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王桂先 《医学信息》2010,23(14):2338-2339
目的加强骨科手术管理,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分析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有效的骨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通过过程监控和干预等加强细节管理。结果通过培训,转变观念,注重过程监控,采取对手术室环境管理入手,加强消毒灭菌管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手术中的过大或粗暴操作;严格掌握骨科手术指针,加强术前术后管理等方式,有效地控制了骨科手术切口的医院感染。结论只有通过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加强无菌技术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1],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加强骨科手术管理,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分析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有效的骨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通过过程监控和干预等加强细节管理.结果 通过培训,转变观念,注重过程监控,采取对手术室环境管理入手,加强消毒灭菌管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手术中的过大或粗暴操作;严格掌握骨科手术指针,加强术前术后管理等方式,有效地控制了骨科手术切口的医院感染.结论 只有通过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加强无菌技术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1],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根本原因,找出有效的预防治疗对策,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发生的34例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原因及特点。结果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最主要原因是术后感染,占67.6%(23/34),其它包括内固定位置不良2例,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肌腱修复术后再次断裂2例,血管损伤术后肢体缺血坏死2例,内固定取出术损伤肌腱1例,术后血肿形成1例,术后异物残留1例。7例开放性创伤截肢术后6例均出现伤口感染。初次手术的级别其中一级手术占5.9%,二级手术占17.6%,三级手术占73.5%,四级手术占2.9%。结论多发创伤,严重开放性骨折,急诊创伤截肢手术可能增加创伤骨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风险,非计划再次手术最常见原因是术后感染,加强术者的管理有助于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导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提出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护理对策.方法 以发生骨科手术切口感染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监测性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实施情况、易感因素以及手术相关的环境因素,然后对可能造成切口感染的因素逐步进行单因素回归与多因素回归.结果 手术前基本情况如患者年龄较大、男性、入住ICU、急诊手术、住院天数长、术前天数长等因素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显著相关(P<0 001);骨科手术实施情况如切口类型、手术时间长、切口长度长、术中出血多与手术切口感染显著相关(P<0.001);抗菌药物治疗情况如术前抗菌药物治疗、术中抗菌药物治疗、术后抗菌药物治疗与手术切口感染显著相关(P<0.001).结论 高龄、住院天数长、入住ICU、急诊手术、术前住院天数长、手术时间长、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切口长度长、抗菌药物治疗等是导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善患者自身状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视手术期间护理,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与消毒工作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128例骨科手术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医学信息》2008,21(6):936-937
当前对骨科患者多采取手术疗法,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中多伴有辅助检查,使创伤性患者手术治疗后,伤口易感染<'[1]>它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给患者康复带来影响.为探讨我院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感染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病率.本文对我院骨科2000年1月~2007年12月128例手术切口感染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据RichardsC[AnnSurg ,2 0 0 3 ,2 3 7( 3 ) :3 5 8- 3 62 ]报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部位感染 (SSI)率低。与院内感染比较 ,随访胆囊切除术SSI率依不同技术类型而不同。以往研究证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住院时间短 ,并发症颇少 ,但对腹腔镜的SSI危险性知之甚少。RichardC与其同事对美国参加的医院采用国立医院感染监护 (NNIS)系统 ,对 7年期间 ( 1992~ 1999年 )的所有胆囊切除术病例进行收集 ,并作流行病学分析。共收集到 5 45 0 4例胆囊切除术患者资料 ,采用腹腔镜技术的比率从 1992年的 5 9%提高到1999年的 …  相似文献   

7.
<正>一次性手术薄膜为一种高弹透气、高粘度的抗菌手术膜,可与皮肤紧密粘贴,保护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降低切口感染。我院自2013年起除常用于外科手术外,还将外科无菌手术薄膜巧妙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骨盆复位固定术患者会阴部软组织的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3年1月至6月收治的18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介入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提高介入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介入手术患者143例临床资料,按其手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2±9.3)岁;对照组108例,其中男78例,女30例,平均年龄(50.1±8.9)岁;且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统计两组之间实施手术的医护人员年资、手术时间、手术室环境的差异,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越长感染危险越高,实施手术医护人员的年资越低,感染危险越高,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手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外科手消毒及所使用的皮肤消毒液的细菌监测结果显示:菌落数越高,感染危险越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介入手术的医护人员的年资低、无菌操作不严、手术时间长、外科手消毒不规范是导致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介入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系统管理,是降低介入手术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骨科常见感染的细菌类型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感染病人702份分泌物标本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结果702份送检标本中316份分离培养出细菌,占45%,其中双重感染38例,占12%。分离出病原菌43种35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25株,占35.1%;革兰氏阴性菌221株,占62.1%;真菌10株,占2.8%。结论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谱发生改变且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已产生了耐药性,尤其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的药物敏感率显著下降,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骨折手术部位感染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对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骨折手术部位感染患者18例和非感染患者102例的静脉血,ELISA检测血浆降钙素原浓度,统计分析其对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协方差分析显示,骨折手术部位感染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浓度(3.7±1.9)μg/L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1.
文题释义:手术部位感染:术后30 d内(或者置入内固定装置1年内)发生的浅表、深部或者器官的感染。浅部感染指术后30 d内发生感染,感染只涉及切口皮肤或皮下组织。深部感染指若无植入物留在原位,感染发生在术后30 d内;若植入物在原位,感染发生在1年内,并且感染可能与手术有关,深部感染涉及深部软组织。当感染涉及解剖的任何部分(如器官或空间)而非手术操作的切口感染即为器官感染。背景: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多样且复杂,目前国内外对于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目的:系统评价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2004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外数据库,按照拟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获得有关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提取有效数据,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手术史)的合并OR值和95%CI进行Meta分析,比较其结果的一致性,分析合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9篇文献,共包括脊柱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病例1 008例,对照组7 527例;②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OR值(95%CI)由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OR=3.24,95%CI:2.09-5.02)、肥胖(OR=2.99,95%CI:1.77-5.05)、手术史(OR=2.12,95%CI:1.79-2.50)、高血压(OR=1.90,95%CI:1.34-2.69)、吸烟(OR=1.85,95%CI:1.39-2.48);③提示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吸烟、手术史均为脊柱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各独立危险因素与脊柱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概率均呈正相关。ORCID: 0000-0002-4963-6988(覃作恒)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吸烟对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为预防脊柱术后SSI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检索及提取数据,采用Stata13.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种族、研究类型及是否调...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机构内部的竞争不断持续增强,如何培养好医院人才是一个医院发展的重要课题[1]。而骨科主治医师是骨科病房工作的主力军,是骨科发展的动力[2]。但是,当今骨科学分工越来越细,骨科病种纷繁复杂,新技术、新理论日新月异,使得骨科主治医师业务成长缓慢,对骨科主治医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骨科主治医师的培养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即无现有教材,又缺乏既定模式。因此,我科以骨科中心亚专科关节四肢  相似文献   

14.
刘莉 《医学信息》2010,23(14):2424-2425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1]。有资料显示SSI居医院感染的第3位,占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14%~16%,是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感染。  相似文献   

15.
<正>解剖学是骨科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临床骨科手术治疗中,术野显露情况对手术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而术野的显露程度主要是以骨科局部解剖学为基础。因此,熟练掌握骨科局部解剖学对提高临床[1]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骨科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微创脊柱外科以及关节镜外科的发展非常迅速,手术创伤越来越小,术野均在腔镜之下,这与传统的手术存在较大的差异,临床实习带教难度将  相似文献   

16.
杨如高 《医学信息》2010,23(15):3003-3003
目的了解本院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方法。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普外科2250例住院手术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患者中共发生伤口感染135例,感染率为6%。高龄、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手术相关因素(如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二,三类手术切口)、术前术中未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循环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耐药菌株感染与伤口感染有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应用于骨科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0例的病例及资料,其中40例采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方式,设置为观察组,另外采用常规镇痛方式的4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映。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优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映也低于对照组。结论氯诺昔康具有镇痛作用强、胃肠道刺激小、不抑制呼吸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骨科对解剖学要求很高,手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手术视野的显露,而手术视野的显露又基于对骨科局部解剖学的掌握程度。近十年来,骨科微创手术蓬勃发展,特别是微创脊柱外科和关节镜外科发展迅速,创伤越来越小,手术切口仅2cm左右,手术视野均在腔镜下,和传统手术差别很大,这给临床实习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学生有时很难理解手术通道的一些解剖学知识。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些特殊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本院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方法.方法 对本院近5年来普外科2250例住院手术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的患者中共发生伤口感染135例,感染率为6%.高龄、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手术相关因素(如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二,三类手术切口)、术前术中未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循环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耐药菌株感染与伤口感染有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调查分析引起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预防与控制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调查方法,对普外科2013年全年实施的1112例手术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年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15例,感染率为1.35%,科室之间比较:外一、外二科实施手术的难度系数、手术名称、手术人员资质等均差不多,但外一科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外二科,目标性监测中发现,随着危险因素等级的增加而切口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按不同手术操作部位来看胃肠手术的切口感染率最高(5.08%),其次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拨术切口感染率(3.23%),再次是乳房包块及乳癌手术切口感染率(2.65%)。结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科室管理、不同手术操作部位、手术危险因素、手术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