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年来,社会上各种失德性事件不断被媒体曝光,这些失德性事件可能使当事人身心健康受损,毁害个人名声与前途,其造成的不良示范往往可对大学生健康的性道德观造成冲击,可以扭曲大学生的心理及人生价值观,进而危及学业的顺利完成。高校应引导大学生积极识别失德性事件的风险,掌握科学、合法的应对处理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观、人生观,并建立高校大学生性健康监督与救助体制。文章最后从编写反面教材促进大学生自学自助,总结性教育与适时教育相结合、新生老生反面教育各有侧重、逐步建立与完善高校性教育与救助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失德性事件反面案例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包养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包养现象的认知,探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便为包养现象研究工作提供依据,为在大学中开展相关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通过无记名方式问卷调查了不同性别、专业、地区(城市和农村)的440名大学生对包养现象的认知,并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待包养现象的态度是自己不放纵,并对他人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宽容。对于包养现象,有30.7%的大学生持谴责和排斥的态度,但大部分学生对此持比较宽容态度;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被包养的超过76%,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对于包养现象的归因结构分析表明,大学生认为包养现象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等三个方面的综合因素造成的,其中个人为主要因素。结论:鉴于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故应通过适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对包养问题的态度及看法,并通过加强性道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魏寒冰 《中国性科学》2016,(12):138-141
网络以其覆盖面广、方便快捷和隐蔽性强等特点,催生了"网络一夜情"、"色情信息"泛滥和以"性"博取眼球等"性乱象",这些现象对作为网民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的性价值观和性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座谈的方式,与大学生针对以上3个主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讨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希望通过规范网络媒体、加强大学生性教育和营造健康社会氛围等途径,为网络信息时代规范大学生性道德和性行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主流性教育模式为"唯禁欲性教育"与"综合性性教育",反思两者在我国的实践发现,唯禁欲性教育以旧道德压抑青少年性行为,有"道德捆绑"之嫌;综合性性教育偏于性知识、性心理的传授与调适,有"性教唆"之虞。为超越二者的实践困境,有必要以德性为基础整合两者优长建立新的性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西方的"性瘾"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详尽的介绍。讨论了性瘾的定义与争议,围绕"性瘾"、"强迫性性行为"、"冲动控制障碍"的概念界定进行分析;介绍了性瘾的特征与"诊断标准";对性瘾的影响的讨论则涉及对个体的影响、家庭的影响以及社会的影响;对性瘾的成因的讨论则从机遇引起的成因、创伤引起的成瘾、依恋促成的成瘾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等等。这是国内第一次如此全面、详尽地介绍西方性瘾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国内的性瘾研究。  相似文献   

6.
当前女大学生性罪错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如性交往对象向校外转移,避孕意识缺失导致怀孕堕胎事件发生,为解决生活问题不惜公开求包养、卖淫,与导师进行性交易,以及出现性报复犯罪等情况。文章还以反面教材进行警示教育,建立女大学生性罪错监督与干预体系,重视高校自身名誉严肃校规校纪,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净化校园风气,从严整治人流市场规范医疗行为,扩展政府职能让计生委、妇联进高校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国各地接连发生多起青少年儿童性侵恶性事件,青少年儿童性侵事件呈现出高频发、低龄化、熟人作案的态势。这一现状出现主要是由于青少年儿童自我防护及家庭防护不足、学校教育缺失和社区环境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这就要求社会各界加强构建对青少年儿童性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视度,从提高青少年儿童性安全知识与性自护能力、明确不同责任方的义务与责任意识、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督促相关法律的实施以及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等五个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性科学》2015,(12):112-114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青少女性自我概念、性自我效能与性危险认知的现状及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多阶段集束比例取样,并以自制的青少女性自我概念量表、性自我效能量表、性危险认知量表,对558名16~18岁青少女做测试。结果:1、在性自我概念中以"拒绝发生性行为"得分最高;而性自我效能中以"个人效能"得分高于"行为技巧";在性危险认知中"使用保险套态度"得分高于"不安全的性行为"。2、性自我概念与性自我效能之间具显著相关性;性自我概念与性危险认知之间具显著相关性;性自我效能与性危险认知之间具显著相关性。结论:建议学校应提供青少女完整、全面的性教育课程,以强调执行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及不安全性行为对身心健康长远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性学领域几个关注问题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学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重新确立,在于性科学本质的重现,在于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整个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与此相对的是性学领域中属于社会学范畴的一些问题,因受历史、文化、民俗及政治、价值观和外来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容易在相关学者和普通民众间引起不同的体味和关注。如非婚性行为,性少数与同性恋、生育调节、性传播疾病与艾滋病、性工作者、青少年性教育、性道德及网络涉性等。关于这些问题,国家已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管理,民族已有共识的风俗习惯予以调节,社会已有相应的道德规范加以约束,学者们也在努力做着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女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和下一代的教育与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受到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和西方"性自由"、"性解放"观念的冲击,女性性心理发展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本文以转型社会时期女性性问题为背景,通过梳理女性性心理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了影响女性性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女性性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性犯罪是一个危害很严重的,但常被忽视的社会问题。研究老年人性犯罪问题对于提高老年人性犯罪的矫治效果、促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我国老年人性犯罪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老年人性犯罪的矫治对策,主要包括法制教育、心理矫治和社会帮教。  相似文献   

12.
运动依赖与性行为依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运动依赖与性行为依赖的概念与表现症状入手,发现运动依赖与性行为依赖具有相同的形成机制.分析表明,性行为是一项特殊的运动项目,我们可以把对运动项目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对性行为的研究上.性行为渴望的形成表明,个体产生的性行为渴望是后天培养的,而不是先天形成的.性行为频率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个体在初始阶段进行性行为时的时间间隔.应该根据性行为依赖的形成机制,科学合理地调整性行为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3.
彭涛 《中国性科学》2012,21(8):67-68,75
本文探讨社会性别在青少年性教育开展当中引入的必要性,结合目前性教育的现实,对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青少年性教育在实践中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就相应的策略提出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杨帆 《中国性科学》2012,21(7):78-80
当前大学生恋爱已是普遍现象,而女大学生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先天原因更应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保护和引导.本文从外貌气质、性格、专业的男女比例、学校制度与校园氛围、女大学生性觉醒程度、经济水平与消费观念等分析了影响女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因素,并从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女性比例、加强高尚的恋爱观性观念教育积极树立学习榜样、净化校园网络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对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后监督与教育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观、性观念引导教育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实例为根据,深入剖析青少年性犯罪、性过失与STD存在的内涵关系,青少年患STD对个人及社会构成危害.因此,社会上新闻媒体、学校、家长应对青少年加强性科学普及教育,让他们远离STD,净化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职生性行为的负面新闻频见报端,我们在震惊的同时,更多地应该思考事件背后隐含的问题——我们应对中职生进行怎样的性教育.本文在辩证分析中职生性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梁亚 《中国性科学》2001,10(3):19-21
广播电台开办性健康教育节目是社会文明的一种体现,是面向社会顺应大众需要的一种必然选择。自1989年初开始已有天津电台的《悄悄话》、广州电台的《零点1 1》和南海电台的《从零开始》等遍布全国的各地电台相继开播的性健康教育节目。笔者参与创办和主持的南海电台性健康教育节目《从零开始》自1994年初至今已有6年多,共收到各地(以珠江三角洲为主)的听众来信约3万封,接答听众热线电话6000多人次,在节目中我们坚持性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严肃性和通俗性,使节目越办越好,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但我们更深地体会到,在性健康教育节目中,对群众关  相似文献   

18.
性是人的基本需要。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性,人既是性的产物,也是性的实践者。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社会现象,始终伴随着每一个人,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幸福和人格。性教育的程度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普及性教育是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伟大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保证。性教育是终生教育,而学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性教育的重要阶段,从学前的幼儿园阶段到大学阶段,可以说学校教育贯穿了人的整个成长过程,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而处在不同学业阶段的学生,由于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变化,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制定相应的性教育内容,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始于1947年的纯洁教育拉开了日本性教育的序幕。战后初期,在日本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暗娼盛行、性病蔓延的时代背景下,以培育正确的性道德观念为主旨的纯洁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纯洁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部分,其内容并非仅限于性教育层面,与一般的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科学教育及艺术文化教育相关联。由于纯洁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970年前后,在西方性革命带来的强大冲击下,纯洁教育被性教育所取代。纯洁教育历史虽然短暂,但作为日本性教育的开端,为战后日本性启蒙教育做出了一定贡献。特别是一些纯洁教育理念一直沿用至今,对我国性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阮鹏 《中国性科学》2012,21(5):36-39
分析了当前青年性伦理道德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青年性道德规范教育的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