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方对小鼠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放射组、放射+中药组,每组24只.饲养3 d后开始给药,放射+中药组给予补肾解毒方汤剂灌胃,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放射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在实验开始后第11天,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小鼠均接受一次性4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照射后各组每日继续灌胃至实验结束,方法同前.共灌胃25 d.并于照射后第1、7、14天,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结果]照射后第1天,单纯放射组血清IL-6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IL-10水平组间无差异(P>0.05),单纯放射组和放射+中药组白细胞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放射+中药组白细胞水平高于单纯放射组(P<0.01);照射后第7天,单纯放射组血清IL-6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放射+中药组(均P<0.01),放射+中药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单纯放射组和放射+中药组白细胞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放射+中药组白细胞水平高于单纯放射组(P<0.05);照射后第14天,单纯放射组IL-6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放射+中药组(均P<0.01),IL-10水平组间无差异(P>0.05),单纯放射组白细胞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解毒方可通过下调血清IL-6水平,提升血清IL-10水平,并减轻放射所致的白细胞数减少,发挥抗炎抗损伤作用,提高放射后小鼠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血清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5例ACS患者,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20例对照者血清IL-10、IL-6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6水平较SAP组、对照组升高.ACS:(25.81±4.79)ng/L,SAP:(10.79±2.07)ng/L;(7.65±1.71)ng/L,均P<0.05;冠心病各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ACS:(18.23±3.42)ng/L,SAP:(15.20±4.98)ng/L,对照组:(9.40±3.09)ng/L,均P<0.05,ACS组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CS组血清IL-6/IL-10比值高于SAP组及对照组,ACS:(1.69±0.53),SAP:(1.06±0.38),对照组:(0.92±0.41),均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IL-6及血清IL-6/IL-10比值升高,ACS患者存在炎症因子及抗炎因子分泌失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EV71感染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37和IL-33水平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180例确诊的EV71感染HFMD患儿(观察组)和100名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外周血,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7和IL-33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血清IL-37水平和血清IL-3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组EV71感染HFMD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血清IL-37水显著平均高于轻症组(P<0.05~P<0.01);观察组血清IL-37与IL-33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重症组血清IL-37水平与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重症组血清IL-33水平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患儿IL-37、IL-33水平改变可能与手足口病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158-161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台州318020[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3在狼疮性肾炎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对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狼疮性肾炎患者120例及健康体检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三组,统计分三组人员的一般资料、血清IL-17、IL-23水平及活动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7、IL-23水平。结果活动组者的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AI、CI均显著高于稳定组(P0.05),病理类型II型、III型比例均显著低于稳定组(P0.05),IV型比例显著高于稳定组(P0.05),活动组、稳定组、对照组的Scr水平逐渐降低(P0.05),白蛋白、C3C4水平逐渐升高(P0.05)。活动组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对照组(P0.05);活动组患者的血IL-23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对照组(P0.05),稳定组患者的血清IL-23水平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17、IL-23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完全缓解患者的血清IL-23水平显著低于部分缓解、未缓解患者(P0.05),部分缓解患者的血清IL-23水平又显著低于未缓解患者(P0.05)。结论血清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3在狼疮性肾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循环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WBC)数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IL-6和WBC数的影响.方法测定39例老年AMI患者(AMI组)和20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OMI组)血清IL-6浓度和外周血WBC数.39例AMI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和6周测定血清IL-6浓度及外周血WBC数.结果 AMI组血清IL-6水平及外周血WBC数均明显高于OMI组(P<0.001);血清IL-6与WBC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后1周和6周,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IL-6水平及WBC数均显著下降(P<0.01及P<0.001),且治疗后6周辛伐他汀组IL-6水平及WBC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患者外周循环IL-6浓度及WBC数明显升高,且IL-6与WBC及CK-MB呈正相关;辛伐他汀具有调节外周循环IL-6水平及WBC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6):515-5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脑神经胶质瘤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87例(神经胶质瘤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血清IL-2、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脑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2、IL-6与VEGF、EGF及CEA的相关性。结果神经胶质瘤组患者血清IL-2、IL-6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神经胶质瘤组患者血清VEGF、EGF、CE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神经胶质瘤Ⅰ、Ⅱ、Ⅲ、Ⅳ级患者血清IL-2、IL-6水平逐渐降低(P<0.05),血清VEGF、EGF、CEA水平逐渐升高(P<0.05)。脑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IL-2、IL-6水平与VEGF、EG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E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2及IL-6水平与脑神经胶质瘤的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L-6和IL-18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测定39例SLE患者血浆的IL-6和IL-18水平。结果血浆IL-6的水平在SLE患者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SLE患者的IL-6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之间呈正相关(r=0.74,P<0.01);SLE患者血浆的IL-18水平增高,且活动期组较非活动期组增高更明显(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P<0.05,P<0.01);SLE患者的IL-18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SLE患者血浆IL-6、IL-18水平均显著增高,并且与SLE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毕恒 《河南医学研究》2022,(24):4459-4462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13(CXCL-1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患病组,并以1∶1选取同期8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对比两组血清因子水平、肝功能,比较患病组不同病情程度血清因子水平、e抗原阳性和阴性血清因子水平、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因子水平,分析血清因子水平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患病组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患病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轻度患者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较中度、重度低(P<0.05);e抗原阴性血清IL-6、CXCL-13水平较e抗原阳性低,e抗原阴性血清IL-18水平较e抗原阳性高(P<0.05);治疗7、14 d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IL-6、IL-18及CX...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IL-10水平,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IL-10低于正常人P<0.005。血清胆红素含量愈高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愈低,血清IL-8水平愈高P<0.05而IL-10则愈低P<0.01。重型乙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组,重叠肝炎病毒感染组血清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IL-10则明显降低P<0.01。死亡病例比生存者血清IL-8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IL-10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检测血清IL-8水平对评估重型乙型肝炎病情严重性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2例ACI病人随机分为ACI对照组(25例)和ACI治疗组(27例)。两组病人均根据病情给予脑梗死的常规药物治疗2周;AC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d)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18。结果①与治疗前对比,ACI对照组与ACI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G、TC及LDL-C均无明显变化(P>0.05);②与治疗前对比,ACI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和IL-18均明显下降(P<0.05),但是ACI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③ACI对照组和ACI治疗组治疗后的NDS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是ACI治疗组NDS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④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NDS与血清IL-18水平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ACI病人的白细胞介素-18水...  相似文献   

11.
IL—6、IL—8与分娩发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待飞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1):546-54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选择孕 38~ 4 1周胎膜完整的单胎初产妇 1 5 0例 (临产前 90例 ,临产后 6 0例 )作IL -6、IL -8水平测定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临产前血清IL -6处于低水平 ,临产后 ,血清IL -6水平升高 ,临床产前组与临床产后潜伏期 ( 30例 )和活跃期组 ( 30例 )差异显著 (F =1 5 87.6 7,P <0 .0 1 ) ;IL -8水平与宫颈Bishop评分呈直线正相关 (r =0 .883,t=1 7.6 4 8,P <0 .0 0 1 ) ,临产后组血清IL -8水平下降 ,临产前组与临产后潜伏期组、活跃期组间的差异显著 (F =2 0 7.6 8,P <0 .0 1 )。 结论 IL -6与子宫收缩相关 ,可能参与了分娩维持 ;IL -8与子宫颈成熟相关 ,可能参与了分娩发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哮喘小鼠模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5(IL-15)与IL-4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用鸡卵白蛋白(OVA)抗原溶液腹腔注射致敏,雾化吸入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干预组每次雾化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进行干预。定雾化激发后24 h取各组肺泡灌洗液进行嗜酸性细胞计数,并用ELISA方法测测定血清IL-15、IL-4的水平,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IL-4与IL-15水平和嗜酸性细胞数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哮喘组分别为(18.73±3.07)pg/mL,(18.10±2.66)pg/mL和(9.57±1.63)×105/L;干预组分别为(14.04±1.58)pg/mL,(14.37±2.46)pg/mL和(7.47±2.11)×105/L;对照组分别为(9.26±1.87)pg/mL,(10.82±2.13)pg/mL和(3.22±1.78×105/L);血清IL-4与IL-15水平呈正相关,r=0.57,P<0.05。[结论]IL-4与IL-15在哮喘发病中有一定的联系,IL-4作为一种对哮喘发生发展起负向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可以推断IL-15在哮喘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哮喘中IL—5和IL—10基因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1只健康豚鼠分为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及对照组。测定各组豚鼠肺泡灌洗液细胞成分,应用RT-PCR方法检测支气管组织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强度。结果显示,哮喘组豚鼠肺泡灌反。IL-5mRNA表达与EOS百分比呈正相关,而与IL-10mRNA表达呈负相关。说明EOS,IL-以正相关参与了哮喘发病。哮喘时IL-10表达受抑制,这可能是炎症细胞因子IL-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0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MAP)组、1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组,分别于第1、2、5、10天进行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IL-18的测定,并对第1天IL-18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MAP组与SAP组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初期MAP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SAP组(P<0.01).SAP组血清TNF-α、IL-18水平高于MAP组(P<0.01),第1天IL-18水平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r=0.74,P<0.01),与血清IL-10呈负相关关系(r=-0.58,P≤0.01).结论 促炎性细胞因子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可以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在淋巴瘤患者血液和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2009.年2月—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98例为观察组。另选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92例的全血标本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液指标(包括CRP、IL-6、IL-10),探讨不同临床特征的淋巴瘤患者所对应的瘤组织IL-6、IL-10阳性表达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CRP、IL-6、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组织IL-6、IL-10阳性表达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L-6、IL-10水平在不同性别、IPI危险指数、Ann Arbor分期、症状、LDH淋巴癌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巴瘤患者血浆IL-6、IL-10表达水平女性高于男性,有症状患者高于无症状患者,LDH>300 U/L者高于≤300 U/L者,且随着IPI危险指数与Ann Arbor分期加重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6.
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和IL-10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肺癌免疫、发生、进展、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NMⅡ~Ⅳ期的肺癌患者共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进行了以铂类药为主的化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一月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另对7例死亡患者于临终前检测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同时取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47例肺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之组间比较血清三组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比较P<0.001;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的血清IL-6、IL-8和IL-10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早期患者;16例化疗有效,病情稳定和缓解的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7例化疗无效、病情进展者血清IL-8、IL-10测无明显下降,IL-6进一步升高;7例死亡患者临终前血清IL-8水平有持续升高的趋势.结论 IL-6、IL-8和IL-10在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IL-6、IL-8和IL-10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陈玮  陆允敏  陈维雄 《上海医学》2007,30(10):774-776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4、IL-13在恶唑酮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昆明小鼠24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恶唑酮灌肠造模)。造模3d后全部处死,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脾脏单个核细胞(SMC)和肠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PMC)。进行细胞培养后,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4、IL-13的表达量。结果培养24h后,模型组SMC、LPMC和PBMC中IL-4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值均<0.01),SMC和PBMC中IL-13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值分别<0.05、0.01)。结论IL-4和IL-1 3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对临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46例,与正常对照组46例,分别抽取血清采用 ELISA 法测定其 IL-4、IL-13的含量.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病人和对照组正常人血清中的 IL-4水平分别为(460.84±27.11)和(132.97±24.66) ng/L,二组经 t 检验后 P<0.001.两组 IL-13 的水平分别为(23.76±5.44)和(12.61±2.49) ng/L,二组经 t 检验后 P<0.001.结论:哮喘病人 IL-4、IL-13 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 IL-4、IL-13 对哮喘发病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和局部免疫反应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细胞免疫致卒中后抑郁(PSD)可能的机制,探讨IL-1β、IL-6与PS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经汉密尔顿评测的卒中后抑郁90例患者和对照组30例患者的IL-1β、IL-6浓度;观察血清IL-1β、IL-6浓度水平变化.结果 卒中后患者血清IL-1β、IL-6浓度水平变化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 1)IL-1β、IL-6与卒中后抑郁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细胞因子可能在器质抑郁状态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2)PSD患者的血清IL-1β、IL-6升高.3)PSD患者的抑郁程度与其的血清IL-1β、IL-6浓度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