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铸钢工艺中采用石灰石砂代替石英砂预防矽肺发生的作用。方法 调查某铸钢分厂在采用型砂材料石英砂或石灰石砂工人矽肺患病情况。结果 某铸钢分厂在使用石英砂期间矽肺发病情况非常严重,尤以清砂工种突出,患病率达77.5%,平均发病工龄5.2年,而采用石灰石砂代替石英砂28年,清砂工种纯石灰石砂接尘工人无一例矽肺发生。结论 铸钢工艺中采用石灰石砂代替石英砂是一种有效的消除清砂工矽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住院号4122。1972年前在家从事家务,一向身体健康,1972年始在黄埔造船厂铸锻车间当风炮清砂工人,是用本厂自生产的风炮,清理铸件砂土,工作时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音。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六天,车间自然通风,粉尘大,个人防护有穿工作服和带口罩。患者从事风炮清砂工作十三年,自述1982年始自  相似文献   

3.
对朝阳市营7个机械制造企业的3个车间,6个工种1989-1993年粉尘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铸造车间的浊砂,清砂工种5年平均粉尘浓度最高,分别为79.8mg/m%3和39.8mg/m^3,其粉尘样品合格率也最低。年度平均粉尘度最高的是1989年和1993年,提示机械制造企业粉尘危害比较严重的是铸造车间的混砂和清砂工种。1993年粉尘浓度又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4.
上海第三钢铁厂铸钢车间1958年正式成立,年产钢约7万吨,铸钢件约2万吨。起初生产环境的粉尘浓度很高,以清砂为例,1961年之前平均437.2mg/m~3,1962~1980年平均为53.8~169.6mg/m~3,远远超过了国家的允许标准,造成矽肺患病率达15.4%,清砂工高达77.5%,发病工龄平均仅5.2年。 该车间1972年学习了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辆厂先进经验,采用石灰石砂(含游离SiO_2仅2%左右)代替石英砂(含游离SiO_296.4%)造型,1974年推广使用,现已10年余,石灰石砂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掌握我区铸造加工业粉尘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现状,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对所选工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接尘工人健康检查。[结果]各车间粉尘监测合格率均较低,清砂车间最为显著;体检职工552人,查出两肺纹理增粗改变102人,发生率为19.6%,配型、清砂和电焊车间两肺纹理增粗改变发生率(24.0%)高于抛丸、打磨车间(11.5%);接尘工人两肺纹理增粗改变发生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因此应加强对接尘工人的体检,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切实做好矽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19家小型铸造厂的粉尘危害调查表明,作业点粉尘浓度0.50-244.00mg/m^3,以清砂作业超标最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平均45.21%。最近一次体检370人,发现0^ 14人,尘肺病的潜在危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矽肺是机械俦造业中职业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疾病。虽然采用水瀑清砂、震动落砂、水力清砂、抛丸清砂新工艺和通风除尘设施等,但矽肺发病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为掌握矽肺发病的发展趋势,给预防矽肺提供资料,1986年对俦造分厂清理工段的矽肺发病情况进行调查,词查对象工龄3年以上,从事清砂、清理气割、开箱、回火等工种者计181人,鉴于矽肺发病的控制是以预防为主,为此调查中还就个人使用劳防用品、吸烟情况作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矽肺是机械铸造业中职业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疾病。虽然采用水瀑清砂、震动落砂、水力清砂、抛丸清砂新工艺和通风除尘设施等,但矽肺发病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为掌握矽肺发病的发展趋势,给预防矽肺提  相似文献   

9.
调查五个单位288名接振的清砂、造型工,采石场风钻工,水电站浇捣工和剪刀厂磨工。在浇捣工、磨工中发现白指病人61例。对其中的50例白指病人查检了临床末梢神经和末梢循环功能,并与标准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辖区内铸造行业粉尘职业危害现状,为制定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辖区内32家铸造企业基本情况和铸造用砂进行调查,采用区域和定点采样对工作场所粉尘质量浓度进行监测.结果 ①32家铸造企业铸造用砂均为矽尘砂,游离二氧化硅平均含量为38.5%(16.4%~79.4%);②主要接尘岗位的区域粉尘总体平均质量浓度为1.07 mg/m3(0.2~10.0 mg/m3),总体合格率为76.6%,个体粉尘总体平均质量浓度为3.54 mg/m3(0.2-14.2 mg/m3),总体合格率为16.7%,个体采样的合格率明显低于区域采样,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筛砂、造型、清砂岗位间区域和个体粉尘质量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人工清砂岗位的区域粉尘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机械清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辖区内铸造行业粉尘污染严重,建议加强监管.在评价铸造粉尘职业危害时,宜采用个体采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某黑色金属铸造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程防护措施和风险水平。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工程分析和半定性半定量评价法(MES评价法,M:控制措施的状态,E:暴露的频繁程度,S: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程度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高温、噪声、工频电场。检测结果显示,造型、清砂岗位矽尘浓度超标,分别为1.2、1.4 mg/m~3,熔炼、浇铸岗位温度超标(29.8、31.2℃),打磨岗位噪声强度超标为86.1 d B(A)。清砂、造型、浇铸等接触矽尘、高温的职业病危害级别达到3级(显著危险),喷漆、打磨、铸造岗位的职业病危害级别为4级(一般危险),空压机巡检、抛丸等岗位为5级(稍有危险)。结论该黑色金属铸造企业的高温、粉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为严重,清砂、造型等接尘岗位的职业病危害级别较高,目前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某郊区铸造行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辖区内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治现状,为制定该行业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辖区内32家铸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状况、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等方面,并对铸造用砂及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1)32家铸造企业铸造用砂均为矽尘砂,游离SiO2平均含量为38.5%(16.4%~79.4%);(2)主要接尘岗位的粉尘总体平均浓度为1.07 mg/m3(0.2~10.0mg/m3),总体合格率为76.6%;(3)混筛砂、造型、清砂等岗位的粉尘浓度合格率分别为77.8%、77.4%、79.2%,各岗位间粉尘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人工清砂岗位粉尘浓度明显高于机械清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2家铸造企业基本建有职业卫生管理各项制度,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法知晓总体正确率为13%~48%,平均正确率为31%.结论 铸造行业粉尘污染严重,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法知晓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加大监督和宣教力度,提高该行业的职业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某厂抛、喷丸清砂通风防尘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风防尘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措施 ,对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意义重大。淄博柴油机厂清砂工序 ,原通风防尘措施 ,由于设计不合理和维修管理不善 ,导致通风防尘效果差 ,粉尘浓度最高达2267mg/m3,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罚。该厂经过调研 ,新设计了抛、喷丸联合清砂通风除尘系统  相似文献   

14.
根据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规定,作者对柳州工程机械厂铸造作业的木模、碾沙、造型、落砂、清砂、切割等工种按《分级》中规定的三项指标进行分级。铸造作业平均劳动时间率为49.5%,平均肺总通气量为1000升/日·人,粉尘  相似文献   

15.
肺功能障碍是尘肺的主要症状之一。为了解铸工尘肺肺功能损伤情况,本文对不同期次的铸工矽肺肺功能和小气道功能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上海机电管理局所属企业的翻砂、清砂、铸铁、造型等作业100例男性不同期次的矽肺患者。对照组为无尘毒接触史男性健康  相似文献   

16.
马钢机修厂粉尘作业及矽肺发病情况调查邱杏娣,朱雪梅(马钢劳动卫生研究所)报道:冶金行业机修厂,主要产品铸钢件和铸有色合金件,使用原料均含有一定量SiO2,在型砂的准备、型砂配制、造型干燥、浇涛、打箱和清砂等过程中都可能产生大量粉尘。对该厂粉尘50个应...  相似文献   

17.
长期使用局部振动工具引起末梢循环障碍的典型表现为白指,我所自1964年至今诊断局部振动病92例,其中以自指为主要依据者占63%,均在未离岗位前出现白指。本例为离岗10年后出现白指,暂称“迟发白指”,现报告如下。史某,男,57岁,清砂工,住院号90061,1990年2月7日入院。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业生产的需要,有时铸造造型使用石棉,现应用明显增加。我院收治1例从事铸造工作36年而引起石棉肺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一、病历摘要患者付某,男性,53岁,某水泥机械厂铸造工人,接触粉尘工龄36年。车间内配砂、造型、打箱、清砂混合作业。而造型、合箱、打箱过程中均接触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某地区铸造行业企业车间铸造粉尘、噪声、高温进行监督监测,对企业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铸造工艺之铸造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平均含量为69.8%,铸造粉尘浓度为0.50~9.42 mg/m3,算术均值为(2.04±1.80)mg/m3,与卫生标准限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超标倍数为5.3倍,铸造工艺中备砂、造型、开箱、清砂岗位的铸造粉尘平均水平分别为(2.79±2.66)(、1.44±0.77)(、1.66±0.84)(、2.26±2.13)mg/m3;备砂、熔炼、清砂岗位的噪声平均水平分别为85.2、84.9、89.4 dB(A);铸造车间室内外温差熔炼、浇注岗位平均水平分别为3.00℃、3.56℃,岗位温差点合格率为33.3%。结论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状况依然比较严重,应进一步强化铸造企业的职业病防治主体意识,落实并完善健康监护和定期检测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20.
接触振动的作业有铆接、锻压、造型、清砂、捣固、凿岩、钻探、割锯、研磨、抛光、铣旋等。其所接触的振动源有铆钉机、风铲、风锤、锻锤、电钻、电锯、钻机、造型机、落砂机、捣固机、砂轮机、抛光机、铣床、旋床等。生产过程中,长期接触振动作业的工人,可引起局部振动病。1983年伦敦国际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