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丝裂霉素C(MMC)联合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中远期疗效,探讨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采用MMC联合AGV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32例(32眼),术后随防3~54月.结果 眼压由术前(47.5±7.32)mmHg下降至(17.73±6.21)mmHg,总有效率84.38 %.手术早期并发症为浅前房、低眼压,但不发生前房消失,术后7~8 d前房自动加深.中远期并发症为瞳孔欠圆、盘周过度包裹.结论 MMC联合AGV植入术是目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其并发症较无阀门引流物少;及时有效的术后处理将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青光眼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12例(12眼)因视网膜脱离已行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青光眼的患者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为(4.7±1.2)个月.结果 12眼术前眼压为30.5~50.7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为(40.5±10.2)mmHg;术后随防期内,眼压为8.0~21.0 mmHg,平均为(13.5±4.3)mmHg.手术成功率为100%.除2眼在术后2周时因引流管阻塞而行冲洗再通外,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药物无法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Ahmed引流阀植入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并探讨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3例难治性青光眼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的疗效,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等,术后随访6~18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8眼,提高12眼,下降3眼.术后眼压控制的有效率达到86.9...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联合丝裂霉素C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对比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眼压和视力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成功率为87.50%。这24例患者的术前平均眼压为(42±7.6)mmHg,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为(15.4±5.6)mmHg,其中眼压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有13例,眼压得到部分控制的患者有8例,视力明显提高的病眼有4只,视力无改变的病眼有20只,无视力降低病例。在这24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前房形成迟缓的病眼有12只,发生前房积血的病眼有4只,伴有眼压持续增高的病眼有2只,发生角膜失代偿的病眼有1只。结论:应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难治性青光眼21例21只眼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并对其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有效降低了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减少术后低眼压、浅前房的发生率,引流管经巩膜隧道进入前房减少了发生术后引流管的暴露。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是一种操作简单、痛苦少、创伤小、有效可行的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7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结果该组患者经手术后,术后3个月时的平均眼压与术前平均眼压相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经治疗后,成功率为85.4%,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患眼视力提高及无改变患眼占比87.8%。未发现引流管外露、脱出、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1.5%。结论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技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虽仍可能引起部分术后并发症,但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琦  I.Riss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12):1320-1322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房水引流装置ExpressTM前房植入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41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ExpressTM前房植入术,术中将ExpressTM植于巩膜瓣下,部分顽固性病例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或5-Fu,术后监测眼压、视力、视野情况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41例难治青光眼,术后半年平均眼压(14.65±1.96)mmHg;一年平均眼压(13.81±1.91)mmHg.术后12个月,所有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41例眼术前、术后视力无明显改变,完全成功33例占80%,总手术成功率90.2%(37/41),本组失败4例,为眼压控制不好或视野损伤加重,再次植入ExpressTM或行睫状体冷凝或小梁切除手术.并发症:有3例浅前房、2例短暂性眼压升高,无排斥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ExpressTM前房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8.
宋丽萍 《当代医学》2012,18(23):91-92
目的 观察并评价阀植入手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应用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手术治疗35例36眼青光眼,术后随访4~8年,平均年限(5.19±1.78)年,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前眼压32~65mmHg,平均(42.39±11.14)mmHg,术后随访末次测得眼压平均为(17.32±6.52)mmHg,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阀植入术手术总有效率为80.56%,术后10眼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好视力达到0.2.结论 应用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手术治疗青光眼是一种相对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住院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的20例(20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等,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全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1周内20眼虹膜新生血管均不同程度消退。术后最后一次随访发现,20眼中仅有3眼联合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其余17眼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成功率达到85%.最后一次随访,平均眼压(15.31±4.27)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9.03±12.87)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视力提高者8眼(40%),保持不变者10眼,下降2眼。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早期的短暂性浅前房、高眼压及晚期的滤过道瘢痕纤维化。结论 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有利于保护残留的视功能,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8例,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术后平均随访(3~12)月。结果:手术后1个月时眼压由术前(51.53±6.57)mm Hg降至(16.82±5.63)mm Hg,总成功率为95%;随访3个月时,眼压由术前(51.53±6.57)mm Hg降至(17.14±6.38)mm Hg,总成功率为89%;12月以上随访15眼,眼压由术前(50.36±7.92)mm Hg降至(18.35±7.24)mm Hg,总成功率为7 3%。结论: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眼压控制较理想,保存患者残存视力,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只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力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月~2年.结果 术后80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眼压13...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前房型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4例(24只眼)NVG患者施行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术并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以随访结束时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Pa)、无严重并发症为手术成功标准,降眼压药物控制下眼压〈21 mm Hg为条件成功标准。随访13~26个月,平均(18.05±3.81)个月。结果:24例NVG患者中,1例合并细菌性角膜溃疡穿孔予取出引流盘,1例出现顽固性浅前房并角膜失代偿,7例需降眼压药物治疗,15例获得成功。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NVG成功率为66.67%,条件成功率为83.33%。术前平均眼压(40.24±13.80)mm Hg,随访结束时平均眼压(15.14±8.56)mm Hg,较之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后视力维持术前水平10例(41.67%),视力提高14例(58.33%)。术后早期并发症有暂时性前房出血6例(25.00%)、浅前房10例(41.67%)、结膜瓣松脱4例(16.67%),经治疗后均好转;远期并发症有并发性白内障1例(4.17%)、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4.17%)。结论:青光眼引流物植入术为治疗NVG的有效手段,能显著降低眼压,且远期疗效肯定,挽救患者残余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丝裂霉素联合Ahmed减压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联合Ahmed减压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应用Ahmed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手术治疗32例35眼难治性青光眼,术后随访一年,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组成功率为80.0%;眼压由术前的(47.28±13.14)mmHg降至术后的(17.62±6.42)mmHg.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为:引流盘周纤维包裹2眼(5.7%),浅前房2眼(5.7%),引流管口堵塞2眼(5.7%),脉络膜脱离1眼(2.8%).结论:应用丝裂霉素联合Ahmed减压阀植入手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相对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于2005年5月-2007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24例(24眼)术后并发症常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周-12个月,术后早期的主要并发症为前房出血2眼(8.3%)、前房形成迟缓8眼(33.3%)、引流管堵塞3眼(12.5%)等。术后晚期并发症为引流盘包裹继发高眼压5眼(20.8%)。[结论]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并发症复杂多发,但经过及时妥善的处理仍可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1.8 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1例接受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1.8 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合并白内障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术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1.7个月(8~21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前平均眼压为(37.9 ±10.2)mmHg,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为(14.3 ±5.8)mmHg(t=9.19,P<0.01)。2例患者术后仍需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所有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平均最佳矫正视力自术前(0.19±0.11)提高至术后(0.57 ±0.14),(t=11.45,P<0.01)。患者角膜散光术前平均为(0.80±0.21)D,术后散光平均为(0.78±0.3)D(t=0.19,P=0.85)。1例患者术后第一天出现一过性低眼压合并脉络膜脱离,药物控制一周内恢复。2例患者术后第一天出现少许前房出血,第二天出血自行吸收。2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发生包裹性囊肿,眼压再次升高。结论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前房、眼压、视力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未发生持续性浅前房。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炎症反应、前房出血、角膜水肿等,治疗后均吸收。术后眼压10~24 mmHg,视力提高2例,其余无变化。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静  邹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7):1056-1058,1063
目的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分离术中应用内窥镜,探讨内窥镜在房角分离术中的作用,并观察其早期疗效。方法
31例(31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内窥镜直视下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急性闭
角型青光眼17例(17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4例(14眼)。随访并观察其并发症、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房角情况。结果术后
有3例发生前房出血、渗出,均可逐渐吸收。两组术后眼压均有所下降(P均<0.05),相同时间段两组间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仅有1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仍>21 mmHg,应用降眼压药物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两组
术后视力、前房深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后分别为16眼
(94.1%)和9眼(64.3%)房角全部开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有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5眼慢
性闭角型青光眼仍存在不同程度和范围的房角粘连,随访过程中未见房角粘连范围明显扩大。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内窥镜引导的房角分离术直观、精准、安全,近期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6例(60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28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患者视力均显著提高,眼压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术后视力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方法,且术后炎症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