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MA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子文  许晓军 《中国肿瘤》2003,12(4):232-233
[目的]评价米托蒽醌、阿糖胞苷(MA)方案作诱导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初治患者的疗效。[方法]对诊断明确者分为M1、M2型及M4、M5型,各型内部随机分为MA组和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组,1、2个疗程后,分别评价疗效。[结果]M1、M2型中,MA、DA组1个疗程后CR分别为70.0%、63.6%,2个疗程总CR分别为75.0%、68.2%,总有效率分别为85.0%、81.8%,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M4、M5型中,MA、DA组1个疗程CR分别为68.8%、33.3%,两者有显著差异,而2个疗程总CR分别为68.8%、46。7%,总有效率分别为81.3%、60.0%,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MA组骨髓抑制作用强于传统DA组。[结论]MA方案可作为成人ANLL(M4、M5)首选诱导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非淋 ,ANLL )可使将近 70 %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但仍有 30 %左右的患者未能达到缓解 ,这部分病例的治疗成为提高急非淋疗效的关键。大剂量阿糖胞苷对部分耐药病例有效 ,但其毒副作用较大 ,应用受到限制。高三尖杉酯碱与蒽环类药物无论结构或作用机理均有不同 ,为探讨高三尖杉酯碱对难治病例的疗效 ,我们自 1 992年 5月至 1 998年5月间对住院病人采用 HAE方案治疗难治性急非淋 2 6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1 .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 FAB急非淋诊断标准 ,…  相似文献   

4.
应用改良VDC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2例(初治30例,复发8例,慢粒急淋变4例,其中初治1例确诊后未治)。总CR率65.8%、PR率7.3%,有效率86.2%,复发病例3例达CR、慢粒急淋变2例达CR。与以往急淋治疗方案比较CR率似乎未提高,但达CR所需疗程缩短明显。观察中未见有特殊毒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1月,用国产米托蒽醌(MTZ)、三尖杉醌咸、阿糖胞苷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米托蒽醌(MTZ)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我院近几年用米托蒽醌(MTZ)、阿糖胞苷(Ara-C)、高三尖杉酯碱(HHT)治疗急性白血病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4岁,因面色苍白,发热20余天,在当地查血常规发现三系细胞减少,行骨髓穿刺提示“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治疗无效于2004年6月转诊于我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治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治疗缓解率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用 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 (WBC) <2 0× 10 9/ L组和 WBC 2 0× 10 9/ L~ 5 0× 10 9/ L组分别与 WBC >5 0× 10 9/ L组比较 ,缓解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和 P<0 .0 5 ) ;根据初诊时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 DH )值 ,将 CR组与 PR组、CR组与 NR组两两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低年龄组 (16岁~ 5 5岁 )治疗缓解率 (6 7.1% )大于高年龄组 (>5 5岁 )缓解率 (6 0 .4% ) ;初诊时外周血及骨髓 (BM)中原始 +(早 )幼稚细胞比例数低者治疗缓解率高于比例数高者治疗缓解率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患者年龄、初诊时 WBC、L DH、外周血及 BM中原始 +(早 )幼稚细胞比例数均为 ANL L治疗缓解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郑智 《肿瘤防治杂志》2002,9(3):327-328
选择我院1996年3月-2000年7月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4例,应用MxA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支持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对其分析,结果总有效率70.6%。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初步研究结果提示,MxA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夫妻同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妻25岁,农民.因乏力1月余,发热1周,于1994年7月29日被发现外周血中有幼稚细胞,拟诊为急性白血病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150次/min,血压14/9kPa,神志清,贫血貌,皮肤散在瘀点瘀斑,右颈部可触及2个1cm×2cm肿大淋巴结,胸骨有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Hb59g/L,WBC27.0×10~9/L,BPC31×10~9/L,早幼粒细胞0.97,3P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23s,纤维蛋白原5.6g/L,肝功、肾功正常.骨髓: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早幼粒细胞占87.5%,胞浆丰富,布满紫红色颗粒,可见大量柴捆样Auger氏小体,过氧化酶染色阳性,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3a).用三尖杉酯碱1mg/d,维甲酸20mg/d诱导分化治疗25天,同时用肝素30mg2/d抗DIC治疗.此后用HA方案化疗1个疗程.8月23日复查骨穿,骨髓增生活跃,早幼粒细胞占2%,骨髓完全缓解.于1994年9月30日出院.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继续用HA方案及维甲酸治疗4个疗程,此后病人未继续治疗,于1997年10月复发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的治疗。方法 :11例难治性 ANL L 用 MAC联合环孢霉素 A(Cs A)方案治疗。用法 :Cs A(8m g.kg- 1 .d- 1 ,第 1天~第 3天 ;4m g.kg- 1 .d- 1 ,第 4天~第 5天 )口服 ;MTZ10mg/ d,第 1天~第 3天 ,静滴 ;Ara- C15 0 m g/ d,第 1天~第 7天静滴 ;CTX6 0 0 mg/ d,第 2、4天静滴。结果 :完全缓解率为5 5 .6 % ,部分缓解率为 18.2 % ,总有效率 72 .7%。结论 :MAC联合 Cs A方案治疗难治性 ANL L 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4-二甲基偶氮苯4-磺酰氯(DABS-cl)色标试剂柱前标记,经反相高压液相色谱(RP-HPLC)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儿血液氨基酸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儿进行对照,结果:①ANLL患儿血液氨基酸中谷氨酸(GIu),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p),亮氨酸(Leu),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而丙氨酸(Ala),苏氨酸(Thr),组氨酸(His)水平低于正常;②ANLL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甘氨酸、苯氨酸、色氨酸水平明显降低,并与正常水平接近。而组氨酸、丙氨酸水平明显升高,也接近于正常;③不同预后组比较:苯丙氨酸、色氨酸水平在预后差组明显高于预后好组,而组氨酸水平则低于预后好组。结果表明,ANLL患者存在明显氨基酸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3.
超大剂量程序化疗方案治疗小儿ALL17例,取得良好效果。该方案是根据肿瘤细胞动力学和抗肿瘤药物作用动力学理论制定的。强调药物配伍的治疗顺序和治疗时间的程序性。用VALP诱导治疗;用大剂量MTX作冲击治疗;用CPA或EMA作早期强化;用6-MP和MTX作维持治疗。强调治疗开始21周时,应用VALD作再次诱导治疗。强化治疗加用大剂量Ara-c冲击治疗。对普通型ALL重视晚期反复强化治疗,对高危型ALL重视早期强化治疗。为保证该方案顺利进行,必须预先克服超大剂量程序化疗产生的血液学毒性和临床学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长期疗效。方法:对17例经ATRA治疗取得完全缓解(CR)的APL患者,采用ATRA与化疗交替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6个月以后,采用血细胞短期培养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RT-PCR技术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13^ CD45dim细胞和CD33^ CD45^dim智细胞,监测t(15;17)染色体异位、PML-RARα融合基因以及CD13^ CD45^dim、细胞和CD13^ CD45^dim细胞变化情况。结果:随访15个月-70个月(中位数36个月)。白血病复发3例,复发率17.65%,总生存率(OS)94.12%,t(15;17)染色体异位、PML-RARα融合基因和FCM检测MRD转阴率分别为23.53%、29.41%和23.53%。结论:APL CR后采用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可以较好地减少或消除APL患者体内的残存白血病细胞,减少白血病的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APL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应用ATRA和DAP方案治疗APL50例,ATRA组CR率92.85%,DAP组CR率54.54%,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ATRA组CR后必须进行强化治疗,否则易复发。此外对应用ATRA后血细胞的动态变化和造血干细胞GM-CFU、CFU-E治疗前后的改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细胞形态学和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实验研究表明,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急性早幼粒细白血病(APL)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并可能是通过“原浆毒”作用同时诱导细胞凋亡;大剂量时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这三种作用的依次出现与治疗的累积量有关。认为砷剂是目前治疗APL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7.
CAT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初步观察CAT(环磷酰胺、阿糖胞苷、拓扑替康)方案对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临床疗效并评价此方案的不良副作用。方法:选择8例难治性AML(原发难治性AML3例,AML伴多系形态发育异常,此前有MDS病史患者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变2例).应用CAT方案治疗,其中4例治疗1疗程,其余4例治疗2疗程。结果:1例在骨髓抑制期死于感染性休克.可评价疗效7例,1例达完全缓解(CR),3例达部分缓解(PR),1例CML急变患者经2疗程后回到慢性期,总有效率71.4%(5/7例),中位生存期为6.5(0.3—22^ )个月。主要不良副作用为骨髓抑制。结论:CAT方案为高危MDS、加速/急变期CML和继发于MDS的AML患者的一个有效且毒性可耐受的治疗新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发高白细胞症的疗效,对21例APL在ATRA治疗中出现的高白细胞症进行观察,并用羟基脲或三尖杉酯碱治疗。结果显示:对白细胞上升较迟峰值较低的普通组高白细胞症患者用羟基脲治疗有效,而对白细胞上并迅速且峰值较高的严重组高白细胞症患者用三尖杉酯碱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替尼泊苷联合方案治疗交叉表达淋系和髓系抗原急性白血病的化疗疗效。方法 :应用替尼泊苷联合阿糖胞苷、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及泼尼松组成 TA或 TA+COP方案 ,治疗伴淋系抗原表达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L y+ AML) 2 4例和伴髓系抗原表达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 AL L) 1 7例。结果 :完全缓解 (CR)率为 5 6 .1 % (2 3/ 4 1 ) ,总有效率为 80 .5 % (33/ 4 1 )。与常规方案 (DA、VDL P)诱导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其中 L y+ AML 的 CR率为 5 8.3% ,总有效率为 79.2 % ;My+ AL L 的 CR率为 5 2 .9% ,总有效率为 82 .4 %。复治性 L y+ AML / My+ AL L 总有效率为 72 .7% (8/ 1 1 )。两种方案的骨髓抑制明显 ,毒副作用能够耐受。结论 :L y+ AML 和 My+ AL L不宜采用常规诱导缓解方案 ,TA和 TACOP方案宜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的初治、复发以及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急性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辅以其它药物的联合化疗,分为初治组、复发组和难治组三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达70.6%,初治组与复发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初治组与难治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去甲氧柔红霉素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