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物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及其引起的肺栓塞 (PE)并不常见 ,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卒中并发症。有充分的证据表明 ,抗凝治疗可降低卒中后DVT和PE的危险性 ,但这种益处会被严重出血的风险所抵消。用物理方法 (如用于腿部的加压袜 )预防DVT和PE不会引起任何出血风险 ,对某些内科和外科患者有效。我们试图评价物理方法在卒中患者中的作用。目的 :评价物理方法预防近期卒中患者DVT和致死或非致死性P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检索策略 :检索了Cochrane卒中组试验资料库 (最后检索时间 2 0 0 1年 10月 )、Cochrane对照试验资料库 (1999年第 3期 )…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卒中患者极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DVT是肺栓塞 (PE)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卒中后的病死率、致残率与DVT密切相关。急性卒中好发于老年人 ,卒中后多合并言语、智能障碍 ,而且DVT、PE的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 ,误诊和漏诊率极高。TCD、12 5I纤维蛋白原扫描、增强静脉造影、D 二聚体检测、MRI等是目前主要的检测手段 ,但各有优缺点。抗凝、溶栓治疗是降低卒中后DVT的主要方法 ,但可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卒中患者极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VT是肺栓塞(PE)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卒中后的病死率、致残率与DVT密切相关。急性卒中好发于中年人,卒中后多合并言语、智能障碍,而且DVT、PE的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误诊和漏诊率极高。TCD、^125I纤维蛋白原扫描、增强静脉造影、D-二聚体检测、MRI等是目前主要的检测手段,但各有优缺点,但各有优缺点。抗凝、溶栓治疗是降低卒中后DVT的主要方法,但可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每年诊断肺栓塞(PE)的患者超过50万例,中国目前还没有PE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急性PE的临床表现变化很大,如果不治疗,PE的病死率可高达30%,死因主要是复发栓塞。但若诊断准确治疗有效,病死率下降最低可达1%。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需要抗凝治疗;但抗凝容易引起出血。若诊断不准确而盲目抗凝,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迅速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可谓生死攸关。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龄、肢体偏瘫、脱水、血管壁损伤等自身特异性,卒中易引起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DVT是指血液在静脉内的非正常凝结,阻碍静脉回流,血栓脱落可形成血栓性栓塞,引起PE、心肌梗死和卒中,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可使病死率增高.文章对卒中后DVT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创伤患者可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DVT和PE的发生与下述因素有关:外伤治疗时限制活动;静脉内皮受损;休克和(或)灌注不良可能引起的高凝状态。尽管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预防和诊断仍有争议,抗凝治疗对多数PE患者已成为常规疗法。当抗凝治疗有禁忌症或并发症时,可选择腔静脉中断(用Greenfield过滤)方法防止再发性或原发生PE。抗凝对DVT和PE是经典(标准)疗法,但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作者总结创伤合并PE患者的抗凝治疗经验,以确定并发症的发生率,确定适于早期施行腔静脉中断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肺栓塞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深静脉血栓 (deepvenousthrombosis ,DVT)的预防〔1,2〕  对肺栓塞 (pulmonaryembolism ,PE)高危患者采取预防DVT的措施是防治PE的最有效方法。已有一些药物和机械性方法 ,可单独或联合应用 ,对预防DVT是安全有效的。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 ,髋关节手术后发生DVT的危险性约为 5 0 % ,膝关节置换手术发生DVT的危险性更高 ,因此 ,对进行髋或膝关节重建手术的患者推荐较积极的预防措施。PE是DVT的潜在致命性并发症 ,采用恰当的预防方案可减少死于PE的患者数。尽管有研究结果和一致推荐的预防用药方案 ,但在高危住院患者中 ,DV…  相似文献   

8.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但心脏疾病患者风险更大。众所周知,血液凝块会引起心脏病发作和中风,但大部分人们没有意识到,它们还会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简称VTE)。在静脉血栓栓塞中,血液凝块会减缓或阻止静脉内血液的流动,最常发生于腿部(称为深静脉血栓或DVT)或肺部(称为肺栓塞或PE)。  相似文献   

9.
背景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是无活动能力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本文阐述了欧洲卒中组织(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ESO)关于无活动能力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VTE预防的指南.有关出血性卒中的指南已发表.方法 一个多学科小组确定了相关问题并使用推荐意见分级评估、制定和评价系统根据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制定推荐意见.本文经过ESO内部及外部评审,并得到ESO指南委员会和ESO执行委员会批准.结果 我们发现的主要是中等质量证据,包括评估梯度压力弹力袜(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GCS)、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以及使用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类肝素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但未发现评估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ES)的随机试验.我们推荐临床医生对无活动能力的患者使用IPC,但不应使用GCS.在无活动能力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如果降低VTE风险的益处足以抵消其使用导致的颅内外出血风险增高,则应考虑使用UFH(5 000 U.,2~3次/d.)、LMWH或类肝素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如果确定具有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指征,应考虑使用LMWH或类肝素而非UFH,因为前两者能更明显地降低DVT风险,使用更加便利,人员成本更低,患者舒适度更高(每天仅需注射1次.),但这些优势应与LMWH和类肝素的更高颅外出血风险、更高药物成本以及在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中使用的相关风险进行权衡.结论 IPC、UFH或LMWH和类肝素可降低无活动能力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VTE风险,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价NES是否有效.其中证据最强的预防手段是IPC.需要更好的方法在卒中发病后最初数周内根据VTE风险和抗凝药的出血风险对患者进行分层.  相似文献   

10.
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肾病综合征 (NS)高凝状态所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肺栓塞 (PE)的发生率 ,抗凝治疗的指征和临床效果。方法  5 4例NS患者 ,男性 31例 ,女性 2 3例 ;平均年龄 (44 13± 15 88)岁 ,2 4小时尿蛋白 (8 4 3± 5 6 4 ) g ,血浆白蛋白 (2 0 4 8± 5 4 1) g/L。采用巨聚合人血清白蛋白 (99mTc -MAA)核素深静脉造影(RNV)及肺显像诊断下肢DVT和PE ,并评价低分子量肝素 (LMWH)皮下注射和口服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诊断下肢DVT4 1/5 4例 ,占 76 % ,有临床表现者占 14 8% ;PE 32 /5 4例 ,占 5 9 2 5 % ,有临床症状者占 7 4 %。PE由下肢DVT引起的占 70 7%。经LMWH治疗后 ,无 1例患者死于肺栓塞。结论 DVT是NS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RNV能早期诊断下肢DVT和PE ,尽早抗凝治疗能改善NS的预后 ,降低PE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卒中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为房颤)的主要并发症。心力衰竭、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及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与房颤患者卒中的风险相关,此外,临床上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也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相关。筛选房颤患者并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方法评估其卒中的危险性,无论是对于抗凝治疗预防卒中事件,还是对于减少抗凝治疗引起的出血风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又称"非激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再发VTE风险明显高于具有可逆性危险因素的VTE患者,但低于患有癌症的VTE患者[1].停用抗凝药物后再发VTE的风险表现在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发生率上是相同的,1年时的累积再发风险为10%,5年时为30%,10年时为50%[1-2].由于目前尚未确定对特发性近端DVT或PE治疗多长时间更为合理,所以有很多随机试验对此组患者进行了不同抗凝治疗持续时间(如3个月比12个月)或有时限的治疗与无限期治疗的比较研究[3-8].本文对特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不同时限抗凝治疗的风险和获益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静脉造影图像上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密度与DVT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PE)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中,患者被分为两组:DVT合并PE组(A组)和单纯DVT组(B组)。记录两组患者wells评分、血栓密度比(DVT患者血栓内CT值/周围静脉CT值),统计分析ROC曲线,评估血栓密度比和Wells是评分对PE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 合计纳入86名患者,男性51例,女性35;A组54例,B组32例;平均年龄为60±17岁。A组平均血栓密度比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53.6%±12.4和42.8%±11.9;P<0.001)。在多变量分析中,Wells得分>4(优势比,12.0;95%可信区间:3.0,47;P<0.001)和高血栓密度比(优势比,1.1;95%可信区间:1.0,1.2;P=0.001)是PE的独立预测因子。高血栓密度比的预测效能(ROC曲线下面积0.74;95%可信区间:0.63,0.85;P<0.001)比Wells评分(ROC曲线下面...  相似文献   

14.
据Stroke报道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 ,血中细胞纤维连接蛋白 (c Fn)水平较高可预测出血风险。确定哪些患者出血 (卒中溶栓治疗最可怕的并发症 )的危险性高可改善治疗的风险效益比。血液c Fn浓度在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的患者中明显较高 ,因而可能是确定溶栓治疗出血高危患者的一种有用指标。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进行溶栓治疗能减轻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 ,是惟一经美国FDA批准治疗缺血性卒中的药物 ,而且必须在症状发作 3h内使用。然而 ,tPA同时也可能增加脑出血的风险。还有证据表明 ,tPA可间接地引起血管细胞损伤。C Fn…  相似文献   

15.
27例老年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2~3 w易于并发肺栓塞(PE),危及患者的生命,且DVT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为了进一步提高对DVT和PE的认识,现将我院确诊的DVT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最严重的危害是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PE)。自2001年10月以来,我们共为57例DVT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均未出现PE。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美国医师学会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诊疗指南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医师学会和美国家庭医师委员会近期公布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指南。该指南的目的是总结现有的证据,主要是针对初级医疗保健人员提供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合理建议,帮助临床医师理解和应用不同的诊断工具,如D-D imer和超声,以及识别高危的临床特征。VTE包括DVT和PE。根据美国的资料,每年发生的VTE约60万例,因漏诊未得到治疗的患者中,26%将发生致命性血栓事件,还有26%的患者再次发生非致命性血栓事件而最终致死。存在于膝以上的血栓易合并PE,小腿部的血栓发生PE的风险较低,但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经血管造影确诊的98例老年DVT患者,分为合并肺栓塞(PE)组和无PE组;依据血栓形成部位不同,分为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组,并给予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抗凝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含量,并比较组间D-二聚体表达有无差异。结果合并PE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无PE组(t=6.424,P0.001;χ~2=12.086,P0.001);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组溶栓抗凝前D-二聚体含量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5),治疗后各组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DVT患者若D-二聚体阴性,可基本排除合并PE;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DVT患者D-二聚体表达及阳性率逐渐升高;DVT溶栓抗凝过程中D-二聚体动态变化与血栓演变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19.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治疗的效果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和高龄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华法林可以显著降低房颤病人卒中风险,预防血栓形成,但同时亦会增加出血风险。在对房颤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前,应对其卒中及出血风险进行慎重、严格的评估,并且在华法林抗凝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值,及时调整剂量。在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群体中,亦应对卒中高危患者进行术后长期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0.
德国Essen大学神经科教授Hans-Christon Diener博士5月13日在第13届欧洲卒中大会上报告,ximelagatran预防心房颤动(AF)患者的卒中与华法林同样有效,但引起的出血却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