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自 1997年 2月至 1998年 4月收治消化性溃疡 5 5例 ,分治疗组 30例 ,应用雷尼替丁合用呋喃唑酮 ;对照组 2 5例 ,单用雷尼替丁。其中治疗组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 5 5例患者均在治疗前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 ,并作尿素酶测定幽门螺杆菌 (HP)阳性。治疗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在 2 2~ 71岁 (平均年龄 39.5岁 )。其中胃溃疡 7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3例。对照组 2 5例 ,男 19例 ,女 6例 ,年龄 2 4~ 6 5岁 (平均年龄 35 .6岁 )。其中胃溃疡 5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0例 ,以上患者均伴…  相似文献   

2.
周末大剂量量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范军华  曾岚等 《临床荟萃》2002,17(3):131-132
现已证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慢性消化不良性胃炎等疾病有密切关系。彻底根除 HP感染可促进消化性溃疡及 HP相关性胃炎愈合 ,预防复发 ,逆转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病程 ,临床应用广泛 [1 ] 。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短期有效 ,且安全的 HP根治疗法。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76例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而来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 ,剔除长期 (3个月以上 )或近期 (1个月以内 )曾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患者 ,男 46例 ,女 30例 ,年龄 2 4~ 74岁 ,平均年龄 (4 5± 13.5 )岁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及非溃疡性消…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而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 ,我科用胶体次枸橼酸铋、羟氨苄青霉素、呋喃唑酮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满意 ,与单用雷尼替丁相比 ,有效而且安全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所选 42例患者均在治疗前作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 ,将其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合用组 2 4例 ,男 2 0例 ,女 4例 ,年龄 2 5~ 46 (平均 35 .5 )岁 ;平均病程 5 .2年 ;其中胃溃疡 8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5例 ,复合溃疡 1例 ;单用组 18例 ,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 19~ 5 8(平均 38.5 )岁 ;平均病程 6 .7年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与胃镜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行胃镜诊断的23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临床资料、内镜下病理特征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238例消化性溃疡儿童中十二指肠溃疡140例(58.82%),胃溃疡68例(28.57%),复合性溃疡30例(12.60%)。十二指肠溃疡部位主要在球前壁及大弯部位,胃溃疡部位主要在胃角及胃窦部位,复合性溃疡主要在球前壁及胃窦部分。男性患儿消化性溃疡比例与女性患儿消化性溃疡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3岁组、4-6岁组、6-12岁组相比,12-14组儿童消化性溃疡发生比例显著升高(P0.05)。23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中HP(+)率为77.73%(185/238),HP(-)率为22.27%(53/238)。与HP(-)组相比,HP(+)组胃黏膜炎症活动性、胃黏膜萎缩、淋巴滤泡形成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与HP(-)组相比,HP(+)溃疡直径2.0cm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主要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主要集中在12-14岁儿童患儿中,与性别无关,HP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对于HP(+)儿童应予HP根治治疗。  相似文献   

5.
我科于1997年3月~1997年7月,应用奥美拉唑、羟氨个青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67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67例中男引例,女16例;年龄17~72岁,平均69.8岁。均经胃镜诊断,其中十二指肠溃疡48例,胃溃疡13例,复合性溃疡6例。全部病例均合并HP感染。1.2给药方法每日清晨空腹口服奥美拉唑20mg,连服4周;羟氨等青霉素500mg,每日4次,甲硝唑400mg,每日3次。连服2周。治疗期间禁烟、酒。1.3观察方法于试验前记录患者消化道症状并于服药后第2、4、8周末复诊,记录病情变化及有…  相似文献   

6.
黏附分子 1(ICAM 1)又称CD5 4。近年来 ,发现在血清中也存在ICAM 1,称为可溶性ICAM 1(sICAM 1)。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了 2 0 5例慢性胃病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 ,旨在了解血清sICAM 1水平变化与胃黏膜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关系 ,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 :收集因上消化道症状来本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慢性胃病患者 2 0 5例 ,年龄 2 1~ 70岁 ,平均年龄 4 5岁。男 132例 ,女 73例 ,诊断均经olympus电子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5 4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10 9例 ,消化性溃疡 4 2例。每例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α-防御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病例组)、健康研究对象8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对比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2、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防御素的水平,并根据消化性溃疡的具体部位、HP感染的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病例组的血清IL-6、IL-8、IL-2、IL-17、TGF-β1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α-防御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血清IL-8、IL-2、IL-17、TGF-β1显著的高于胃溃疡患者(P0.05),但二者的IL-6、α-防御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阳性的消化道溃疡患者的血清IL-6、IL-8、IL-2、IL-17、TGF-β1显著的高于HP感染阴性的消化道溃疡患者(P0.05),而前者的α-防御素水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消化道溃疡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α-防御素水平显著降低,HP感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会进一步升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降低α-防御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旨在探讨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HP根治前后胃粘膜中胃肠激素Gas、SS、SP及G、D、EC1细胞变化和其相关性。方法 :1997年 3月~ 1999年 12月对 10 2例HP感染的病人 ,HP根治前后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及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定量分析Gas、SS、SP含量和G、D、EC1细胞密度、灰度。结果 :HP阳性的三组病人经药物治疗根治后胃粘膜Gas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SS、SP含量较治疗前升高 (P<0 .0 1,P <0 .0 5 )。图像定量分析示HP根治前后胃粘膜G、D、EC1细胞密度显著降低 (P <0 .0 5 ) ,D、EC1细胞灰度增加 (P <0 .0 5 )。结论 :三组病人HP根除后胃粘膜Gas减少 ,G细胞灰度降低 ,SS、SP升高 ,D、EC1细胞灰度增加 ,细胞分泌颗粒变化与粘膜相应激素变化呈正相关。提示HP感染干扰了这些激素分泌释放的调控 ,可能是HP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之一。根除HP后SS、SP升高 ,Gas降低纠正HP感染所致的这些激素分泌释放紊乱 ,可能是HP根除后溃疡复发率降低的原因之一。在HP根除前SP ,EC1细胞灰度降低 ,根除后升高 ,提示SP抑制胃泌素分泌释放 ,而对生长抑素无抑制作用 ,具有胃粘膜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9.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溃疡病复发及再感染的5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 (HP)是消化道感染率最高的细菌。大量的研究证明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 ,它与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病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探讨根除HP后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长期影响及根除HP治疗后患者配偶HP感染对消化性溃疡复发和HP再感染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5年9月~1996年8月在本院门诊有明显上腹部症状而行胃镜检查 ,HP阳性的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 (直径≥5mm) ,能接受随访 ,其配偶愿意同期进行HP检测。共48例 ,其中男32例 ,女16例 ;年龄25~45岁。配偶年龄23~49岁 ;系本地同居家庭。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10.
潘峰 《临床荟萃》2003,18(22):1299-1300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 ,其发生率占肝硬化患者的18.6 % [1] 。消化性溃疡中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率达74 .5 %~ 96 .0 % [2 ] 。为了解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1996年 12月至 2 0 0 2年 9月 ,我们对 35例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情况做了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35例住院患者均经询问病史、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B超、胃镜检查等确诊为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男性 2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37~ 74岁 ,平均 5 4 .7岁。其症状都以上腹部疼痛多见 ,占 86 % (30 / 35 ) ,疼痛无规律…  相似文献   

11.
尹昭红  肖茂良 《临床荟萃》2003,18(24):F003-F003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不但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且影响其愈合 ,并成为溃疡复发的主要原因 ,因而根除Hp已成共识[1] 。寻求疗效好、安全、方便、价格合理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我们于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采用头孢羟氨苄、铋剂 (商品名 :果胶铋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在我院经胃镜证实的Hp阳性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 6 0例 ,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5 0例 ,胃溃疡 6例 ,复合性溃疡 4例 ,年龄 19~ 6 5岁 ,平均 4 4岁…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在Hp清除前后血清抗Hp-IgG,抗Hp-IgM,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和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如何?奥美拉唑,硫糖铝,罗红霉素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如何?本课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  相似文献   

13.
小儿消化性溃疡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涛 《临床医学》2003,23(4):19-21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内镜诊断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 89例 5~ 14岁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内镜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检测幽门螺杆菌 62例。结果 :小儿消化性溃疡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 5∶1;十二指肠溃疡占 82 % ,胃溃疡占 14 % .6,复合性溃疡占 3 .4% ;幽门螺杆菌感染总阳性率 64 .8% ;溃疡病有遗传倾向的占 3 2 .6% ( 2 9/ 89例 ) ,误、漏诊 2 1例。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小儿内镜检查安全可靠 ,检出率高 ,误诊少 ;小儿消化性溃疡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4.
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克拉霉素四联疗法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 5 6例消化性溃疡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用克拉霉素 甲硝唑 雷尼替丁 米雅利桑爱儿A四联疗法 ;对照组 2 6例用羟氨苄青霉素 甲硝唑 雷尼替丁 米雅利桑爱儿A四联疗法。疗程均为 2周 ,治疗中观察腹痛消失天数 ,停药 4周后复查对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停药 4周后幽门螺杆菌 (HP)根除率分别为 93% (2 8/ 30 )及 84 .6 % (2 2 /2 6 ) (P >0 .0 5 )。溃疡愈合率分别为 96 .6 % (2 9/ 30 )及 88% (2 3/ 2 6 ) (P >0 .0 5 )。治疗中腹痛消失时间治疗组为 (1.0 16± 0 .0 84 )天 ;对照组为 (3.4 14± 1.2 0 6 )天。结论 用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能有效的根除HP ,促进溃疡愈合 ,缩短腹痛天数方面优于羟氨苄青霉素四联疗法。  相似文献   

15.
我们通过 30例消化性溃疡和 17例正常对照组血清NO(一氧化氮 )含量的比较来探讨NO在胃粘膜保护中的作用与机制。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消化性溃疡组 :本科室从 1998年 7月~ 1999年 12月收治 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均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确诊 ,男 2 4例 ,女 6例。平均年龄 4 6 .3岁 ,十二指肠溃疡 17例 (17/ 30 ) ,胃溃疡 11例 (11/30 ) ,复合性溃疡 2例 (2 / 30 )。 30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为 :上腹痛 2 8例 (93.3% ) ,恶心、呕吐 16例 (53.3% ) ,上消化道出血 2 3例 (76 .7% ) ,发热 6例 (2 0 .0 % ) ,Hb下降 2 0例 (6 6 .7%…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友标 《临床荟萃》2002,17(3):F002-F002
我院自 1992~ 1999年共收治老年人 (6 0岁以上 )消化性溃疡 6 5例 ,现对此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5例患者中 ,男性 43例 ,女性 2 2例。年龄6 0~ 6 9岁者 40例 ;70~ 79岁者 2 2例 ;80岁以上者 3例。病程3天~ 30年。1.2 诊断方法 纤维胃镜检查 48例 (73.8% ) ,GI17例(2 6 .2 % )。1.3 结果 胃溃疡 2 6例 (4 0 %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1例(4 7.7% ) ,复合性溃疡 6例 (9.2 % ) ,幽门管溃疡 2例(3.1% ) ,幽门螺杆菌 (HP) ,阳性 30例 (占行胃镜检查总数的6 2 .5 % )。1.4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10例 (15 .4% …  相似文献   

17.
细胞外基质由胶原蛋白、糖蛋白及蛋白多糖成分组成 ,它包括透明质酸 (HA) , 型前胶原肽 (P P) , 型胶原、层粘连蛋白 (L N)。消化性溃疡胞外基质改变研究较少 ,基于此 ,我们检测以上指标 ,了解其在消化性溃疡时代谢变化。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7年 6月至 1999年 6月经胃镜、病理证实消化性溃疡伴出血 5 1例 ,胃溃疡 30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1例。男33例 ,女 17例 ,年龄 2 0~ 6 8岁 ,平均 5 6岁 ,另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 5 0例 ,男 30例 ,女 2 0例 ,年龄 40~ 72岁 ,平均 6 0岁。1.2 方法 空腹采血留取血清置 - 2 0℃冰箱保存待…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16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8例消化性溃疡病人的临床资料,从胃镜检查、碳14(一种检测HP的呼气试验)测试、病理组织活检及治疗后随访3年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P阳性率为82.8%,其中胃溃疡最高,为88.9%,其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合性溃疡、幽门前区溃疡,检出率分别为85.3%、60%、57.1%,经统计学处理P<0.01,提示HP感染与溃疡部位有相关性。随访发现溃疡病伴有HP感染的复发率较高,达30%,而单纯的消化性溃疡、无HP感染的3年复发率为5%左右。结论: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但是其确切的致病机理目前尚未明了。然而HP感染导致部分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在其致病中起一定作用。本文检测了HP感染者血清及胃粘膜内胃沙素(GAS)含量,以探讨HP感染在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中的致病作用。1材料与方法1.1患者与分组:(1)对照组:对例,为HP阴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5(18~63)岁。(2)HP阳性组:62例,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35.6(16~72)岁,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法在在幽门螺杆菌(HP)菌株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65例HP感染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获取胃窦、胃体部黏膜进行HP培养,提取及纯化HP DNA后进行PCR反应,并采用RAPD分析HP基因指纹图谱;以同一HP菌株验证RAPD可重复性;65例患者均进行6个月以上的HP治疗,治疗后4∽6周评估HP治愈情况;对复发病例再次进行RAPD分析,观察RAPD指纹图谱变化。结果 65株菌株PAPD指纹图谱各不相同,但同一菌株传4代后,原代株与传代株进行PCR扩增,RADP指纹图谱完全一致。6例HP治疗后复发,3例RAPD指纹图谱与治疗前基本一致;3例产生不同RAPD指纹图谱。结论 RAPD分析法适用于HP基因多态性鉴定,是临床研究HP感染的实用方法,可用于HP复发和再感染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