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残胃炎、残胃癌与缨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残胃炎、残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Warthin-Starry染色法对62例术后胃标本和158例残胃粘膜进行检测,Warthin-Starry染色阳性定为HP感染。结果:手术后胃标本HP阳性率为33.9%(21/62),胃术后4-6个月残胃粘膜HP阳性率为53.2%(33/62),胃术后6-33年残胃粘膜HP阳性率为70.8%(68/96),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残胃癌HP阳性率为80.0%(16/20)。结论:胃术后残胃炎和残胃癌与HP感染有关,但不是惟一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残胃炎患者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探讨Hp与残胃病变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例胃癌术后残胃炎患者及46例非残胃炎患者,按其疾病分为观察组(残胃炎)及对照组(非残胃炎),对H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究胃癌术后残胃炎的发生与Hp之间关系。结果:观察组Hp阳性率(45.65%)与对照组(47.8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毕Ⅱ式手术方法 Hp阳性率(75.00%)显著比毕Ⅰ式(23.08%)高(P0.05);有胆汁反流者Hp阳性率(82.35%)显著比无胆汁反流者(33.33%)高(P0.05)。结论:Hp与胃癌术后残胃炎的发生无明显联系,但与胆汁反流及手术方式有关,临床应密切注意,采取相关措施,从而减少此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病理切片改良吉姆萨染色方法对52例胃癌胃内HP分布及28例CAG的HP感染进行分析。资料提示在非贲门部胃癌,HP主要集中在癌周粘膜,与癌肿解剖部位无关。CAG的HP检出率高于CSG(P<0.05)。认为在癌缘活检找HP较捷便,HP与CAG癌变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胃癌的一种癌前病变,可通过多种因素促进胃癌发生,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回顾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CAG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诗华  罗刚  刘英  邱启兰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4):443-443,445
胃癌的发病是多因素的,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诱发胃癌最重要的单一危险因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定为人类胃癌的Ⅰ类致癌原。我院消化科对54例行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癌旁组织Hp感染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总结,目的在于探讨胃癌患者胃内Hp的检出情况与胃癌发生的部位、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和胃癌的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朱金照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2):1067-1068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而且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 ,慢性胃炎在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之后 ,最终可发展为胃癌 [1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盐过量摄入、胆汁反流、N-亚硝基化合物和缺乏抗氧化剂等均与胃癌发生的不同阶段相关联。在这些危险因素中 ,Hp被认为是癌发生序列过程中的触发因子 ,许多研究证明 ,Hp感染是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发生肠化生的病因 [2~ 6 ]。目前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为与胃癌有关的 I类致癌源。本文对 Hp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Hp与胃癌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调查最先证实了 H…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球癌症死亡原因的第2位,在我国,胃癌病死率约为25/10万人口,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位居首位[1].胃癌的发病过程是一个集遗传、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多因素,多机制、多步骤的演变过程.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均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cr pylori,Hp)感染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2-3].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Hp认定为人类胃癌第Ⅰ类致癌原.近年来,表现遗传学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肿瘤病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所介导的基因转录后调控方式的发现,为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思路.本文就Hp感染、miRNA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是多因素的[1,2]。自Warren和Marshal[3]成功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scter pylor, Hp)后,众多研究揭示Hp感染作为环境因素,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4]。1 Hp感染与胃癌的流行病学1.1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Hp感染率明显高于胃癌低发区。我国[5]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p感染率与胃癌死亡率有着明显的地域相关性。Forman[6]对我国进行的胃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两者有明显相关性(r=0.34,P=0.02),而与其他…  相似文献   

9.
返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云华  翟颖 《内镜》1993,10(3):148-150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其山  苏若瑟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1):1134-1135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反流性胃炎关系。方法采用珠海珠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幽门螺杆菌诊断试纸检测Hp。结果胆汁反流性胃炎Hp阳性率45.46%,病理均符合慢性胃炎的诊断。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Hp检出率低,是因为胆汁反流造成不适宜Hp生长的微环境,也有人认为一定量胆汁可杀灭Hp,Hp检测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肥大细胞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学初  廖松林 《内镜》1994,11(6):336-337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进展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解HP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复发率的关系。结果 HP阳性(n=93)患者平均年龄显著低于HP阴性(n=41)的患者且中下段胃癌的发生率较高(P<0.05)。术后随访发现,HP阳性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HP阴性的患者(P=0.036)。结论对于合并HP感染的胃癌患者,术后行清除HP治疗可能具有预防复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纳入HP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用Meta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估计其综合OR值和95%CI。结果共纳入14个研究,其中以正常人为对照的研究11个,以胃炎病人为对照的研究3个。按对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人与病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合并2.00,95%CI(1.25,3.20)],而胃炎病人与病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合并1.54,95%CI(0.68,3.50)]。按胃癌的部位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胃非贲门癌与对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合并3.60,95%CI(1.25,10.36)],而胃贲门癌与对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合并0.88,95%CI(0.56,1.39)]。结论HP感染与胃癌相关,导致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胃癌的部位和对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赵刚  万进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796-279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发现已彻底地颠覆了人类关于许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基本理论,使某些胃肠道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和治疗学上出现了一场革命,且Hp与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密切相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 Hp列为Ⅰ类致癌因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疣状胃炎患者症状、胃动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疣状胃炎患者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及胃动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Hp阳性及32例Hp阴性患者的胃黏膜炎症程度、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及胃动力检查。结果:两组患者胃黏膜炎症程度及胃动力改变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而总的临床症状评分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Hp阳性组的腹痛症状评分与Hp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Hp感染对羌 状胃炎患者胃黏膜炎症程度及胃动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活动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幽门螺杆菌 (HelicobaterPyloti,HP)感染可引起多种胃疾病 ,其中与慢性胃炎 (CG)特别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关系密切。慢性活动性胃炎占本组慢性胃炎中的52.15% ,不仅临床上有症状 ,而且是演变胃癌、胃原发性淋巴瘤的潜在因素。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取自我院胃镜活检组织1874例 ,经石蜡切片分别作HE染色和美蓝染色[1]。慢性胃炎按全国慢性胃炎学术会议 (1983)的分类。慢性非活动性胃炎按慢性炎症细胞的数量分轻、中、重 ;慢性活动性胃炎在慢性炎症的背景下按中性粒细胞数量分…  相似文献   

19.
张正  刘世业 《华西医学》1996,11(4):373-374
本文作者对46例经纤维胃镜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粘膜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试验和病理Giemsa染色检查及粘膜中氨基巳糖的测定。发现HP阳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中,其氨基巳糖含量较HP阴性胃炎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陈卓琳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67-3368
目的:探讨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00—2006年我院胃镜检查确诊的110例胃息肉患者(胃息肉组)和273例慢性胃炎患者(慢性胃炎组)分别进行Hp感染检测。同时对110例胃息肉患者不同部位的却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息肉组的Hp感染率为10.9%,慢性胃炎组为41.4%,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底贲门与胃体部、胃体部与胃窦部脚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胃底贲门与胃窦部却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脚感染与胃息肉发生相关性不明显,怖感染不是息肉发生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