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反射波增强指数(AI)与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4-6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地区参与调查研究的社区居民1 752例,年龄23~90岁,平均(59.82±11.88)岁.应用科林HEM-9000AI检测仪测量AI,科林无刨动脉硬化测定仪VP-1000测量baPWV及踝臂指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采集双侧颈动脉图像,测量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ABI≤0.9组与ABI>0.9组、IMT≥0.9 mm组与IMT< 0.9 mm组比较,baPW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I75(心率为75次/min时的标准校正值)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与baPWV低度相关(r=-0.068,P=0.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心率、ABI和收缩压是AI的相关因素.结论 AI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且与baPWV的相关性较差,不能单独作为评价动脉僵硬度的敏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臂踝指数(AB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炎性介质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在此类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48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ABI、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血压等指标.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IMT、Hs-CRP、IL-6、收缩压和脉压均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ABI显著低于健康者(p<0.05).ABI与颈动脉IMT(r=0.401)、Hs-CRP(r=0.549)、IL-6(r=0.467)、收缩压(r=0.345)和脉压(r=0.354)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臂踝指数(AB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炎性介质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价有重要意义,其中臂踝指数无创、简便,适合在高血压人群中作为常规筛查手段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哇巴因水平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检测其体内内源性哇巴因水平,通过检测脉压指数(PPI)、踝臂指数(ABI)、踝动脉-肱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反映动脉弹性,并观察其与哇巴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内源性哇巴因水平与PPI及baPWV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6和0.618,P<0.05),与ABI呈负相关(r=-0.552,P<0.05).不同性别、吸烟与不吸烟、有糖尿病和无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哇巴因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哇巴因水平增高与动脉弹性减低呈正相关,性别、是否吸烟及是否患糖尿病与哇巴因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经冠脉造影,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47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冠脉正常组,两组均行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踝臂指数的测定。结果 (1)冠心病组IMT大于冠脉正常组IMT(P<0.01),ABI小于冠脉正常组(P<0.01)。(2)冠心病组IMT与ABI呈负相关(P<0.01),冠脉正常组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当发现有外周动脉硬化时就应行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以便降低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20-22+26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与高血压及其合并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 年1~11 月我院90 例住院高血压患者及50 例体检健康成人,前者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紊乱,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42)及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组(n=48),后者作为对照的非高血压组(n=50),分别采集各组受检者的血压、身高和体重资料,运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观察颈动脉(颅外段)内膜中层厚度(IMT),采用动脉硬化仪器测定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并对上述三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纯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单纯高血压组在BMI、baPWV 方面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组SBP、DBP、BMI、IMT 及baPW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SBP、IMT 及baPWV 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但ABI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PWV 异常增高与高血压显著相关,且与血压水平及其是否合并代谢紊乱呈正相关,而ABI 变化不显著。对于高血压患者,baPWV 指标可用于反应高血压水平及病变程度,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臂踝指数(AB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炎性介质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在此类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8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ABI、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血压等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IMT、Hs-CRP、IL-6、收缩压和脉压均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ABI显著低于健康者(p〈0.05)。ABI与颈动脉IMT(r=0.401)、Hs-CRP(r=0.549)、IL-6(r=0.467)、收缩压(r=0.345)和脉压(r=0.354)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臂踝指数(AB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炎性介质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价有重要意义,其中臂踝指数无创、简便,适合在高血压人群中作为常规筛查手段来推广。  相似文献   

7.
彭玲湘  范咏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04+1227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 320例住院患者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等血管病变项目检测,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管弹性状况。结果: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患病率持续上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龄是baPWV评价动脉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患病率随危险因素聚集个数的增加而上升(P<0.01);ABI异常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呈负相关。结论:动脉硬化检测在评价心血管病变的预后及预测急性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硬化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到本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08例进行动脉硬化检测,测定其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将检测结果与同期到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老年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baPWV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B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高血压病患者随着血压分级的升高, baPWV依序升高,ABI依序降低。(3)并发冠心病或脑卒中的高血压病患者,baPWV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ABI明显低于无并发症者。(4) baPWV重度异常组,同型半胱胺酸、高脂血症、并发冠心病或脑卒中、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明显高于baPWV轻度或中度异常组。结论:高血压是引起动脉硬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患者随着血压分级升高,动脉硬化程度加重;baPWV和ABI是冠心病或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高血压病患者危险因子越多,动脉硬化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评价AASI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自动测量装置测定baPWV。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正常组(n=28)、IMT增厚组(n=42)和斑块形成组(n=34)。根据动态血压参数按照文献方法计算AASI,比较三组的动态血压指标、AASI及baPWV,并对患者的动态血压参数、AASI、baPWV与颈动脉IMT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24 h脉压(24 hPP)在IMT增厚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AASI、baPWV在IMT正常组、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AASI及baPWV均呈正相关(r=0.604、0.587,P<0.01),AASI与baPWV呈正相关(r=0.0567,P<0.01)。结论24hPP、AASI以及baPWV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但AASI是更简易的评价早期动脉硬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张莹  李楠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32+35-32,35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及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对冠心病早期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33例受试者分为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别检测baPWV和ABI,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之间baPWV、ABI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PWV及ABI可反映冠脉病变的情况,无创的动脉硬化检测,将有益于冠心病的早期筛查,从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动脉僵硬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n=124)和维生素D非缺乏组(n=71),进行临床资料的数据采集,测定踝臂指数(ABI)、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维生素D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与维生素D非缺乏组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与维生素D非缺乏组ABI、baPWV、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与维生素D非缺乏组立位血管紧张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与ABI、颈动脉IMT呈负性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BI与血清25(OH)D独立相关(β=-0.227,P<0.05),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独立相关(β=-0.175,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维生素D缺乏患者动脉僵硬度增加,血清25(OH)D浓度是ABI、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维生素D与动脉僵硬度之间可能存在负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血管超声与动脉硬化检测指标踝臂指数(ABI)和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市第二医院进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320例患者,依据病变情况分为3组(无病变组、轻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比较各组间动脉硬化检查指标ABI和CAVI的差异,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探讨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组间AB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肢动脉病变与ABI呈负相关,而与CAVI呈正相关(P=0.00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糖尿病、脉压差是影响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ABI和CAVI可以作为筛查血管闭塞和动脉硬化的可靠指标,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高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早期无创动脉硬化检测结果指导下的诊断与治疗,对降低动脉硬化及其相关疾病发生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3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进行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检查及常规内科体格检查。对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分析baPWV、ABI数值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病治疗率及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9.3%vs 41.3%、9.63%vs 5.99%),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baPWV明显低于对照组[(13.94±5.66)m/s vs(16.12±6.36)m/s],动脉硬化及其相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6%vs 1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指标指导下的临床诊疗行为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率及控制率,改善baPWV、ABI,并可大幅度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日益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CKD患者的主要死因,而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是临床上常用的反映早期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在健康人群、高血压病及糖尿病人群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均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而在CKD患者中,Hcy、Cys C与动脉硬化的相关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CKD患者体内Cys C、Hcy水平与动脉硬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并符合CKD诊断标准的611名个体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并记录受试者的身高、体重、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等,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抽取受试者血液样本5 mL并检测Cys C、Hcy、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指标.留取受试者尿液,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baPWV、ABI.以受试者血中Cys C和Hcy水平的四分位数分组,并比较各组间baPWV和ABI异常的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ys C、Hcy与baPWV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ys C、Hcy对ABI、baPWV的影响.结果:在611例CKD患者中,435例(71.19%)baPWV异常,48例(7.86%)ABI异常.随着Cys C和Hcy水平的升高,baPWV及ABI异常的比例也逐渐增加.baPWV与Cys C(r=0.32)、Hcy(r=0.20)均呈正相关(均P<0.01).在校正性别、BMI、FBG等混杂因素后,Cys C(OR=6.54,95%CI:1.93~22.14,P<0.01)及Hcy(OR=1.08,95%CI:1.01~1.16,P=0.02)是baPWV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校正年龄、性别、BMI、FBG等混杂因素后,Cys C(OR=9.95,95%CI:2.84~34.92,P<0.01)及Hcy(OR=1.06,95%CI:1.01~1.11,P=0.02)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CKD患者中,动脉硬化指标baPWV、ABI与体内Cys C和Hcy水平显著相关.检测Cys C及Hcy的水平有助于对CKD患者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80例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测量踝部动脉和肱动脉血压,计算ABI;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n=46)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非AS组,n=34),比较两组的ABI变化;同时对AS组的ABI与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S组和非AS组分别有30例(65.22%)和12例(35.29%)患者ABI减低(P<0.05),两组的ABI分别为(0.79±0.08)和(0.90±0.16),P<0.05。在AS组中,ABI减低患者的IMT较ABI正常患者明显增厚[(1.20±0.16)vs(1.10±0.10),P<0.05],经直线相关性分析,ABI与IMT呈负相关(r=-0.452,P<0.01)。结论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BI明显减低,ABI与IMT呈负相关,高血压患者常规测量ABI对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肱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并探讨baPWV和ABI在老年患者动脉硬化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91例老年患者,男123例,女68例,平均年龄(71.73±7.95)岁,采用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分别检测患者血压、双侧baPWV和ABI。结果:老年患者中合并大动脉硬化者110例,总发病率为57.6%,与高血压病直接相关(P<0.05),其OR值为10.569,95%可信区间CI为4.748-23.527,而且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P<0.05);合并外周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者36例,发病率为18.8%,并且合并PAD与糖尿病直接有关(P<0.05),其OR值为4.383,95%可信区间CI为1.974-9.733(P<0.001)。结论:baPWV和ABI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无创性、敏感性指标,两者相互结合可以有效地评估老年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张宾美  蔡杰  林东红 《海南医学》2013,24(8):1134-1136
目的初步探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治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技术检测86例GDM孕妇患者及75例同期健康孕妇的肱-踝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及脉压指数(PPI),对相关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GDM组与正常对照组的baPWV、ABI和PPI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妊娠期糖尿病组ABI<0.9的9例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其中6例患者动脉血管分叉处有斑块形成。结论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能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合并的动脉硬化和可能存在下肢动脉病变,为临床进行及时有效的诊疗提供较好依据,对疾病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用血压超声测量仪测量ABI值,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管腔狭窄程度等。根据ABI值分为ABI异常组与正常组,分析异常组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ABI的相关性。结果ABI异常组的颈内动脉内径小于ABI正常组(P〈0.05);ABI异常组IMT〈0.9mm检出率低于正常组,IMT〉1.2mm检出率高于正常组(P均〈0.05),两组IMT为0.9~1.2mm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ABI异常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的概率大。ABI值与颈内动脉的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ABI值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ABI有助于临床初步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关系.方法 对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8例健康老年查体者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与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血压参数显著增高(P<0.01);动脉弹性指数baPWV显著增高(P<0.01),ABI显著降低,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和动脉弹性指数baPWV和ABI相关(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明显下降,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与动脉弹性相关,可能参与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改变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PA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3组,对照组为40例踝臂指数(ABI)正常的健康者,糖尿病无PAD组为42例ABI≥0.9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PAD组为33例ABI<0.9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3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超声检测参数;并对ABI和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合并PAD组和糖尿病无PAD组IMT较高,颈总动脉阻力指数升高,舒张期最大峰值流速及血流量明显下降,糖尿病合并PAD组IMT比糖尿病无PAD组高。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ABI与IMT呈明显负相关(r=-0.412,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颈动脉内膜增厚,当合并PAD时其颈动脉内膜增厚更加明显,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与IMT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