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成药用于辅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口服中成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6对数据进行传统Meta分析以及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5项研究,包括复方海蛇胶囊、天智颗粒、银杏叶、六味地黄丸等8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认知评估:在改善简易智力状态评分方面,最优的前3种干预措施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处方药>红景天胶囊联合处方药>六味地黄丸联合处方药;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方面,最优的前3种干预措施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处方药>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处方药>复方丹参片联合处方药。(2)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最优的前3种干预措施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处方药>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处方药>天智颗粒联合处方药。(3)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最优的前3种干预措施为银杏叶联合处方药>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处方药>天智颗粒联合处方药。(4)在不良反应方面,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的前3种方案为天智颗粒联合处方药>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处方药>银杏叶联合处方药。结论 中成药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或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用处方药,且安全性较好,未观察到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但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故结论仍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孔繁婷  任鹏  王薇  朱贝贝  刘凯 《中草药》2024,55(4):1281-1296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不同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搜集建库至2022年11月28日所发表的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RevMan 5.3、Stata 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7项RCTs,共8 775例患者及8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方面,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脑心通胶囊联合西医常规、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西医常规;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是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脑心通胶囊联合西医常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常规;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是脂必泰胶囊联合西医常规、麝香保心丸联合西医常规、血脂康胶囊联合西医常规;在改善心绞痛疗效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是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西医常规、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常规;在改善心电图疗效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是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常规、银杏叶片联合西医常规、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在增加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是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银杏叶片联合西医常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常规;在安全性方面,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少于对照组。结论 不同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有效且各有优势,但由于纳入的研究少,研究质量一般,不同治疗方案间疗效排序差异大,以上排序结果还需今后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研究松龄血脉康胶囊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揭示松龄血脉康胶囊在体内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C18 RRHD色谱柱(150 mm×2.1 mm,1.8 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质谱数据以正、负离子2种模式获得。对灌胃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混悬液后的大鼠血浆和松龄血脉康胶囊提取物进行分析和比对,初步确定松龄血脉康胶囊中的化学成分、血浆样品中的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结果 根据保留时间和多级质谱碎片比对,初步鉴定出松龄血脉康胶囊中的76个成分,以及灌胃松龄血脉康胶囊后大鼠血浆中的20个移行成分,包括9个原型化合物和11个代谢物。结论 初步鉴定出松龄血脉康胶囊化学成分及其在大鼠血浆中的移行成分,为进一步的药理学和活性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纪新  张旭明  王文茹  邱林杰  张晋  谢雁鸣 《中草药》2023,54(17):5684-5702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临床常用口服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有关中成药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时间跨度为建库至2022年11月10日;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 4.2.1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7项RCTs,总样本量5200例,涵盖10种口服中成药(木丹颗粒、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通心络胶囊、津力达颗粒、糖脉康颗粒、复方血栓通胶囊、复方丹参滴丸、通脉降糖胶囊、脑心通胶囊、血塞通胶囊)。在改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木丹颗粒+常规治疗(conventional treatment,CT)相对较优;在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通心络胶囊+CT相对较优;在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方面,木丹颗粒+CT、复方血栓通胶囊+CT相对较优;在安全性方面,17项研究报道了共计17例不良反应发生,且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治疗,在其基础上联用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改善周围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方面均有优势,其中木丹颗粒+CT各项疗效结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排名相对靠前,且安全性较高,可能为最佳治疗方案,但由于不同干预措施纳入研究质量和方法学的局限性,所得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解小龙  孟甜甜  李婷婷  杨芩瑜  李明轩  高颖 《中草药》2021,52(14):4277-4288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法比较不同三七类口服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1年3月,4种三七类口服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经预先设定的纳排标准筛选后,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协作网研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研究质量,运用STATA16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项研究,共2787例患者,均为开放临床对照试验,涉及西医常规治疗(conventionalWesternmedicine,CWM)、血栓通胶囊(XueshuantongCapsule,XC)、血塞通软胶囊(Xuesaitong Soft Capsule,XSC)、三七通舒胶囊(Sanqi Tongshu Capsule,STC)、复方血栓通胶囊(Compound Xueshuantong Capsule,CXC)5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当疗程≤15d时排序为:CWM+XC(85.7%)CWM+CXC(61.9%)CWM+STC(57.2%)CWM+XSC(43.3%)CWM(2.0%);当疗程15 d时排序为:CWM+CXC(82.7%)CWM+STC(66.1%)CWM+XC(65.8%)CWM+XSC(34.1%)CWM(1.3%)。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当疗程≤15d时排序为:CWM+CXC(88.8%)CWM+XC(77.5%)CWM+STC(51.1%)CWM+XSC(20.3%)CWM(12.3%);当疗程15 d时排序为:CWM+XC(93.9%)CWM+STC(70.2%)CWM+CXC(43.9%)CWM+XSC(32.2%)CWM(9.8%)。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排序为:CWM+STC(70.1%)CWM+XSC(68.6%)CWM+XC(52.6%)CWM+CXC(51.7%)CWM(7.0%)。定性分析显示三七类口服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三七类口服制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当治疗疗程较短时,建议优先选择血栓通胶囊;当治疗疗程较长时,建议优先选择复方血栓通胶囊或三七通舒胶囊,患者获益的可能性最大。但因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不高,故需要样本量更大、质量更高、设计更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作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理气活血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7月。筛选出理气活血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和R3.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8个研究,总样本量7 467例,干预措施包括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理气活血滴丸、冠心丹参滴丸、心可舒片、血府逐瘀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共8种理气活血类中成药。结果显示,心绞痛疗效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速效救心丸(0.815)>复方丹参滴丸(0.804)>银丹心脑通软胶囊(0.801)>冠心丹参滴丸(0.447)>心可舒片(0.444)>血府逐瘀胶囊(0.378)>理气活血滴丸(0.247)>复方丹参片(0.063)。心电图疗效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速效救心丸(0.790)>冠心丹参滴丸(0.784)>血府逐瘀胶囊(0.734)>理气活血滴丸(0.569)>心可舒片(0.519)>银丹心脑通软胶囊(0.362)>复方丹参滴丸(0.242)>复方丹参片(0.000)。综合2个结局指标,速效救心丸、冠心丹参滴丸、血府逐瘀胶囊疗效较佳。结论: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可优选速效救心丸,但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该结论仍需开展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松龄血脉康胶囊和血脉通胶囊对小鼠体内卡马西平的药动学过程影响。方法:将昆明种雄性小鼠分为5组,分别灌胃给予卡马西平(120mg/kg)、卡马西平(120mg/kg)+盐酸川芎嗪注射液(40mg/kg)、卡马西平(120mg/kg)+松龄血脉康胶囊(900mg/kg)、卡马西平(120mg/kg)+血脉通胶囊(500mg/kg)、卡马西平(120mg/kg)+维拉帕米(30mg/kg),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小鼠血样和脑组织,经处理后进行HPLC分析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和脑组织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图,采用DAS2.0统计学软件计算主要的药动学数据。结果:与小鼠单一灌胃给予卡马西平的药动学参数相比,联合给予川芎嗪后,卡马西平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改变;联合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后,小鼠血浆药动学参数Cmax增加了25.9%(P<0.05),其与参数无明显改变,但是小鼠脑组织药动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联合给予血脉通胶囊和维拉帕米后,卡马西平除Tmax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以外,其余药动学参数均发生显著变化。结论:血脉通胶囊(500mg/kg)可以显著影响卡马西平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松龄血脉康胶囊(900mg/kg)则可以促进卡马西平在小鼠脑组织的分布,建议二者与卡马西平联用时加强临床观察,必要时监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或降低卡马西平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降压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相关研究及证据质量,进行证据综合及更新,形成专家共识,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库等数据库,检索降压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收集时间为从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使用Cochrane Handbook 6.3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软件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证据综合,使用循证实践指南研发工具(GRADEprofiler)3.6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基于德尔菲法经过2轮投票,形成专家共识。结果 共纳入64篇文献,文献质量评价及偏倚风险结果显示,70.31%(45/64)的研究为有一定风险,29.69%(19/64)的研究为高风险。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中成药联用常规西药治疗可明显降低收缩压、舒张压,提高降压有效率,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内皮素-1含量及中医证候积分。Egger''s检验结果显示,松龄血脉康胶囊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天麻钩藤颗粒降低收缩压、舒张压,提高降压有效率;心脉通胶囊降低收缩压,提高降压有效率,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松龄血脉康胶囊提高降压有效率和心脉通胶囊降低舒张压,存在明显发表偏倚。GRADE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证据多为B、C级证据。最终形成4条推荐强度为强推荐的推荐意见,14条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的推荐意见。结论 与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对比,降压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在改善血压,提高用药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其疗效优势推荐强度多为弱推荐,仍需更多高质量循证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脉通胶囊(XMT)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血脉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105,210,420 mg·kg-1)。血脉通胶囊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建立AMI模型。记录结扎前及结扎后15, 30, 60, 90, 120 min,24 h心电图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和模型组比较,血脉通胶囊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对抗AMI心电图J点的上抬;模型组大鼠心肌内膜局部排列紊乱,肌细胞显肿胀、坏死,外膜灶状坏死,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血脉通胶囊高、XMT中剂量组心肌总体病变较模型组轻,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不明显,肌细胞轻度肿胀、坏死。通过半定量统计分析显示心肌组织血管扩张充血程度、心肌间质水肿程度、心肌变性、坏死程度、炎细胞浸润程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脉通胶囊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致AMI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对不同口服中成药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1月所收录的口服中成药辅助治疗CP/CPP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Cochrane风险偏倚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Stata 1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3项RCT包含前列舒通胶囊、宁泌泰胶囊、前列倍喜胶囊、三金片等13种口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排名第1的干预措施为前列倍喜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降低疼痛症状评分方面,排名第1的干预措施为三金片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降低排尿障碍评分方面,排名第1的干预措施为热淋清颗粒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排名第1的干预措施为前列倍喜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降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总分方面,排名第1的干预措施为银花泌炎灵片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降低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方面,排名第1的干预措施为前列解毒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最少的干预措施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聚类分析显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常规西医疗效突出,安全性高。结论 口服中成药辅助治疗CP/CPPS能够提高综合疗效,降低患者NIH-CPSI评分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时,可优先选择前列倍喜胶囊或者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及文献质量等限制,结论有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李俊文 《河南中医》2016,(3):437-43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芪苈强心胶囊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38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芪苈强心胶囊口服治疗。结果:对照组中瘀血阻滞证有效率54.35%,气虚血瘀证有效率44.00%,气滞血瘀证有效率40.47%,瘀血阻滞证临床疗效优于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P0.05);治疗组中气虚血瘀证有效率62.50%,气滞血瘀证有效率44.19%,瘀血阻滞证有效率40.43%,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优于气滞血瘀证、瘀血阻滞证(P0.05);对照组瘀血阻滞证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P0.05);治疗组气虚血瘀证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气滞血瘀证、瘀血阻滞证(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瘀血阻滞证冠心病疗效显著,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片的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吴乃峰  闫希军 《中成药》1993,15(8):24-25
通过对4种药理指标比较了新型复方丹参滴丸与原剂型片剂的作用。结果发现滴丸对主动脉舒张作用比片剂起效快6倍,适用于心绞痛的急性发作。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滴丸的疗效高于片剂,同样剂量0.4g/kg,滴丸1期心电异常的抑制率为62.5%,而片剂为37.5%,2期心电异常抑制率滴丸为62.5%,片剂为50%。此外,滴丸对冠脉流量的增加率也优于片剂,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滴丸与片剂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柱切换法在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建立一种复方丹参滴丸(丹参、三七、冰片)中丹参素在人血清中高效的色谱分析技术.方法:采用柱切换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血清中的丹参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本文的分析条件下,丹参素在24h内稳定;线性范围为0.0248~0.3720μg,方法平均回收率99.0%,精密度和重现性的RSD%分别为2.45%(n=5)、1.01%(n=5).丹参素的代谢过程为"单室模型",半衰期为5.54h.结论:方法简便灵敏,为复方丹参滴丸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药物监测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丹参胶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仇洁  黄敬辉 《中成药》1992,14(11):4-5
本文采用制药新工艺制备复方丹参胶丸,克服目前复方丹参片在制剂、质量上存在的某些缺点。在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临床观察等方面均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15.
沈戈  葛丽萍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12):42-43, 4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活动平板试验阳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46例活动平板试验阳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80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峰值及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①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为83.33%;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活动平板试验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活动平板试验阳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且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庆余肾气丸,复方丹参片中氰戊菊酯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敏娟  虞云龙 《中成药》1995,17(5):34-35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庆余肾气丸、复方丹参片中氰戊菊酯顺、反式异构体,方法的检测极限可达5.6×10~(-3)~1.0×10~(-2)μg/g;添加回收率稳定在87.88%~94.59%;检测变异系数为1.22%~7.09%,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庆余肾气丸、复方丹参片中氰戊菊酯残留量远低于世界各国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姚丽梅  黄海定  朱伟 《中成药》2012,34(9):1648-165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硫酸氢氯吡格雷抗高血脂症小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氯吡格雷组、高脂饲料+复方丹参滴丸组、高脂饲料+联合用药组。给药2周后采血,测定各组小鼠血脂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的血小板功能。结果氯吡格雷对高血脂症小鼠的体质量和血脂水平没有影响。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血脂症小鼠体质量没有影响,但可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升高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影响。高血脂症小鼠活化血小板比例(45.75±6.9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02±5.86)%(P<0.01)。氯吡格雷和复方丹参滴丸均可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的活化血小板比例和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增强氯吡格雷降低活化血小板比例、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结论高血脂症小鼠的血小板处于高活化状态;复方丹参滴丸和氯吡格雷均有抑制高血脂症小鼠血小板活化的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复方丹参滴丸能显著增强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Aim of the study

Significant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K/PD) interactions between various herbal products and warfarin have recently been reported.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s (CDDP), a Chinese herb medicin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teracts with warfarin when administered concomitantly.

Materials and methods

Each day for 7 days two groups of rats were treated orally with CDDP (50 mg/kg and 250 mg/kg, twice dail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imilar treatment with appropriate volumes of water only. Sixty minutes after the final daily administration of CDDP or water, an aqueous solution of warfarin (0.2 mg/mL) was given to each rat at a dose of 1.0 mg/kg, an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0, 0.5, 1, 2, 4, 8, 12, 24, 36, and 48 h after warfarin-treatment. The concentration of warfarin in blood plasma was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Prothrombin time (PT) in blood plasma was measured using thromboplastin reagent.

Results

Excellent linearity was found between 0.05 and 10 μg/mL with a lower limit of quantitation (LLOQ) of 0.05 ng/mL (r > 0.999); moreover, all the validation data including accuracy and precision (intra- and inter-day), were within the required limi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PTmax and AUCPT 0-∞ between the two CDDP-treated groups and the control. Besides, there was little alteration in any of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warfarin between the two CDDP-treated groups and the control.

Conclusion

The concomitant application of CDDP and warfarin did not give rise t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harmacodynamics of warfarin, and practically no effect on its pharmacokinetics. It was speculated that the PK/PD interactions between CDDP and warfarin was likely to be negligible as long as the patients took CDDP at a normal dose.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降糖、降脂和降压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次/d,15粒/次口服,疗程为24周;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以及眼底镜行眼底检查、眼底照相、眼底造影等,以观察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眼底病变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微血管瘤、出血斑、渗出及黄斑水肿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更显著地减少DR患者眼底微血管瘤数目、眼底出血面积、眼底硬(软)性渗出和眼底黄斑水肿面积。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丹参胶囊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春芳  李锐 《中成药》1993,15(12):30-31
采用离体大鼠Langendorff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复方丹参胶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本品能降低缺血再灌后室颤发生率;促进再灌后冠脉流量的恢复;防止再灌后心肌收缩力和左室内压的下降;能降低心肌再灌后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的生成量,增加心肌再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提示:本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