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属于新发现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与甲型病毒性肝炎类似,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近年来,我市戊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其在我市的发生、传播、流行规律,尤其是流行特征亟待探明。为了解我市戊肝发病的季节性特点和发病高峰时间,探讨疾病预测方法,笔者采用圆形分布法对苏州市2004年12月至2005年11月戊肝发病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2—2021年苏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甲肝和戊肝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传染病监测系统”中甲肝和戊肝的传报卡数据,对2012—2021年苏州市甲肝和戊肝的流行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2—2021年苏州市共报告甲肝病例561例、戊肝病例2 426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52/10万和2.24/10万。5个远郊县区(张家港市、太仓市、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人群甲肝平均发病率为0.57/10万,高于城区(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人群(0.44/10万);城区人群戊肝平均发病率为2.43/10万,高于远郊县区(2.11/10万)。甲肝发病呈全年散发,戊肝发病以冬春季为主。甲肝发病率最高的3个年龄组分别为70~79岁(1.20/10万)、50~59岁(0.99/10万)和60~69岁(0.97/10万),发病无性别差异;戊肝发病率最高的3个年龄组分别为60~69岁(5.34/10万)、70~79岁(5.09/10万)和50~59岁(4.35/10万),男性发病率(2.61/10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了解2012—2021年苏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甲肝) 和戊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戊肝) 的流行特征, 为制定甲肝和戊肝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传染病监测系统”中甲肝和戊肝的传报卡数据,对2012—2021年苏 州市甲肝和戊肝的流行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2—2021年苏州市共报告甲肝病例561例、戊肝病例2 426例,年均 发病率分别为0.52/10万和2.24/10万。5个远郊县区 (张家港市、太仓市、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 人群甲肝平均发病率 为0.57/10万,高于城区 (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 人群 (0.44/10万);城区人群戊肝平均发病率为 2.43/10万,高于远郊县区(2.11/10万)。甲肝发病呈全年散发,戊肝发病以冬春季为主。甲肝发病率最高的3个年龄组分别 为70~79岁 (1.20/10万)、50~59岁 (0.99/10万) 和60~69岁 (0.97/10万),发病无性别差异;戊肝发病率最高的3个年龄组 分别为60~69岁(5.34/10万)、70~79岁(5.09/10万)和50~59岁(4.35/10万),男性发病率(2.61/10万)高于女性(1.90/10 万)。甲肝病例中以农民最多,占29.77%;戊肝病例中以家务及待业人员最多,占28.44%。结论:2012—2021年苏州市甲肝 和戊肝处于低流行水平,发病有地区差异,中老年人、农民和家务及待业者是发病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6-2014年湖南省戊型病毒肝炎(下简称“戊肝”)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为戊肝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6-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戊肝病例数据。利用Excel2003、ArcGIS(10.2)软件分析戊肝的发病情况,并通过时间、地区、年龄、性别和职业等因素描述性分析戊肝的分布和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2006-2014年湖南省累计报告病例7 124例,年均发病率1.22/10万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女性别比为2.95:1,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以40~岁发病数最多(1 836例,占25.77%)。职业分布中,农民发病人数最多,发病3 858例,占54.15%。各市(州)均有发病,发病率最高的是怀化市,最低的是娄底市。 结论 2006-2014年湖南省戊肝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重点发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农民,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北部和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戊肝的监测和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发病时表现为急性肝炎,以散发为主。随着甲肝疫苗的广泛应用和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有效控制,戊肝的发病日益受到关注。近年研究表明,戊肝属人畜共患病,密切接触生猪的人群感染率较高。了解桐庐县戊肝流行现状,为制定戊  相似文献   

6.
烟台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烟台市戊型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戊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并对烟台市2005-2009年戊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采集患者粪便、猪胆汁进行套式RT-PCR检测,对阳性者开展戊肝基因测序。结果烟台市戊型肝炎呈散在发病,周期性流行,年均发病率为5.70/10万,冬春季流行,中老年农民为主,呈沿海岸线分布特点,海阳、蓬莱、福山呈地方性流行,有扩散趋势,大部分乡镇发生过流行。病毒序列分析表明,烟台市戊型肝炎病人的基因型以Ⅳ型为主,猪胆汁检测基因与人同源。结论烟台市戊肝主要基因型为Ⅳ型,在局部地区流行并有扩散趋势,加强健康教育,改善饮食卫生习惯,降低人群发病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宝山区戊型肝炎病人IgG抗体持续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 (以下简称戊肝 )是由戊肝病毒引起的、经粪 -口途径传播的自限性疾病 ,在世界各地和我国存在广泛地流行、爆发和散发。近年我国各省市戊肝发病有上升趋势 ,据统计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 ,戊肝为 3 4%~ 2 0 .5 % ,平均为 8 6% [1] ,且有关戊肝病人发病后IgG抗体持续时间观察结果报道不一。为了解我区戊肝发病情况和病人IgG抗体持续状况 ,为制定戊肝的预防策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我们于 2 0 0 2年 8月对 1993~2 0 0 1年确诊为戊肝的病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调查 来源于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  相似文献   

8.
赵俊  孟祥杰 《浙江预防医学》2011,23(1):43-43,46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肝病毒引起的经肠道传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是国家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为了探讨余杭区戊肝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现对余杭区2005—2009年戊肝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流行病学特征:戊型肝炎(戊肝)主要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即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我国也属于高发区。在发达国家多为散发,病例主要来自流行区的移民或到流行区的旅游者。文献首次报道的戊肝暴发流行发生于1955年印度新德里,1986-1988年中国新疆暴发了最大规模的戊肝流行,造成20多万人发病。戊肝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湖州市甲、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方法]对2000—2006年甲、戊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对比分析。[结果]甲肝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戊肝则上升趋势明显,两者在流行特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应结合甲、戊肝的流行特点开展相关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国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发病流行趋势与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2004-2018年全国戊肝报告发病数据,采用Arcgis10.3软件对戊肝发病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04-2018年全国共报告戊肝358122例,年均发病率为1.78/10万,发病率从2004年的1.27/10万上升到2018年的2.06/10万(趋势x^2=5714.71,P<0.001),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年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全国2004-2018年各年戊肝发病率全局Moran’sI指数在0.14-0.27之间,均存在全局自相关。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戊肝发病的"高-高"聚集区域由东北部沿海逐渐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及相邻地区发展。戊肝发病的热点区域从2004年的东北沿海向2018年的南部沿海地区逐渐转移。结论2004-2018年中国戊肝发病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性分布,需加强发病持续上升省份和沿海热点区域的戊肝联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邵健 《职业与健康》2013,(24):3322-3323
目的了解常熟市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发病趋势和分布特征,为进一步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研究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2年常熟市戊肝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2年常熟市共报告戊肝病例131例,年均发病率为1.01/10万,病例呈散发状态,冬春季发病较多。3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40.46%。结论常熟市戊肝的流行水平较低,应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加强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管,防止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卫生部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提供的2005~2010年全国戊型肝炎(戊肝)月发病数据,了解戊肝的发病趋势和季节性特征,为戊肝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利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分解出戊肝月发病数的季节性变动因素和长期趋势因素,然后利用圆形分布法验证季节性变动因素的季节性聚集趋势,并得到发病高峰时点和高峰期。结果 2005~2010年间全国戊肝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戊肝发病呈现季节性,每年为一个周期,呈单峰型,集中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高峰时点在3月末4月初,发病高峰期在冬春季,尤其是春季相对高发,其他月份低发。结论戊肝发病具有季节性和上升趋势,应于冬季12月份开始开展戊肝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04-2014年甲型和戊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有效指导两型肝炎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4年间报告的甲型和戊型肝炎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χ2检验和集中度M值等。 结果 西安市共报告甲肝1 740例,年均发病率1.98/10万;戊肝930例,年均发病率1.05/10万。甲肝发病率较高,戊肝发病率较低,两者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甲肝和戊肝总体上发病均无明显季节性特征,年均发病率城区均高于郊县,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且男性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上,甲肝以农民(27.76%)为主;戊肝以离退休人员(29.92%)为主。甲肝实验室诊断率逐年上升,戊肝则在90%左右波动。 结论 近11年来西安市甲肝和戊肝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高发地区均是城区。1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男性人群是甲肝发病的重点人群;60岁以上男性人群是戊肝发病的重点人群。甲肝诊断质量逐年上升,而戊肝则一直维持在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孙焕林 《家庭医学》2005,(17):39-39
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我国新疆南部地区发生一起因水源污染引起的戊型肝炎(戊肝)流行,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肝流行,历时20个月,共报告119280人发病,15~44岁占72%,死亡707例,病死率0.59%。其中女性死亡率是男性的4倍,主要发生在妊娠后期,共死亡414例,占总病死率的58.6%,可见戊肝对孕妇影响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单链、线性、正股的RNA病毒,引起以黄疸为主的急性肝炎,简称戊肝。主要经肠道传播,占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大部分。在一些国家,急性肝损害和散发急性肝炎病例中50%以上由戊肝引起;10%-20%的孕妇死亡是HEV感染所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1986—1988年发生了戊肝水型流行,其计发病119280例,死亡707例;对我国17个城市共计2548例急性散发性病毒肝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各地均有散发性戊型肝炎,平均发病率占急性肝炎病例中的9.7%。然而有调查显示,流行地区人群的HEV抗体阳性率很少超过25%。大部分人均具有易感性,这使戊肝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戊肝的预防,除采取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外,疫苗的应用是根本手段,但至今仍无成功的疫苗面世。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自1983年获得HEV存在的直接证据后,国内外关于该病流行的报道大量见诸文献。随着人们对戊肝认识的不断深入,戊肝的危害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江苏省是肝炎高发区,疫情构成曾以甲、乙两型肝炎为主。但近年来,戊肝的发病有增加的趋势。为对肝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对江苏省2003年-2005年戊肝发病特征和趋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唐景裕  孙永德 《现代预防医学》1997,24(2):184-184,181
1994年5月至1995年4月间对卢龙县医院门诊就诊的157例散发性急性肝炎病人和57例急性爆发流行的肝炎病人进行了戊型肝炎的病原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散发性急性肝炎中戊型肝炎感染率为1.46%,急性暴发肝炎病人中戊肝感染率为1.40%。流行特点均为散发,多与甲型肝炎呈混合感染,发病年龄平均为17.13岁。大于甲肝的发病年龄。发病多为8 ̄9月份与甲肝相似。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239例戊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发病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1]。为了解戊肝在南京地区的发病特点和分布规律,对南京市第二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戊肝住院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南京市第二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239例南京地区的戊肝住院病例资料,病例诊断按照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泰州市2008年散发性戊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和甲肝都是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但近年来本市甲肝和戊肝的发病强度呈现不同的趋势,即甲肝不断下降,而戊肝不断上升。为进一步探索戊肝发病的主要因素,本文对2008年本市常居人群戊肝发病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