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症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控制学龄前儿童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容桂地区20所幼儿园,3~7岁儿童1866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采用问卷调查相关影响因素,按照体质指数法判定肥胖,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肥胖因素,按照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为6.86%,超重率为11.3%。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是多因素的:运动和睡眠时间少、不合理饮食、看电视和静坐时间长、父母肥胖、家长的错误喂养行为和观念、高或低的出生体重。【结论】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率较高,应积极探索并开展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111 例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和750名正常对照组婴儿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并采用二项式Logistic回归对影响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父母亲身高、职业、文化程度、吸烟、母亲孕前体重、初潮年龄、多胎、产前检查次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年家庭经济收入等因素与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有关(OR=0.894~9.275,P均<0.05)。 【结论】 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超重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无锡地区1 435对巨大儿和正常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随访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与肥胖相关的资料,分析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超重肥胖的关系。 【结果】 巨大儿中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10%和2.86%,正常儿中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69%和1.61%;巨大儿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正常儿(P <0.01);巨大儿与正常儿相比,发生超重和肥胖的RR值分别为1.35和1.78,AR值分别为3.41%和1.26%。经趋势χ2检验发现,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超重和肥胖率均增加(P<0.01),发生超重和肥胖的RR值和AR值也随之增加;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出生体重、性别、父亲和母亲的BMI以及喜欢吃油炸食品可能为儿童期BMI的影响因素。 【结论】 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肥胖有关,预防肥胖应从胎儿期开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济南市小学生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济南市、郊区6~13岁小学生进行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与小学生高血压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调查的6 278名小学生中,男4 396人,女1 882人,收缩压平均水平为(97.77±11.25)mmHg,舒张压平均水平为(61.22±9.26)mmHg;其中高血压191例,患病率3.04%;城市儿童高血压患病率(3.17%)高于农村(2.76%)。血压水平与年龄、体重、身高都具有显著相关,与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的因素有:皮脂厚度、儿童肥胖、母亲体质指数。【结论】小学生血压无论男女都表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高血压患病率与儿童肥胖呈正相关,儿童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重视对小学生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控制和降低体重可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鼓楼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危险因素,为后期社区干预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性别、年龄作为匹配因素,采用1:2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随机抽取2015—2016年于徐州市鼓楼区妇幼保健所体检的学龄前肥胖儿童80例,并筛选同期体检的体重正常学龄前儿童160例作为对照,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儿童肥胖危险因素的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中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高出生体重、作息不规律、出生母乳喂养、母亲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开展家庭干预共计6项指标是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出生母乳喂养(OR=0.607,P=0.013)和开展家庭干预(OR=0.261,P0.001)是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而母亲肥胖(OR=4.176,P0.001)是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出生母乳喂养、母亲肥胖、开展家庭干预与鼓楼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母乳喂养与儿童期肥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对儿童期肥胖和超重的影响。 【方法】 抽取北京市 6~ 8岁学生 10 2 2 1名 ,测量身高、体重。其中 9712名学生家长完成了包含出生体重、2岁前喂养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和职业等内容的调查问卷。肥胖的判断标准根据WHO的身高标准体重值 ,凡超过标准值的 110 %~ 119%为超重 ,超过标准值的12 0 %为肥胖。 【结果】 有母乳喂养史的儿童肥胖发生率为 14 .8%,从未母乳喂养的儿童肥胖发生率为 18.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而母乳与非母乳喂养儿童超重的发生率分别为 12 .7%和 12 .1%,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从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来看 ,肥胖率没有随母乳喂养时间延长而下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确定出生体重、父母BMI、性别和母乳喂养在儿童期肥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结论】 生后前几个月的母乳喂养对降低儿童期肥胖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作用弱于出生体重、父母BMI及性别对其肥胖发生的危险作用  相似文献   

7.
厦门市9 517名学龄前儿童肥胖检出率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厦门市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患病率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厦门市城区34所幼儿园作为调查的研究现场。收集9 517名2~6岁学龄前儿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计算肥胖检出率,并对肥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厦门市学龄前儿童肥胖患病率为7.40%,其中男童9.03%,女童5.48%;2~6岁儿童肥胖发生率随年龄的升高而上升。儿童肥胖的发生与父母肥胖及家庭高收入有关,与儿童饮食习惯及看电视时间、体育活动有关。 【结论】 学龄前儿童肥胖患病率较高,儿童肥胖的发生状况与性别、年龄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宝安区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宝安区0~6岁且家庭在深圳市居住一年以上(包括流动人口)的2388名儿童为肥胖症调查对象,经体格测量筛查出的所有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和非肥胖症儿童按照1∶2配对正常体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检出肥胖症儿童107名,检出率为4.48%;男女儿童间差异无显著性(χ2=1.65,P>0.05)。不同年龄组肥胖症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9.34,P<0.01)。肥胖症相关因素有儿童食欲、进餐速度、家长对儿童食量看法、体型看法、肥胖症的看法及父母亲体重、母亲孕前体重、母亲分娩前最后体重及出生体重等。【结论】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不仅有遗传因素和饮食方式,家长行为观念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应提高家长对肥胖症危害性的认识及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正确引导,早期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长期保持,以有效降低肥胖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母亲孕期增重及婴儿喂养方式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为制定预防儿童肥胖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虹口区2个社区的4所二级幼儿园共计儿童949名。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儿童的身高、体重、家庭基本状况、母亲孕期、喂养早期状况等。使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期及喂养早期状况与儿童肥胖的关系。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调查到的949名儿童中,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和10.1%; 在控制儿童年龄、性别、户口属性、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后,孕期增重≥15 kg、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2个因素与儿童肥胖有关。 【结论】 母亲孕期增重显著可能为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而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则可能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超重和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太原市5所小学三年级学生共1 582名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5%和9.4%,男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女童,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独生、父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母亲学历、银屏活动次数和出生体重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较高,儿童超重和肥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及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宁地区5 658个 7~18岁儿童青少年,测量其身高、体重,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作为判断标准,并对检出的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影响因素调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12%、8.48%;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P<0.01);各年龄组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回归系数的数据表明,对超重、肥胖性质影响最大的变量,从大到小依次是父母肥胖史、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间、户外运动时间、吃油腻食物及甜食、进食速度、出生时体重、婴儿4个月内喂养方式。 【结论】 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遗传、饮食行为和运动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沙井街道2006-2010年学龄前儿童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问卷调查肥胖儿童家长分析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06-2010年学龄前儿童肥胖患病率分别为6.29%、6.42%、7.00%、7.26%、7.58%,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01);学龄前男童、女童、5~6岁组儿童的肥胖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越重、喜爱吃甜食、经常摄入高脂高热量食物、户外运动越少、父母营养知识越缺乏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患病率越高。 【结论】 宝安区沙井街道学龄前儿童肥胖患病率上升迅速,要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上海市10~17岁青少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及分布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用国家“十一五”支撑代谢综合征项目样本中上海市横向部分7 737名青少年体格评估数据,分别采用中国(WGOC)及国际(IOTF)青少年超重肥胖标准计算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两标准差异,并分析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上海市10~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9%、6.2%,总超重率18.1%(WGOC标准);13.6%、3.6%,总超重率17.2%(IOTF标准)。按WGOC标准,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男:17.5%、7.7%; 女6.0%、4.6%。单因素中性别、年龄、出生体重、家庭收入、父母生育年龄、父母吸烟史、父母超重史、母饮酒史、父亲学历、父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史及母系脂肪肝史等17项是青少年超重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性别(OR=3.376,P<0.001)、年龄(OR=1.736,P<0.001)、家庭收入(OR=1.467,P=0.001,)、母生育年龄(OR=0.704,P=0.023)、父超重(OR=1.545,P<0.001)、母超重(OR=3.14,P<0.001)、父系高血脂史(OR=1.293,P=0.018)是青少年超重的影响因素。 【结论】 上海市有近1/5的青少年超重肥胖,居国内较高水平。性别、年龄、家族史等是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绍兴市0~2岁婴幼儿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7 985名婴幼儿,以WHO身高标准体重为肥胖的判断标准。 【结果】 0~2岁婴幼儿总的肥胖检出率为2.64%,男童2.99%,女童 2.24%,总的超重检出率为9.83%,男童10.50%,女童9.06%,男女童之间肥胖超重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肥胖=4.424,χ2超重=4.687,P均<0.05)。1岁以内婴儿年龄越小肥胖检出率越高,18月以后随年龄增加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各年龄组之间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肥胖=173.627,χ2超重=161.542,P值均<0.01)。肥胖影响因素有高出生体重、家庭人口多、父母BMI、家长对子女肥胖的态度。 【结论】 绍兴市婴幼儿肥胖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高出生体重、家庭人口多、父母BMI、家长对子女肥胖的态度是本次调查婴幼儿肥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影响我国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的围生期因素。 【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全国69 个市(县、区)6~24月龄婴幼儿4 017名,采用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评估其喂养困难状况,并采用自制问卷对围生期情况进行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婴幼儿喂养困难相关的围生期因素。 【结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早产、低出生体重、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窒息是喂养困难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围生期情况对喂养困难发生有重要影响。规范母亲孕期保健、预防新生儿期疾病发生是降低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与发育性语言延迟(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s, DLD)发病相关因素(风险因素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差异。 【方法】 应用自制发病相关因素调查表对46例ASD患儿和39例DLD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ASD组与DLD组儿童,开始有意识叫妈妈(或其他带养人)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首次诊断年龄、走路稳年龄、围生期危险因素(早产,胎次,生产方式,窒息缺氧,产重,产伤,头颅外伤,抽搐,重大疾病,带养人,父母生育年龄,家族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D以语言交流障碍为首发症状35例(78.28%),以社会交流障碍为首发症状35例(78.28%),以行为问题(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为首发症状17例(36.57%),首次诊断平均年龄为39月龄。 【结论】 ASD患儿语言发育较晚。其核心症状中语言交流障碍和社会交流障碍易被家长察觉,但患儿首次就诊年龄偏大。  相似文献   

17.
早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与儿童哮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初步探讨儿童哮喘与生命早期羅患呼吸道疾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共301例哮喘儿童纳入研究,301例非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采用向家长书面问卷调查方法询问各组婴儿围生期因素、家族史及既往感染性疾病等资料进行综合调查。 【结果】 本地区儿童早期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患病次数、既往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和支气管炎、新生儿期接受NICU治疗、男性、哮喘家族史、过敏体质以及被动吸烟等均与儿童后期哮喘发病密切相关,而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的发病年龄则与哮喘的关系不明显。 【结论】 本地区儿童早期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患病次数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发展以及发作程度密切相关,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儿童是本地区制定哮喘预防措施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