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尿道绿激光汽化与经尿道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35例(实验组)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另32例(对照组)行经尿道电切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保留导尿管时间、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膀胱穿孔和闭孔神经反射仅在对照组中发生。结论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是治疗膀胱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尤其适用于侧壁表浅性膀胱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尿道2μm激光与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37例(实验组)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手术,另35例(对照组)行经尿道电切手术,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等指标,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短期肿瘤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1.5±6.8)mL,较对照组(20.4±8)mL明显减少(P〈0.05)。同时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仅在对照组中发生。结论 2μm激光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和电切术两种手术方法同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SBT)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确诊的SBT合并BPH患者,随机分为激光组和电切组,分别应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和电切术同期治疗膀胱肿瘤和前列腺增生。术后均辅以化疗药物膀胱内灌注。对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肿瘤复发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前列腺包膜及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综合证)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肿瘤均一次手术成功,3个月后IPSS、QOL及Qmax均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激光组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与电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IPSS、QOL、Qmax及肿瘤复发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绿激光和电切都是治疗SBT合并BPH的有效方法,但绿激光在术后恢复及安全性方面优于电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切除与经尿道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 32例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切除 ,另 2 7例行经尿道电切 ,总结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并对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例数、肿瘤复发情况、肿瘤分期、膀胱穿孔例数、尿道外口狭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钬激光组手术时间 15~ 5 0min ,平均 2 5min ,膀胱穿孔 1例 ;术后无需膀胱冲洗 ;导尿管留置时间 1~ 4d ,所有患者均获得肿瘤分期 ;随访 1年 ,无尿道狭窄 ,复发 7例。电切组手术时间 10~ 5 5min ,平均 2 8min ,膀胱穿孔 6例 ,术后 5例需膀胱冲洗 ,导尿管留置时间 1~ 6d ,7例获得肿瘤分期 ;随访 1年 ,尿道狭窄 3例 ,复发 8例。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肿瘤复发、尿道狭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钬激光组获得准确肿瘤分期例数明显多于电切组 ,而膀胱穿孔及术后膀胱冲洗例数明显少于电切组 (P <0 .0 5 )。 结论 钬激光是一种治疗膀胱肿瘤高效、安全的方法 ,在准确判断肿瘤分期、减少膀胱穿孔及减少出血方面比电切更优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经尿道电切术、钬激光术及选择性绿激光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05例经膀胱镜病理活检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其中经尿道电切治疗30例,钬激光治疗33例,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治疗42例,术后均予以常规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导尿管放置时间、手术并发症及随访1年病情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钬激光组、绿激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手术并发症例数方面明显优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疗效比较,钬激光组、绿激光组的治愈率、有效率、术后复发率明显优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选择性绿激光结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手术比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疗法复发率低,疗效满意.钬激光、绿激光均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理想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经尿道绿激光汽化和经尿道电切(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7年6月间的95例初发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手术病例进行长期随访,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组(P组)44例,TURBt组(T组)51例.结果 P组和T组至第一次复发间隔时间分别为19.45±7.63个月和22.56±12.31个月,1、2、3年复发率,二组分别为78.41%、52.28%、25.65%、和78.43%、54.90%、27.45%,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10).结论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疗效相似,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且可反复进行,在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时,应首选经尿道绿激光汽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尿道1 470nm半导体激光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并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疗效和安全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61例膀胱肿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1 470nm半导体激光组(27例)及TURBT组(34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发生例数、膀胱穿孔例数、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等指标,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个月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RBT组手术时间少于半导体激光组(P0.05);而半导体激光组的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发生例数、膀胱穿孔例数明显少于TURBT组(P0.05)。结论:经尿道1 470nm半导体激光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与TURBT短期临床疗效相似,中期疗效更优。经尿道1 470nm激光切除膀胱肿瘤操作简单,疗效安全可靠,创伤小,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是膀胱浅表性肿瘤治疗的一种理想手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将45例BPH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汽化组(22例)给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钬激光组(23例)实施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钬激光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均低于汽化组;术后排尿困难、出血、尿道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汽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治疗BPH,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体会。方法对44例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复发情况,观察是否复发。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2.80 min。术中无发生大出血、膀胱穿孔,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1年,复发率为15.91%(7/44),其中5例再次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愈,其余2例进行膀胱全切除术。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创伤小、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与尿道狭窄内切开及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分析33例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A组)和41例尿道狭窄内切开及电切术(B组)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最大尿流率、术后尿道扩张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手术有效率和术后最大尿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尿道扩张的次数显著少于B组fP〈0.05)。结论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优于尿道狭窄内切开及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联合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吉西他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结合术中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组)3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中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组)25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吉西他滨(对照组)42例.采用电话结合门诊随访方式,随访时间为2年,对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预后进行比较,并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做出评价.结果 10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31例复发,其中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组7例(18.4%)、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组6例(24%)、对照组18例(42.9%).3组在原手术区域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6%、8%、19.0%,首例出现肿瘤进展的时间为12个月、10个月、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7%(36/38)、92%(23/25)、83.3% (35/42).3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结合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吉西他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有效降低了肿瘤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绿激光和RevoLix 2微米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选择性绿激光和RevoLix 2微米激光手术系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性绿激光和RevoLix 2微米激光手术系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各42例,全部肿瘤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病理分级为G1~G2,临床分期为T1~T2。绿激光组采用非接触式绿激光治疗系统,对肿瘤进行汽化切除;2微米激光组采用RevoLix 2微米激光手术系统,对肿瘤予以汽化切割。结果2组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均未输血,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尿外渗,无水中毒。绿激光组手术时间(15.3±10.5)min与2微米激光组(14.3±6.5)min无统计学差异(t=0.525,P=0.601);绿激光组尿管留置(6.3±0.5)d与2微米激光组(6.3±1.2)d无统计学差异(t=0.000,P=0.999);绿激光组术后住院(6.3±3.5)d与2微米激光组(7.2±2.4)d无统计学差异(t=-1.374,P=0.173)。术后随访半年,绿激光组5例复发,复发率11.9%(5/42),2微米激光组3例复发,复发率7.1%(3/42),2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138,P=0.710)。结论选择性绿激光和RevoLix 2微米激光手术系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都有效和安全,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但对其长远疗效尚须进一步观察,对T2期以上的膀胱肿瘤应采用开放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尿道钬激光(Ho:YAG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体会。方法:2005年7月~2008年2月对9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采用Ho:YAG激光治疗,其中肿瘤单发56例,多发36例。肿瘤直径0.5~4cm。术前病理检查均提示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11例年老和一般情况差者采用局麻。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创面基底及创缘病理检查无残余肿瘤,术后均按常规方法用化疗药物行膀胱灌注,并定期随访,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手术时间平均18min(10~50min),出血极少,无膀胱穿孔及术后继发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1~3天,最短14h。局麻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并起床活动。术后住院1~3天,其中43例为Et间手术(入院当天手术,第2天出院)。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2~31个月),12例复发(13.3%),再次激光或电切治疗。结论:经尿道Ho:YAG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安全,微创,患者耐受性好,疗效与传统TURBT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 470nm半导体激光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治疗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1470nm半导体激光对46例BPH患者进行激光汽化切除术。患者年龄62~86岁,平均前列腺体积为(56.2±12.1)ml。同时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前后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剩余尿量(PVR)等指标,评估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75.6±14.8)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输血病例。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2~4d,平均留置尿管时间(2.5±0.4)d;IPSS术后1个月为(8.8±2.2)分,3个月为(7.6±1.2)分,明显低于术前[(18.5±3.6)分,P0.01],Qmax及PVR明显好于术前(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尿失禁及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结论:1 470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BPH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PH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BPH并膀胱结石的一期腔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钬激光碎石术和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加剜除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均一次手术成功,碎石时间15~45min,平均26min前列腺电切时间45~150min,平均65min。术中术后均无输血,无电切综合征、膀胱穿孔、结石残留等并发症。术后3~5天拔除尿管,无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病理检查结果均为BPH。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22.6±4.8)分降至(7.8±1.5)分(P〈0.05),最大尿流率(Qmax)由(6.3±2.5)ml/s升至(16.8±3.8)ml/s(P〈0.05)。结论:同期进行钬激光碎石术和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加剜除术是一种治疗BPH并膀胱结石的高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电切术与钬激光消融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与钬激光膀胱肿瘤消融术(HLABT)加盐酸表柔比星辅助灌注治疗对浅表膀胱肿瘤(pTa、pT1)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比较2004年8月~2008年8月采用TURBT(43例)与HLABT(40例)治疗83例浅表膀胱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及辅助灌注化疗后肿瘤复发率和副反应发生率。所有患者术后6h内即刻灌注盐酸表柔比星50mg,规范持续灌注1年。常规每3个月行膀胱B超及尿细胞学检查,可疑者行尿道膀胱镜检查,6个月一次膀胱镜检查,随访30(12~42)个月。结果:TURBT与HLABT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4.3±16.1)min与(38.5±19.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27%(12/43)、12.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灌注化疗副反应发生率18/43(41.9%)、15/40(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3.2%(10/43)和27.5%(1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BT与TURBT术后盐酸表柔比星辅助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相当,在手术时间、术后灌注化疗副反应发生率、肿瘤复发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分期分级仍是浅表膀胱肿瘤预后主要因素。术后并发症的差异主要来自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性绿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治疗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7.5min。术中出血少,无膀胱穿孔,无闭孔神经反射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膀胱冲洗2-6h。单纯膀胱肿瘤术后导尿管保留48h,一期行前列腺汽化者导尿管保留72h。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随访3个月至1年,肿瘤无复发。结论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膀胱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铲状电极汽化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Qu L  Ding Q  Jiang H  Fang Z  Yao M  Wang Z  Zh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6):445-446
目的 观察铲状电极经尿道汽化切除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近期疗效。 方法 应用铲状电极汽化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 82例。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 36min ,1例术中发生膀胱穿孔 ,无术中大出血。 82例随访 2~ 18个月。 3例于术后 7、8、10个月复发。 结论 铲状电极汽化切除技术具有汽化和切割的双重作用 ,创面平整 ,切割快速 ,是一种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疗效显著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