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浆脑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智宇  高静 《吉林医学》2008,29(23):2221-2222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peptide,BNP)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慢性心衰患者30例正常对照测定BNP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显著升高,且随心衰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脑利钠肽明显增高,心衰组BNP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且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明显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呈正相关。结论:血浆脑利钠肽(BNP)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与心功能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将161例入选者分为正常对照组(42例)与HF组(119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并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LVEDd).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心力衰竭各组间BNP水平、LVEF、LVE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685, P<0.001),而与LVEDd呈正相关(r=0.624, P<0.001).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的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他汀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其心功能的变化,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浆BNP、LVEF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1).2组治疗后LVEF均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增加更明显(P<0.01).他汀组总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69.9%)(P<0.05).结论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 BNP)浓度水平对心力衰竭( HF)诊断及预后判定的作用。方法:符合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患者160例,按美国心功能分级标准( NYHA)进行心功能分级。 HF患者根据出院时血浆BNP浓度分为BNP﹤4000 pg/ml(A)和BNP≥4000pg/ml(B)2组,荧光免疫法测定160例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浓度,心脏彩超测定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2组患者因HF4周内再次住院率进行比较。结果:HF患者血浆BNP浓度4200.9±168.8pg/ml明显高于非HF组480.4+29.1pg/ml。随着HF的加重其浓度逐渐升高,HF患者血浆BNP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r=-0.67,P﹤0.01)。不同原发病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血浆BNP浓度≥4000pg/ml(B)组4周内再次住院率升高(P﹤0.05)。结论:血浆BNP浓度变化可作为心衰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一项临床便捷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20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3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他汀组10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其心功能的变化,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浆BNP、LVEF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1)。2组治疗后LVEF均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增加更明显(P<0.01)。他汀组总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69.9%,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检测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文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35-35,39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快速检测脑利钠肽(BNP)水平对心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3月~2008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呼吸困难患者54例,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36例,肺源性呼吸困难18例,均快速定量检测BN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水平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P〈0.01);心功能分级越重,BNP水平越高。结论快速检测BNP水平可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BNP水平越高,心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7.
胡丙清  陈森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686-1686,1748
目的研究慢性稳定性及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选择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96例,入院后均经心脏彩超检查。按NYHA分级,Ⅱ级40例,其中稳定性心衰14例,失代偿性心衰26例;Ⅲ级40例,其中稳定性心衰16例,失代偿性心衰24例;Ⅳ级16例,其中稳定性心衰4例,失代偿性心衰12例。采用美国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 BNP数值在NYHA分级Ⅱ、Ⅲ、Ⅳ各组间(包括稳定期、失代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及LVEF在慢性稳定性心衰组各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DD及LVEF在失代偿性心衰组各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钠肽的升高与NYHA分级成正相关,左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末期内径与慢性稳定性心衰分级成正相关,与慢性失代偿性心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含量及其与左心功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纳素(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122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并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其与LVEF呈负相关(r=-0.34,P<0.001),而与LVEDD呈正相关(r=0.65,P<0.001),治疗后随心功能好转BNP浓度下降,LVEF和LVEDD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脑钠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40例(NYHAⅡ级12例,Ⅲ级14例,Ⅳ级14例)为实验组,肺炎未合并心力衰竭患儿40例为对照组1,以健康患儿40例为对照组2。实验组在急性期(心力衰竭发作后6~12小时)和恢复期(心力衰竭完全缓解5天左右)检测脑钠肽,同时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照组1在入院时和肺炎好转5天左右检测脑钠肽,并同时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照组2测定脑钠肽及同时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三组脑钠肽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实验组急性期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I及对照组2;心衰患儿越严重,脑钠肽值越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越低;实验组恢复期脑钠肽较急性期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急性期明显增高;对照组1入院前及肺炎好转5天的脑钠肽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脑钠肽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脑钠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2)脑钠肽越高、LVEF越低,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钠尿肽家族成员包括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C型利钠肽、D型利钠肽等。收缩性心力衰竭或舒张性心力衰竭时体内存在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异常,其中BNP是目前最能反映心力衰竭(HF)程度的指标之一。研究证实BNP的生理作用主要包括利钠利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与D-二聚体(D-D)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设为观察组,并将同时间段内1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观察两组NT-proBNP、D-D水平差异,对比观察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NT-proBNP、D-D水平,分析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心功能分级、NT-proBNP及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高NT-proBNP水平以及高D-D水平均是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均>1;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升高,NT-proBNP及D-D水平相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与D-D检测对心力衰竭有着较高诊断价值,高龄、高NT-proBNP水平以及高D-D水平是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且伴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患者NT-proBNP与D-D水平相应升高,便于临床评定其心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与左心室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冠心病左心衰竭患者(试验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BNP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水平,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试验组患者随访12~21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血浆BNP、ET-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浆BNP、ET-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LVEF值显著降低,LVEDD值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血浆ET-1水平及LVEDD呈正相关(r=0.627、0.601,均P<0.01),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532,P<0.01),血浆ET-1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0.415、-0.437,均P<0.05)。31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19例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P<0.05)。结论血浆BNP、ET-1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血浆BNP水平对再发心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剑鸣 《当代医学》2013,(28):75-7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脑钠肽水平对判断心功能状态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增城市中新镇中心卫生院福和分院接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并对实验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NYHA心功能分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越高其血浆BNP水平越高,血浆BNP的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与LVEDD及LVESD则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较好地呈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功能状态,可用于该病的临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中脑利钠肽(BNP)浓度与老年心力衰竭心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96例老年心脏病住院患者根据有无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分为心衰组60例和非心衰组(对照组)36例。入院后用荧光免疫法测定患者全血BNP浓度;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袖缩短率(F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应用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LVM)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观察BNP与LVEF、FS、LVEDD、LVM、LVMI的相关性。结果BNP浓度心衰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BNP浓度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各心衰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NP与超声心动图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与LVEF及FS呈负相关(r=-0.59,r=-0.57,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57,P<0.01),与LVMI呈正相关(r=0.45,P<0.01)。结论BNP浓度可作为诊断心衰及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并与心脏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从小剂量(6.25mg,bid)逐渐加至靶剂量(50mg,bid),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NYHA分级、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3±7mmvs59±5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53±8vs47±4mm)和左室质量指数(160±24vs135±18g/m2)显著下降(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38%±11%vs47%±9%)(P<0.05),血浆BNP(121±54vs70±9ng/L)显著降低(P<0.05);另外,美托洛尔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r=0.80),左室收缩末期内径(r=0.79)和左室质量指数(r=0.71)减少呈正相关(均P<0.01),而与LVEF的增加负相关(r=-0.86,P<0.01)。结论美托洛尔能抑制CHF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阻断CHF的发展进程,改善心功能,血浆BNP可作为评价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疗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临床研究发现,在有明显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中,接近一半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正常范围旧。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常称之为“舒张性心衰”(DHF)。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HF作为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寿命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已逐渐受到重视。笔者对70例DHF患者进行血浆B型利钠肽(BNP)检测,探讨BNP在DHF诊断的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19.
宋涛  姚园 《湖南医学》2014,(2):262-265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评估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心衰住院患者,在入院d2常规行心脏彩超及血液生化检查,并测定患者血浆中N T-proBN P水平。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彩超、NT-proBNP水平及18个月随访期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按随访期内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根据 NT-proBNP水平高低分为高 NT-proBNP组(NT-proBNP>3200 pg/mL)和低NT-proBNP组(NT-proBNP≤3200 pg/mL),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事件组NT-proBNP水平较非事件组明显增高( 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NT-proBNP是预测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T-proBNP水平预测心衰患者18个月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以随访患者平均NT-proBNP水平均数3200 pg/mL作为分组的界值,通过Kaplan-Meier法作NT-proBNP不同水平患者在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曲线,计算Log-rank为29.563( P =0.000)。【结论】 NT-proBNP水平是心衰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不同 N T-proBN P水平对心衰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同,超过3200 pg/mL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陈晓铭  武革  陈文璞  周飞  吴美芬 《广东医学》2012,33(12):1774-1775
目的 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及评估BNP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其中伴心力衰竭60例,无心力衰竭20例.用Triage诊断仪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并计算LVESD、LVEDD和LVEF,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较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心力衰竭分级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BNP与LVESD、LVEDD、LVEF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心力衰竭Ⅱ~Ⅳ级患者治疗后的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BNP可作为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治疗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