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骶骨脊索瘤术中骶神经部分保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骶骨脊索瘤患者行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术中保留部分骶神经。记录各例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并观察患者两便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肿瘤均被顺利切除,术中平均出血量1200 ml,平均输血量1080 ml,平均随访44.6个月,死亡2例(6.7%)。9例患者术后膀胱排尿功能及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正常,其余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膀胱排尿功能及肛门排便功能障碍。1例第3次手术者接受结肠造瘘及输尿管造瘘手术。结论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骶骨脊索瘤可增加肿瘤切除率和彻底切除的可能性,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即使是肿瘤较大的患者,切除范围要达到S1或S2水平,后方入路仍能完成手术。尽可能保留S1~S3神经根者,术后疗效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2.
李家祥  熊传芝  马超  冯杰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2):1040-1041,F0003
目的探讨骶骨脊索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9例原发骶骨脊索瘤采用后方入路手术6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3例,腰骶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5例。结果随访2~6年,1例复发,2例大小便功能短暂障碍,其余效果良好。结论骶骨脊索瘤的最佳治疗为广泛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发性骶骨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方法:复习文献,分析12例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患者,其中脊索瘤8例,骨巨细胞瘤3例,骨肉瘤1例。均行肿瘤切除,术后放疗或化疗。随访5~7年。结果:1例脊索瘤及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其他患者经随访术后局部及全身未见复发。结论:脊索瘤在原发性骶骨肿瘤中的发病率居首,患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治疗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近年来52例脊索瘤的治疗结果及经验。方法:1996年12月至2001年7月间,共有52例骶尾骨脊索瘤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时平均年龄为57岁(18-80岁);男35例,女17例。其中,初次手术患者33例,第2次手术者14例,第3次手术者5例。采用后方入路43例。前后路联合切除9例。19例第2-3次手术的患者中,9例术前接受过放疗。结果:6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死于转换性脊索瘤,3例死于肿瘤复发后衰竭,1例第3次局部复发后自杀。其余46例患者中,35例无瘤生存,未见肿瘤局部复发迹象,这35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半。双侧骶3以上神经根保留的50例患者中,术后膀胱控尿功能及大便控制基本正常,2例仅保全骶1神经根或更高位神经根的患者,均出现膀胱控尿功能及大便能力受损,术后长期放置尿管。33例第1次手术的患者中,7例出现局部复发(21%),19例第2-3次手术的患者中,再次复发者5例(26%),均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骶尾部脊索瘤的最佳治疗为广泛的手术切除,术后加用辅助放疗可降低复发率,但会影响二次手术的显露及术后切口愈合。即使是肿瘤较大的患者,切除范围要达到骶1或骶2水平,后方入路仍能完成手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可接受。虽然通过恰当的广泛切除和辅助放疗可控制局部肿瘤病灶,但目前我们对如何预防转移或如何治疗已经出现的转移灶还没有好的方法。本组1例肿瘤巨大并发肺转移的病人,通过化疗获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骶骨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文献报道在骨肿瘤中其发病率为 3 %~ 4% [1] ,较常见的原发性骶骨肿瘤为脊索瘤 ,其次为骨巨细胞瘤和神经鞘瘤。本文 3 2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 ,均接受了手术切除 ,并进行了随访。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从 1 985年~ 1 996年 ,治疗 3 2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 1例 ,最小年龄 1 3岁 ,最大年龄 5 7岁 ,平均 42 .3岁 ,脊索瘤 1 5例 ,骨巨细胞瘤 8例 ,神经鞘瘤 5例 ,动脉瘤样骨囊肿 2例 ,骨母细胞瘤及软骨肉瘤各 1例 ,均行手术切除 ,脊索瘤、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进行放疗 ,4例脊索瘤…  相似文献   

6.
骶腹联合手术治疗骶骨脊索瘤远期随访一例肖承柏,徐中和(赣州地区人民医院骨科34100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骶骨脊索瘤临床上罕见,以往常采用肿瘤囊内刮除术或沿肿瘤边缘切除术。文献报道术后复发及远期转移10%~15%,其生存3~10年。我们收治一例,经手...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骶骨肿瘤早期症状隐匿,病人就诊时骶骨已广泛破坏,非手术治疗预后不良。骶骨切除难度大,出血多,易损伤骶神经及破坏骨盆环的完整。我们采用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后入路骶骨切除术,治疗3例原发性骶骨巨大肿瘤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采取手术彻底切除和术后辅以放疗的治疗方案治疗骶骨巨细胞瘤5例,脊索瘤2例,结果除1例脊索瘤手术切除术后未放疗1a半后复发外,余6例随访1~13a,平均7a,均健在结果显示彻底的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对于原发性骶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的切除方法,方法:经Localio(经腹、骶入路)切除一例巨大恶性脊索瘤和一例恶性脂肪肉瘤,结果:肿瘤达到根治切除,结论:强调广泛切除骨盆内巨大肿瘤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提示肿瘤存在的临床表现以及直肠检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骶骨脊索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索瘤起源于脊索的残余组织,占所有原发脊椎肿瘤的4%。属发展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约半数发生在骶尾部。骶骨脊索瘤可产生骶前肿物,引起直肠膀胱移位,出现压迫症状,大小便失禁。且手术局部解剖复杂难度高,周围血管丰富,肿瘤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术中出血量大,极易复发。其治疗和护理难度大。我院自2002年1月到2005年6月共收治5例骶骨脊索瘤患者。均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骶骨肿瘤手术中减少出血方法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骨肿瘤以脊索瘤和骨巨细胞瘤最为多见,目前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大多数医生多采取保留骶神经,以尽可能保留患者大小便功能、性功能和行走能力的“囊内切除术”。然而囊内切除术往往出血量很大,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恶性出血死亡,匆忙切除肿瘤易致肿瘤切除不完全和骶神经损伤,而控制术中大出血,能在辨认和保护骶神经下彻底切除肿瘤,并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肿瘤骨壳内壁。因此骶骨肿瘤手术首先需要控制术中大出血,大体上可采用全身性控制出血、阻断髂内动脉与骶中动脉控制出血和低位腹主动脉行暂时阻断控制出血三类方法。现就临床上所采用的控制术中大出血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吴津 《中国医疗前沿》2013,(19):65-65,80
目的:探讨骶骨区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和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间48例骶骨区神经源性肿瘤患者,分别采用前方入路手术、后方入路手术及前后方联合入路手术。结果41例良性患者均采用边缘性切除,有1例死亡,40例中有37例保留了一侧骶神经。术后7例患者出现腔内积血,5例出现轻重不同的脑脊液漏。复发8例,5例死亡,无瘤生存2例。结论应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大小及良恶性情况决定骶骨区神经源性肿瘤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3.
【摘要】 背景:骶前肿瘤是发生在骶骨和直肠间隙内的肿瘤,由于其发生的位置在直肠后间隙,因此也称为直肠后肿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骶前肿瘤的病理类型、手术治疗要点及并发症防治。 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9年4月间我院骨科、普外科及妇产科收治并进行手术切除的33例(男20例,女13例)骶前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切除方式:前路经腹入路10例,后路经骶骨切除18例,经腹经骶骨联合入路5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4~123个月(平均45.1个月)。对此类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症状、组织学诊断、手术类型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患者手术时年龄平均48.5岁(18~71岁)。病理类型:表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5例,平滑肌瘤3例,神经纤维瘤9例,神经鞘瘤5例,肠源性囊肿1例,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及血管肉瘤各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无围手术期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获肿瘤完整切除,1例血管肉瘤患者因与直肠粘连术中直肠损伤而行直肠造瘘术。术中出血400~11000 ml(平均2400 ml)。4例(12.1%)在随访期间局部复发,其中2例为皮样囊肿切除后引流不畅形成积液,再行手术切除引流治愈;l例畸胎瘤手术后复发,再行经骶切除后成功,1例血管肉瘤发生局部复发同时发生肺部转移,术后7月死亡。 结论:(1)骶前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原则为完整切除肿瘤。(2)手术入路的选择对于完整切除骶前肿瘤至关重要,应当肿瘤部位、性质、皮肤软组织条件及患者体型等决定手术入路,并强调多学科协作完成。(3)骶前肿瘤的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大量出血、骶神经损伤、直肠损伤等,强调术前24小时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中纱布填塞、术中仔细分离,轻柔操作、术中肛肠指诊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骶骨切除治疗原发性骶骨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1995年共收治原发性骶骨肿瘤13例,其中脊索瘤5例,骨巨细胞瘤5例,骨软骨瘤、滑膜肉瘤、骨肉后各1例。主要症状为疼痛、括约肌功能障碍,肛诊触及包块。X线片表现:广泛溶骨性破坏、骨皮质薄而膨胀,边缘不规则,无反应性新骨增生。9例行手术治疗,除1例骨软骨瘤经骶后入路行骶骨部分切除外,余8例巨大骶骨肿瘤均经腹部、骶部联合入路行骶骨切除:全骶骨切除1例,次全骶骨切除6例、骶骨大部切除1例.术中无死亡。除1例术后生存不足一年外,其余8例平均随访4.5年,无复发和转移。7例二便及性功能得以保留,恢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2例尿失禁。本文分析了延误诊断的原因,讨论了早期诊断和有关外科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5.
骶尾部脊索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回顾近年来 5 2例脊索瘤的治疗结果及经验。方法 :1996年 12月至 2 0 0 1年 7月间 ,共有 5 2例骶尾骨脊索瘤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时平均年龄为 5 7岁 (18~ 80岁 ) ;男 3 5例 ,女 17例。其中 ,初次手术患者 3 3例 ,第 2次手术者 14例 ,第 3次手术者 5例。采用后方入路 4 3例。前后路联合切除 9例。19例第 2~ 3次手术的患者中 ,9例术前接受过放疗。结果 :6例患者死亡 ,其中 2例死于转移性脊索瘤 ,3例死于肿瘤复发后衰竭 ,1例第 3次局部复发后自杀。其余 4 6例患者中 ,3 5例无瘤生存 ,未见肿瘤局部复发迹象 ,这 3 5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 3年半。双侧骶 3以上神经根保留的 5 0例患者中 ,术后膀胱控尿功能及大便控制基本正常 ,2例仅保全骶 1神经根或更高位神经根的患者 ,均出现膀胱控尿功能及大便控制能力受损 ,术后长期放置尿管。 3 3例第 1次手术的患者中 ,7例出现局部复发 (2 1% ) ,19例第 2~ 3次手术的患者中 ,再次复发者 5例 (2 6% ) ,均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骶尾部脊索瘤的最佳治疗为广泛的手术切除 ,术后加用辅助放疗可降低复发率 ,但会影响二次手术的显露及术后切口愈合。即使是肿瘤较大的患者 ,切除范围要达到骶 1或骶 2水平 ,后方入路仍能完成手术 ,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可  相似文献   

16.
收治骶骨肿瘤21例,包括骨巨细胞瘤8例,脊索瘤7例,神经纤维瘤和腺瘤各2例,骨髓瘤和低恶脂肪瘤侵犯骶骨各一例。全部病例采用手术治疗,共22次手术。其中骶骨次全切除13例,肿瘤刮切术9例。全麻插管,以前后联合手术入路为主,但有4例S3以下肿瘤单纯后路手术。随访19例患者平均2.5年,15例获良效,骶尾部疼痛消失,大小便及行走功能正常;3例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其中一例踝跖屈力较差,另有一例复发再次手术。作者认为骶骨肿瘤应采取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骶骨肿瘤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中球囊阻断腹主动脉下手术切除骶尾部巨大脊索瘤的方式、疗效及预后. 方法 采用电生理监测下经股动脉穿刺球囊阻断腹主动脉辅助单纯后路手术切除9例骶尾部侵袭性巨大脊索瘤.9例患者随访6月~3年. 结果 9例患者肿瘤均得到肉眼全切,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均未加重,平均8 d出院.随访期内9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且完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结论 电生理监测下球囊阻断腹主动脉辅助手术治疗骶尾部脊索瘤肿瘤全切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的切除方法。方法:经Localio(经腹、骶入路)切除一例巨大恶性脊索瘤和一例恶性脂肪肉 瘤。结果:肿瘤达到根治切除。结论:强调广泛切除骨盆内巨大肿瘤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提示肿瘤存在的临床表现以及直肠检 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收治骶骨肿瘤21例,包括骨巨细胞瘤8例,脊索瘤7例,神经纤维瘤和腺瘤各2例,骨髓瘤和低恶脂肪侵犯骶骨各一例。全部病例采用手术治疗,共22次手术。其中骶骨次全切除13例,肿瘤刮切术9例。全麻插管,以前后联合手术入路为主,但有4例S3以下肿瘤单纯后路手术。随访19例患者平均2.5年,15例获良效,骶尾部疼痛消失,大小便及行走功能正常;3例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其中一例踝跖屈力较差。另有一例复发再次手术。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iMRI)联合神经导航在内镜经鼻蝶入路斜坡脊索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斜坡脊索瘤患者35例,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镜治疗组同一术者在iMRI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经鼻蝶入路行斜坡脊索瘤切除术。结果 35例患者共计扫描56次,扫描1~3次,平均1.6次。直接获得手术全切者9例,经iMRI扫描继续切除直至全切者11例;未全切除者15例。术后脑脊液鼻漏2例、出血2例,视力下降3例、鼻出血1例,死亡1例。随访6~24个月,至随访期结束,5例复发。结论 iMRI联合神经导航辅助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斜坡脊索瘤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