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7-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防范输入性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方法:整理贵州省AFP监测系统2007-2011年5年AFP病例数据,分析AFP病例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评价AFP监测系统质量及监测效果.结果:1068例AFP病例报告覆盖全省9个市(州),AFP发病时间无明显的季节性,以4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83∶1.AFP病例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为主,占35.7%.以省为单位,每年<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1/10万,各项及时性指标均>80%.病例就诊2次时,粪便标本不合格率为18.0%,≥3次时,不合格率达到52.4%.结论:贵州省2007-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较高,病例就诊次数越多标本采集不合格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五华县1994-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发病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4-2005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4—2005年报告AFP病例49例。其中1例为非AFP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26/10万;病例大部分为0-4周岁儿童,占总病例教的70.83%;病例多发生于5-8月,占发病总数的47.92%;发病地区无明显聚集趋势;20.83%的病例为零剂次免疫儿童和免疫吏不详儿童;所有粪便标本均未分离出眷灰野毒株。县市级以上医疗单位报告43例,乡镇级医疗单位报告5例,占10.40%。结论 五华县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质量符合国家要求,但镇级监测系统敏感性不够。应全面落实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是今后保持和巩固无脊灰成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陈永奇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644-1645
目的分析乐东县脊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为证实全县维持无脊友状态提供依据。方法对自1995年1月建立的AFP监测网络以来全县脊友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6年脊友监测系统共报告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22倒,排除22例,无脊友确诊病例。病例分布在沿海5个乡镇,呈散发,无明显季节高峰。全部病例均采集双份合格粪便标本,经病毒分离阳性5例(22,72%),均为疫苗相关株。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的报告率每年达到1/10万以上,达到了WHO规定的1/10万的指标。结论乐东县脊灰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较高,全县11年来一直维持在无脊友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我省2000~200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脊髓灰质炎(脊灰)阳性病毒分离情况,了解分析脊灰(PV)病毒阳性分离率与患者年龄、免疫史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0~2009年AFP病例脊灰病毒分离阳性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从1 192例AFP病例粪便标本检出脊灰疫苗类似株病毒(PV)54例,其中PVⅠ型14例,PV Ⅱ型10例,PV Ⅲ型18例,PV 混合型11例,PV+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例.经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均为疫苗类似株病毒.结论 实验室监测质量在保证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脊灰实验室要提高病毒检出的敏感性,为维持无脊灰提供实验室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持续确保在全县范围内证实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方法按照《全国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方案》要求,按月、旬或不定时到医院门诊及相关科室进行监测,发现疑似AFP病例及时报告,调查病例,采集合格粪便标本送检。结果全县1995-2004年AFP病例监测共报告46例,经省级专家组按病毒分类和临床检查诊断,44例为非脊灰AFP病例,2例为临床符合脊灰病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率2.61/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年均82.61%,其它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卫生部的要求。结论会泽县已证实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但还要继续保持高质量的监测,维持全县今后无脊灰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掌握嘉兴市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发病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巩固和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方法依据嘉兴市1994年-2005年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及监测系统的疫情报告数据分析。结果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平均年报告发病率2.06/10万;148名AFP病例中以7月份报告最多(占16.89%),5岁以下病例占大多数(占68.92%);有3次以上免疫史者占84.46%,其中脊灰疫苗相关病例1例、脊灰临床符合病例2例,未发现野毒株。监测系统其他各项监测指标于1996年起全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无脊髓灰质炎证实要求。结论嘉兴市已具备了敏感、高效的AFP监测系统,今后的监测重点应为小年龄组儿童;全市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接种率虽已较高,但流动儿童的管理还有待加强,对因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疫苗引起的疫苗相关病例(VAPP)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汕头市2010—2019年急性驰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防范输入性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为脊灰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Excel 2007等软件对汕头市2010—2019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汕头市2010—2019年共报告AFP病例273例,201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1.60/10万;2011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19/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2.22/10万,报告273例均为非脊灰病例,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273例AFP病例分布于全市7个区县,病例地区分布没有明显聚集性;273例AFP病例发病年龄最大14岁,最小3个月龄,以1~<5岁组发病率较高,共有142例,占总病例的52.01%;273例AFP病例中男性170例,女性103例,男女比例为1.65∶1,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P<0.05);每月均有病例报告,以5月份发病最多,共31例(占11.36%),发病无明显时间聚集性;273例AFP病例中服苗3次以上者263例(占96.34%),服苗未达3次者10例(占3.66%);273例AFP病例中有269例AFP病例采集到双份合格粪便标本,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8.53%,均未分离到脊灰病毒。结论 汕头市2010—2019年来的AFP监测系统运转良好,监测系统敏感性和及时性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为巩固无脊灰成果,应保持高水平脊灰疫苗免疫接种率,强化医务人员报告意识,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泉州市2000-2007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发病情况、分布特征及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我市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泉州市2002-2007年AFP病例个案调查表、随访表和实验室病毒学检测结果等资料。结果泉州市2002-2007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183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7/10万。AFP病例男女比为2.6∶1,以5岁小年龄组居多,全年各月分布无差异。报告AFP病例未完成OPV基础免疫及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分别占9.8%(18/183)和6.0%(11/183),其中181例为脊灰排除病例,2例为脊灰临床符合病例。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6.2%(176/183),脊灰病毒分离率为4.0(7/176),其中6例为脊灰疫苗株,1例为脊灰疫苗高变异株。75d内随访及时率为99.4%(180/181)。结论2002-2007年泉州市无脊灰野病毒确诊病例,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的要求,但适龄儿童的基础免疫工作仍需加强,还应加强临床医生的培训,提高A...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分析延安市2000-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质量,摸清继续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的薄弱环节。方法 汇总分析5年来各县区报告的AFP病例资料。结束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连续5年超过1/10万的指标,48h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每年均大于80%的指标,粪便标本7d内送检率为100%,及时随访率年均为87%。结论 根据卫生部规定的AFP病例监测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延安市各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2013—2021年东营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监测工作质量。方法 对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21年东营市共报告97例AFP病例,<1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AFP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21/10万,2013—2019年监测系统各项及时性指标均≥80.00%。2020年的14d双份粪便采集率和合格粪便采集率为66.67%,2021年的粪便标本7d送达率为62.50%,均未达到监测方案要求。AFP病例中5岁及以下儿童组发病最多,构成比为58.76%,男女性别比为1.69∶1。发病月份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23,P>0.05)。完成脊灰疫苗全程免疫51例,构成比为52.58%,未完成全程免疫46例,构成比为47.42%。合格粪便采集率为89.69%,脊灰病毒分离培养均为阴性。残留麻痹率为7.22%。2015—2021年东营市适龄儿童第1、2、3、4剂次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85%、99.86%、99.8...  相似文献   

11.
庞秀然 《中国热带医学》2009,9(2):335-336,269
目的了解宾阳县199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rP)病例流行特征,及其监测系统运行工作质量,为制定进一步推动消灭脊灰工作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宾阳县1994~2007年AFP病例个案调查资料、AFP监测系统报表资料,利用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宾阳县1994~2007年共报告AFP病例66例,确诊脊髓灰质炎病例0例。发病年龄以0—3岁儿童为主,季节分布不明显,10流动儿童病例免疫接种率低下。1994年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监测系统工作质量逐年得到提高,除2003年外,其余13年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达到1/10万以上;48h内调查率14年均达到100%,各年度14d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纸率和粪便标本7天内送检率分别在33.33%~100%和55.56%-100%之间波动。结论今后应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工作,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主动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的敏感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焦作市2004~201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方法对焦作市2004~2012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焦作市2004~2012年共报告A F P病例187例。未发现本土或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W P V)或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以市为单位,每年<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1/10万,2011年起各项及时性指标均>80%。结论焦作市2004~2012年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较高质量,持续维持无脊灰状态。持续做好临床医生培训和调查人员责任心教育,对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高敏感性和提高监测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宁夏回族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时发现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7年全区报告的AFP病例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共诊断AFP病例95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58/10万、1.23/10万、1.77/10万、2.03/10万;五个市均有病例发生,发病以0-4岁小年龄组为主,占54.7%,男性高于女性;免疫史<3次的16例,占16.9%;95例均为脊灰排除病例,病例最终分类中,格林巴利综合征38例,占40-0%;95例AFP病例的粪便标本经自治区CDC脊灰实验室进行病毒培养,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1株,NPEV分离率为11.6%;共分离脊灰病毒5株,分离率为5.3%,其中Ⅰ型1株,Ⅱ型1株,Ⅲ型3株,经国家脊灰实验室复核,均为脊灰疫苗株;除2004年吴忠市、2005年石嘴山市、2006年中卫市报告发病率、2004年双份粪便标本采集率未达到要求以外,其它指标均达到了国家的的标准.结论 全区控制脊灰工作今后要继续加强OPV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监测质量,特别是提高病例发现、报告的及时性和提高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  相似文献   

14.
揭阳市1995~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1995~2004年揭阳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用EpiD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5~2004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186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病例分布在全市5个县(市、区):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2.4%;男性发病多于女性;186例均为排除脊灰病例,临床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多,占19.9%。自1995年起,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连续10年报告发病率>1/10万,2000年起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70%的要求。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仍需提高和保持儿童OPV的免疫覆盖率,并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汇集福建省2009~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资料,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和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9~ 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413例,分布在9个区市86个县(市、区),<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2/10万.AFP发病者中以5岁以下为主占72.88%,这与国内资料报告相似.病例中服苗史≥3次的335例,占81.11%,男女性别比为1.97∶1,合格粪便采集率91.28%.结论 福建省2009~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以省为单位均达到标准,但常规免疫仍有免疫空白点存在.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应在抓好常规免疫的同时,做好强化免疫,提高AFP监测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进一步做好监测工作,为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平顶山市AFP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及AFP专报系统的疫情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15岁以下儿童AFP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8/10万,农村发病多于城市,农村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3.7%;发病以秋季为主,10月份为高峰月,发病数约为全年病例数的32.5%;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0%以上。257例AFP病例中,有22.6%未全程免疫或记录不祥,采集到合格双份粪便标本237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2%,经病毒分离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2例。结论 平顶山市己具备了敏感的AFP监测系统和高效的AFP监测网络。虽然经过常规免疫和多次的强化免疫,仍有部分儿童漏种,免疫空白依然存在。在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后期,由于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播范围的缩小,由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己明显减少或消失,而由疫苗病毒和因疫苗引起的麻痹病例比例相对升高。因此对VAPP的正确诊断和相关研究越发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菏泽地区199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进行了报告和分析。菏泽地区1998年共报告AFP42例,无脊灰确诊病例,有1例脊灰临床符合病例,有5例临床脊灰(高度怀疑疫苗相关病例);42例AFP分布于全区的9县市,呈散发;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为1.542/10万;AFP病例48小时内调查率为94.7%,14天内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2.3%;从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中从未分离出脊质野病毒,而分离出脊疫苗病毒和COX、ECHO等其它肠道病毒,AFP标本脊灰疫苗病毒和其它肠道病毒阳性率均为15.79%;引起AFP的原因是多种的。我区AFP监测及消灭脊灰工作得了很大进展,但有不足之外,如就诊48小时内及时报告完成率等仍较低。建议仍应加强AFP监测和诊断,消灭脊灰工作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广州市2017年3月发生的1例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进行调查,探讨引起该案例的原因,为防控及调查处置类似事件提供经验与借鉴。方法对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脊灰中和抗体,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测序;对增城市区级以上医院进行AFP病例主动搜索;对病例所在镇7岁以下儿童开展脊灰疫苗接种率调查及查漏补种。结果患儿在出生5个月时首剂接种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后发生急性弛缓性麻痹,对患儿连续6次采集粪便标本,前2次均检测出Ⅰ型脊灰疫苗病毒,变异数分别为2,3个碱基;一名密切接触者便标本检出Ⅲ型脊灰疫苗类似株;在患儿、一名密切接触者及患儿母亲血液标本中分别检测到脊灰抗体阳性。未发现医院漏报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结论该病例属于"高危AFP病例"。省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将其分类为"脊灰排除病例",但不能排除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提示在实施脊灰疫苗IPV/OPV国际序贯免疫程序转换策略之后,接种单位应优先保障适龄儿童首剂及时接种IPV疫苗,以减少VAPP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分离及相关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海南省1995~2000年报告的15岁以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密切接触粪便标本中脊髓灰质炎病毒(PV)疫苗株的分离情况.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PV型别分布等相关资料。方法 采用试管法分离肠道病毒,微量中和试验法鉴定脊灰病毒,国家脊灰实验室采用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别。结果 海南省1995-2000年报告的15岁以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77例及685名密切接触的粪便标本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的分离率分别为10.80%和2.48%,3岁以内的儿童分别占94,73%、47.10%。19例脊灰病毒疫苗株阳性的AFP病例中,31.58%的儿童无OPV免疫史,21.05%的儿童有1~2次免疫史,仅47.37%完成了三次OPV全程免疫。其中9例病例发病后60天残留麻痹。结论 我国已进入“无脊灰状态”,已无本土脊灰野病毒感染的病例,脊灰病毒疫苗株在人群中的循环及其致病性应进一步研究,同时,继续保持儿童高的OPV免疫覆盖率仍然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资料,以保持高质量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9~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413例,分布在9个区市86个县(市、区),<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2/10万.AFP发病者中以5岁以下为主占72.88%,这与国内资料报告相似.病例中服苗史≥3次有335例,占81.11%,男女性别比为1.97:1,合格粪便采集率91.28%.结论 福建省2009~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以省为单位均达到标准,但常规免疫仍有免疫空白点存在.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应在抓好常规免疫的同时,做好强化免疫,提高AFP监测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