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酯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酯治疗组。常规治疗组(n=80)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如病情稳定后血压仍控制不理想,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外的降压药物,坎地沙坦酯治疗组(n=8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病情稳定后血压仍明显偏高,给予坎地沙坦酯4~8mg口服,1次/d,8周为1个疗程,观察入院时、坎地沙坦酯治疗1、8周后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脑梗死组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酯治疗组治疗1周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P〈0.05),治疗8周后坎地沙坦酯组改变更加显著(P〈0.01),两组血压均控制稳定。结论:用坎地沙坦酯治疗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血压控制稳定,坎地沙坦酯能够调控血压,同时可降低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预防脑梗死复发,从而减少高血压脑梗死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坎地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炎性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0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坎地沙坦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10只WKY大鼠作为对照组,4组大鼠均给与果糖喂养,高、低剂量组同时给与对应剂量的坎地沙坦灌胃干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炎性因子IL-2、IL-6、CRP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清IL-6、CRP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坎地沙坦干预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以上指标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可能通过降低炎性因子IL-6、CRP的水平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肽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脑钠素(BNP)水平影响.方法 6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用强心剂和利尿剂治疗,坎地沙坦治疗组(n=30)在前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酯片(8 mg/d)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NYHA分级、心脏超声指标、血浆BNP浓度的变化.结果 经12周治疗后,坎地沙坦治疗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t=4.89,P<0.01), 左室射血分数有所提高(t=4.26,P<0.01),病人心功能较前改善.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治疗CHF能明显降低血浆BNP的水平,更好地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可能是Ang Ⅱ受体拮抗剂治疗CHF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48例ACS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常规组),治疗组在患者发病48h内口服阿托伐他汀(20m g/d)。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Q u icR ead法分别测定二组血浆中治疗前、治疗4周时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设健康对照组(健康组)。结果:ACS患者CRP、TNF-a、IL-6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CRP、TNF-a、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治疗组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S早期患者血浆CRP、TNF-a、IL-6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脂和血浆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BNP)和神经肽Y(NPY)水平影响及疗效。方法将8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酌情予以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坎地沙坦片4 mg,1次/d,连用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BNP和NPY水平及左心室肥厚指标LVPWT、LVDD和IVST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出现不良反应5例和3例,症状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结论坎地沙坦治疗CHF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能降低血清BNP、NPY水平,改善左心室肥厚和心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逆转左室重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坎地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炎性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0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坎地沙坦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10只WKY大鼠作为对照组,4组大鼠均给与果糖喂养,高、低剂量组同时给与对应剂量的坎地沙坦灌胃干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炎性因子IL-2、IL-6、CRP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清IL-6、CRP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坎地沙坦干预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以上指标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可能通过降低炎性因子IL-6、GRP的水平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2例CHF合并A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血清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AD、LVPW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BNP、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坎地沙坦治疗CHF合并AF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逆转心室重构,降低血清BNP、CRP水平,改善预后,其效果优于单纯坎地沙坦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IL-6、MMP-9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56例UAP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78例,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20mg,qn)和强化治疗组(78例,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qn),连续治疗24周。在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的IL-6、MMP-9水平。随访24周,观察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24周后,2组IL-6、MMP-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强化治疗组的IL-6、MMP-9降幅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UAP患者IL-6、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洋地黄治疗。坎地沙坦治疗组在前述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西酯片(8mg/d)治疗4wk,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TN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经4wk治疗后,坎地沙坦治疗组BNP和CRP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TNT两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能明显降低BNP的水平,顽固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可以更好地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唐屹  陈军 《疑难病杂志》2011,10(8):567-569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IL-2、IL-10、TNF-α及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UAP患者40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SAP组),健康查体者24例(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IL-2、IL-10、TNF-α及CRP水平,并观察UAP患者3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UAP组血清IL-2、TNF-α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SAP组(P<0.05);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SAP组(P<0.05)。随访3个月,UAP患者中,有心脏事件患者(14例)血清IL-2、TNF-α及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脏事件患者(24例),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心脏事件患者(P<0.05)。结论血清细胞炎性因子IL-2、IL-10、TNF-α及CRP水平变化可能与冠状动脉不稳定型斑块的发展有关,可反映冠心痛患者临床病情,判断UAP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2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BNP及D鄄二聚体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BNP及D-D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应用及评价。方法选取234 例ACS 患者(观察组)和45 例冠
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浆进行BNP、D-D及APTT、PT、FIB 测定,并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指标检查。结果不稳定型心绞
痛组(AMI)和急性心肌梗死组(UAP)BNP、D-D 较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显著增高或明显增高( P< 0.01 或P< 0.05);
FIB 较对照组增高( P< 0.05);APTT、P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I 和UAP患者心功能域组
的BNP水平显著高于玉组( P< 0.01);AMI、UAP、SAP 的玉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域组( P< 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ACS 患
者BNP 与D-D、FIB 呈显著正相关( 分别为0.506、0.286, P< 0.05),与LVEF 呈显著负相关( 为-0.714, P< 0.05)。结论联合
检测血浆BNP、D-D水平能评价心功能受损程度,有助于ACS 的诊断和预后判断;血浆BNP、D-D检测结果与超声心动图对心
功能检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近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75例,按血浆MPO水平分为MPO≥350 mg/L组(1组,n=237)和MPO〈350 mg/L组(2组,n=138);另选取同期冠脉造影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3组,n=82),入选患者均随访6个月,记录重要心脏事件;结果1.MPO≥350 mg/L不稳定性心绞痛组(1组)与MPO〈350 mg/L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组)比较6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总时间显著延长,心梗发生率、心血管性死亡、PTCA及冠状动脉搭桥率显著增高;2组与3组(稳定性心绞痛)比较MPO水平无显著差异,Hs-CRP和心绞痛总时间及PTCA 2组显著增高,但心梗发生率、心血管性死亡、冠状动脉搭桥无显著增加。2.多元相关分析表明:MPO水平与TNI、Hs-CRP无相关性。但回归分析发现MPO和TNI、Hs-CRP是6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脏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可能是判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化学标志物之一,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升高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黄鹏 《河北医学》2011,17(3):296-29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d、3d、7d、14d测定患者血清CRP、IL-6、IL-10的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IB)等的影响.方法选择U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给药,辛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疗程8周.结果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血清中CRP、IL-6、FIB浓度明显降低,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与降脂作用无关.结论辛伐他汀除降脂作用外,具有抗炎、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OLAB、BNP和CRP水平变化,探讨冠心病发病机制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前后对其影响。方法:用RIA和ELISA法对124例冠心病患者和30名对照者血浆中的OLAB、BNP、CRP水平变化及相关性进行研究,同时对48例UAP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前、后对上述三项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是AMI和UAP组比SAP组升高更明显;CRP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特别是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升高明显(P<0.05);AMI组血浆OLA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和其他两组,OLAB、BNP和CRP三项在UAP组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OLAB、BNP和CRP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并可预测心肌梗死病人远期心功能恢复的情况,UAP组经PTCA支架术后,三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可作为疗效观察的一个重要参数,OLAB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始末。  相似文献   

16.
于刃锋  肖景东 《中外医疗》2010,29(36):18-19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服用益气通络汤。对照组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治疗,2周后,观察症状改善及心电图的S-T段和T波改变。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其心电图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通络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40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45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45例和对照组5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可溶性IL-6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可溶性IL-6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可溶性IL-6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IL-6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IL-6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