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随症加减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T、APTT、TT水平均较治疗前稍延长,FIB水平稍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较好,且不影响患者凝血功能,不会增加出血风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电脑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联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凝血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及APT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FI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T、TT及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肿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抗凝抗纤溶治疗,治疗组同时辨证给予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临床疗效及症状变化情况,并检测PLT、Fbg、APTT、PT、FDP、D-二聚体。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变化及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快(P<0.05);治疗组PLT、Fbg、APTT、PT、FDP、D-二聚体等实验室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恶性肿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溶栓汤预防外伤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于医院外科住院的需要进行皮瓣移植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手术以后均接受医用射灯照射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于术后当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次/d,连续使用7 d。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汤剂活血溶栓汤加减口服。疗效与对照组相同。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统计显示,在两组临床总优良率比较中,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68.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组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中,治疗组在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改变,而对照组则较治疗后下降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两组用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中,治疗组在治疗后PT及APTT数值无明显改变,而对照组则较治疗后增加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活血溶栓汤对于外伤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防治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赵忠东  孙东亮 《新中医》2017,49(9):63-66
目的:观察基于祛瘀生新原则应用复元活血汤对手指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均急诊或择期行手指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复元活血汤,比较2组治疗效果,比较其纤维蛋白原(Fb)、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栓素B2(TX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2组疼痛度、手指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同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Fb、ESR、TXB2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而VEGF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b、ESR、TXB2较对照组低,VEGF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均降低,而手指功能评分、SF-36评分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指功能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耐药菌株1例,肝肾功能异常2例;对照组出现血管危象及耐药菌株各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6.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祛瘀生新原则应用复元活血汤可提高手指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效果,同时改善患者血流变指标,降低疼痛,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辅助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赣州蓉江新区人民医院和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抗凝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5例)。两组均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肝素抗凝,观察组采用RCA。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总胆红素(TBIL)水平、透析时长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均短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APTT、PT及TT均短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透析时长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中采用RCA效果良好,能够降低TBIL水平,改善患者凝...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合桃红四物汤防治手外伤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疗效。方法:56例手外伤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予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28例予川芎嗪注射液合桃红四物汤,两组均治疗7天后根据断指再植的综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凝血功能观察组、对照组同组用药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4%和85.71%,两组疗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合桃红四物汤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成活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接受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患者简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持续给药1周。随访3~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皮瓣肿胀程度、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皮瓣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PT、APTT、FIB水平[(17.84±2.45)s、(35.38±3.14)s、(2.24±0.17)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3.07±2.69)s、(41.56±3.34)s、(2.79±0.3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瓣下积液、动静脉危象的总并发症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提高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成活率,减轻术后皮瓣肿胀程度,改善凝血指标,降低血管危象、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低分子肝素(LMWH)辅助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泉州德诚医院收治的76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按照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和观察组(38例,常规治疗方案联合LMWH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血脂、不良反应以及炎症因子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APTT、TT、PT均更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在对高脂血症患者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LMWH辅助治疗,可以调节患者APTT、PT、TT水平,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减轻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分析指皮瓣转位术对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患者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宁德市闽东医院 2012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40 例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患者,按救治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20 例。 对照组开展游离植皮治疗,观察组施行指皮瓣转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手术、治疗满意度、手指 功能及外观恢复等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5.00 %,高于对照组的 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 %,低于对照组的 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手指功能及外观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指皮瓣转位术用于指端指腹皮肤缺损 救治,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手术、住院、手指功能及外观恢复等时间更短,患者治疗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孙冰  邓家刚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2):1615-1616
对于平性药药性的认识历代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尚缺乏关于平性药配伍的专题研究.作者就平性药药性特点在方剂配伍中的体现做了探讨,认为:平性药与他药配伍后在"整体取性"、"相关奏效"、"中介调节"3点的体现尤为突出;通过配伍可以体现平性药"体平用偏"、"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点;气味配伍是体现平性药"调整阴阳"、"以偏纠偏"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名老中医结构化病历数据库,开展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适用性研究。方法:采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录入医案,使症状、舌脉等临床信息形成关系数据库。结果:A组按照《标准》判断与其符合者为155例,符合率为16.01%(155/968),175诊次,符合率为9.35%(175/1870);B组按照《标准》判断的结果98.34%与专家判断一致,同时,《标准》将1.66%的诊次判断为肝脾不调证。结论:证候诊断标准与专家判断符合率低,标准不能适应临床实际的需要,今后应采用专家共识结合临床实际数据的方法,研究形成基于不同层次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4.
杨金萍 《中医教育》2008,27(2):26-28
《金匮方论衍义》对《金匮要略》的注释发微有许多独到之处:“以经释经”,藉《内经》《伤寒论》发阐《金匮要略》;注重对仲景脉象的阐释发挥;注重病证辨证,强调病因与体质因素;方论阐发,精见独到。由于此书为注释《金匮要略》第一家,故对后世《金匮要略》的注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邓华亮 《中医药学刊》2006,24(1):121-122
学术性是中医药学存在的基础与发展的根基,本文试从重视中医药学术传承、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紧密联系临床实践、夯实学术立足之本,加强科研创新工作,积极倡导学术自由,衔接学术产业链条、反哺中医药学术发展等4个方面就促进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养血补肾方药女贞孕育汤对人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和雌孕激素受体、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服用女贞孕育汤3个周期的人LH-2时相的子宫内膜活检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结果服用该汤后的内膜增生反应明显增强,组织增殖活性旺盛,ER、PR、PCNA、VEGF、VEGFR、bFGF/FGF、EGFR、PDGFR共8种观察因子或受体的表达强度均明显增强,表明该汤具有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发育、促进DNA合成、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作用.结论补肾填精养血活血的女贞孕育汤对子宫内膜的调节促进作用是助孕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药中药化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药中药化”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就其临床探索过程中观察到的若干现象,介绍了该命题的由来以及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认为用中医药学的理论与观点去研究临床广泛存在的西医药学现象,有可能既丰富和深化中医药学内容,也将为西医药学从微观走向宏观提供思路与方向,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260例中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潘明继  李永辉 《中医杂志》1996,37(4):218-220
从1975~1988年对260例中晚期大肠癌进行规范性治疗,根据病情不同,分别施行根治术、姑切术或仅作改道术。术后配合中西医药和化疗,部分病例配合放疗。治疗结果,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56.12%、21.73%,平均5年生存率为52.78%。对术中发现45例肝转移,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5年生存率为22.2%。以上各项生存率及疗效均比国内有代表性单位采用纯西医治疗者为优。  相似文献   

19.
与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不同,肿瘤是一种阴阳合体的邪气,具有生命属性.恶性肿瘤阴盛而阳亢,故生长快而易丁走窜,最耗气血,是谓之癌症;良性肿瘤阴盛而阳微,生长慢而倚伏不移,少伤气血,多属古人所谓积证.瘤体寄生于体内.与五脏六腑血脉相连,类似一个病理性脏器.肿瘤的发生是由于脾胃功能失常,造成清浊相干,营养机体的精微物质中混杂有...  相似文献   

20.
少阳经连结了胆和三焦,位于三阳的半表半里之间,具有气血水火枢转和通道的功能,能够宣通、升发、疏调人体的气血津液。少阳病多为枢机失运,正邪分争,气血水火交郁,寒热虚实,偏颇不定等病理演变。其证候以气机的郁滞和水液的停滞为主要特征。足少阳胆的病变从气机的郁而不畅(小柴胡汤证)到滞而不通(大柴胡汤证),甚而气结(柴胡加芒硝汤证);手少阳三焦的病变则主要是三焦气、水通道的郁滞,表现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