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TTV重叠感染情况及初步探讨TTV的致病性。方法:在ORF1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TTV DNA,对PCR产物进行分子克隆和测序。结果:献血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10%、11%、27%、48%。其中前两者与后两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其HBV感染复制指标的阳性率在TTV DNA阳性与TTV DNA阴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ALT和TBIL在TTV DNA阳性病人组与TTV DNA阴性病人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TV DNA阳性病人组明显高于TTV DNA阴性病人组。结论:献血员中存在TT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重叠感染TTV较常见。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T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献血员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阳性带,提示TTV的重叠感染可能是HBV感染病情加重因素之一,TTV重叠感染对HBV的复制可能不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e抗原状态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25例,研究血清e抗原状态及血清AFP水平对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 32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中,HBeAg阳性168例(51.7%),HBeAg阴性157例(48.3%).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两组间男女构成比、平均总胆红素峰值及平均凝血酶原活动度谷值均无显著差异;HBeAg阴性组平均年龄及肝硬化比例均显著高于HBeAg阳性组(P值均<0.001);HBeAg阴性组好转率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P<0.05).在168例HBeAg阳性与157例HBeAg阴性病人中,均显示随着血清AFP的升高,其好转率亦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0.001、0.05).结论 HBeAg阴性重型乙型肝炎较HBeAg阳性者预后差;不管HBeAg状态如何,血清AFP水平越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69-1470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本组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肺内感染、及脑水肿采用早期鼻饲、监测血浆渗透压、早期气管切开及亚低温疗法治疗,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本组14例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死亡。发生肾功能衰竭3例,2例死亡。气管切开后发生肺内感染3例,无死亡病例。患者中72例行亚低温治疗,死亡18例,病死率25%。其余52例未行亚低温治疗,死亡6例,病死率30.7%。结论:早期鼻饲可以大大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监测血浆渗透压对于肾功能衰竭预防是关键。早期气管切开是最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方法,亚低温治疗是控制脑水肿、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为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HBV-DNA高复制,抗-HBc阳性与抗-HBc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AL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18水平。把患者分为抗-HBc阳性组和抗-HBc阴性组,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HBV-DNA定量、ALT和IL-18水平测定。结果:两组HBV-DNA复制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ALT活性抗-HBc阳性组显著高于抗-HBc阴性组(P<0.01);两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抗-HBc阳性组显著高于抗-HBc阴性组(P<0.01);血清IL-18水平与ALT呈显著正相关(r=0.601,P<0.01)。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的炎性损伤过程,血清IL-18可作为判定乙型肝炎免疫状态及活动性监测的一项指标,对指导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与阴性患者消化道溃疡检出率。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HBV感染患者2932例,其中2660例HBsAg阴性患者作为阴性组,272例HBsAg阳性患者作为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消化道溃疡检出情况以及幽门螺杆菌(HP)检出情况。结果 阳性组患者检出消化道溃疡62例(检出率22.79%),其中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30例、复合溃疡14例,阴性组患者检出消化道溃疡294例,其中胃溃疡71例、十二指肠溃疡176例、复合溃疡47例,阳性组患者消化道溃疡检出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患者男性检出消化道溃疡41例(检出率28.28%)、女性检出消化道溃疡21例(检出率16.54%),男性消化道溃疡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阴性组男性检出消化道溃疡156例(检出率11.41%)、女性检出消化道溃疡138例(检出率10.67%),阴性组不同性别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HP检出196例(检出率72.06%)、阴性组患者HP检出1545例(检出率58.08%),两组HP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阳性患者其消化道溃疡、HP感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BsAg阴性者,且消化道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最高,HBsAg阳性患者男性消化道溃疡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表明乙肝病毒感染与消化道溃疡之间具有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为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HBV DNA高复制,抗HBc阳性与抗HBc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AL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18水平。把患者分为抗HBc阳性组和抗HBc阴性组,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HBV DNA定量、ALT和IL18水平测定。结果:两组HBV DNA复制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ALT活性抗HBc阳性组显著高于抗HBc阴性组(P<0.01);两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抗HBc阳性组显著高于抗HBc阴性组(P<0.01);血清IL18水平与ALT呈显著正相关(r=0.601,P<0.01)。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的炎性损伤过程,血清IL18可作为判定乙型肝炎免疫状态及活动性监测的一项指标,对指导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HCMV感染标志物、空腹血糖、空腹C肽、胰岛素自身抗体及抗胰岛细胞抗体的研究,初步探讨HCMV致1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的HCMV感染标志物(包括HCMV—IgG及其相对含量、HCMV—IgM及HCMV—pp65)、空腹血糖、C肽、抗胰岛素自身抗体及抗胰岛细胞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MV感染与1型糖尿病患者抗胰岛素自身抗体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与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空腹C肽、抗胰岛细胞抗体存在明显的相关性,HCMV—pp65阳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其空腹血糖明显高于该指标阴性者;抗HCMV—IgG阳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抗胰岛细胞抗体均显著高于抗HCMV—IgG阴性者,而空腹C肽水平则明显低于抗HCMV—IgG阴性者,且抗HCMV—IgG抗体指数在4.1以上者,其抗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抗HCMV—IgG抗体指数在4.0以下者。结论HCMV感染可能通过直接损伤胰岛免疫病理反应损伤胰岛细胞最终导致1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肺癌与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与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88例肺癌及117例肺非癌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CMV-IgG,IgM抗体,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尿HCMV-DNA。同时检测其中64例肺癌及67例肺非癌患者的病灶局部冲洗或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HCMV-DNA。对肺癌组中抗癌化疗的患者于每一化疗周期复查血清HCMV-IgM,尿HCMV-DNA。结果:肺癌组血清HCMV-IgM阳性率26.1%,病灶局部冲洗或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HCMV-DNA阳性率26.6%,均显著高于肺非癌组(P<0.01);血清HCMV-IgG及尿HCMV-DNA阳性率两组未见明显差别。42例肺癌到化疗第二周期时,血清HCMV-IgM16例由阴性转阳性,尿HCMV-DNA6例转阳性。结论:肺病与HCMV感染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抗癌化疗使肺癌患者HCMV活动性感染明显增多,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丙型肝炎患者中活动性感染及肝功损状害状况.方法 选取98例丙型肝炎患者为病例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CMV-IgM,用赖氏法检测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结果 病例组98例中5例抗HCMV-IgM呈阳性,对照组100例中3例抗HCMV-IgM呈阳性,病例组抗HCMV-IgM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抗HCMV-IgM阳性的丙型肝炎病例组ALT、AST值显著高于抗HCMV-IgM阴性的病例组和对照组(P 〈 0.01).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伴有HCMV活动性感染时,加重肝脏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妊娠妇女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8例作为试验组,136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阳性感染率,根据是否感染,将以上两组又分为HCMV阳性组和阴性组。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 time,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变化,分析血糖升高和病毒感染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HCMV阳性感染率29.11%,高于对照组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HCMV阳性感染健康孕妇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T、APTT缩短,Fib升高,GDM合并HCMV感染与单纯血糖升高患者比较,PT、APT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容易诱发HCMV感染,GDM孕妇合并HCMV感染可加重患者高凝血状态,存在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同为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HBVDNA高复制,抗HBc阳性与抗HBc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指标,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把患者分为抗HBc阳性组和抗HBc阴性组,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ALT、HBVDNA定量、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mIL2R)、红细胞膜补体受体1型分子(CR1)的数量表达、血清IgM和IgG水平测定。结果:两组HBVDNA复制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ALT活性抗HBc阳性组显著高于抗HBc阴性组(P<0.01);两组sIL2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IL2R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抗HBc阳性组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抗HBc阴性组(P<0.01),mIL2R的表达显著低于抗HBc阴性组(P<0.01);血清IgM和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红细胞膜CR1分子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抗HBc阳性组红细胞膜CR1分子表达显著低于抗HBc阴性组(P<0.01)。结论: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和RCIA功能均降低,体液免疫呈“亢进”状态,抗HBc阳性组优为显著。本研究对指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原因及抢救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8年来收住的16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病例。对其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期主要死于重度脑损伤,颅布什血肿、严重合并损伤,后期主要死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及全身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尽早判明颅脑损伤的病理类型。积极急救;颅内血肿和颅外因素的及时处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定量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关系及HBVDNA定量分析在拉米夫定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109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水平及观察35例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效果;结果:109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HBV—M)的阳性模式有一定相关性,在HBsAg、HBeAg阳性模式中约有93%以上病例HBVDNA阳性,其含量最高,而在HBs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中其HBVDNA阳性检出率仅为67.7%,其含量不高。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拉米夫定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含量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应用PCR技术定量检测血清HBVDNA含量是诊断乙型肝炎和了解病毒复制与临床关系的重要指标,是指导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李宝祥  焦俊风 《医学综述》2007,13(23):1881-1882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氨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HP阳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阳性组,48例HP阴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阴性组,83例HP阴性的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空腹血氨。阳性组病例治疗1周,停药4周后复查HP,根除HP后复查血氨。根据肝功能Child分级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血氨水平。结果阳性组血氨浓度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阴性组血氨浓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P根除后血氨浓度显著下降(P<0.01);阳性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氨浓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阴性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氨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乙肝后肝硬化的血氨浓度升高密切相关,易并发肝性脑病,根除HP可使血氨水平显著降低,有利于防治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方法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病例组)血清中的抗HCMV抗体和检测患者的输卵管标本中HCMV DNA;同时选择42例正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妇女作为对照.结果病例组血清抗HCMV IgG抗体检出率为34.04%(32/9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42),P<0.05;IgM抗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输卵管标本中检出HCMV D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位妊娠与HCMV感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重型乙型肝炎血清总胆汁酸 (TBA)水平与肝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对照组、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80例好转患者治疗前、后 ,存活组、死亡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结果 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血清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TBA水平与Alb呈负相关 ,与ALT、TbiL、PT呈正相关 ;重型乙型肝炎死亡组血清TBA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 (P <0 .0 0 1)。 80例好转患者血清TBA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低 (P <0 .0 0 1)。结论 血清TBA水平是反映肝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 ,对了解重型乙型肝炎的病情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及时发现和处置SIRS和MODS对预防重症肝炎发生MOF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住院重型肝炎病人34例,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肝功能,感染的部位,并发的器官衰竭及转归。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谷丙/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无明显差异,SIRS阳性组与SIRS阴性组的腹腔感染率差异显著,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并发SIRS和MODS差异显著,病死率分别为52%41136%,差异显著。结论重型肝炎并发腹腔感染较为常见。腹腔感染能够引发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对重型肝炎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患者93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基础疾病、有创操作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合并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的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合并糖尿病、外科术后、肿瘤、肾功能衰竭比例均高于其他球菌组(P0.05),但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比较上述合并症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APACHEⅡ评分和白蛋白预测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值分别0.768和0.775,以APACHEⅡ评分22.5分作为预测28 d死亡的临界点,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81.2%;以白蛋白32.5 g/L作为预测28 d死亡的临界点,敏感性为55.3%,特异性为86.7%。28 d病死率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仅低白蛋白水平是预测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28 d病死率的独立预后指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外科术后、肿瘤、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需警惕肠球菌感染,低白蛋白血症提示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IL-10水平,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IL-10低于正常人P<0.005。血清胆红素含量愈高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愈低,血清IL-8水平愈高P<0.05而IL-10则愈低P<0.01。重型乙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组,重叠肝炎病毒感染组血清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IL-10则明显降低P<0.01。死亡病例比生存者血清IL-8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IL-10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检测血清IL-8水平对评估重型乙型肝炎病情严重性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定量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HBeAg的关系,了解14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350例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者的肝功异常情况、HBeAg标记物以及HBV—DNA定量,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BeAg阳性病例HBV—DNA阳性率89.9%,阴性病例阳性率40.7%。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0);HBeAg阳性组中,肝功正常组与肝功异常组HBV—DNA含量没有差异(P=0.110);HBeAg阴性组中,肝功异常组HBV—DNA含量显著高于肝功正常组(P=0.000)。结论:HBeAg和HBV—DNA只要有1项阳性就应考虑其具有传染性;HBeAg阴性且HBV—DNA含量高者易出现肝功异常,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