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基虎 《四川中医》2000,18(7):26-2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眩晕为主症。自1998年2月至1999年6月笔者运用自拟颈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42例,并与西药治疗30例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5岁,平均6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月。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6岁,平均63岁;病程最短6小时,最长2周。两组病人均参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学》[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眩晕诊断标准作出中西医双重诊断,且排除内耳性眩晕、肿瘤、…  相似文献   

2.
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景华 《中草药》2001,32(9):826-827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血管病 ,属于祖国医学眩晕范畴 ,为中老年常见病之一 ,在脑卒中的预防、治疗方面值得高度重视。近 3年来 ,我们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0例 ,收到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其中男性 1 2例 ,女性1 8例 ,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 45 - 65岁 ,平均年龄 5 1岁 ,病程 5 d- 1 0年。其中合并高脂血症 1 5例 ,糖尿病8例 ,高血压病 1 0例 ,冠心病 1 0例 ,脑动脉硬化 2 5例。所有病例均经脑多谱勒 ( TCD)检测明确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3.
钟冬梅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084-1084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照组口服西其汀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4例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2例用西比灵治疗,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4%,对照组5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自敏 《四川中医》2005,23(5):52-52
目的:观察用健脾利水、燥湿除饮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用泽泻汤(泽泻、焦白术)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6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用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方证相符,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6.
刘玉洁教授运用升陷汤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洁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年,经验丰富,其运用升陷汤治疗宗气下陷之胸痹(窦性心动过缓、慢性心力衰竭)、喘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沈伶萍  师会 《光明中医》2016,(13):1868-1869
目的探讨自拟眩晕汤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间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肝阳上亢证患者50例。结果治愈30例,总有效率达88%。结论自拟眩晕汤治疗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肝阳上亢证有显著疗效。"眩晕者,中风之渐也。"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眩晕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笔者自拟天麻芎龙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 36例 ,并与尼莫地平片加阿斯匹林片治疗作疗效对比观察 ,兹报告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眩晕患者 71例 ,均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 36例 ,其中男 14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4 3岁 ,平均年龄 5 6 6岁 ;病程最长 10年 ,最短 7天。对照组 35例 ,其中男 15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4 5岁 ,平均年龄 5 8 6岁 ;病程最长 8年 ,最短4天。二组无明显差异。诊断标准 :①患者以自觉眩晕为主要症状 ,转颈时…  相似文献   

9.
牵引与推拿治疗颈性眩晕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颈性眩晕症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 ,椎间隙变窄 ,椎间孔缩小或颈椎肥大性改变等原因压迫或刺激椎 -基底动脉而造成的脑供血不足[1 ] ,引起的以眩晕、恶心、呕吐等为表现的症候群。近年来笔者运用颈部牵引与推拿结合治疗该病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6 5例 ,均为门诊病例 ,均经X线摄片或CT扫描 ,排除内耳眩晕及其他原因造成脑供血不足 ,而确诊为颈性眩晕[2 ] 。其中单纯椎动脉型 2 3例 ,混合型 42例。男性 2 9例 ,女性 3 6例 ,年龄最大者 6 5岁 ,最小者 2 7岁 ,平均年龄 5 4岁 ,病程最长者 1 2年 ,最短…  相似文献   

10.
眩晕是临床一种常见、多发症状,常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自拟定眩止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诊断标准:全部病例治疗前均经头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排除有肝肾疾病、糖尿病、大出血、脑肿瘤、严重血液病等病史者及有外伤史及没有按规定用药者。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共计88例,按就诊顺序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最小者43岁,最大者76岁;平均59.8±4.57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  相似文献   

11.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为门诊观察治疗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者59岁,最小者17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1个月。对照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38  相似文献   

12.
老年脑性眩晕主要指患者年龄大于55岁,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包括脑动脉硬化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萎缩、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以及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癫痫等。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本病5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55~60岁8例,60~70岁39例,70~80岁7例,80岁以上1例;诊为脑动脉硬化症2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6例,脑萎缩7例,其它5例。诊断标准参照《实用神经病学》第二版。 治疗方法 基本方:黄芪100g,赤芍20g,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子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椎一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9.64%,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治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73.2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5.
推拿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源性眩晕,临床症状以眩晕为主,伴有颈项酸痛、活动受限、项韧带钝厚、棘突偏歪、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此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1 临床资料 67例病例中,其中男性32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60岁,均有不同程度的椎动脉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3年来对36例诊断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并与天麻定眩宁片剂治疗作疗效对照观察,现报告结果如下:1 一般资料 眩晕患者71例,均经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诊断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58.6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4天。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为58.8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天。二组无显著性差异。 诊断标准:①患…  相似文献   

17.
范侠 《陕西中医》2003,24(4):348-349
临床资料  30例均系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 1 8例 ,女性 1 2例 ;年龄最大者 82岁 ,最小者 32岁 ,平均年龄 5 7岁 ;病程最短者 1周 ,最长者 3年。  治疗方法 自拟退斑汤 :板蓝根 30 g,紫草根、茜草根、丹皮、桃仁、红花各 1 0 g,鸡血藤、金银藤各 30 g,丝瓜络、木瓜络各 1 0 g,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等范畴。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药四逆散加味从肝论治慢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最大者66岁,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39.1岁;病程最长者23年,最短者5个月,平均病程为14年。对照组54例,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者61岁,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37.5岁;病程最长者19年,最短者半年,平均病程11年。两组病人在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2 临床辨证分型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积分均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能显著提高西药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30例用加味温胆汤进行治疗,另外3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进行了比较。结果:组内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温胆汤可通过降低血粘度来改善脑供血,从而达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