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度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l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结合腰大池引流综合治疗(治疗组),将其疗效与2006年1月-2009年1月行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24例患者(对照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综合治疗组脑室系统通畅时间、脑室血肿清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重残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尸〉O.05)。结论早期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结合腰大池引流综合治疗可以降低脑积水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是脑室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配终池持续引流术治疗中、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中、重度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2)采用侧脑室引流配合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n=42)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欧洲卒中量表(ESS)7,14,28,90 d后总生活能力(ADL)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3.8%,对照组总有效率3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侧脑室引流配合终池持续引流术治疗中、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在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单侧或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第2d开始行腰穿脑脊液置换。结果40例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的病例,存活31例(77.5%),死亡9例(22.5%)。结论应用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预防重型脑室内出血后延期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将52例重型脑室内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4例)双侧侧脑室持续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向腰蛛网膜下腔注入尿激酶及生理盐水;B组(28例)治疗采用双侧侧脑室持续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比较两组延期性脑积水发生的比例。结果 A组发生延期脑积水6例(25%),B组为21例(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2.94,P〈0.01)。结论 对重型脑室内出血患者在脑室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向腰蛛网膜下腔注入尿激酶及生理盐水。能降低延期性脑积水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和真菌感染的常见疾病,临床上极易把后者误诊为前者;而结脑同时合并隐脑者较为少见,其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死亡率高。我们收治3例临床确诊的结脑合并隐脑患者,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对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今后脑室内出血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患者120例纳入到研究对象之中。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止血药、降压药、利尿药等,对照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使用传统的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5 d、10 d后脑室内积血的清除情况及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综合以上指标评定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5 d、10 d后,治疗组脑室内积血的清除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后的康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是一种有效地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内灌注乳酸红霉素同时联合限制饮食治疗自发性乳糜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发性乳糜胸患者23例,12例采用单纯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内灌注乳酸红霉素治疗(A组),另11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限制患者饮食(B组),比较2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90.9%)优于A组总有效率(75.0%)(P〈0.01),不良反应低于A组。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内灌注乳酸红霉素同时限制饮食治疗自发性乳糜胸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相关问题。方法:对20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行微创侧脑室额角穿刺引流.同时经粉碎针注入尿激酶进行纤溶治疗。结果:20例中,17例引流效果好,术后第4天脑室内积血减少50%。第7天12例血肿基本消失,5例血肿减少80N以上,有效率为85%,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早期微创脑室引流及尿激酶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皮下置管负压引流联合无针缝合器在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切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共823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其中84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情况。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41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43例采用充分引流后传统方法缝合治疗记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共407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41例采用皮下置管负压引流联合使用无针缝合器治疗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愈合时间,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结果所有84例结直肠肿瘤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经上述处理后共4例发生愈合不良,其中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4.65%(2/43),观察组为4.88%(2/4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9)。对照组术后愈合时间为(19.7±1.7)d,观察组为(9.1±0.8)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若早期发现,行皮下置管负压引流联合无针缝合器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可以达到感染切口延迟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10.
0引言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并与非高压氧治疗进行比较,同时分析病程、年龄、治疗次数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995/2000本院儿科收治300例脑瘫患儿,纳入标准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HBO组)和非高压氧治疗组(NHBO组)。HBO组200例,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0.5岁45例,0.5~1.0岁76例,1~3岁51例,>3岁28例。高危因素:窒息90例,早产及低体重儿50例,颅内出血2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双针鞘内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脑穿刺针行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脑室内血性积液同时作双针鞘内脑脊液置换术治疗46例脑室出血患者,与以往单独行脑室穿刺引流治疗的48例脑室出血患者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及脑积水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存活40例,死亡6例.而对照组存活33例,死亡15例,死亡率分刖为13%和31.3%.结论:侧脑室穿刺联合双针鞘内脑脊液置换术疗效优于单独侧脑室穿刺引流术.  相似文献   

12.
双侧侧脑室前角引流治疗脑出血的护理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311800)杨丽琴郭小红本院应用CT定位对脑出血致全脑室出血患者行急诊锥颅双侧侧脑室前角引流78例,取得良好效果。护理在该组病例的抢救和治疗上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有关护理及措施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3.
脑室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前瞻性研究脑室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病人(26例)行颅骨钻孔侧脑室内置管持续外引流3d,对照组(30例)为内科保守治疗的病人。结果 治疗组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死亡4例(13%)。治疗组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3.8%,对照组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13%和2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室待续外引流可应用于临床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的评价。【方法】对96例脑出血破入脑室者采用血肿穿刺抽吸的同时联合侧脑室穿刺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对照组80例单纯应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2%、38.8%(P〈0.01).病死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19.8%、61.2%(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联合侧脑室穿刺引流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方法简捷.疗效确切,病死率及致残率都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术治疗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侧脑室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比75.0%,P〈0.05),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7%比17.5%,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14.8%比37.5%,P〈0.05)。结论对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较内科保守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再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脊液肌酸肌酶同功酶BB(CK—BB)、腺苷脱氨酶(ADA)和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小儿脑膜炎患者139例,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病脑组)43例、结核性脑膜炎组(结脑组)45例和新型隐球菌型脑膜炎组(新脑组)41例;另选同期的健康体检儿童48例为健康对照组。利用罗氏MODuLAR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结果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CK.BB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ADA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脑组AD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脑和新脑组升高不显著。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IgM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脑和新脑组的CK—BB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P均〈0.01)。结脑组的ADA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和新脑组(t=-21.03,P〈0.01;t=-23.17,P〈0.01)。结脑和新脑组的IgM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P均〈0.01)。结论小儿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可反映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状况,联合检小儿脑脊液三项生物指标水平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在出血性脑卒中破入脑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破入脑室患者46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25例,行腰大池外引流治疗,采用美敦力EDMS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系统,调节控制引流量,每日120~200 m L,分3~4次释放,持续引流7 d;对照组21例,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未行腰大池外引流。结果:观察组患者未出现颅内感染,平均住院时间14 d,出院时头颅CT复查显示:25例脑内及脑室内血肿均完全吸收,其中只有3例出现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9.5 d,出院时头颅CT复查显示:21例脑内及脑室内血肿基本吸收,其中8例出现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结论: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破入脑室的患者,选择性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可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单纯血肿穿刺引流、一侧或双侧侧脑室穿刺引流、血肿穿刺+侧脑室穿刺引流,辅以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56例自发性脑出血并脑室出血。结果恢复良好13例(23.2%),中度残疾21例(37.5%),重度残疾14例(25.0%);植物生存2例(3.6%);死亡6例(10.7%)。结论微创钻(锥)颅血肿穿刺、脑室穿刺溶血引流+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我科于2002年以来对300例患有外伤性、白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及合并三、四脑室积血铸型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152例)和对照组(148例),均给予止血、抗纤溶、降低颅内压、降低血压、降低脑氧耗量、清除脑氧自由基、促进损伤神经组再生的治疗。治疗组应用腰大池引流技术,对照组应用常规腰椎穿刺置换脑脊液。比较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的有效必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应用腰大池引流技术治疗下腔及脑室内积血患者总有铲率达97.37%,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0.5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腰大池引流技术明显优于腰椎穿刺置换脑脊液技术。  相似文献   

20.
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成人结核性脑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常见而严重的疾患,在实行化疗以后病死率仍在10%~30%。对一些并发持续性高颅压、进行性脑积水、脑疝的结核性脑膜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引起结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选择了本院1995年10月至1998年7月入院的结脑患者,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结脑患者,男45例,女39例,年龄19~54岁,平均36.5岁。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0~54岁,平均37岁;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19~50岁,平均34.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