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杀死自己的孩子,特别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常人往往难以接受与理解。办案部门及当事人亲属等也常疑是精神异常问题,而提请司法精神病鉴定。该类案件因为案情较特殊,社会负面影响较恶劣等,如何进行司法精神病的科学鉴定,相关问题值得探讨。现将我所组织鉴定的4例案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沈均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1):85-85,I0002
司法精神病鉴定是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当事人的委托,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运用专门的知识或技能对诉讼仲裁中所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定的活动,鉴定结论具有法律证据作用。司法精神病鉴定活动的最基本主体一司法鉴定人,其政治品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的高低是保证鉴定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家对司法鉴定机构及鉴定人的资质准入、职业类别及范围均有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复习近10年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有关丈献,结合个人长期司法精神病鉴定实践,对性自我防卫能力的法律基础、概念、以及评定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案件中,许多被告人存在精神上的问题,不仅涉及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还对刑事诉讼程序有重要影响。美国刑事辩护律师估计,重罪案件中有8/15的被告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1]。在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因受审能力而委托作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较少[2、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30例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鉴定诊断排前3位的依次为精神分裂症(19.2%)、精神发育迟滞(15.4%)、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13.9%);进行刑事责任能力评定者占70.8%,其中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占32.6%,限制责任能力占29.4%,无责任能力占38.0%。结论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中以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例居多,鉴定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首位。  相似文献   

6.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是刑事诉讼法的重点修改部分,相关法律也对此做了完善,但在实际的强制医疗程序中,由于精神病鉴定的主观性较强,使得鉴定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精神病鉴定启动难、容易重复鉴定、结论不一致和鉴定意见质证难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强制医疗程序中精神病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促进精神病鉴定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探讨我院自1993-2001年期间司法精神病鉴定特点。方法 以宁夏成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我院贯彻、执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开始,回顾性连续9年委托鉴定354例,对各种鉴定情况中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在案例数量、文化程度、案件性质、鉴定诊断、责任能力等项目中男女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 鉴定案例有其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凶杀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当事精神疾病患病情况。方法 对我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60例凶杀案件当事进行精神疾病患病情况分析。结果 60例凶杀案件当事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达84%,其中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为多见。中青年精神病人作案占84%;农村病人作案占66%。结论 本资料中的凶杀行为与病情有关,对家庭、社会危害性极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精神障碍责任能力的评定状况。方法对38例司法精神病责任能力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鉴定诊断精神分裂症居首位(26.3%)、精神发育迟滞次之(21.1%);责任能力评定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占36.8%,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占36.8%,无刑事责任能力占26.3%。结论精神疾病诊断与刑事责任能力之间无必然因果关系,应根据被鉴定人精神病理内容与案件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评定刑事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1日后,按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号、28号决议规定,当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有争议时鉴定医生必须出庭质证.为此,作者对第九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海某医院提供的未讨论的1例典型的鉴定案例进行评析,探讨精神医学鉴定医生应如何应对国家这一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司法鉴定中有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的被鉴定者未能被早期识别的原因。方法对司法鉴定中22例人格障碍和16例人格改变的被鉴定者的既往诊疗史中精神病性及器质性症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有人格障碍的被鉴定者大多数在违法前精神方面问题未得到诊治,人格改变者多在违法前被诊断患器质性疾病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问题。结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应详细分析既往史,严格区分被鉴定者的人格异常种类,以便做出正确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司法精神病鉴定特点。结果 精神发育迟滞占同期鉴定案例的16%,以年龄在15—29a女性为多见。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性自卫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部分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为主;中度和重度精神发育迟滞以无责任能力、无性自卫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为主。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涉及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有一定特点,其责任能力和性自卫能力评定分歧较大,鉴定时应掌握全部材料作综合分析,并重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  相似文献   

13.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55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精神病司法鉴定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与精神疾病和案件侦破、司法判决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1996~2002年间55例鉴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鉴定者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年龄多为青壮年。性格内向暴躁、残忍、多疑孤僻,送检单位公安机关居多,提出鉴定的亲属居多,鉴定无精神病者占38.18%。结论 在刑事案件中被鉴定人为逃避刑事责任经常伪装精神病,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为司法公正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司法精神医学初鉴质量的因素及需注意解决的问题。方法对273例初鉴案例运用分类统计法对影响司法精神病初鉴质量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送鉴卷宗材料不齐全、临时申请鉴定、办案人员主观性倾向等非技术性因素为主要影响初鉴质量的原因,与鉴定人员精神医学诊断水平及行为责任能力评定等技术性因素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强化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法规、完善鉴定程序及文书管理等是提高司法精神医学初鉴工作质量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服刑人员服刑能力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56例服刑人员服刑能力的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例服刑人员中男性占94.87%,委托鉴定的原因中失眠、言语行为异常占78.85%,抢劫罪和盗窃罪共占61.54%,刑期或残余刑期多为5 a-20 a,无服刑能力者占56.41%,有服刑能力者占43.59%;鉴定为精神疾病者占58.97%,神经症、人格障碍及无精神疾病者占41.03%.应激相关障碍者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重复鉴定结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鉴定为精神疾病者多无服刑能力,对拘禁性精神障碍不提倡保外就医.  相似文献   

16.
杨建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153-5153
2005—02—28全国人大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司法医学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我区2005-10正式成立了司法医学鉴定中心,司法医学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业性问题进行鉴定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法医物证鉴定和法医毒物鉴定。现就4a来如何做好司法医学鉴定的举证工作,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应激相关障碍共病问题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相关障碍(SRD)是精神科常见疾病,是指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据病程、临床表现的不同,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将SRD分为:(1)急性应激障碍(ASD);(2)急性应激性精神病(ASP);(3)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4)适应障碍(AS)。在CCMD-3及ICD-10中应激相关障碍、癔症及神经症属同一编码类疾病,临床上上述疾病症状也常相互混淆(如应激相关障碍中就常出现部分癔症及神经症症状),因在发病原因、病理机制、疾病过程及转归治疗等方面有很大的相同处,所以诊断上并不是很重要,然而在司法精神病鉴定诊断时,不同的诊断,差别巨大,也易引起争议。是否存在SRD中有癔症、神经症症状的现象,怎样认识这一问题,这种现象在临床工作中未引起重视,但在司法精神病鉴定时则必须正视,不可回避,然而在工作中常易产生意见分歧,在重复鉴定时,结论差异很大,下面就我院鉴定工作遇到的相关案例预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犯罪动机与责任能力评定状况,为责任能力评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犯罪动机与责任能力评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将犯罪动机分为病理性动机和非病理性动机,非病理性动机中具有现实动机者91.6%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8.4%评定为限定责任能力;病理性动机者96.1%评定为无责任能力,3.9%评定为限定责任能力;非现实非病理性动机者100%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结论 犯罪动机对责任能力评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并非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19.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自1998年执行以来,各省(市)对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也都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定,这对规范此项工作的进行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较之已往有了较大的改进。虽然如此,在实际鉴定工作中仍遇到了一些有关规范管理工作方面值得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索列几条,并提出建议。 一、关于鉴定机构的确认 1997年新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和1999年《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三十九条:“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  相似文献   

20.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心理测验的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心理测验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教育医学、军事、体育等科学领域中,更成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辅助检查,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工作必须建立在法律与临床精神医学的双重基础上,两者缺一不可,司法精神医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精神病患者在法律方面的有关问题,心理测验本身是一个复杂行为过程,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其测验结果可决定被鉴定者直接利益。本文把我们近几年在这项工作中实施的心理护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报告如下。1 对 象  自1990年1月至1997年8月我中心心理测验室共给166例被鉴定者(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