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芪抗腹膜纤维化模型大鼠间皮细胞紧密连接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添加黄芪的腹透液对腹膜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观察黄芪对大鼠腹膜功能和腹膜间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SD大鼠应用含0.75%腺嘌呤饲料喂养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组.模型组应用高糖乳酸盐腹透液和脂多糖ip建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黄芪组应用黄芪注射液(1,2 g·kg-1)干预治疗.4周后采用生化仪检测腹膜超滤功能和腹膜清除率,放射免疫法检测透明质酸(HA)含量;光镜观察腹膜纤维化程度和腹膜间皮细胞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腹膜结构和间皮细胞紧密连接;免疫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封闭蛋白-1(ZO-1)和层粘连蛋白(LN)基因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腹透液超滤量、尿素氮清除率明显降低(P<0.05),HA分泌量明显增加(P<0.01),光镜和电镜表现为腹膜间皮细胞脱落,间皮下基质明显增厚,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素样物质沉积,相邻间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消失;RT-PCR检测也显示LN表达明显增加,ZO-1表达明显减少(P<0.05).黄芪组与模型组比较,腹透液超滤量、尿素氮清除率明显增加(P<0.05),光镜和电镜也显示间皮细胞结构基本完整,紧密连接损伤较轻;而HA分泌量无明显差异,对LN和ZO-1表达也无明显影响.结论:高糖透析液和炎症因子是导致腹膜纤维化的主要因素,可破坏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抑制ZO-1蛋白的表达.黄芪对于腹膜间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对ZO-1表达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糖腹透液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及黄芪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HPMC体外培养模型,将HPMC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黄芪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培养6、24、48h。Western blot法测定AQP-1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24h时间段AQP-1 mRNA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给药6h后各组AQP-1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24h后发现黄芪高、中剂量组能明显上调AQP-1蛋白表达,48h后发现仅黄芪高剂量组能上调AQP-1蛋白表达。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高、中、低剂量组AQP-1 mRNA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黄芪高剂量组作用更显著。结论:黄芪注射液能上调高糖环境下HPMC AQ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探讨我院制剂尿毒康合剂对于腹膜透析液诱导的大鼠腹膜组织学变化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腹膜透析组腹腔注射20ml 4.25%葡萄糖透析液;腹膜透析合并用药组在腹腔注射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20ml,每日用灌胃尿毒康合剂20ml/(kg?d)。疗程4周。4周后,测定腹膜超滤功能和腹膜组织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TGF-β1的表达,二硫代二硝酸苯甲酸法显色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及透出液中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结果:①腹膜透析液组、腹膜透析液合并用药组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比较,超滤量均显著下降、腹膜组织厚度增加(P<0.05);腹膜透析组与腹膜透析合并用药组比较,超滤量明显减少、腹膜组织厚度增加(P<0.05);②腹膜透析组的大鼠腹膜组织 TGF-β1表达明显增加(P<0.05),腹膜透析合并用药组 TGF-β1表达较腹膜透析组降低(P<0.05);③腹膜透析液组、腹膜透析液合并用药组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比较,血清及腹透液中GSH和SOD水平水平降低(P<0.05);腹膜透析合并用药组与腹膜透析组比较,血清及腹透液中GSH和SOD水平水平升高(P<0.05)。结论:尿毒康合剂可能具有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抑制TGF-β1的表达的作用,从而抑制腹膜间皮细胞损伤和腹膜致密层的增厚,达到保护腹膜、延缓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芪腹透液提高腹膜透析效能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腹膜透析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腹透效能、改善超滤和防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硬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35例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常规腹膜透液,治疗组在腹透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治疗14 d后对比观察患者透析充分性、超滤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透析充分性、超滤量在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使用含黄芪成分腹透液进行透析治疗,可以提高透析充分性,增加超滤量,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为中药制剂在提高腹透效能、改善超滤等方面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高糖腹膜透析液(PDS)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甲苷对致纤维化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HMrSV5细胞株,培养至第5代,随机分为对照组(10%FBS培养液)、模型组(4.25%PDS和10%FBS培养液)和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含黄芪甲苷终浓度为10、20、40μg/mL的4.25%PDS和10%FBS培养液)。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GF-β1、CTGF、VEGF水平。结果除5μg/mL浓度组外,HPMCs的活性均较空白组不同程度增强,以40、45、50μg/mL浓度组作用较显著(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GF-β1、CTGF、VEGF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各组TGF-β1、CTGF、VEGF表达明显减少,呈量效关系(P0.05)。结论黄芪甲苷通过减少高糖刺激下HPMCs TGF-β1、CTGF、VEGF表达,达到延缓腹膜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注射液对腹膜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正常 SD 大鼠上建立腹膜透析模型,用含黄芪注射液(200 mg/d,400 mg/d)的生理盐水灌注腹腔,20 ml/次,每日2次;用生理盐水作对照。4周后杀检,取腹膜用 LSAB 试剂盒和 TUNEL 试剂盒检测腹膜细胞凋亡和PCNA 表达。结果:黄芪能显著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凋亡,可刺激 PCNA 表达增加,PCNA 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芪注射液加入腹透液中可调节腹膜细胞消长平衡。  相似文献   

7.
艾灸对腹膜透析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艾灸对大鼠腹膜透析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探讨艾灸疗法辅助腹膜透析临床应用的实验基础。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腹透液制备大鼠腹透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透组、艾灸组,其中艾灸组以腹腔注射前30 min艾灸大鼠腹部神阙穴5 min为治疗方案。实验完毕,大鼠行腹膜平衡试验,记录腹膜超滤量,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大鼠腹膜物质清除率、透析液溶质浓度与血液溶质浓度(D/P)比值,观察艾灸对腹膜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腹膜超滤量减少(P〈0.05),葡萄糖D/P比值降低(P〈0.05),肌酐、尿素氮清除率,K+、Na+清除率及D/P比值(肌酐、尿素氮)有降低趋势,统计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大鼠腹膜超滤量增加(P〈0.05),尿素氮清除率及D/P比值(肌酐)提高(P〈0.05),葡萄糖D/P比值增加(P〈0.05),肌酐清除率,K+、Na+清除率及D/P(肌酐、尿素氮)也有增加趋势,统计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艾灸腹部神阙穴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腹膜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组阻断腹主动脉30min后开放灌注.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静注黄芪注射12ml/kg30min后阻断腹主动脉.阻断腹主动脉30min后开放再灌注.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观察脊髓标本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ICAM-1表达.结果: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组织病理学变化各时间点明显好于模型组,ICAM-1免疫阳性血管数较模型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后肢神经功能障碍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黄芪注射液降低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脊髓ICAM-1的表达,可能为黄芪注射液保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观察脊髓标本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ICAM-1表达.结果: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组织病理学变化各时间点明显好于模型组,ICAM-1免疫阳性血管数较模型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后肢神经功能障碍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黄芪注射液降低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脊髓ICAM-1的表达,可能为黄芪注射液保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肾疏宁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功能、形态、相关蛋白、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腹膜透析液+红霉素注射法诱发SD大鼠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模型,依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浓度模型组(1.5%腹膜透析液模型组)、高浓度模型组(4.25%腹膜透析液模型组)、低浓度干预组及高浓度干预组,每组24只.低浓度干预组及高浓度组干预组予肾疏宁[按43.93 g.(kg · d)-1]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腹透液葡萄糖浓度,计算超滤量(UF).观察腹膜厚度改变,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腹膜组织转分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Westem blot法测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第12周治疗后,低浓度干预组超滤量(-4.21±1.83)mL、腹膜厚度(74.68±15.33) μm、TGF-β1(112.74±22.51) pg·mL-、α-SMA(0.68±0.39),高浓度组干预组超滤量(-5.83±1.50) mL、腹膜厚度(211.75±58.23) μm、TGF-β1(110.97±16.23) pg·mL-1、α-SMA(0.73±0.24),与同浓度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肾疏宁可改善腹膜超滤量,抑制腹膜纤维化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延缓腹膜相关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进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7,(8)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高糖所致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at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RPMCs)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其损伤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RPMC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100 mmol/L高糖分别作用RPMCs12、24、48、72 h)、丹红注射液组(80 m L/L丹红注射液单独作用RPMCs 48 h)、高糖+丹红注射液组(100 mmol/L高糖分别与40、80、160 m L/L丹红注射液共同作用48 h)。MTT测定各组RPMCs增值率。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介素-18(IL-18)、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及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有量,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纤维连接蛋白(FN)、内皮素1(EDN1)和血红素氧化酶1(HMOX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DN1和HMOX1蛋白表达。结果高糖明显抑制RPMCs的增殖,增强Caspase-3活性,增加IL-18、IL-6和TNF-α的表达量,诱导RPMCs中ROS、MDA过度产生和抑制GSH、SOD产生,同时增加EDN1 mRNA与蛋白、Bax mRNA、FN mRNA的表达,降低HMOX1 mRNA与蛋白、Bcl-2 mRNA表达。而丹红注射液+高糖组的RPMCs的增殖率明显高于高糖组,Caspase-3活性降低,IL-18、IL-6和TNF-α的表达减少,细胞内ROS水平及上清液中MDA的含有量显著降低,同时EDN1 mRNA与蛋白,Bax、FN mRNA的表达下降,而上清液中SOD及GSH的含有量明显上升,HMOX1 mRNA与蛋白、Bcl-2 mRNA表达增高。结论丹红注射液可减少高糖所致细胞凋亡,抑制高糖所致的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进而起到对RPMCs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对大鼠腹膜超滤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加入到4.25%透析液中对腹膜超滤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每日分别腹腔注射25ml 4.25%透析液(HGC),HGC加低剂量(40mg/L)川芎嗪(HGL)和HGC加高剂量(160mg/L)川芎嗪(HGH)。至第45天结束时,以^131I标记的白蛋白溶于25ml 4.25%透析液注入腹腔,进行腹膜功能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  相似文献   

12.
李志明  何学红  赵钢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6):1246-1248,145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腹膜透析失超滤大鼠模型腹膜形态和超滤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12组:其中高浓度葡萄糖3组(1.5%、2.5%、4.25%);脂多糖(LPS)3组(0.1mg/L、1mg/L、10mg/L);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灭活菌液2组(1011/mL、1015/mL);三七总皂苷干预3组(2.5%葡萄糖溶液+三七总皂苷溶液、1mg/L脂多糖+三七总皂苷溶液、1011/mL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菌液+三七总皂苷溶液)和正常组。各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相应溶液20mL,20天后做腹膜平衡试验并行腹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三七总皂苷可改善高浓度葡萄糖、脂多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灭菌液引起的腹膜失超滤;高浓度葡萄糖、脂多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灭菌液均可增加腹膜毛细血管密度,造成毛细血管充血,毛细血管壁增厚,腹膜中炎性细胞浸润。三七总皂苷可以降低腹膜毛细血管密度,明显扩张血管,腹膜毛细血管壁明显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三七总皂苷可改善腹膜超滤功能,其引起的主要腹膜病理改变为腹膜毛细血管密度下降、血管明显扩张,血管壁明显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减少。  相似文献   

13.
含川芎嗪腹透液对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按腹膜平衡试验(PET)结果将24例稳定的持续非卧床腹膜的(CAPD)患者分为腹膜高转运(4例)、高于平均转运(11例)、低于平均转运(8例),低转运(1例)4组,观察各组在腹透液中加入川芎嗪(240mg/d)前后每透析周期平均净出超量(UF)及每周尿素氮清除指数(KT/V)的变化。结果:加入川芎嗪后24例患者的UF及每周KT/V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芪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0.2、2、20和200mg/ml)干预一定时间(6、12、24和48小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人外周血EPCs,噻唑蓝比色试验(MTT法)检测黄芪对人外周血EPCs体外增殖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黄芪明显促进人外周血EPCs的增殖,呈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黄芪作用后,细胞周期中S期、G2/M期细胞比例增加,G0/G1期细胞相对比例减少(P<0.01)。结论黄芪对人外周血EPCs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DNA合成,增加进入S期细胞数目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黄芪对实体瘤鼠免疫功能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黄芪对实体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40 只实体瘤鼠分为4 组,分别用黄芪、CTX、黄芪加CTX、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 8 d。检测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M 、IgG)含量和SOD 活性。结果黄芪组IgG 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黄芪加CTX 组IgM 的升高( P < 0.01)、IgG 明显增加( P < 0.01),黄芪组及黄芪加CTX组SOD 显著升高( P< 0.01)。说明黄芪可明显改善实体瘤鼠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扶肾颗粒对腹膜透析大鼠的腹膜超滤功能、乙二醛酶-1(glyoxalase 1,Glo-1)及终末期糖基化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5/6肾切除肾衰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的SD大鼠随机分为1.5%腹透液(peritonealdialysis solution,PDS)模型组;1.5%PDS+扶肾颗粒干预组;4.25%PDS模型组;4.25%PDS+扶肾颗粒干预组,每组17只;另设空白组,15只,4周后处死,取各组大鼠腹膜组织及血清,计算腹膜超滤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腹膜组织Glo-1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GEs的含量。结果:扶肾颗粒干预组腹膜超滤量、血清AGEs含量比同浓度透析模型组均降低(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lo-1蛋白表达增加(P0.05);1.5%PDS模型组Glo-1蛋白表达水平虽总体高于同浓度PDS药物干预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25%PDS模型组与同浓度PDS药物干预组比较,Gl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扶肾颗粒可以调节Glo-1的表达水平并减少血清AGEs的蓄积,从而保护残肾功能,延缓腹膜超滤衰竭及腹膜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