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比较了从朝鲜出血热(KHF)病人血液中分离出的两株病毒(HoJo和Lee病毒)和从黑线姬鼠中分离出的原型汉坦病毒的抗原特性和基因序列.通过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至少可将汉坦病毒按抗原性分成4个组,用每个组的代表株(汉坦、Prospect Hill、普马拉和汉城)和HoJo、Lee病毒制备的家兔和大鼠免疫血清、KHF恢复期病人血清及隐性感染汉坦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血清与汉坦、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汉坦病毒76-118株制备了10种单克隆抗体(McAb)(1、2、3、6、7、8、9、10、11和12),用从日本实验大鼠肿瘤中分离的汉坦病毒B-1株制备了2种McAb(4和5)。将这12种McAb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来源于世界7个不同地区的9株汉坦病毒的抗原关系。所有汉坦病毒感染的VeroE6细胞悬液经1、2和3型呼肠孤病毒的McAb检测证明未被污染。McAb1~6可将9株病毒区分为4种血清型:Ⅰ型为CG13891、CG18-20和H(?)ln(?)ss 3株,分别分离于比利时、苏联西部和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胞壁酰二肽(MDP)的2种亲脂衍生物B30-MDP和MDP-Lys(L18)增强B-1病毒灭活疫苗诱导抗汉坦病毒[引起肾综合征性出血热(HFRS)]免疫应答的佐剂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钴-60r射线辐照对汉坦扁毒(HV)的灭活作用.选用不同剂量(0~16kCy)照射汉坦病毒76-118株和汉城病毒R2株。结果表明,10kGy即可使病毒灭活。此照射剂量对存在于不同物品上的HV均可达到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流行于东北三省的4株汉坦病毒进行全面检定,对人源性汉坦病毒(HTN型)H8207株和3株鼠源性汉坦病毒Y86013株和H8215,D8831株(SEO型)进行了生物学性状研究。形态学显示,H8207株感染的Vero胞质内呈现不规则片状荧光,D8831株、Y86013株呈颗粒状荧光。中和实验表明,四株病毒抗原性较为广谱,不但对同型病毒感染能产生保护作用,而且对异型病毒感染也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四株病毒对VERO细胞均很敏感,传至第8代已达到疫苗生产所需标准,病毒抗原量为1∶64,病毒滴度≥7.0LgTCID50/ml。随着传代代次增加,病毒滴度继续升高,最高可达7.5~7.67LgTCID50/ml,H8207株、D8831株抗原量最高时达到1∶256,Y86013株抗原量一直稳定在1∶64。结论:本研究选育的4株汉坦病毒具有病毒型别明确、抗原性较为广谱、免疫原性好、在Vero细胞上适应能力强及病毒滴度高,以及来源及传代历史清楚等特点,适合作为双价HFRS纯化灭活疫苗候选毒株,并且可建立起完善和合格的生产用毒种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细胞(Tc)在汉坦病毒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细胞克隆技术。结果 从用汉坦病毒L_(99)株灭活疫苗免疫的H-2~dBalb/C纯系小鼠脾细胞,获得6株病毒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其表型为CD_3~+、CD_4~-、CD_8~+。体外杀伤试验表明,T细胞克隆可杀伤汉坦病毒感染的同基因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结论 灭活疫苗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这是重要的细胞免疫保护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汉坦病毒是朝鲜出血热——一种严重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致病因子。该病毒的核酸为一条单链RNA,由三部分组成:编码核衣壳蛋白(N)的小片段(S)、编码两种包膜糖蛋白(G_1、G_2)的中等大小片段(M)和编码与毒粒相关的聚合酶的大片段(L)。本文报道两种可能用于人体的HFRS重组痘苗病毒疫苗的构建。为便于筛选,作者最初构建的痘苗病毒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WHO定其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其发病与病毒(主要为汉坦病毒)作用和机体免疫反应有关。临床以头痛、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并伴有全身多脏器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现将8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心电图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康立  钱宏波  许荣放  刘莉  李燕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369-3371,I0002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多重TaqMan-MGB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的方法.方法 将96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作为检测对象,根据汉坦病毒(HV)株序列自行设计引物和Taq-ManTM探针,通过制备基因组DNA对引物浓度、探针浓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形成HV病毒的多重Taq-Man-MGB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方法.结果 通过优化实验室条件后筛选出多重TaqMan-MGB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最理想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快速检测HV病毒的方法,检测过程过程历时1.5h.结论 多重TaqMan-MGB荧光定量RT-PCR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特点,检测耗时短,提高了汉坦病毒的检出率,有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用逆转录酶指导的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汉坦病毒(HV)的基因组序列并与常规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进行比较。作者用异硫氰酸胍(GIT)/氯化铯法从HV感染的Vero E6细胞和脑内接种100半数致死量(LD50)HV的乳鼠脑、心、肺、肝、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由不同血清型由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组急性感染症,为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科研与防治不断有所进展,现概述如下:病原与疫情病原:现已知出血热病毒属布尼亚科(Bunyavirdae),汉坦病毒属(Hanfavirus),可分为六个血清型:Ⅰ型(姬鼠型)代表毒株为Hantaan病毒,Ⅱ型(家鼠型),代表毒株为Seoul病毒,Ⅲ型(岸鼠型),代表毒株为Leakey病毒,Ⅳ型(田鼠PHV),代表毒株为Fortis病毒,Ⅴ型(巴尔干姬鼠型),代表毒株为Fojnica病毒,Ⅵ型(小鼠型),代表毒株为Puunala病毒。我国于1981年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科正坦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渗出、出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1,2],其进展迅速,病情危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时常被误诊、误治,且缺乏早期的...  相似文献   

13.
喷昔洛韦体外抗病毒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明确喷昔洛韦(PCV)的抗病毒作用谱及体外抗病毒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MTT法检测PCV对各种病毒的作用,通过改变给药时间、途径,探讨:PCV抗病毒的作用环节。结果:PCV具有明显抗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人巨细胞病毒,汉坦病毒和腺病毒的作用;对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和人巨细胞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阿昔洛韦相比,其抗病毒效果显著。结论PCV是一种抗病毒谱较广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杜文军 《淮海医药》1998,16(3):35-35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国际上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的不同型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毒通过多种宿主携带及多种途径传播。我县自1965年建县到1984年20年仅有4年有出血热疫情,并且年度发病率很低。近几年出血热年发病率显上升,呈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国内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1]。该病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错综复杂,临床表现多变,是我国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极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2]。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易于误诊,后果严重。本文通过对本例误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苷酸序列分析等技术,尝试建立一种可直接从鼠肺标本中进行汉坦病毒基因分析的方法。方法:提取经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的鼠肺细胞总RNA,经逆转录获取病毒cDNA.纯化,克隆于pMD-18T载体,测定S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结果:采用RT—PCRT/A克隆技术成功地从鼠肺组织中扩增出汉坦病毒S基因全序列,序列长为1701nt。只有一个编码N蛋白的开放读码框架(ORF),起始密码子为第37nt,终止于1326nt,推导其编码的蛋白长为429个氨基酸。与该标本分离株(简称TJJ16毒株)S基因的全序列相一致。结论:该方法可对汉坦病毒抗原检测阳性而病毒分离阴性的鼠肺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性分析,从而建立一种对汉坦病毒在宿主间的流行情况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由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直接致病作用和病毒复制,以及免疫反映造成肾脏,肝脏,心脏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我院自1991年1-11月,应用苦参碱注射液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观察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作者将汉坦病毒属的B-1病毒在新生小鼠脑内连续传26代,作为疫苗的毒种。接种病毒后7天收获鼠脑,加含5mM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PBS(2.5ml/脑),超声处理后,经12300g离心30分钟,取上清加硫酸鱼精蛋白,再经12300g离心30分钟,上清液加福尔马林灭活。用1∶1000、1∶4000和1∶8000福尔马林灭活病毒的结果表明,完全灭活病毒的时间分别为3、7和18天。灭活的病毒悬液经1∶10稀释后,加两倍体积的氢氧化铝,即为佐剂吸附疫苗。作者研究了疫苗、1∶4和1∶10稀释疫苗腹腔注射BALB/c小鼠1针或2针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注射1针未稀释疫苗后,免疫荧光(IF)抗体效价为1∶16~1∶32,血凝抑  相似文献   

19.
黄湘虎  孙志坚 《江苏医药》1989,15(9):514-516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适当的治疗下,多数患者在发病后3~4周逐渐恢复。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宿主(野鼠或家鼠)、流行年度及地区、感染病毒的数量与毒力、就诊的早晚及治疗措施、患者的年龄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强度等方面的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有的较轻,有的很重而出现两个或三个病期重叠,有广泛的多脏器严重损害,病情进展迅猛,成为重型或危重型患者,识别本病危重症候或  相似文献   

20.
1995年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了汉坦病毒疫苗研制会议,有30名汉坦病毒专家出席了会议.现将与会者作出的结论及建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