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英石 《广西医学》2009,31(3):402-40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生时间,发作类型,及其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治疗措施以及预后问题。方法对5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发性癫痫发生率5.75%,脑梗死21例(42.0%),脑出血23(46.0%),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12.0%)。脑卒中后早期癫痫34例(68.0%),其中强直一阵挛发作22例,持续状态6例,部分性发作6例;迟发性癫痫16例(32.0%),其中强直一阵挛发作4例,部分性发作12例。皮层病灶36例,皮层下病灶14例。早期癫痫多不需长期抗癫痫治疗,迟发性癫痫多需长期抗癫痫治疗。结论脑卒中在急性期易继发癫痫,病灶在皮层区癫痫发生率高,早期癫痫以强直一阵挛发作发作多见,不需长期抗癫痫治疗,迟发性癫痫以部分性发作的多见,需长期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1997~2002年脑卒中后继发癫痫42例,就其发作类型,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卒中类型、部位、范围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占69%;卒中后继发癫痫多在卒中早期(2月内)出现,占52.4%:各种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脑出血5.7%,脑梗死7.9%,蛛网膜下腔出血6.2%;继发癫痫在脑叶卒中多见,共占76.1%:癫痫与卒中病灶的大小有关,脑梗死病灶直径2cm以上及脑出血量大于10ml以上者分别占本组继发癫痫的83.3%和75%;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与迟发性癫痫的治疗、预后有明显区剐。结论 脑卒中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形式多见,常于卒中早期发作,多发生于脑叶病变,与病灶大小有关。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不需长期服用抗痫药,迟发性癫痫需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风后癫痫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发病机理。方法:对住院确诊的28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分析。结果:中风后癫痫发生率为3.16%,急性期发生率为42.8%(12/28),恢复期为57.2%(16/28),癫痫发生以脑梗塞患者为多,占53.5%(16/28)。脑栓塞者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者各4例。发作类型以强直一阵挛性发作为多,占78.6%(22/28)。结论:中风后癫痫以脑梗塞发生率高,尤以大面积梗塞多;癫痫发生与脑部病灶部位密切相关。抗癫痫药物治疗中风后癫痫可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生时间,发作类型,及其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治疗措施以及预后问题.方法 对5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继发性癫痫发生率5.75%,脑梗死21例(42.0%),脑出血23(46.0%),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12.0%).脑卒中后早期癫痫34例(68.0%),其中强直-阵挛发作22例,持续状态6例,部分性发作6例;迟发性癫痫16例(32.0%),其中强直-阵挛发作4例,部分性发作12例.皮层病灶36例,皮层下病灶14例.早期癫痫多不需长期抗癫痫治疗,迟发性癫痫多需长期抗癫痫治疗.结论 脑卒中在急性期易继发癫痫,病灶在皮层区癫痫发生率高,早期癫痫以强直-阵挛发作发作多见,不需长期抗癫痫治疗,迟发性癫痫以部分性发作的多见,需长期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5.
夏辉  徐桂华 《河北医学》2012,18(2):245-24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癜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4例脑卒中患者中52例继发癜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脑卒中的类型、发病率及病灶部位、癫痫发作类型和发作时间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为8.33% (52/624),其中早发型癫痫69.23%(36/52),迟发型癫痫30.73% (16/52).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发病率高于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皮质区与蛛网膜下腔病灶继发癫痫的发病率高于基底节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区继发癫痫的发病率高于蛛网膜下腔(P<0.05).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癜痫的发病率与脑卒中的类型及病灶部位有关;早发型癫痫应采取短程抗癫痫药物治疗,迟发型癫痫需长期进行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与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 a多来经头部CT或外院MRI检查证实的15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12例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7.64%(12/157),其中部分发作发展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sGTCS)6例,单纯部分性发作(sps)3例,复杂部分发作(cps)2例,癫痫持续状态(SE)1例。2周内癫痫发作7例,占58.33%,均临时或短期用抗癫痫药。2周后癫痫发作5例,占41.67%,需长期服抗癫痫药。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继发癫痫的重要原因之一,脑出血和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早期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由于大多数有致痫灶存在,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发作类型、卒中后发作时间、与脑卒中类型及病灶部位的关系等临床特征,卒中后癫痫对卒中患者功能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432例确诊的脑卒中患者中的161例继发癫痫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161例患者中随机抽取30名患者在康复治疗三个月的前后评定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将结果与随机抽取的30名同期接受治疗、不继发癫痫的脑卒中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MA进行比较。结果:本组2432例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痫161例,发病率为6.6%,男103例,女58例;脑出血51例,脑梗死9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全身性发作72例,部分性发作89例;早发癫痫(2周内)93例,迟发癫痫(2周后)68例,其中脑出血早发42例(42/51)、迟发9例(9/51),脑梗死早发42例(42/99)、迟发57例(57/99),蛛网膜下腔出血早发9例(9/11)、迟发2例(2/11);除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外,病灶累及皮层123例,皮层下27例;继发癫痫组与不继发癫痫组康复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结论:卒中后癫痫早发居多,出血性卒中以早发癫痫为主,缺血性卒中以迟发癫痫为主;病灶位于皮层者更易继发癫痫;部分性发作较全身性发作更多见;卒中后癫痫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9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33例并发癫痫,发病率为11.2%。并发癫痫组的死亡率为45.4%,显著高于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组(20.6%)。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癫痫多数在病程的4周内发生,表现为不同的发作形式,以大发作为主,其次为局灶性发作、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临床上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癫痫的处理应尽早或预防性应用抗惊厥药,对有2次以上发作的患者有必要坚持规则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及类型、有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经头颅CT证实的脑卒中患者696例,随访其癫痫发作的情况。结果癫痫发生率为2.59%(18/696);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1.4%(9/42);脑出血9.93%(29/292);脑梗死4.97%(18/362)。82.1%的癫痫在发病后2周内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全面性发作为主。脑出血和脑梗死以部分性发作为多见。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一月内死亡率较未合并癫痫者高。  相似文献   

10.
卒中后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症候群,且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3年期间收治的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8月期间共收治脑卒中患者834例(脑出血305例,脑梗死529例),其中继发癫痫81例,占9.7%。本组81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男51例,女30例;年龄43—85岁,平均63.2岁;其中脑梗死48例(48/81,占59.3%),脑出血28例,(28/81,占34.6%),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5/81,占6.2%)。  相似文献   

11.
李建标 《中外医疗》2012,31(12):32-33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358例脑出血患者中出现癫痫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发现脑出血后癫痫的发生率和病灶部位及出血发生时间有关,早期发作18例,迟发性发作32例.皮层受累更易引起癫痫:脑叶出血,共36例,包括额叶13例,顶叶10例,颞叶7例,枕叶3例,额顶叶3例,其它部位14例,包括内囊6例,丘脑2例,壳核2例,尾状核4例.早发性癫痫与脑水肿及脑代谢异常有关,迟发性癫痫与出血后形成癫痫灶有关.结论 脑出血后癫痫常发生在半年内,早期治疗多可缓解,对迟发性癫痫应坚持长期规则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的早期癫痫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92例病人的意识状态,发病年龄、癫痫发作类型、梗死部位及体温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后继发的早期癫痫的病情和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脑梗死病情及合并症的严重性而加重、上升。癫痫的发生多继发于脑叶梗死的病人。结论:在脑梗死病情及合并症得到有效地控制后,癫痫亦能得到有效地控制,护理上应针对产生早期癫痫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癫痫与睡眠、睡眠障碍之间的密切关系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复杂的,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癫痫发作影响睡眠,引起睡眠异常,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引发睡眠障碍;睡眠问题反过来可诱发癫痫发作,增加癫痫发作频率,影响抗癫痫治疗效果。癫痫患者伴随的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这与睡眠中周期性肢体活动,夜间打鼾,痫样放电或抗痫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的早期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92例患者的发病年龄,癫痫发作类型,梗死部位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后继发的早期癫痫的病情和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脑梗死病情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而加重、上升。癫痫的发生多继发于脑叶梗死的患者,结论 在脑梗死病情及并发症得到有效地控制后,癫痫亦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15.
癫痫儿童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QOL).方法:对1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癫痫患者和对照者100例,进行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48(QOLIE-48)的评估.结果:癫痫组较对照组QOL明显降低,癫痫的影响、对癫痫的看法、记忆功能、耻辱感、体能、学校行为等多种因素对QOL影响较大.结论:癫痫患儿QOL 明显降低,加强对癫痫儿童的综合治疗,控制痫性发作是提高其QOL的前提,心理干预是提高QOL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针对352例脑梗死病例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共30例,发生率为8.5%。癫痫发作的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见,共21例(占70%)。继发癫痫的梗死部位,脑叶梗死26例,基底节区3例,丘脑1例。早发性癫痫11例,迟发性癫痫19例。系统抗癫痫治疗24例癫痫发作停止。[结论]脑叶梗死较易合并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对脑梗死继发癫痫治疗大多有效。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Vasospasm is a major cause of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s developing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he goal was to identify hemodynamic changes and the presence of clinical vasospasm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econdary to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ATERIAL/METHODS: Pre- and postoperative serial transcranial cerebral oximetry and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TCD)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75 patients operated fo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14) was found in the levels of 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 (rSO2) between patients with vasospasm and those without. In patients who developed clinical vasospasm, the blood flow velocity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did not (127.5+/-2.7 versus 92.5+/-1.2 cm/sec, p<0.001). In six patients with clinical vasospasm and low TCCO measurements, the use of triple-H therapy led to oxygen saturation increment and clinical improvement. CONCLUSIONS: Transcranial cerebral oximetry seems to be of limited value for the detection of vasospasm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However, it may be useful in estimating the clinical impact of triple-H therapy in such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崔文柱  李玲 《河北医学》1996,2(3):209-210
探讨老年继发性癫痫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30例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视频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视频脑电图(VEEG)表现和抗痫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VEEG变化和抗痫治疗效果。结果 额叶癫痫常见的发作形式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其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发作较频繁,发作间歇期有时VEEG可无阳性所见,典型的临床发作及发作时VEEG记录到的额部或以额部为主的继发同步暴发节律有助于诊断。抗痫治疗有效率为86,7%。结论 额叶癫痫是一种具有临床特征性表现的癫痫综合征,易与假性抽搐相混淆。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联合应用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继发癫痫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术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防。方法 1995—05—2002—05对20例婴幼儿先心病CPB术后继发癫痫的年龄、脑电图(EEG)、MRI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结果 20例中,男14例,女7例。首发年龄:2个月一14岁,平均4岁2个月;其中小于6岁的婴幼儿多在CPB术后7d发病。微小发作(minimal seizure)及全身发作分别8例和5例。脑电图显示l周后多呈局限性或弥漫性慢波,异常放电波增多。6例行MRI检查提示局限性T2信号增强。结论 婴幼儿发病较早,年龄大者发病较晚,EEG及MRI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对婴幼儿CPB术后癫痫治疗的重点应治疗和预防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