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卒中后抑郁98例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伦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3):261-262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几种相关因素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入选297例卒中患者,观察其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并从性别、年龄、不同家庭背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SD发生率为38.05%,女性、家庭支持差、ADL积分低均有高PSD发生率。结论: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及ADL积分均为影响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科收治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4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进行评定,统计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1.18%,且与年龄、经济状况、神经功能缺损及卒中部位在左半球有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周红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284-1284
目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方法: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81例经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为PSD组与非PSD组,并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探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症的关系,及脑卒中发生部位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抑郁的发生率为30.7%,病变在左半球更易发生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与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发病部位、病程、肌体肌力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是以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兴趣下降及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减慢了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通过回顾性分析卒中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医师有针对性地规避高危风险,以期达到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降低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33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进行调查及评分,按有无抑郁分两组进行分析。结果233例脑卒中患者中,85例出现抑郁,发生率为36.5%,其中轻度24.0%、中度9.1%、重度3.4%。相关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社会交往、脑卒中的分期、病变部位、偏瘫程度等,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依赖有密切关系。结论PSD发生率较高,PSD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等有密切关系,早期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 depression,PS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6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定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分为抑郁组(15例)和非抑郁组(45例),检测两组患者脑脊液中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水平,采用脑电生理仪记录P3波,分析脑卒中病变部位;同时分析患者的年龄及心态,比较上述因素与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卒中后抑郁患者脑脊液中CRH水平显著增高(P<0.05);病变部位以左半球及额叶占优势(P<0.05);记录P3波显示P3潜伏期、N2潜伏期显著延长,P3波幅显著降低,反应时间显著延长(P<0.05);年龄>60岁、存在负性心态的脑卒中患者抑郁出现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脑脊液中CRH水平、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P300、年龄、心态与脑卒中患者出现抑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郑市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新郑市各级医院32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SD的发生率为32.5%,与年龄、性别、卒中次数、部位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相关,而与文化程度和卒中种类无关。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与多因素相关,及早识别并进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1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0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8例脑卒中中发生抑郁119例,发病率39.64%,抑郁的发生与文化程度,生活事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多发病灶及部位相关。结论本病的特点为发生率高,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抑郁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红玲 《中国医刊》2007,42(8):51-52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其中轻度63.01%、中度26.03%、重度10.96%;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其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它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56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调查及评分.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9.1%,抑郁的发生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病灶部位无关,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有烟酒嗜好有关系.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烟酒嗜好有关,为预防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对261例住院并诊断为脑卒中的急性期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评分.结果 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为36.02%,抑郁的发生与性别、文化程度及病灶部位无明显关系,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等密切相关.结论 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56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调查及评分。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9.1%,抑郁的发生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病灶部位无关,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有烟酒嗜好有关系。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烟酒嗜好有关,为预防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发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抑郁障碍(PSD)与性别、发病年龄、梗塞部位、额叶血供受累情况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MR确诊及造影评估的首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住院期间(2周内)进行抑郁量表评定,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分析PSD与性别、发病年龄、梗塞部位、额叶血供受累情况4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首发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SD患病率为67.4%(29/43),不同年龄段、梗死部位、额叶血供受累情况等3个因素与急性期PS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新发梗塞年龄60岁以下,病变累及左侧大脑半球,责任血管累及额叶血供与首发脑梗死后急性期PSD患病率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郭和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27-28
目的:探讨中青年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8例诊断为脑卒中的中青年患者进行调查及评分,并将数据录入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青年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7.93%,抑郁的发生与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病灶的部位等无明显关系,而与神经功能缺损、烟酒嗜好、合并高血压等有一定关系。结论:中青年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所以应重视中青年卒中后抑郁的早期预防和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其发病14d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依据得分分为抑郁组(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和非抑郁组.计算PSD的发生率,并比较2组患者之间情况,了解影响PSD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PSD总的发生率为38.3%;患者发病前性格、近期负性事件等都与PSD的发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高血压、糖尿病与PSD的发生有关,并且危险因素越多,越易发生PSD(P<0.05);卒中次数、卒中病灶个数越多,越容易发生PSD(P<0.05),与卒中部位无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PSD主要以轻、中度抑郁为主,PSD患者的发病前性格、近期负性事件、家庭关怀、收入及居住地都与PSD的发生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多病灶患者PSD的临床发病率要高于单病灶患者;高血压、糖尿病与PS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0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调查,分析影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及不同程度抑郁患者的治疗。方法:对10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年龄、性别、职业、家庭关系、卒中次数、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探讨与抑郁程度相关的因素,同时应用抑郁自评表和汉密尔顿抑郁表对102例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其中轻度抑郁者58例,中重度抑郁者44例。将轻度抑郁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中重度抑郁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和氟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心理治疗。治疗后通过采用社会支持评定表、中风病患者生存质量评定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年龄、家庭关系、卒中次数和合并症是影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年龄越大、卒中次数越多、存在合并症会增高卒中后抑郁发生几率,家庭关系和睦有利于降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单纯心理治疗轻度抑郁患者疗效较好,试验组与对照组间临床疗效无差异,相对于中重度抑郁患者,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家庭关系、卒中次数和合并症是影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对于轻度抑郁患者,单纯心理治疗就可取得较好疗效,对于中重度抑郁患者,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正慧 《北京医学》2021,43(6):530-532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83例PSD老年患者,对其近1年跌倒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跌倒的相关因素。结果 PSD老年患者近1年跌倒发生率为53.0%(44/83),其中不稳定精神状态、无规律锻炼、无小便自控能力、睡眠差、服用药物种类≥4种的PSD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稳定精神状态(OR=4.465,95%CI:2.898~7.807,P <0.05)、无小便自控能力(OR=0.273,95%CI:0.179~0.575,P <0.05)、服用药物种类≥4种(OR=2.902,95%CI:1.261~6.343,P <0.05)是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PSD老年患者近1年内跌倒发生率较高,应重点加强对不稳定精神状态、无小便自控能力、服用药物种类≥4种的PSD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PSD)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86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PSD分为PSD组60例和非PSD组126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记录梗死灶数量、部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状况.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86例患者共60例(32.26%)发生PS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居住状况、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梗死数量、NIHSS评分、MMSE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小学文化、合并糖尿病、梗死数量、NIHSS评分、MMSE评分是患者PSD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发生PSD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性别、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梗死数量、NIHSS评分、MMSE认知功能等.  相似文献   

19.
陈英  杨宝玲  万敏  贾伟华 《当代医学》2021,27(36):137-139
目的 分析卒中后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卒中后抑郁疾病的发生与性别、高血压、既往史、社会支持、Barthel指数及自理能力等级等因素存在相关性(P<0.05);性别、高血压、既往史及社会支持是导致卒中后抑郁患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疾病为脑卒中多发的并发症,与患者性别、高血压、既往史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且上述因素均为导致卒中后抑郁患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卒中后发生严重抑郁.  相似文献   

20.
田海静 《吉林医学》2013,34(16):3153-3154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相关的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卒中患者共计180例,同时选取一般情况接近的老年体检组及非老年体检组人群各150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其进行评分,评判抑郁状态。结果:老年卒中组总发病率为48.33%,明显高于老年体检组(30.66%)和非老年体检组(14.00%),特别是重度抑郁的发生率老年卒中组与另外两组人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家庭关系、照料情况、患者性格、神经缺损程度等是老年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而与年龄、性别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老年卒中后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而卒中后患者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神经缺失程度则与抑郁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