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暴发型流脑起病急、发展快、危险性大,病人就诊时,往往濒于死亡。对此型要抓紧时机,迅速抢救,应作到“三快”:快明确诊断、快作静脉穿刺(二、三个人同时找血管)、快用上药。赤脚医生和医务人员要日夜守护、细心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尽量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暴发型流脑(下称“暴脑”)是流脑中病情变化快、来势凶险的一型病,积极救治这型病人是提高流脑的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临床上将暴脑分为三型:即败血症型(或休克型)、脑膜脑炎型和混合型。虽然各型治疗的具体方法很多,但仍各有其重点。如败血症型重点是抗休克治疗;脑膜脑炎型主要在于早期脱水治疗,以消除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而混合型则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而定,或以抗休克为主兼治脑水肿,或以脱水疗法为主兼治休克,或二者并重兼顾其它。所以在抢救中不但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临床上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治疗休克,国内文献有所报导,效果较为明显。去年春天,我县发生“流脑”,经试用0.3%双氧水配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84年1月至1985年4月间,共收治暴发型流脑患者55例,对其中5例表现为难治性休克患者使用了胰高血糖素治疗,结果均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例1为男性,年龄6个月,诊断暴发型流脑混合型;例2为男性,年龄16岁,诊断暴发型流脑混合型;例3为男性,年龄22岁,诊断为暴发型流脑休克型;例4为女性,年龄19岁,诊断为暴发型流脑混合型;例5为女性,年龄22岁,诊断为暴发型流脑混合型。 2.5例患者使用胰高血糖素治疗前、后的情况见附表。 3.5例患者入院后的治疗经过主要治疗为:予以青霉素、氮霉素抗感染;纠酸、扩容使用5%碳酸氢钠、低分子右旋糖酐、2:1液及葡萄糖盐水等,  相似文献   

5.
山莨菪碱脱水疗法抢救暴发型流脑呼吸衰竭的体会兰州医学院附属一院传染科郭长劳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脑)是极为严重的疾病。暴脑所致的呼吸衰竭(呼衰)在现有医疗条件下仍为最主要的死因。1985年1月~1994年6月我们共收治流脑患儿36例,其中15例为...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2年至1987年6年间共收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81例,其中暴脑22例(占27.1%)。休克型15例(轻型7例,重型8例),脑型2例,混合型5例。全部采用东莨菪碱为主要药物。同时配合扩容、纠酸、强心、脱水、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对于DIC筛选指标有异常者,同时用肝素治疗。结果19例痊愈,3例死亡。体会:暴脑自60年代起先后应用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治疗后,病死率显著下降,因该类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90年4月~1997年10月共收治16例暴发型流脑患者,其中3例死亡,死亡率为1875%,死亡原因除与发病的轻重、就诊的早晚有关外,与治疗是否及时、准确有极大关系,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情况总结如下。1 一般项目观察、护理11 患者多以高热、头痛、呕吐起病,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应严密观察体温变化,防止体温过高引起惊厥、抽搐甚至昏迷,体温超过39℃时应进行物理降温及解热药物。每半小时测体温、脉搏1次,每1小时测血压1次,脉率由快转为正常,脉压由小变大,则提示病情好转。12 面色及皮肤的观察护理:休克型患者多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皮肤…  相似文献   

8.
1984~1987年我院共收治27例暴发型流脑。其中休克型6例,脑水肿型10例,混合型11例。治愈16例,死亡11例。本组病例入院后死亡时间:3~10小时6例,11~-19小时4例,4天1例。治疗:休克型:纠酸,扩容,抗感染,血管活性药物,激素,强心、利尿,654~2及肝素等综合措施。使用青霉素钠盐+氯梅素,有尿后可选用青霉素+SD或青霉素+氯梅素+SD。青霉素每日30~50万u/kg,氯梅素每日50ng/kg,SD每日0.2/kg。654~2按休克程度每次1,2,3ng/kg, 15~30分钟一次静推。肝素每次0.8~1.0ng/kg,4~6小时可重复一次。脑水肿型降颅压,抗感染,激素及呼吸衰竭处理。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认真做好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暴脑)的抢救工作,提高疗效,现将抢救工作中常见的几种错误及其防治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磺胺嘧啶引起的怠性肾功能衰竭【例1】×××,男,16岁,诊断为暴脑(休克型)。入院后按休克型常规抢救,于14小时后休克症状缓解,第二天神志清楚,循环呼吸功能良好。病因治疗选用磺胺嘧啶、氯霉素。后者每天静脉点滴1.5克,磺胺嘧啶6克,休克缓解后每天静脉补充10%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口服等量碳酸氢钠。第三天开始头痛呕吐加重,体温39℃,尿少。误认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正> 患儿卢××,男,11岁,病历号180494。于1980年5月9日11时30分因发烧、头迷3天,呕吐、意识障碍、日以“流脑”诊断入传染科。入院前一日午后非喷射状呕吐3次,夜间烦躁,哭闹,神志不清。经某医院考虑为“流脑”,介绍来我院。门诊化验WBC 7,700/mm~3,家长拒绝腰穿,以“流脑”诊断收入院。否认病前用药史及注射、输血史。  相似文献   

15.
<正> 暴发型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暴脑),此病发病危重,如不及时抢救,病人常于24h内死亡。所以,临床治疗和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1 临床资料1996年1~3月,我们收治暴脑患儿11例。其中,1~3岁2例,4~7岁5例,8~12岁3例。结果,10例治愈,无后遗症,1 例死亡。2 临床护理2.1 高热护理:该组10例患儿均呈稽留热,并持续时间较长。由于高热会加重脑缺氧,诱发脑水肿和抽搐。所以,须控制患儿体温上升,每2h测体温一次,超过38℃时,采取降温措施,如患儿有皮下瘀斑,不适于酒精浴,可采用自制3%高渗生理盐水进行清洁灌肠,然后给退热剂保留灌肠,使体温在短时间内降至正常范围内。室内采用通风、喷洒冷水、置冰块于床下保持室内低温。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9岁。因头痛2日,呕吐1次,神志不清1天,于2003年3月12日时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90mmHg/70mmHg,发育营养中等,抬人病房,神志不清,腹部可见散在皮肤瘀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口周发绀,颈抵抗,颏胸4指,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心率10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脑  相似文献   

17.
自1966年以来,我院相继采用以阿托品、山茛菪碱或东莨菪碱为主的综合措施,抢救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脑)。1966年1月至1986年3月,我院共收治流脑患者3101例,其中暴脑411例,占13.2%。现将死亡原因和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败血症出现休克是严重感染的临床危象,常导致死亡,病死率在15~50%左右。在暴发型流脑中也是致死的常见原因,文献报导病死率为20~30%。最近国内有报导降至8.97%者,但国外报导暴脑的病死率仍在50%以上。本文就14岁以下儿童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混合型)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休克与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以助诊断及处理。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是1968~1979年我院收治的14岁以下按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称流脑)980例中资料较完整的、按1975年全国流脑会议所订标准、诊断为暴发型流脑败血症者55例及混合型者12例,共67  相似文献   

20.
暴发型流脑死亡率高,尤其是婴幼儿患者。发病至死亡时间,最短者12小时,长者11天,多数于三天内死亡,占73.8%。其中休克型在24小时死亡者占81.8%。死亡原因以呼吸循环衰竭为主,占71.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死因与尸解结果完全符合。败血症症状符合率为75%。脑水肿、脑疝符合率为4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