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男,74岁。因头痛伴口角歪斜1d就诊。查体中枢性面瘫。头颅CT:平扫,见右枕顶约8.0cm×6.0cm×6.0cm类圆形均匀高密度占位,与颅骨有粘连,其CT值与颅骨接近;骨窗,见右枕顶类圆形混杂密度影,肿瘤周边为高密度,中心为混杂密度。MRI检查:平扫见右枕顶类圆形等短T1、等短T2混杂信号区,病灶边缘不规整,内部信号混杂,大脑镰左移,且与矢状窦关系密切,肿瘤前部脑水肿明显,MRI增强扫描示病灶在板障下部分不均匀轻度强化,余肿瘤区无强化。DSA:未见明显供瘤血管。手术:肿瘤位于右侧枕顶部,硬脑膜部分侵蚀缺损,局部颅骨增生明显,肿瘤呈灰红色,包…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8岁.因"发作性头晕3 d加重半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无外伤病史.头颅CT示右顶骨占位,骨质局限性稀疏,内见栅栏状改变,呈"日光放射征",膨胀性生长(图1).头颅MRI示顶骨条状异常信号,约5.4 cm × 1.3 cm×2.6 cm大小,T1WI 及T2WI 均呈高信号,其内信号欠均匀,呈不均匀强化.头颅MRA示未见颅内血管明显异常.诊断:右顶骨海绵状血管瘤.术中见顶骨局部呈紫色改变(图2a),沿病灶周边铣开骨瓣约6 cm×8 cm大小,并向周边咬除硬化颅骨至正常骨结构,病灶位于骨瓣中央,呈暗红色蜂窝状,内板受累明显,外板未见明显侵蚀(图2b),硬膜未见明显受累.同期以钛板做颅骨修补.术后CT示病变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3.
<正>1 病历摘要 (图 1)男,24岁;自诉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晨起突感头晕,无耳鸣、恶心感,持续约5 min后缓解,此后症状间断发生,晨起多发,体位突然改变时可诱发头晕。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行头颅CT及MRI检查示右枕部大小约2.0 cm×1.5 cm占位病变,头皮局部隆起,颅骨完全破坏,深达硬脑膜外,以"右枕部颅骨肿瘤"入院。心电图、胸片、血生化、血常规与止凝血均未见明显异常,选择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质软如泥状,灰白色,肿瘤全切,硬脑膜未见异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77岁。因发现头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伴疼痛1 w于2012年8月28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顶枕部正中头皮隆起,扪及一大小约3 cm×4.5 cm质韧包块,活动差,有压痛,皮温不高。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体型消瘦。血常规示:淋巴细胞正常。头颅CT示:顶枕部大范围骨质破坏吸收,其周围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图1)。胸部CT示:纵隔内淋巴结肿大。腹部B超:未见异常。头颅MRI示:顶枕部靠左侧颅骨内板处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大小约2.4 cm×4.3 cm,T1加权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74岁。因发现左顶枕部渐增性肿物10年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顶枕部头皮下有一蚕豆样大小之肿物,继而逐渐增大,近3个月肿物破溃,伴疼痛,遂来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正常位置甲状腺,未触及肿物;左侧顶枕部见一隆起肿物,局部破溃,有脓苔,伴压痛,触之大小为10cm×10cm×10cm,活动度差,质地稍韧。颅骨平片示左顶枕骨有9.5cm×10.5cm骨质破坏区。CT平扫:左顶枕骨大片状骨质破坏,相应部位有8.5cm×6.6cm×11cm的软组织肿块,向颅外突出,边缘有环形高密度影。初步诊断颅骨肿瘤。全麻下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8岁。因头晕伴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查体:视乳头水肿,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颅脑CT平扫:左中颅窝占位病变,中心低密度,颞骨鳞部骨质破坏穿透颅骨板,病灶周边骨壳样改变。增强扫描:病灶周边软组织均匀强化。MR I:左中颅窝底肿瘤,4 cm×4 cm×6 cm大小,前达颞下颌关节,后达颞骨岩部,大部分骨质被肿瘤代替,颞叶脑组织被推挤,病灶大部分等T1稍短T2信号,前上可见长T1长T2液样信号。增强MR I:肿瘤实质部分较明显强化,信号较均匀。外上角有硬脑膜尾征。拟诊:“左中颅窝骨巨细胞瘤”。术中见左中颅凹底肿瘤突破颅底及颞骨鳞部骨质,骨缺…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53岁.因左额肿块逐渐增大6个月入院.该患者1997年因"胃出血"在外院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病理结果未能查实.查体:左额肿块约4 cm×3 cm,质韧,移动度小,皮肤色泽正常.耳后、颈项、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不肿大.头颅CT:左额骨呈虫蚀状骨质破坏,内外板皮质不连续,外板见类三角状骨膜增生,肿物向颅内生长,相邻近脑实质受压(图1).全麻下手术.术中见:肿瘤贯穿颅骨,向外侵犯颞肌筋膜,向内与硬脑膜粘连,压迫脑皮质,没有侵入脑实质内.肿瘤呈紫色,质韧,境界清,无明显包膜.将肿瘤及周边3 cm的颅骨和肉眼所见累及的颞肌筋膜、硬膜一并切除.修补硬膜及缺损的颅骨.病理:肿瘤细胞为小圆形,形态大小较为一致,呈实性巢团,菊形团样或弥漫性排列(图2).间质血窦丰富,肿瘤组织侵犯骨组织及颞肌筋膜.免疫组化: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嗜铬素ACgA( -),轴突体素Syn(+)(图3),CD56(+).诊断:神经内分泌癌,肿瘤侵犯骨组织及颞肌筋膜.术后头颅X线平片见颅骨多发斑点片骨质破坏.B超见肝内遍布大小不等类圆形高回声团块.术后8d转肿瘤医院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8.
病例报告 患者 男,19岁.因枕部皮下包块逐渐长大10年加重2个月入院.查体:枕部头皮下巨大肿物,触之较软.入院后行头颅CT扫描示:枕部跨横窦颅内外沟通巨大占位病变,枕骨中央偏右侧不规则缺损,缺损骨缘内外板障分开、变薄、破坏,肿瘤呈高密度灶;颅骨CT三维重建见枕骨右侧呈不规则骨缺损,周围有明显骨质硬化区,病灶部位骨质破坏.头颅MRI检查示:枕部跨横窦颅内外沟通巨大高T2信号囊肿样病灶,边缘光整,周围大范围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侵入后颅窝,枕叶、小脑受压;增强后肿块部分边缘呈弧线样增强.根据患者的病史结合查体及头颅CT、MRI检查,临床诊断:枕部跨横窦颅内外沟通巨大占位病变,表皮样囊肿?入院后在全麻下行枕部跨横窦颅内外沟通巨大占位病变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1病历资料女性,22岁。出生后发现左枕部有一核桃大小头皮肿块,柔软并下坠,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大,波及左颞顶枕,影响容貌。体检:智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左颞顶枕见悬垂袋巨大头皮肿物,约15cm×10cm,边界清楚,质软,无压痛及波动感,无血管杂音,表面皮肤呈赫色,较粗糙。其深部枕骨缺损,范围约10cm×9cm,上界在上项线上1cm,内侧界位于中线并有骨质增生。胸背部及四肢有咖啡斑及雀斑,有多发性皮肤软疣。头颅MRI示左枕颅骨缺损,左侧小脑半球萎缩,其后方见巨大囊性病灶,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囊性病灶通过缺损骨窗向外膨出,边界清楚。MRV…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摘要男,14岁,因发现枕部肿块20d入院。体格检查:枕后隆突处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4cm×4cm.质地软,边界欠清,有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颅脑X-线平片及CT检查显示枕骨类圆形骨质破坏,边界不清楚。颅脑MRI显示枕后隆突处类圆形骨质缺损区,肿块不规则,向颅骨内外扩展,并以下方扩展明显,病变呈等T1、稍短T2信号,边界不清楚,邻近皮下软组织增厚;增强扫描示病变不均匀强化,皮下软组织及邻近脑膜有强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1岁。因头痛,头晕,双下肢乏力3个月于2005年6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颅神经检查正常,肌力、肌张力正常,无共济失调,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示:第四脑室内一类圆形占位,均匀一致稍高密度影,大小4.5cm×3.5cm×3cm,无钙化,边界清楚;MRI平扫加增强(图1):小脑蚓部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室管膜细胞瘤或胶质瘤,中度脑积水。行后颅窝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小脑蚓部,类圆形,大小约4.5cm×3.5cm×3cm,表面淡红色。基底部与枕大孔区硬脑膜粘连,血供主要来自硬脑膜。肿瘤质韧,予分块切除。术后1周复查CT(图2):枕部颅骨缺损,局部可见脑膜膨出,未见肿瘤残余。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女性,28岁,因发现右顶枕部无痛性肿物1年来诊,查体:右侧顶枕部有一直径约12cm隆起,质硬,局部皮肤无异常,余查体无明显异常。头颅X线片检查,右顶后部见一团片状密度不均匀,可见放射状骨针影突出于颅骨内板,周围软组织增厚。头颅CT检查示右顶枕骨弥漫性增厚,内外板间骨质增生呈放射状。诊断为颅骨血管瘤。患者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中见肿瘤呈灰红色烂鱼肉样,切除肿瘤至正常骨组织,并切除手术区域硬脑膜,形成直径14cm大小的骨及硬脑膜缺如,分别用三维成型钛板和脑膜卫士修补。术后病理诊断为脑膜瘤。结合术中所见确诊该患者为颅骨…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7岁,因右侧肢体麻木、乏力2天入院.体检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头颅MRI示左侧颞顶部颅板下方、大脑镰多发结节状、团块状、条状异常信号灶,部分病灶融合,较大处病灶约3.6c m×3.2 cm×4 cm,T1WI、T2 WI为等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左侧大脑半球脑膜明显强化.局部脑组织受压,左侧脑室轻度受压,中线结构受压右偏.患者无脑膜瘤及神经纤维瘤病家族史,入院后予手术切除肿瘤,术中见肿瘤位于左侧颞顶部大脑凸面并广泛浸润硬脑膜,其中颞部有大小约3cm×3 cm肿瘤,顶部有2处大小约3.5cm×4 cm肿瘤,呈膨胀性生长,顶部肿瘤位于大脑镰旁并侵犯上矢状窦,肿瘤血供丰富,质地中等.  相似文献   

14.
板障内慢性血肿少见,作者报告一例。 患者男,20岁,4年前因车祸轻度头部外伤,当时头颅X线检查无异常。1989年3月27日再次因车祸头部外伤来诊,体检:神经系统无异常。头颅X线片见右顶骨肥厚性改变,直径约5cm厚约3cm。头颅CT平扫:病灶中心为低密度,周边骨硬化,内板凸向内侧致边缘不规则,外板正常。MRI:T1加权呈高信号,中央为低信号;T2加权病灶为低信号,中央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中央区明显强化。手术所见:头皮和颅骨外板正常,整块切除坚硬的肿块,未伤及硬脑膜。内板表面略不规则,与硬膜无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颅骨尤文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男,22岁,因左额颞部包块进行性增大5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左额颞约10 cm×12 cm大小包块,质软,轻度压痛,边界不清,局部皮肤温度高,表浅静脉怒张。CT示左额颞颅内外占位性病变,颅骨反应性增生,轻度脑水肿(图1)。术中见肿瘤血供丰富,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质硬,部分组织坏死呈白色乳糜状,侵犯颞肌深层及颅骨,颅骨增生,翼点处骨质破坏约1.5 cm×2 cm,头皮下肿瘤通过其与颅内肿瘤相连;颅内肿瘤部分位于蝶骨嵴前后,大部分位于硬脑膜外,广泛侵蚀硬脑膜,向前下至颅前、中窝底,由脑膜中动脉供血。术中分块全切除肿瘤。病理诊断:尤文肉瘤(EW…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69岁。因“顶枕部肿块渐进性增大伴疼痛2年”入院。查体:右顶枕部可触及一大小约10cm×8cm的椭圆形肿块,质稍硬,有压乒乓球样感,与皮肤粘连紧密,瘤体表面光滑,有轻压痛,皮温正常,无红肿及发热,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未查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颅脑CT示:右顶枕部头皮下可见一椭圆形肿块大小约10cm×8cm×8cm,相应部位颅骨骨质破坏,肿块向颅内扩展,其内缘光滑,邻近脑组织受压,周围可见水肿带。术前行常规腹部(肝胆胰脾双肾)B超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各项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术中见肿块与头皮粘连紧密,不易分离,无包膜,瘤体血供…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43岁,因右侧眼眶肿痛2个月、加重1周入院,视物有重影,时有头晕、头痛.查体:右侧眼球明显突出.双侧眼球运动正常.视力无下降,视野无缺损.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头颅MRI显示右侧额部、右侧眼眶外侧壁及右侧眶内占位性病变,形态不规则,大小约4.5 cmx3.5cm×3 cm,呈等T1、稍长T2信号,右侧视神经受压;增强扫描后病灶呈明显异常强化,并可见局部脑膜强化(图1).头颅CT见眶外侧壁骨质受破坏(图2).术中见额角后颞肌下局部肌肉受侵犯,局部颅骨受破坏变软;咬除病变骨质后,见硬膜外肿瘤样增生物,质地较软,与硬膜粘连,但能分离:用微钻磨除额骨受侵蚀部分以及眶上板、眶外侧壁直至正常骨质,清除眶外侧增生物,暴露眶内容物.肿瘤全切,病理报告为腺样囊性癌.耳鼻喉科会诊未发现鼻咽部病变.术后嘱进一步行放射治疗,现随访中.  相似文献   

18.
颅内巨大硬膜外表皮样囊肿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男,34岁.间断性头痛半年入院.查体:神清语利,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左颞部类圆形低密度影:MRI示左颞部长T1,长T2类圆形信号影,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脏层包膜强化明显(图1).术前考虑左颞先天性肿瘤,但不排除陈旧性血肿.入院后行额颞开颅,肿瘤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颅骨受压变薄,周边骨质增生,大小9 cm×6 cm×5 cm,肿瘤包膜菲薄,呈灰白色,囊内容物呈豆腐渣状.术后病理确诊为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8岁.因发现头顶枕部肿瘤30余年入院.查体:头顶枕部有一约150.9cm×11.6cm×9.7cm大小肿块(图1),无触痛,活动度较大,与周围皮肤边界清楚,局部有破溃.CT显示肿瘤和颅内没有联系.人院诊断为头皮肿瘤,神经纤维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0.
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特殊表现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女 ,2 7岁。 12岁始右前额及右顶枕部逐渐出现骨性突起 ,诊断为骨纤症。后随年龄增长 ,肿块增大 ,入院前半个月右前额肿块迅速增大 ,局部有疼痛发热感。检查 :右顶枕部 10cm× 8cm骨性肿块 ,右额部及眉弓外侧亦有 6cm× 5cm软性包块 ,有压痛感。颅骨X线片 :右顶部呈象牙状骨性增生 ,但内板尚完整 ,右额部广泛骨质破坏 ,呈蜂窝状 ,蝶骨嵴与前颅窝底有骨性增生。肿块穿刺为血液向腔内注入泛影钠 2 0ml造影 ,见造影剂向瘤腔与附近骨板障渗透 ,但未进入静脉窦。在全麻下作开颅探查 ,术中发现右额部呈海绵状血管瘤样改变 ,其中夹杂有被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