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医学经典《难经》中说:人之安睡神归心,魂归肝,魄归肺,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您老爱失眠,一定是您体内的神、魂、魄、意、志没有好好待在相应的五脏里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7,(4):267-270
孤独症的病证类属为精神行为病证,形孤长,神育闭,隶属志魂、意魄、君相失调。其病机初期为五志异常本证合证阶段,表现为志魂衰,君相微,魄意亢,临床可采用志意辨证,治宜强魂志、收意魄、补君相。中后期病及形志兼证阶段,治宜形神共治。志意辨证论治孤独症应区分病机演化阶段选择辨证法则,抓住主证,选用方药穴位。  相似文献   

3.
张炜  滕晶 《中医药导报》2022,28(1):161-164
滕晶认为睡眠相关节律性运动障碍的病机关键为五神异常,根据神、魂、魄、意、志的病理脉象特点,凭脉构建睡眠相关节律性运动障碍的辨治体系:神弱、神乱、魄亢、魄乱、魂亢、魂乱、意志不足和意志亢进为该病的五神病机,分别治以养神兼补益气血、安神宁神、强神镇魄、宁神定魄、镇魂敛魂、安魂定魂、增意强志、平意定志,方用炙甘草汤加减、生铁落饮加减、犀角散加减、定魄散加减、泻青丸加减、定魂汤加减、天王补心丹或归脾汤加减、白术散加减。  相似文献   

4.
<正>五神是指神、魄、魂、意、志,与五脏各有内在联系,各有所主,心主神,肺主魄,肝主魂,脾主意,肾主志。魂与神的活动息息相关,《内经》认为"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笔者在临床治疗失眠症时发现,魂与失眠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使用安魂法治疗失眠疗效显著。1影响魂的因素1.1肝气虚实影响魂魂与肝有密切的关系,"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脏受邪气的扰动就会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提出“五脏藏神”理论,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基于此,失眠与焦虑共病的内在病机当为“神不得藏”,其中以“心神”“肝魂”“脾意”为辨治重点。心不藏神则神烦,治当安心神,方选天王补心丹加减;肝不藏魂则惊悸,治当归肝魂,方选一贯煎化裁;脾不藏意则郁结,治当宁脾意,方选归脾汤出入。同时,基于五脏一体观,亦应重视肺、肾二脏的藏神功能。各脏神有所藏,则失眠与焦虑得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背腧穴为五脏六腑经气输注出入之场所,针刺五脏俞可以调节五脏气血阴阳,调畅五脏之气机;"五志穴"可以调畅人体之五神,即神、魂、意、魄、志,继而达到调节情志之作用。故笔者认为以针刺五脏俞配合"五志穴"的方法治疗失眠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问:中医藏象中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之说,其中神、魄、魂、意、志指的是什么?答:所谓神者,是指的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  相似文献   

8.
创建精神行为病志意辨证理论体系的理由有四:其一,不同疾病类属,应该选择各自相适宜的辨证方法。相应辨证思维和方法的缺失,是影响精神行为病证诊疗技能和疗效提高的瓶颈之一;其二,《内经》已经认识到该病证类属,存在神有余、不足,志有余、不足的类证雏形;其三,概念的厘清界定,是突破瓶颈的切入点,情、欲、性、五志具有异质性,精、神、志、意、魂、魄、君,相对精神动作行为调控呈现多元性,而志意兼具驾驭精神、收放魂魄、适应寒温、调和喜怒等更高层次的作用,先于现代心理行为学意志与意识、感知、适应、情感结构,并固有对应理法方药。提出精神行为病以五志类证类药为主要内容的志意辨证新方法,进而修复和建立志意辨证理论体系;其四,精神动作行为病证有着病理演变的阶段性规律。初期只有志、意、精、神、魂、魄本身有余或不足,气血无紊乱、五藏无失调和虚损。中期为志、意、魂、魄、精、神异常,渐有气血紊乱、五藏失调、形体损伤病证,心身共病。最终导致血气耗伤、脏腑形体损害病证。初期,适宜志意辨证;中期,方宜志意辨证与脏腑气血辨证并用;脏伤形损者,可选择脏腑辨证。  相似文献   

9.
恐惧障碍是常见青少年心理障碍,是以突然出现的恐惧体验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科常见疾病,常伴心悸、气促、头晕、手足麻木等多种躯体生理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阎兆君教授基于志意辨证体系,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魄小、志魄失谐(志胜魂)、魂魄失谐,治法当以定志安魂、聚魄除惊,创立聚魄除惊汤用于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中医理论治疗现代精神行为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志意辨证是与精神行为疾病相适宜的辨证手段,魂魄辨证是志意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讨论分析先天因素在精神疾病中的地位与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梳理并讨论了志意辨证理论体系中“魄”的概念及发生发展方式,阐明魄的特性,分析魄与魂、意、志之间的联系,描述魄的生理病理状态及相关调节用药经验,总结并补充中医魂魄理论,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魂魄刍议     
祖国医学认为精神活动由心主宰,分属五脏,所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故有“五神藏”之称。即以“神”“魄”“魂”“意”“志”等不同的精神活动与五脏生理病理联系起来,体现了祖国医学“形神合一”的唯物观。《灵枢·本神》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本文仅就魂魄生理病理及诊断学价值作初步探讨,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2.
李京民  滕晶 《河南中医》2012,32(4):407-408
“五神藏”是指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能反映客观事物,具有从外界获取信息的功能,外界信息通过心神任物之后,把心所接受的外界信息保留下来的记忆即脾意.魄有帮助记忆的作用,能将心神接收的信息输送至脾.心神将多次接收的外界信息保留下来的记忆材料贮存起来即肾志.魂、魄、意、志,虽然职能分工不同,但均是人身之神活动的不同侧面或者阶段.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2):91-93
精神行为病以五志类证类药为主要内容的志意辨证新方法的修复和建立,随之产生了区分病证类属使用适宜的药治模式的临床需要,为此,从以下三方面对精神行为病志意辨证方药体系进行了修复与构设。其一,中医学存在志意精神魂魄药性、治法、组方理论及分类雏形,有构设背景;其二,中医文献志意精神魂魄相关方药聚类分析研究使修复构建成为可能;其三,《志意辨证论裁》初步修复并确立了与志意辨证理论体系框架相对应的志、意、魂、魄、精、神证治方药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失眠症中医不寐五神分型与睡眠进程参数的关系,为中医不寐五神分型法提供量化依据。方法筛选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的病例125例,根据中医不寐五神分型法进行分型(组),运用多导睡眠检测仪对其睡眠进程参数进行监测。结果心不藏神组总睡眠时间多于肾不藏志组(P〈0.05),觉醒次数及睡眠觉醒时间多于肝不藏魂组(P〈0.01);肝不藏魂组总睡眠时间多于肾不藏志组(P〈0.01),觉醒次数少于心不藏神组(P〈0.01)、脾不藏意组(P〈0.01)、肺不藏魄组(P〈0.01),睡眠觉醒时间少于心不藏神组(P〈0.01)及肾不藏志组(P〈0.01);脾不藏意组睡眠潜伏期时间多于肺不藏魄组(P〈0.05),总睡眠时间多于肾不藏志组(P〈0.01),觉醒次数多于肝不藏魂组(P〈0.01);肺不藏魄组睡眠潜伏期时间少于脾不藏意组(P〈0.05)、肾不藏志组(P〈0.05),总睡眠时间多于肾不藏志组(P〈0.01),觉醒次数多于肝不藏魂组(P〈0.01),睡眠觉醒时间少于肾不藏志组(P〈0.05);肾不藏志组睡眠潜伏期时间多于肺不藏魄组(P〈0.05),总睡眠时间少于心不藏神组(P〈0.05)、肝不藏魂组(P〈0.01)、脾不藏意组(P〈0.01)、肺不藏魄组(P〈0.01),睡眠觉醒时间多于肝不藏魂组(P〈0.01)、肺不藏魄组(P〈0.05)。结论失眠症中医不寐五神分型与睡眠结构参数存在相关性,肾不藏志组总睡眠时间最少,提示肾不藏志组的多导睡眠图表现与其主症符合。  相似文献   

15.
孔令彪  江琪  李颖 《北京中医》2013,(10):769-770
通过对有关“神”的文字学、哲学以及中医学理论的研究,从新的角度和视野对其本意进行深刻的探讨,发现中医神的理念既有存在的物质基础,又有其功能表现,是哲学思想在自然科学中的运用。“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其分属五脏,心主神志、统领魂魄。魂、魄是神的两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发病率呈渐增趋势。由于长期服用镇静剂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副作用,使很多病人寻求中医治疗。张智龙教授依据《黄帝内经》中五脏藏神的理论提出失眠的本质在于五神不能安舍于五脏,依据《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灵活运用,以安其神、复其性,使神凝、魂藏、魄静、意安、志宁,治疗失眠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6):443-445
焦虑症主症、类属适用于志意辨证。初期五志异常本证合证阶段,志偏意摇,魂强魄弱;中后期病及形志兼证阶段,或肝郁魂强,或心脾两虚、意摇神惑,或肾阴虚弱、精不任神,或心肾不交、神志不定,或痰火内郁、神虚魂怯。应分别辨病机、析主证、重舌脉,选择方药穴位,相宜施治。  相似文献   

18.
七情、五志、五神(神、魂、魄、意、志)是中医情志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结合现代心理学通过对七情、五志、五神概念和涵义的阐述分析,以探讨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为中医情志学说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菊萍 《河北中医》2003,25(11):864-865
中医学将精神 (心理 )因素列为致病因素之一 ,认为精神 (心理 )、情志方面的变化 ,可以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病证。《内经》把人的心理活动称之为“神” ,神的活动通过“五神”和“五志”来表现。所谓五神 ,即神、魄、魂、意、志 ,分属于五脏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脏又产生五志 ,即喜、怒、思、悲 (忧 )、恐。并认为心在志为喜 ,肝在志为怒 ,脾在志为思 ,肺在志为悲 (忧 ) ,肾在志为恐。各种情志的太过与不极又可影响相应的脏器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  相似文献   

20.
疾病类属不同,各有其主要的最为相宜的辨证方法.志意辨证是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证相宜辨证体系的可能选择之一."志意论裁,已有法则".作者通过缕析中医学志意证治理论学说与源流,即<内经>旁引奠基,<素问>存在区分志意病、形体病类别及选择各自相宜辨证论治方法的取向;<神农本草经>萌芽类分志、意、魂、魄、精、神病证药治的雏形;南北朝、唐、宋,发展理论并致于临床证治实用;金明以降,情与志概念模糊混同,志意辨证理论渐以丢失,从而提出修复重建与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症相宜的志意辨证理论体系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