阐述的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机制即机体免疫系统把进入体内的一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产生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发生炎性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本研究旨在对过敏性疾病患者14种常见食物的不耐受分布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3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2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及检测不同分组的IgG抗体阳性率。结果 320例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72.8%高于对照组。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20%以上)的主要致敏食物有2种,分别为蛋黄/蛋清和牛奶。过敏性紫癜组患者敏感食物蛋黄/蛋清类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荨麻疹及湿疹组。儿童组食物不耐受明显高于其他组。过敏性紫癜食物不耐受多见于儿童组。不同性别间食物不耐受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有明显相关性,儿童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过敏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sIgG,探讨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834例疑似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的sIgG抗体检测,分析食物过敏原种类特点。结果 834例患者中有638例有1~11 种不等的食物过敏原sIgG升高,总阳性率为76.5 %,其中存在1~2 种食物不耐受的比例最高,占58.15 %。在14 种食物中,食物过敏原sIgG升高以蛋清/蛋黄(51.9%)最多见,其次分别是蟹(21.6%)、虾(19.3%)、牛奶(16.5%), 猪肉(0.5 %)sIgG阳性比率最低。另外,鸡蛋、牛奶、蟹、虾、小麦、西红柿六种食物阳性率存在年龄的差异(P < 0. 01) 。241例皮肤病患者中有171例食物过敏原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反应率为71.0 %。结论 蛋清/蛋黄、甲壳类(蟹、虾) 、牛奶是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某些食物在不同年龄中有很高的不耐受率和不耐受程度,可能是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之一。食物过敏或食物不耐受的症状与皮肤过敏性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郭虹  江涛  王金梁  常永超 《天津医药》2011,39(10):957-95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人群总患病率5%~25%,且呈逐年增加趋势[1]。在IBS的病因学研究中,食物不耐受已成为热点。本研究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 with diarrhea,IBS-D)患者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specific IgG,SIgG),探  相似文献   

13.
赵敏  蔡文广  赵云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129-130,133
目的了解宜良县健康人群中的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65例≤5岁组和〉5岁组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进行麻疹抗体IgG定性和定量监测。结果 17月龄~19岁人群抗体阳性率均为100%,为免疫人群。其余人群麻疹IgG抗体较低,是麻疹免疫空白人群,极易引起麻疹病例发生。结论〈17月龄以及〉20岁人群均容易发生麻疹,应重点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以检测鸡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IgG)为例,探讨新型食物不耐受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选择行食物过敏原sIgG检测的患者173例,另择健康体检者78例为阴性对照。制备生物素化牛血清白蛋白-链酶亲和素酶标反应板,同时加入生物素化鸡蛋抗原和待检血清,洗涤后再加入酶标记抗人IgG,建立一种抗原间接包被-液相反应模式的酶联免疫方法;优化生物素化过敏原和酶标记抗体的浓度,确定反应条件。应用此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sIgG。结果选用生物素化蛋清作为抗原,其最适稀释比例是1∶2000,酶标抗体的最适稀释比例是1∶12000。此方法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83%~8.55%,4.88%~7.93%;与蟹、牛奶、羊奶等的交叉反应率均<10%;与临床现用食物不耐受sIgG检测法有较好的相关性(=0.977X+8.45,r=0.961, P<0.05)。结论本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鸡蛋不耐受患者血清sIgG,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重复性好,并显示较好灵活性潜能,为今后研制“个性化”随机组合食物品种的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是骨骼肌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合并其他器官系统损害,包括关节、肺、心脏、胃肠道等.除了临床症状、体征、血生化、肌电图及肌肉病理诊断方法外,进行肌炎抗体检测也很有必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人所存在的多种肌炎抗体对疾病的诊断、临床分型、判断疾病活动度、预后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Studies were conducted in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to assess the seminal transfer, vaginal absorption, and placental transfer of a 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y (T-IgG4). T-IgG4 was administered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IV) in males and by IV and intravaginal routes in females. Low levels of T-IgG4 were excreted into seminal plasma (100- to 370-fold lower than serum concentrations) and absorbed following vaginal dosing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IV administration). On gestation day 29 (GD29), fetal serum T-IgG4 levels were 1.5-fold greater than maternal levels following IV dosing. The fetal T-IgG4 exposure ratio for seminal transfer vs. direct maternal IV dosing was estimated to be 1.3 × 10−8. Applying human serum T-IgG4 exposure data to the model, the estimated human T-IgG4 serum concentration from seminal transfer was 3.07 × 10−7 μg/mL, an exposure level at least 1000-fold lower than the T-IgG4-ligand dissociation constant (Kd) and at least seven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the in vivo concentration producing 20% inhibition of the target (EC20).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excretion of a T-IgG4 into semen would not result in a biologically meaningful exposure risk to the conceptus of an untreated partner.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婚前育龄妇女风疹病毒抗体IgM(RV—IgM)、风疹病毒抗体IgG(RV—IgG)水平的渊查,了解婚前女性对风疹病毒的免疫力和近期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风疹病毒的IgG、IgM,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研究。结果经过调查研究,江门市婚前女性风疹病毒抗体IgM阳性率为0.8%;风疹病毒抗体IgG阳性率为90.0%。结论江门市婚前女性风疹病毒感染率较高,应及时做好风疹病毒的筛查工作,为女性婚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出生素质,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杨娜 《安徽医药》2017,21(10):1883-1885
目的 研究益生菌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治疗原发病,早期微量喂养,必要时静脉营养等;治疗组25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口服,观察两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住院天数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呕吐停止时间分别为(2.4±0.1)d与(3.6±0.2)d;腹胀消失时间分别为(2.6±0.1)d与(3.8±0.2)d;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分别为(6.7±0.2)d与(8.1±0.1)d;住院天数分别为(7.7±0.1)d与(8.9±0.1)d;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与68%,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可减轻呕吐、腹胀症状、促进肠内营养的恢复,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IgG抗体及其亚类在超敏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E抗体与超敏反应尤其是速发型超敏反应的关系已得到公认,IgG抗体在超敏反应中的作用至今尚未阐明。IgG抗体分为IgG1,IgG2,IgG3和IgG44个亚类。针对不同的过敏原、过敏阶段及患者过敏体质IgG抗体亚类对超敏反应的发生可发挥介导或抑制作用。随着人们对IgG抗体及其亚类认识的逐步深入,IgG抗体及其亚类在超敏反应中的作用、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将逐步得到阐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中美洛西林IgM和IgG抗体的微柱凝胶免疫法。方法O型人红细胞在pH=9.6的巴比妥缓冲液中经美洛西林针剂致敏后,与待检血清中美洛西林抗体在微柱凝胶上可发生免疫结合而出现凝集。结果待检的76份血清中有9份呈IgM和IgG抗体阳性。结论微柱凝胶免疫法可用于检测人血中美洛西林的IgM和IgG抗体,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