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礼》与《黄帝内经》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周礼》、《黄帝内经》两书从季节与疾病关系、四季所主五味、医生职业的等级、脏腑所主五味以及五气、五声、五色与生死关系等内容作比较研究,说明儒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景浩 《中医药学刊》2006,24(3):481-482
《黄帝内经》荟萃了中国上古及秦汉时期的众多医学文献,是一部涵概文、史、哲和多门自然科学的多学科巨著,堪称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学派,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中庸》是儒家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蕴含了极其深刻的哲学原理,其核心命题是“致中和”思想,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宇宙万物便达到了一种最佳动态平衡。《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具有突出的民族人文特色,根植于丰厚儒家文化土壤之上,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诸方面的论述中均体现出儒家的“致中和”思想。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荟萃了中国上古及秦汉时期的众多医学文献,是一部涵概文、史、哲和多门自然科学的多学科巨著,堪称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学派,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中庸》是儒家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蕴含了极其深刻的哲学原理,其核心命题是“致中和”  相似文献   

4.
儒家学术是先秦诸子之学的重要学术流派,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等级观念”“中央集权”“贵和”“过犹不及”“中庸”以及研究《易经》诸成果中有关“道”“神”“八卦”等结论,都对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儒家学术是先秦诸子之学的重要学术流派,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等级观念”“中央集权”“贵和”“过犹不及”“中庸”以及研究《易经》诸成果中有关“道”“神”“八卦”等结论,都对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对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也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成为祖国医学经典并非开始使然,是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内经》一开始也并非十全十美只是在长期不断充实之后才成为经典、本文试图追寻《内经》从普通医书成熟为医家经典的路程。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系统地论述了脾胃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脾胃病的病因病理、治疗和预防等基本理论,为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当今临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作为现存的第一部系统的中医理论著作,素来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人们从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对《内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研究工作的成就,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整个中医事业的繁荣。但是,《内经》研究成果的大小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如果忽视这一点,就不容易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评价《内经》研究的特点及其对整个中医学发展的意义。宋金元时期是《内经》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梦是人生中最奇妙,最神秘的现象,有人说:“解开梦这个迷也许不比探测火星更容易。”据现代“梦学”研究家认为:几乎人人都不可避免要作梦。人的一生平均以70岁计算,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在睡梦中渡过,累计起来作梦的时间至少是5~6年之久,再加上梦境的神秘与荒诞,常常违反现实规律而虚无漂渺的像响,故自古以来人们对梦的认识和理解多与超自然力量和神灵联系起来。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从理论上的逻辑推理乃至实验室分析研究,初步揭示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中隐喻语言的类型及功能,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挖掘中医语言的特点。方法: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角度进行研究。结果:《黄帝内经》中隐喻语言的类型可分为:自然型、社会型、哲学型;其功能主要有:直接描述和解释人体正常的生命功能;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指导治疗原则;构建中医的基础范畴、核心概念和隐喻模型。结论: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中蕴含着大量的隐喻语言。古代中医学家在认知生命现象、构建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哲学思想中各种已知的范畴或概念进行隐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医隐喻语言,对中医学的概念及范畴化、中医理论术语和模型的创建、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内经》“疾”、“病”意义的辨析 ,发现“疾”的用例符合《说文》“疾 ,病也”之释义 ,“病”的用例不支持《说文》“病 ,疾加也”的解释。进而探讨了《说文》“病 ,疾加也”的诠释条件 ,对古汉语界疾轻病重的观点提出了改正意见。由此提示 :研究先秦两汉语言 ,不能忽视当时丰富的医籍词语。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英译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平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9):399-401
学习翻译 ,最好莫过于研读名家译著。中医翻译也是如此。尽管中医翻译尚处于初级阶段 ,高质量的译著不多 ,但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英译本《The YellowEmperor' 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却不失为佳作。《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其语言奥雅艰深 ,且有衍文错简的存在 ,阅读已较难 ,要把这样的中医典籍译成英语更非易事。欣慰的是美国学者Ilza Veith女士已将《黄帝内经》的大部分内容译成英语 ,且译得既传神达意又忠实不悖 ,堪称一绝 ,令人折服。1 贴近原作 ,保持风格…  相似文献   

14.
浅析《内经》从脏腑论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内经》相关条文,认为《内经》对汗证与脏腑病位的关系认识较为全面,提示汗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亦与肺、脾胃、肝胆、肾等脏腑有关。这些论述对于指导后世医家临床辨证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证候,提出相应治法与方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SARS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则、方药与李东垣“内伤病”的比较学研究 ,认为李东垣所说的“内伤病”实际上是古代的一种传染病 ,李东垣的医学观点和经验值得当前SARS类传染病诊治时借鉴。并提出李东垣代表的“补土学派”应称为“补脾泻火派” ,李东垣医学的代表方不是补中益气汤 ,而应是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相似文献   

16.
何义霞 《国医论坛》2010,25(6):13-15
《周易》和《内经》作为中国哲学和医学的传世经典,二者在历史的传承中通过阴阳紧密相连。以阴阳为基础,通过运用天人相应整体观、辩证发展的运动观等认识理念,建构了它们既具有相同机理而又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内经》阴气、经气、脏气等理论阐述,认为阴气是经气的一部分,阴气与脏气在生理上保持着某种一致性,但阴气不应等同于脏气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19.
《内经》中的三个章节是以阴阳五行论为依据的梦学说,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是精神分析梦学说的经典巨著.二者由于文化和时代背景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体系、内容迥异。本文从梦的本质、梦的来源、梦的发生及梦的解析入手,比较中西两种梦学说之差异,找出其共通之处,并客观评价了各自的历史先进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王德润  于艳红  张衍卿 《新中医》2023,55(21):209-212
三焦理论从古至今存在诸多争议,为探究其源头,对其出处《黄帝内经》原文进行了整理。《黄帝内经》中存在三焦合论和上中下焦分论两种三焦理论,前者仅为水液从肠入膀胱的水道,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又包含了营卫之气出胃的通道,三焦解剖基础当为腹腔中的膜,为“有形”之腑,后世所言“无形”之意指三焦没有自己独立的形状而呈现其所包裹的脏腑之形。文章分析《黄帝内经》三焦理论的矛盾及产生根源,推测了后世部位三焦说产生的渊源。后世部位三焦说是在《黄帝内经》三焦合论及上中下焦分论的基础上,将三焦为腹膜的概念外延扩大为了胸腹膜,胸腹膜联系人体内在脏腑,其借“上焦、中焦、下焦”之名将人体内在脏腑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已非《黄帝内经》中三焦理论的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