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核心病机为“虚、瘀、毒”,贯穿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细胞焦亡是一种伴有炎症反应的程序性死亡,可迅速引起质膜破裂、细胞膨胀、细胞膜溶解和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和大量炎性因子释放,其中NLRP3炎症体、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8(IL-18)等炎性因子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病机“虚、瘀、毒”的微观体现。因此,从“虚、瘀、毒”病机探讨细胞焦亡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以益气活血解毒为治法,从细胞焦亡角度进一步探究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机制,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脂毒性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重要发病环节,其既可激活巨噬细胞向促炎表型极化,产生肝脏炎症,还可诱导肝细胞线粒体损伤,介导肝细胞凋亡,并对器官或系统产生毒性损伤。中医学认为痰瘀互结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重要病机之一,临床以化痰祛瘀为主要治法。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痰浊瘀血致病与脂毒性发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疾病进展、生物学基础、治则治法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无明确实验证据,故从痰瘀理论角度阐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瘀互结证候及与脂毒性的关系,以期为今后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累及人体动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细胞焦亡作为一种炎症性质 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被证实与AS 进展密切相关,其特点是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炎症因子及细胞内容物 经膜孔释放引发局部强烈而持续的炎症反应。AS 病变组织中的细胞焦亡因血液循环积聚的脂质而过度激活, 继而释放大量炎症因子损伤血管内皮,促进AS 病变的形成与发展,这与中医“痰瘀毒”致病机制相似。活血 解毒类中药正是以“痰瘀毒”为病机治疗AS 的药物,具有抗炎降脂、改善循环等作用。因此,活血解毒类中 药可以将细胞焦亡作为靶点发挥抗AS 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经过长期积累与内外因的交互作用下最终形成。“炎-癌转化”指可控性炎症相关性疾病到肿瘤发生的过程,此阶段具有痰瘀胶结、毒瘀交阻的特点。细胞焦亡是一种细胞炎性死亡,其引起的非可控性炎症是“炎-癌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浊”“毒”“瘀”等病理产物的微观体现。本文通过探究细胞焦亡与“炎-癌转化”之间的关系,总结中医药通过诱导细胞焦亡以延缓“炎-癌转化”的研究概况,阐明病机演变规律,发现细胞焦亡所引起的非可控性炎症是“炎-癌转化”的重要因素,“炎-癌转化”阶段机体多处于正虚邪恋,邪气渐盛,气血津液失调的状态,热毒、痰饮、瘀血等为本病病因,亦为病理产物,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兼扶正固本,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精准辨证,分阶段灵活选用清热、活血、解毒、滋阴、健脾等法,以奏效机。  相似文献   

5.
从血脂代谢紊乱起始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进展中存在着一定的病机演变规律,即谷气过旺,消耗不足,是血脂增高及脂质代谢紊乱形成的始动病机环节;气化失司,膏脂凝结,是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及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病理基础;脂浊壅滞,聚结肝胞,是高脂血症及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主要病机;脾运失健,痰瘀互结,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的病理基础和病机关键;痰瘀郁热,积损肝络,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病理关键及其预后转折点。其中脾失运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程进展的关键因素,而气化失司则贯穿与整个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徐洪涛  袁成业  肖香群 《光明中医》2014,29(11):2392-239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其中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中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是由于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而致痰浊内生,气血痰瘀相互搏结,瘀阻肝络.因此肝脾脏功能失调是本病病机的关键,痰湿、瘀血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孙建光教授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为气血津液病变范畴,其病位在肝,与脾、肾密切相关,脾失健运,痰湿瘀浊内生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和重要环节之一,临证以健脾化浊为主要治法,善用经验方健脾化浊饮,临证中西汇通,力求药精方简效宏。  相似文献   

8.
细胞焦亡是一种依赖于半胱氨酸依赖性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家族(Caspase)的调控性促炎形式的细胞死亡,其特征在于孔道形成,质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和促炎症介质进入细胞间质,导致炎症和细胞死亡。其中炎症小体激活Caspase-1对于细胞焦亡及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这种病理机制与中医"痰瘀毒"在AS中的致病机制相符合。因此,从"痰瘀毒"病机探讨细胞焦亡在AS中的作用,可为中西医结合防治AS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总结薛博瑜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的用药经验。方法:整理薛教授治疗NASH的病案、医论,分析、总结其对NASH病理机制的认识和治疗该病的用药经验。结果:薛教授认为脾虚失健运,肝气郁结,导致痰湿瘀滞中焦,留滞肝脏是NASH的基本病机。治疗采用疏肝健脾、化痰祛湿活血诸法,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用药,标本兼治,使湿祛痰清,气行血畅。结论:薛教授所立治则合理,潜药组方严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细胞焦亡又称细胞炎性坏死,其形态学特征、发生及调控机制不同于凋亡、坏死等细胞死亡方式,是近年来发现并证实的一种依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的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研究表明,细胞焦亡与肝脏疾病发生过程密切相关,在酒精性肝病(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和肝癌等病变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焦亡主要通过经典途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化Caspase-1,进而裂解效应蛋白消化道皮肤素D(GSDMD),释放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促炎细胞因子引起肝细胞炎性损伤,进而促进肝病的发生发展。临床上使用中药治疗肝脏疾病疗效独特,不良反应较低。中药干预肝脏疾病后,其阻断细胞焦亡信号通路方式为①抑制NLRP3炎症小体多蛋白复合物的组装和激活;②降低Caspase-1或Caspase-4/Caspase-5/Caspase-11的活性;③抑制GSDMD的裂解,减少IL-18和IL-1β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通过这几个方面阻断焦亡信号通路,减轻肝脏炎症程度,从而发挥抗肝病作用。因此,深入研究细胞焦亡有利于认识肝脏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增强或抑制焦亡可能为中药防治肝病提供新策略。目前针对经典焦亡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NLRP3炎症小体成为中药抗肝病靶点之一。该文简要概述了细胞焦亡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对近年来中药单体、复方、有效部位和提取物的干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探索细胞焦亡致病机制及中药治疗肝脏疾病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UC)主要发生于结直肠,该病病理机制复杂,与肠道的不可控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当前,西医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减轻肠道炎症,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遏UC的进展,但不良反应较大。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中医药防治UC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显著降低该病复发率。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可破坏细胞结构,释放胞内促炎物质,介导UC肠道免疫反应。研究人员认为中医药对细胞焦亡的干预主要表现为促进细胞焦亡(损其有余)和抑制细胞焦亡(补其不足),这与调节阴阳相一致。其中,中药主要通过抑制细胞焦亡(补其不足),减轻肠道免疫反应,起到治疗UC的作用。近年来,业界开展了大量研究探索中药通过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焦亡通路治疗UC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LRP3焦亡通路是中药治疗UC的关键靶通路。但目前尚缺乏关于中药抑制NLRP3焦亡通路进而治疗UC的全面系统的总结。该文以“细胞焦亡”“NLRP3”“溃疡性结肠炎”及“中药”等为关键词,检索和分析近年来该领域中英文文献,发现调控NLRP3焦亡通路的中药主要包括清热燥湿类、调和气血类、行气通腑类和健脾祛湿类,这可为科研...  相似文献   

12.
细胞焦亡属于一种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机体重要的天然免疫反应,在抗击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医药在防治类风湿关节炎中具有独特优势,如何利用细胞焦亡理论指导中医药有效防治类风湿关节炎是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该文从细胞焦亡理论概述、作用机制和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基于细胞焦亡理论的中药活性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发现细胞焦亡的发生与胱天蛋白酶-1(Caspase-1)依赖的经典型炎症小体通路和Caspase-1非依赖的非经典型炎症小体通路有关,细胞焦亡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治疗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将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同时对中药干预细胞焦亡发挥生物活性的整理发现,诸如苗族药验方四大血、独活寄生汤、石榴苷、芍药苷单体衍生物等多种中药有效成分,均能够通过调节细胞焦亡发挥抗风湿等生物活性,为细胞焦亡理论的深入研究及指导中医药防治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理论了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细胞焦亡是区别于细胞凋亡、坏死、细胞增多症、铁死亡和自噬的一种新型炎性胱天蛋白酶(Caspase)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焦亡依赖于Caspase蛋白家族的激活,切割关键介质蛋白使细胞膜形成孔隙,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8成熟并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产生级联炎症反应。胃癌是一种恶性的消化道肿瘤疾病,具有难治愈、预后差、放化疗并发症多等特点。目前胃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细胞焦亡与胃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这种新型的死亡方式被广泛关注。细胞焦亡对于胃癌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释放促炎细胞内容物来放大或维持炎症,诱导细胞的“炎-癌”转化;另一方面细胞焦亡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胃癌生存率。近年来,中医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成为研究热点,并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因此,以中医药调节细胞焦亡作为切入点可能是未来治疗胃癌的新方向。基于上述研究,该文总结了细胞焦亡关键蛋白与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归纳了中药复方及中药活性成分通过介导细胞焦亡通路,减轻胃黏膜损害,降低胃癌发生率,以及预防肿瘤转移与复发的作用,以期为今后探索细胞焦亡机制和中医药治疗胃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四川中医》2021,39(7):104-107
目的:观察调脂理肝汤及调脂理肝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痰湿瘀阻证型的疗效。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辨证属于痰湿瘀阻证型患者1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治疗组A治疗方案为调脂理肝汤(150ml, tid),治疗组B治疗方案为调脂理肝汤(150ml, tid)联合穴位埋线治疗(1次/2周);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口服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湖南千金协力药业有限公司)150mg, tid。观察时间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肝功能、B超、肝脏弹性指数等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A、B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影像学指标改善情况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组与B组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但治疗B组对体重的控制优于治疗A组,体重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脂理肝汤及调脂理肝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痰湿瘀阻证型具有良好的改善症状、保肝降脂及改善肝脏形态作用且无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生活的最主要的慢性肝病。近年来,中医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中逐渐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本文基于NASH临床典型证候分析,并运用“以方测证”的病机研究方法,结合团队近年来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立法的祛湿化瘀方对NASH的临床疗效及基础研究成果,提出“瘀热蕴结于肝”是NASH的基本病机。并尝试从NASH的病理特点及祛湿化瘀方的药理靶点进行传统病机理论的现代诠释,以期为中医药防治NASH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理和痰湿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中医学对脂肪肝病因病机的阐述,探讨嗜食肥甘厚味、肥胖、痰湿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是由于饮食不节,嗜食肥厚,形体肥胖,致使肝气郁滞、脾失健运、痰湿阻络,痰瘀互结于肝而成,治疗注重疏肝解郁、化痰祛湿、活血化瘀,强调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可达到满意的治疗目的。结论:痰湿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治疗中若能重视痰湿这一关键因素加以辨证施治,则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目前最普遍的肝脏疾病之一,炎性反应是NAFLD由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重要机制。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受多种因素调控,可触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与细胞焦亡。当体内NLRP3炎症小体调控机制失衡,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引起细胞损伤,甚至形成不可逆的组织病变,加快肝脏损伤。目前,NLRP3炎症小体已作为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引起广泛关注,但关于中医药通过调控NLRP3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仍较少。综述了NLRP3炎症小体主要的激活途径、NLRP3炎症小体影响NAFLD进程的机制、中医药在NAFLD中对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国内外研究进展,为今后基于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细胞焦亡是近些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与多种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如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目前,关于细胞焦亡的研究多集中于动脉粥样硬化、肿瘤、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梗阻性肾病等,而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开展的关于细胞焦亡研究较少,尤其是通过诱导细胞焦亡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但也有部分研究已经证实,细胞焦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反应及子宫内膜迁移关系密切,化瘀解毒类中药如赤芍、丹参、金银花、血竭、莪术等则具有抗感染和抑制子宫内膜细胞迁移的作用。因此,化瘀解毒类中药是否通过基于细胞焦亡而发挥上述作用,最终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将会成为今后新的研究方向,以便更深层次、更广维度的基于细胞焦亡角度探讨中医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完美结合,为临床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肝作为一种常见病,其致病机制与多种因素、作用靶点相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证存在与实验指标、肠道菌群结构、炎症与免疫细胞因子、FXR受体等方面的密切相关性,通过分析讨论将有助于阐明非酒精性脂肪痰湿证代谢变化特征及致病机制,进一步明确此证型的治疗侧重点,为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新的思路及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理和痰湿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中医学对脂肪肝病因病机的阐述,研讨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代谢性疾病肥胖也已成为社会面临的疾病难题,探讨嗜食肥甘厚味、肥胖、痰湿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是由于饮食不节,嗜食肥厚,形体肥胖,致使肝气郁滞、脾失健运、痰湿阻络,痰瘀互结于肝而成,治疗注重疏肝解郁、化痰祛湿、活血化瘀,强调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可达到满意的治疗目的。结论:痰湿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治疗中若能重视痰湿这一关键因素加以辩证施治,则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